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04 22:2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题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中考链接
1. ( 2020昆明) 19世纪后半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它们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1914年,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爆发了。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
C.莫斯科保卫战
D.诺曼底登陆
2.(2020营口)法国作家巴比斯在《战火》中写到:“(战场上)到处散发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这段文字描述的被称为“绞肉机”“地狱” “屠场” 的战役是( )
A.萨拉托加战役
B.约克镇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索姆河战役
3.(2020镇江) 19世纪末,英德展开激烈的海上霸权之争,德国宣称“海权就是霸权” ,想成为海上霸主,但英国不能容忍。在英德矛盾加剧的进程中,英国缔结了( )
A.三国协约
B.三国同盟
C.法西斯同盟
D.反法西斯同盟
4.(2020雅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从材料可得出,一战( )
A.首先在英德两国间爆发
B.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争夺世界霸权
C.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
D.极大地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5.( 2020泰安)远离战争、珍爱和平是同学们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最大感悟。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B.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C.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 “地狱” “屠场”之称
D.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二、基础训练
1. 观察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分析表格所反映的史实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英 德 美 法
在工业产量上所占位次 3 2 1 4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1 4 5 2
A.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C.美、德取代英、法掌握了世界霸权
D.美英矛盾成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
2. 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其主要原因是( )
A. 奥匈帝国的皇储夫妇被打死
B. 德奥借机发动战争
C. 塞尔维亚民族解放斗争高涨
D. 英法制止俄国扩张
3. 在历史叙述中,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述。下列属于历史评述的是( )
A. 德军和法军在凡尔登交战
B.意大利参加协约国集团作战
C.英国首先使用新式武器坦克
D.凡尔登战役具有转折性意义
4. 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战争结果给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创造了条件。”恩格斯所说的首先得到应验的是 ( )
A. 太平洋战争
B.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普法战争
5. 有史学家认为,一战爆发的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 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愿望。其中一战前对殖民地的争夺最激 烈的国家是( )
A.日和美
B.英和德
C.美和俄
D.德和法
6. 19世纪末,德国声称:我们过去把土地让给一个邻国,把海上让给另一个邻国的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为与邻国争夺“曝光下的地盘”,德国缔造的军事集团是( )
A.三国协约
B.法兰西同盟
C.三国同盟
D.反法西斯同盟
7. 历史上称凡尔登战役为“绞肉机”,主要是用以形容( )
A. 战争武器的先进性
B. 战争进展的快速性
C. 作战范围的广泛性
D. 战争的残酷性
8. 2018年很不平静:才见“朝核问题初显缓和曙光”,又担忧“美英法又向叙利亚发动精准打击”。人们担心突发事件会威胁世界和平,因为历史上有“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的先例。这“一把抢”挑起的战争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美国南北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抗美援朝战争
9.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意大利加入同盟国集团;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一方作战。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意大利反复无常,不讲信誉
B.协约国方面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
C.协约国集团一开始就稳操胜券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切以利益为前提
10. 目前,欧洲多个城市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已成为全人类的目标。回想100多年前的萨拉热窝事件,普林西普并没有达到他企图挽救塞尔维亚民族危机的目的。这一事件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 )
A. 个人恐怖主义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
B. 恐怖主义不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C. 恐怖活动可以迅速地解决一切政治纷争
D. 恐怖主义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必要手段
11.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这场帝国主义为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这是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战争。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交战双方是帝国主义国家
B.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激化
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
1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双方进行了激烈的争夺;但恰恰在同一时期,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却组成八国联军共同侵华。这两件事情充分说明( )
A.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利益水火不容
B.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分歧逐渐消失
C. 帝国主义国家外交政策的基点是本国利益
D. 中国问题可以缓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13. 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后果是( )
①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②改变了帝国主义的性质
③解决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④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三、材料解读
1.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请说说你对上面这两幅漫画的理解。
(2)有人说,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可以避免。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都使用了大量的新式武器,如德国的飞艇、英国的坦克等。这些新式武器的出现与哪次工业革命有密切关系?请你简要分析这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内在联系。
(4)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此你有何认识?
参考答案:
一、中考链接
ACABD
二、基础训练
1-5 ABDCB 6-10 CDADA 11-13 CCB
三、材料解析
1. (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崛起,要求按经济实力重新分割世界,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同时,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其中英德矛盾最为突出。
(2)不正确。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因而虽然萨拉热窝事件是偶然的,但是战争爆发是必然的。
(3)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4)科学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应用到战争中,加剧了战争的破坏性和残酷性。(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