《条件语句》教学设计案例
【教材分析】
《新课标》要求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条件语句选自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3第1章第2节。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算法的概念、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并为以后学习循环语句作好必要的准备。因此本节的内容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实例正确理解条件语句的概念、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了解条件语句在程序中起判断转折的作用。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掌握条件语句的格式及功能。
②能初步用条件语句设计算法,表达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学习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解决问题的步骤,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例正确理解条件语句的概念、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了解条件语句在程序中起判断转折的作用。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掌握条件语句的格式及功能。
②能初步用条件语句设计算法,表达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学习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解决问题的步骤,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通过具体实例,感受和体会算法思想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意义,进一步体会算法思想的重要性,体验算法的有效性,增进对数学的了解,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
2.通过感受和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和威力,形成自觉地将数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思想。
3.在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养成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①两种条件语句的区别
②条件结构和条件语句之间的相互转化
难点:①条件语句的规范表达
②条件语句的嵌套和并列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教法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教学要以学生主动构建过程为核心。所以我们设置了学案,先学先练。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问题教学法。
2.学法
①通过学案,自主完成对本节课的初步认识;
②学生动手展示,观察,对比,归纳总结。
【教学基本流程】
[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通过先学先练,尝试写出简单的条件语句] [归纳概括,明确条件语句的两种结构及用法] [例题讲解,共同体验] [合作探究,展示纠错] [当堂检测,巩固提升] [小结反思,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活动过程:
1.教师引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自己的健康,医院的身高体重仪也多了一项功能:除了报身高体重外,还能根据身高体重值判断你是“偏瘦”,“正常”还是“超重”等。其实,仪器新增功能的实现,只需一个小小的程序,上完这节课,相信你也能编出这个程序。
2.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
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并通过视频让学生亲身体会,让学生感受数学是来源于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与探究欲望,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先学先练,预习展示,直入主题
活动过程:
(1)结合导学案,进行问题引领:
1、编写程序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2、这两个程序解决了怎样的数学问题?体现了怎样的数学思想?
3、如何将程序框图中的条件结构转化成对应的条件语句?
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
(2)结合问题,进入主题,教师进行精讲并板书。
观察两个程序框图,它们分别对应哪个语句呢?
IF—THEN—ELSE形式
IF—THEN形式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规律进行总结,并在课件上进行展示:
1、以IF开头,以END IF结束。
2、需要先对条件进行判断,再执行语句体
3、如果在一个分支上包含算法的步骤,而另一个分支上不包含算法的任何步骤,就选择“IF-THEN”格式;如果在两个分支中均包含算法的步骤,就选择“IF-THEN-ELSE”格式。
(3)教师对先学先练进行答案展示,学生对照答案根据所讲内容进行纠错。
设计意图:
学生在课前结合导学案已经进行了非常充分的自主学习,对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点都已经非常熟悉了,所以这一环节采取问题引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直入主题进行精讲,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加深学生对本节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展示导学案上先学先练的答案,由于题型较基础,学生根据答案以及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完全可以自己改错,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学以致用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题目:
参照课本上的框图,编写解一元二次方程 程序。
2.让学生思考,并展示自己的思考结果。
3.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纠错并精讲这道题,尤其是其中的条件语句嵌套结构。
设计意图:
这道例题比上一环节中先学先练的习题要难,尤其是题中用到了条件语句的嵌套结构,这是学生不太容易掌握的地方。先让学生展示,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精讲,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条件语句的嵌套结构,为下一环节的开展做了铺垫,这道题在这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合作探究,运用展示
活动过程:
1.教师展示导学案上的题目:
请和你的小组成员一起完成这两道题:
(1)编写程序,使任意输入的两个整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输出;
(2)编写程序,对于以下分段函数输入x的值,输出y的值
2.学生展示:两个小组展示第一题,两个小组展示第二题,每组上两个同学,一个展示框图,一个展示语句。
3.在学生展示的同时,其他学生在下面讨论,找错。并在学生展示完后进行改正。
4.为了验证程序的正确性,让学生将自己的程序输入计算机内,借助计算机进行检验。
5.教师根据学生展示以及改错情况,归纳总结。同时组织学生用计算机进行验证,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6.教师用课件展示在学生自主学习时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补充完善。
设计意图:
本环节是本节课的高潮部分,通过前面的学习铺垫,学生将已经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具体解题中,并将自己和小组讨论的结果展示出来,由其他学生找错,纠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学生将所编的程序输入电脑进行运行,既检验了程序的正确性,又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的价值观,是本节课的亮点。再辅以教师的精讲归纳,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的会更深刻。
(五)达标检测
活动过程:
1.教师展示当堂检测习题。
2.学生一起回答
3.思考:
下面表格是体重指数(BMI)标准,W:体重(kg),h:身高(m)请大家根据表格,解决本节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
B=W/h2 B<18.5 18.5≤B<24 24≤B<28 B≥28
肥胖程度 偏瘦 正常 超重 肥胖
设计意图:
1.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同时对本节知识起到巩固提升的作用;
2.加入思考,并且思考题所用原理与引课所用例子的原理相同,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六)课堂小结
活动过程:
教师总结本节所学重点,并以课件形式展示:
1.条件语句有两种形式,应用时要根据实际问题适当选取。
2.编写含有多个条件结构的程序时,每个条件语句执行结束时都以END IF表示。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让学生再一次回顾本节重点内容,对本节课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七)课后作业
活动过程:
用课件展示作业内容:
1.各小组收集数据,用含有条件语句的程序解决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邮寄包裹按重计费,商场购物时的打折问题等等。
2.课本P29练习:1,2,3.
设计意图:
布置课后作业时,选取和生活有关的内容,起到前后照应的效果。
(八)板书设计
条 件 语 句
一、框图
二、对应语句
IF—THEN—ELSE形式 IF—THEN形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