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题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中考链接
1.(2020盘锦)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和飞机的发动机是( )
A.蒸汽机
B.内燃机
C.发电机
D.电动机
2.(2020鞍山) 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由“蒸汽时代” 进入“电气时代”。下列发明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 )
A.珍妮机
B.蒸汽机车
C.电灯
D.电子计算机
3.(2020枣庄)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弟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出实用的发电机。电动机也很快发明出来。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网络时代
4.(2020广西)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成就。在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方面成就最大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5.(2020常德)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 “( 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 装备着昂贵的仪器, 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他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
A.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工业生产的结合
B.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都是在阁楼上完成的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诞生了许多科学家
D.工业革命时期真正的科学家尚未产生
二、基础训练
1. 一位科学家认为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这位“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领域开始于( )
A.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 2017年5月,我国首款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客机试飞成功,充分体现了中国制造的水平和中国“智造”的能力。飞机这种交通工具最早的发明者是( )
A.富尔顿
B.史蒂芬孙
C.卡尔?本茨
D.莱特兄弟
3. 1908年前后,欧美流行这一首诗:“富人成双而至,他们坐的是罗尔斯罗伊斯(汽车),穷人乘坐的福特(汽车)而至,他们笑个不停。”推断诗句中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文艺复兴的发展
D.改良蒸汽机的运用
4. 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中国的社会性质带来的最深刻影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D.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5. 1908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开始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把装配一辆汽车所需的时间由12个小时降低为一个半小时,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据此,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
B.新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
C.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发展
D.新技术保证了产品质量
6. 1879年10月21日,一位美国发明家通过长期的反复试验,终于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有使用价值的电灯。从此,这位发明家的名字就像他发明的电灯一样,走入了千家万户。他是( )
A.卡尔本茨
B.瓦特
C.爱迪生
D.莱特
7. 19世纪末,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后来居上,迅速赶上老牌强国,其重要地位排列顺序为( )
A.美国、英国、德国、法国
B.英国、美国、德国、法国
C.美国、德国、英国、法国
D.美国、英国、法国、德国
8.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 )
A.文艺复兴时期
B.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9. 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对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影响。下列能反映两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影响“生产工具”的是( )
A.煤炭、石油的大量开采
B.蒸汽机、内燃机的发明使用
工厂生产和垄断组织出现
D.计算机代替部分人类脑力劳动
10.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电气化
C.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D.航天技术
11. 第二次工业革命涌现出了一大批科技成果。下列科技发明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诺贝尔——现代炸药
B.海厄特——柴油内燃机
C.夏尔多内——人造纤维
D.爱迪生——放映机
12. 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给人间带来了火种,近代也有一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发明耐用碳丝灯泡,给人类带来便捷的“火种”,让人们告别了蜡烛和油灯。这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是( )
A.英国人
B.美国人
C.法国人
D.德国人
13. 某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这里所说的“一种新动力的发明”是指( )
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B.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C.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三、材料解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两大动力技术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面貌,造成了巨大的生产力,给人类文明带来深刻的影响,所有这一切,都是18世纪的工业革命所望尘莫及的。
材料二 资本主义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业的蓬勃发展,生产集中于越来越少的企业的过程非常迅速……不到百分之一的企业,竟占有总数的四分之三的汽车和电力。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项目 英 法 德 美
1860年工业产量位次 1 2 3 4
1890年工业产量位次 2 4 3 1
1910年工业产量位次 3 4 2 1
材料四 19世纪下半叶,天皇率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许多高官认为日本只有“脱亚入欧”(即脱离落后的亚洲,进入先进的欧洲),才能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材料五日清战争重组了东亚国际关系,欧美列强在东亚的强权秩序被削弱,东亚国际关系体系不情愿地接受了日本,清国失去了对朝鲜的独占权和国土台湾。
(1)阅读材料一,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其中两个发明及其发明者。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政治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的表格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4)材料四描述的日本“破例来之陋习”“求知识与世界”的这场改革名称是什么?日本为“脱亚入欧”采取了哪些措施?(请举出两例)
(5)根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说说日本的这场改革有哪些消极影响?
参考答案:
一、中考链接
BCBCA
二、基础训练
1-5 BDBBB 6-10 CCCBB 11-13 BBD
三、材料解析
1. (1)碳丝灯泡:爱迪生;汽车:卡尔?本茨;飞机:莱特兄弟。
(2)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社会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社会趋于相对稳定。
(3)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美国生产发展迅速,超过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
(4)明治维新。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及设备,聘请外国专家,向国外派遣留学生;改变原有的封建土地制度,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实行地税改革,全国统一征收地税;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称“皇军”;同时还建立警察制度,以维护治安;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的义务教育等。
(5)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