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检测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检测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4 20:1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检测
(总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古诗名句默写。(6分)
(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晚春》中“       ,       ” 写诗人面对晚春景象,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
(3)王维《竹里馆》中“     ,     ”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诘问(jié) 惧惮(dàn) 粗拙(zhuó) 书斋(zhāi)
B.胯骨(kuà) 滞笨(zhì) 震悚(sǒnɡ) 降格(jiànɡ)
C.憋住(piē) 哀悼(dào) 夜盲(mánɡ) 砌缝(fènɡ)
D.愧怍(zuò) 骷髅(lóu) 憎恶(zènɡ) 肿胀(zhǒnɡ)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渴慕 疮疤 荒僻 晌午  B.烦锁 霹雳 和蔼 门槛
C.过瘾 蹋败 惶急 镶嵌  D.取蒂 侮辱 凑合 漫长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众所周知,《易经》、《老子》、《庄子》作为中国古来的三玄之学,深不可测,其中以易经最为争议,是经典中的经典。
B.不少第一次观影时偷偷抹泪的观众仍对《我和我的祖国》的情节念念不忘,纷纷走进影院二刷三刷。
C.在浩瀚的网络里,姚志芸坚持正能量的写作,或许微不足道,但您的关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她的全部动力。
D.桓淼淼,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中国内地知名女演员,可她却在大庭广众之下偷包,听起来实在是令人不敢相信。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近年来,中国在防治荒漠化与土地退化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技术,并一致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B.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取得了巨大进步,明显改善了中国创新环境,让跨国公司扩大在华经营吃下了“定心丸”。
C.多幕剧《天眼之魂》以南仁东团队研发、建造“中国天眼”的传奇故事为主线,讲述以南仁东为代表的科学家们为天文事业奉献。
D.开展寻找“乡村新地标”大型公益活动,旨在整理、挖掘、擦亮和推广乡村新地标美食、美景和美事。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潺潺”“呼噜”“滴答”“哗啦”“轰隆”都是拟声词;“曾经”“赶快”“几乎”“已经”“简直”都是副词。
B.《老王》作者杨绛,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
C.《山海经》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D.《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五柳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7.名著阅读。(5分)
送完了客,帮着张妈把牌桌什么的收拾好,祥子看了太太一眼。太太叫张妈去拿点开水,等张妈出了屋门,她拿出一毛钱来:“拿去,别拿眼紧扫搭着我!”
  祥子的脸忽然紫了,挺了挺腰,好像头要顶住房梁,一把抓起那张毛票,摔在太太的胖脸上:“给我四天的工钱!”
  “怎吗札?”太太说完这个,又看了祥子一眼,不言语了,把四天的工钱给了他。拉着铺盖刚一出街门,他听见院里破口骂上了。
(1)上述语段出自新中国第一位获得“     ”称号的作家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第5章。(1分)
(2)选段中画线句子运用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的方法,形象地写出忠厚老实、要强自尊的祥子还具有        精神。(2分)
(3)“怒辞杨宅”后,祥子又去了哪里?(2分)
                                               
8.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
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众里寻你——2019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在央视综合频道、少儿频道播出。于琪巍、孙美平、路子宽、肖乃军、韩金锁、赵泽华、王凌云、宫井豪、李欣珂、魏蓉10位少年最终获得“最美孝心少年”称号。航天英雄杨利伟、播音员李修平、少儿频道主持人鞠萍等嘉宾到场为他们颁奖。他们年龄最小的7岁,最大的15岁。这10位孝心少年以乐观的心态和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全家的希望,践行着中华民族的“孝心”“爱心”美德,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榜样力量,激励、触动和感染了更多的青少年群体。
材料二:
路子宽一家住在辉县市百泉镇西井峪村,2011年年底,他的爸爸路炎衡被诊断患有“白血病”。7年来,路炎衡一直靠药物维持,但从2018年8月份以来,路炎衡的身体每况愈下,病情靠吃药已经无法缓解,只能靠输血维持,医生建议尽快进行骨髓移植。
最终,全家人只有路子宽和爸爸配型成功,这样的结果让路炎衡喜忧交加。他喜在自己尚有一丝生存希望,忧在子宽尚小,怕对孩子的身体有伤害。经医生反复劝导,捐献骨髓对子宽不会造成什么影响,最终路炎衡同意了。
但新的麻烦却出现了,医生表示,骨髓干细胞移植,对捐献者的体重是有要求的,一般体重不能低于50公斤。此时,还不满11周岁的小子宽体重只有30多公斤。“我长胖了是不是就可以救爸爸了?”从那以后,路子宽开启了疯狂的增肥模式,每天都五六顿地拼命吃饭,直吃到恶心、肚疼为止。
短时间内的突然长胖,也让一些同学发出“嘲笑”,有同学喊他“小胖子”!路子宽告诉记者,虽然有同学和他开玩笑,但他不以为意,反倒为自己的增肥骄傲,因为他变胖是为了救爸爸,自己越胖越好。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提取材料一中的主要信息。(2分)
                                               
(2)材料二是2019年“最美孝心少年”路子宽“增肥救父”的故事。请仔细阅读,为之写一段赞语,不少于100字。(3分)
                                               
二、阅读与理解(44分)
(一)阅读下列古诗,完成9—10题。(4分)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9.简析“双袖龙钟泪不干”在诗中的作用。(2分)
                                              
1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主题。(2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1—14题。(13分)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陈康肃公善射 吾射不亦精乎 B.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
C.尔安敢轻吾射 无他,但手熟尔 D.久而不去 康肃笑而遣之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1)公亦以此自矜(      )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
(3)以我酌油知之(      ) (4)康肃笑而遣之(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14.文章描述了陈尧咨    (限2个字)和卖油翁    (限2个字)的两个重要场景,揭示了                                的道理。(3分)
(二)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5-18题。(14分)
父亲的车灯
管秋实
凌晨,外面还一片漆黑,客厅就传出窸窸窣窣的穿衣声。那是父亲又在套他那身“装备”,一件老式军大衣,一副承受了不知多少风雪的护膝,一只因日晒雨淋而斑驳不堪的头盔。几分钟后,父亲会跨上那辆老旧的摩托车,打开车灯,奔赴数十里外的学校。父亲是一名乡村教师。
曾经,我以为父亲如那辆摩托车的车灯,两道光柱直刺暗夜,照亮前方的路,而我,只需轻轻一抬腿,就能潇洒地跨过,踏上平坦的大道。这个想法一直伴随了我好多年。?
经过父亲的悉心指导,我考入了县城最好的学校。家离学校很远,如果住校,开销肯定不小;在学校附近租房子,窘迫的家境更不允许。父亲四下打听,得知一位亲戚家在县郊有一间空房,便与亲戚商定,暂时借住。?
学校与住处一南一北,是一段不短的路程,怎么办?父亲略一思索,大手一挥:“这点儿苦算什么,我送你!”从此,每天早晨,父亲都把我裹严实,送我上学,然后自己赶往学校上课,风雨无阻。?
班级有些同学家境殷实,都是轿车接送,“四轮子”风不透雨不漏,而车灯更为明亮。与其相比,父亲的摩托车灰头土脸。渐渐地,每当跨上父亲的摩托车,我心里就感到特别憋屈。我开始抱怨,为何别的同学条件优越,而我找个住处都难;为何同学们穿着一件件名牌,而我只有一身校服;为何同学家的车灯那么明亮,而父亲的车灯却昏暗无力……我茫然、忌妒,终于,压抑爆发了。那天,父亲的摩托车车灯坏了,天黑路滑,一不小心,我们父子俩连人带车摔在路边的田野里。我一爬起来就冲着父亲大吼,心中的那股怨气一下子喷涌而出。父亲一声不吭,满手的泥巴,默默地抹掉粘在脸上的草叶,走上来拍去我身上的泥土。?
借着远处微弱的路灯光,我瞥见父亲身上穿了多年的棉袄被划出一道新口子,内里翻了出来,一块块旧棉花已结硬成块,黄里透黑。眼前的景象像一根银针扎在我的心头,我羞愧、懊悔、自责。我凭什么与同学攀比吃穿?我有什么资格抱怨自己的家人能力有限?而我又为何不能像父亲那样去奋斗?这一摔,倒下的是躯体,站直了的却是精神。?
从那时起,我学习的内驱力与日俱增,那摔坏的车灯在鞭策我奋力前行。期中考试后,学校召开家长会,我做了发言:“我的父亲是一位平凡的乡村教师,每天坚持用一辆破旧的摩托车接送、奔波,是他的简朴、执着、坚忍深深地影响了我,他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前行的路。”台下,父亲摸摸鼻子,故意咳嗽了几声。?
会后,我前所未有地拥抱了一下父亲,并催促说:“爸,赶快把摩托车的车灯修好吧!”父亲说:“不需要修了,你已经在心里装上了一盏更亮的灯!”
(选自2019年6期《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15.本文以“父亲的车灯”为题,有何含义?(4分)
                                                
16.简要分析下列句子在文中的作用。(3分)
班级有些同学家境殷实,都是轿车接送,“四轮子”风不透雨不漏,而车灯更为明亮。
                                                
17.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列句子。(4分)
我凭什么与同学攀比吃穿?我有什么资格抱怨自己的家人能力有限?而我又为何不能像父亲那样去奋斗?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四)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9-22题。(13分)
街头修车课
明前茶
认识邢师傅是在半年前,胥巍骑了三年的自行车老泄气,找了很多修自行车的摊主检查气门芯,都说没问题,把整条内胎扒下来浸在水盆里,一段一段查验,一串泡也不冒,所有的摊主都挠头,说是你这内胎慢泄气,没辙了,换条内胎吧。见他犹豫,有个摊主让他去N大西门口找邢师傅:“听说他是治这毛病的高手。”
邢师傅穿着皮围裙,用报纸盖着脸,正在树阴下小憩,也是奇了,许是修车这行当干久了,只要有人推车走近,有车轮与地面摩擦的声音,邢师傅立时就醒了,他有张风吹日晒的中年人的国字脸,眼袋很大,眼神却比郭德纲还清亮锐利,他剃了一个小平头,一对招风耳十分惹眼。他听胥巍说了车子的毛病,拔下气门芯,开始打气,打完,不忙拧上气门芯,俯下身去,侧着耳朵听,不知是幻觉还是怎么的,胥巍就觉得他的耳朵神奇地有了颤动,须臾,邢师傅退开一步,说:“真是慢泄气,小毛病。”只见他用硬纸卷一个迷你小漏斗,插入气门芯内,然后拧开一个小瓶子,将一小勺白色粉末顺着漏斗灌入内胎,再打足气,拧紧气门芯,说:“三个月之内,再有慢泄气,你随时来找我,免费。”
胥巍有点发呆,邢师傅就笑:“这是滑石粉,灌进内胎,一充气,滑石粉就会飞起来吸附在整个内胎壁上,内胎上那些补不了的微小气孔就被堵住了。”
  收了胥巍四个硬币,“当”地一声丢进小木箱里,邢师傅却没有把自行车交还的意思:“小伙子,你说要去开发区实习,从这儿走每天来回得骑上四五十公里,还不趁机把你的车校正校正?”
胥巍完全没想到在大学校门口的修车师傅这样好为人师,他的理论是,自行车出了最小的毛病你都不会调整,作为一个男生,在姑娘们面前多丢份啊。“你能把车子架起来,换个轮胎,换完后除了两只手,一点油渍也不沾,多帅!”正好没人修车,邢师傅就动手把胥巍车子的前后轮来了个调换,顺便把车轮的左右面也来了个大调换,还考了考路桥专业出身的胥巍:“这样做,有何道理?”
胥巍略想一下就明白了:马路的路面中间高两边低,而自行车又必须靠右行驶。因此,轮胎的左侧会比右侧磨损得厉害。另外,人骑上去七八成重量落在后胎上,后轮一般比前轮磨损快,调换一下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邢师傅满脸欣慰,说:“大学没白读啊,你这车,骑行的过程中车轮会摇摆,对不对?你来分析分析看,这毛病出在哪儿?”
  胥巍上车慢骑一小圈,用心估猜了一小会儿,琢磨出味来了:车轮摇摆是因为车条拉力不均,应将车条拧紧或略放松,来找回平衡点,若是车轮偏右应拧紧左边车条,放松右边,反之亦然。
  在街头,上了一堂自行车修理课,胥巍傲气全无,甚至有了一点小惭愧。邢师傅笑说:“一技傍身,说不定啥时就有用。我以前的一个编外徒弟,打这儿毕业后,去海德堡大学留学,假日里和导师同学出门长途旅行,连车闸失灵和空踏这样的毛病都能搞定,更别说掉链子补内胎这样的小毛病了。你猜怎么着,原本他的专业是开发新药,后来海德堡大学最有名的骨关节专家看中他有这样的巧手,心思又细腻,让他跟着自己硕博连读,研究新的人造关节去了。”
  邢师傅的意思很明白,再平常的技艺,你全身心扑上去,你所获得的享受就不一样,所谓庖丁解牛,所谓游刃有余,说的就是这样手到擒来的小得意吧。
(选自2019年5月31日《扬子晚报》)
19.文章以“街头修车课”为线索,记叙了胥巍从刑师傅那里学到了哪些修车的知识呢?(3分)
                                               
20.请从表达方式角度赏析下列句子。(4分)
只见他用硬纸卷一个迷你小漏斗,插入气门芯内,然后拧开一个小瓶子,将一小勺白色粉末顺着漏斗灌入内胎,再打足气,拧紧气门芯,说:“三个月之内,再有慢泄气,你随时来找我,免费。”
                                               
21.“在街头,上了一堂自行车修理课,胥巍傲气全无,甚至有了一点小惭愧”的原因是什么?(3分)
                                               
22.从“邢师傅”讲述他的编外徒弟的经历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3分)
                                               
三、写作(50分)
23.请以“这样的人让我敬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抓住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不少于500字。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检测
1.(1)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2)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3)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2.B(A.“拙”应读作“zhuō”;C.“憋”应读作“biē”;D.“憎”应读作“zēnɡ”)
3.A(B.“锁”应写作“琐”;C.“蹋”应写作“塌”;D.“蒂”应写作“缔”)
4.A(“深不可测”与“高深莫测”有别:“深不可测”侧重于形容空间距离;“高深莫测”侧重于形容学问、神态)
5.B(A.把“一致”调到“认可”之前;C.在句末加上“的故事”;D.“整理”与“挖掘”互换位置)
6.D(欧阳修,晚号六一居士)
7.(1)人民艺术家 (2)神态描写 对压迫的反抗 (3)祥子又回到了人和车厂,不久遇上了老主顾曹先生,去了曹宅拉包月。
8.(1)示例:10位少年获“最美孝心少年”称号。 (2)示例:父亲突患重病,小小年纪的他,成了父亲活下去的唯一希望。每天狂吃五六顿,三个月增肥20多斤,他把对父亲的爱,倾注到每一顿食物里。从苗条清秀的小男孩,到同学忍不住嘲笑的“小胖子”,巨大的变化背后,是一颗坚毅、赤诚且勇敢的心。少年,继续“膨胀”吧!愿你早日成为拯救父亲的天使,成为小伙伴心中的英雄。
9.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作者思念亲人之情,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10.全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家人的典型场面,抒发了诗人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感情。
11.D(A.射箭/射箭技艺;B.自己/从;C.你/通“耳”,罢了;D.连词,表修饰关系,无实义。)
12.(1)夸耀 (2)放下 (3)凭借 (4)打发
13.(1)见他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此微微点点头。 (2)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慢慢滴入(葫芦)。
14.射箭 酌油 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
15.表面含义:父亲那辆老旧的摩托车的车灯;深层含义:父亲勤劳俭朴、执着坚韧、疼爱儿子的品格如车灯一般明亮,指引着“我”努力前行。
16.班级有些同学轿车接送与“我”是父亲的摩托车接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我”心里的憋屈,为后文写压抑在“我”心中的抱怨、茫然、忌妒的爆发做铺垫。
17.示例:这句话运用反问、排比的修辞手法,当“我”瞥见父亲破旧棉袄的内棉花已结硬成块,黄里透黑之后,内心充满了羞愧、懊悔、自责;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18.示例:勤劳、简朴、执着、坚忍、疼爱儿子。
19.将滑石粉,灌进内胎,解决“慢泄气”的方法;调换前后车轮和车轮的左右面,可延长使用寿命;骑行的过程中车轮摇摆是因为车条拉力不均,应将车条拧紧或略放松,找回平衡点。
20.示例: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刑师傅修车动作的娴熟,表现了刑师傅高超的修车技术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1.刑师傅高超的修车技术让胥巍折服;刑师傅好为人师,给胥巍讲解专业的理论,让他傲气全无;从邢师傅讲述他的编外徒弟中,胥巍深受启发。
22.示例:再平常的技艺,只要全身心扑上去,就能从中得到不一样的收获。
23.作文示例:
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高尔基曾在一封给儿子的信中写道:“给永远比拿愉快。”这里“给”的意思是给予,奉献。是的,奉献远远要比索取快乐得多。前几天的寒假,我就亲眼看见并且感受到了“给”的快乐。?
窗外寒风凛冽,西北风呼呼地吹着。这样冷的天气,还要被老妈催促着去补习班,我心里有一百个不愿意,但最后还是裹着羽绒服出门了。刚过完年,路上全都是放鞭炮留下的垃圾,让我原本不高兴的心情更糟糕了。我走着走着,看见远处有一个橘黄色的衣服在动,走近几步一瞧,原来是穿着环卫服的清洁工。呵,这么冷的天气,才刚过年,就出来打扫卫生,真是闲的!我不满地嘀咕道。
“张大妈,这么早就出来打扫卫生啊?你们不是应该过几天才上班吗?”一个大概与清洁工很熟的叔叔寒暄道。“是呀,这不刚过年嘛,鞭炮碎屑到处都是,应该扫扫啦。”张大妈热乎乎地一句。“这才初几啊,您就上班,真敬业啊!”“没有,没有,你看,你不是也要上班吗?我也该上班啦!”?
他们的对话使我愣住了,我仔细打量眼前这位清洁工,年纪大约六旬,已有了些许皱纹的脸庞却依旧充满活力,充满热情,头发被利落地束起来,上身因为工作方便就穿了一层薄薄的羽绒服和环卫衣,虽然气温还是在零下,但她脸颊上滑落了几滴汗珠,嘴也在喘着粗气,戴着一副手套,不停地挥舞着大扫帚,脚下是一堆堆小山似的垃圾,但脸上却洋溢着节日的笑容。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眼前这位穿着朴素的清洁工在默默无闻地奉献——为这个小区,为这个城市,为这个国家,为这个世界。?
我不禁感到愧疚,是呀,这个清洁工虽然默默无闻,但她为这片净土奉献出自己休息的时间——仅仅就为了让这个世界更美丽一点。她让我肃然起敬,这个清洁工向我诠释了高尔基的一句话:“给永远比拿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