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学习目标】
1、了解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了解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3、通过探究活动,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课前预习】
1.下列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A.家兔的毛色有白色、黑色、灰色B.经过训练的鹦鹉能学说人类语言C.一对双眼皮的父母生出单眼皮的孩子D.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的抗虫棉
2.“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的是生物的什么现象( )
A.生长 B.繁殖 C.遗传 D.变异
3.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不同的基因含有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信息 ②生物的性状都是通过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 ③单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④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相似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下列有关探究“花生种子大小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大花生种子和小花生种子中分别挑选个头较匀称的10粒进行测量B.大花生种子和小花生种子长度平均值的差异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C.同一品种花生种子的长轴长度都存在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不属于变异D.从大花生中选取粒大饱满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的种子将会变小
5.生物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生物固然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 异,这都源于生物的( )
A.变异 B.繁殖 C.遗传 D.生长
【课前预习】答案
1.B
2.D
3.C
4.D
5.A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提出,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小小的树叶所具有的属性是多样的:
长短、宽窄、厚薄、色彩的浓淡、
边缘的锯齿形状、中间的脉络走向……
性状
情景引入
导入新课
不同品种的菊花
玫瑰花色
猫姐妹 狗兄弟
结 论
生物变异是 存在的
普遍
注: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是生物体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探究点一 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讲授新课
探究“花生种子大小”的变异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认识生物变异的现象;
2.体验探究生物变异的方法,学会用数学方 法来处理测量所得的数据;
3.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探究结果。
知 识 回 顾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提出问题:
1.不同品种花生种子大小存在变异吗?
2.花生种子的大小和环境有关吗?
3.大花生的种子一定比小花生的大吗?
4.大花生种子的平均值一定比小花生种子的平均值大吗?
探究“花生种子大小”的
变异现象
作出假设:
不同品种花生种子大小存在变异
制定计划:
1.材料:选用 种子, 取样,数量 。
2.测量:部位 ,用具 、方法 。
3.处理数据:以 为单位计,四舍五入,保留整数位。
两个品种的花生
随机
种子长轴
毫米
各20粒
A:测量不同品种花生种子长度填入数据记录表,算出每个品种的平均值,并绘制不同品种花生种子长度平均值统计图。
B: 统计每个长度范围内不同品种花生种子数目填入分布情况记录表,并绘制不同品种花生种子长度分布曲线。
1.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把小花生的种子种到肥沃的土壤中,它们结出的种子会怎样呢?你作出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2.从大花生的种子选择出一粒大的、饱满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一定都是大的吗?为什么?
生物性状的表现,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进一步思考
可遗传的变异: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
单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异
变异的类型
不可遗传的变异: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可遗传的变异
上图左所示的是正常人的红细胞形态;图右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形态。
生物变异的类型
有利变异:对某种生物来说,变异有利于它的生存。
不利变异:对某种生物来说,变异不利于它的生存。
判断是有利变异还是 不利变异主要看对生物个体本身而言。
有利的变异
抗倒伏的小麦
不抗倒伏的小麦
不利的变异
正常苗
白化苗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会过早死亡,这一变异对植物的生存是不利的。
产量不同的奶牛
选择、繁育
选择、繁育
高产奶牛
探究点二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
理培育新品种
原因分析
不同的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组成不同,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将产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这种奶牛含有控制高产奶量的遗传物质,经过繁殖,再从下一代中选择产奶量多的奶牛,最终可以得到高产奶牛。
高产倒伏小麦
低产抗倒伏小麦
高产抗倒伏小麦
杂交
原因分析
通过杂交育种,人工选择低产抗倒伏小麦与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进行杂交,经选择后,杂交后代同时具有抗倒伏的基因和高产的基因,并且这两种基因控制的性状都能显现。
普通甜椒
太空椒
太空椒是在太空的条件下(射线),引起基因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称为基因诱变(基因诱导变异)
普通甜菜(2n)
化学药剂
高糖甜菜 (4n)
多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
通过化学药剂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而培育出的新品种
【课后练习】
1.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B.对于个体来说,有的变异是有利的,有的变异是有害的C.有些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有些变异仅由环境引起D.变异一旦出现,就可以遗传给后代
2.一对夫妇均为单眼皮( aa),妻子经手术后变为双眼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眼皮是显性性状B.他们的孩子100﹪是单眼皮C.妻子的双眼皮性状能遗传给下一代D.妻子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
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凡是变异都可以遗传B.生物的变异现象和遗传现象一样是普遍存在的C.生物的变异对其生存都是有利的 D.生物的变异都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4.同一品种的结球甘蓝,在北京栽培叶球最大的只有3.5千克,引种到西藏后,叶球的重量普遍增加,最大的达6.5千克,若再引种回北京,叶球大多又只有3.5千克。由此不能作出的推测是( )
A.环境改变没有引起甘蓝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B.甘蓝叶球大小的变异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C.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D.仅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5.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受核辐射而变异的超级老鼠B.接受隆鼻手术后的高鼻梁C.经常锻炼的人肌肉变得发达D.因水肥充足而得到的颗粒饱满的杂交水稻
6.科学家在研究新冠病毒时,发现一名患者体内出现两种新冠病毒,其中一种发生了变异。下列关于病毒变异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导致病毒变异B.新冠病毒变异不一定使患者致死率增强C.若变异后新冠病毒传染性增强,属于有利变异D.病毒的抗药性的变异是由于使用抗生素导致的
7.研究人员把抗虫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木瓜的基因组中,从而使木瓜获得了抗虫害的特性,从而减少了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抗虫木瓜的获得说明生物的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B.抗虫木瓜的获得是采用了生物学中的转基因技术C.在生物的传种接代中,亲代传给子代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D.抗虫木瓜与普通木瓜的差异属于变异
8.有性生殖的优势不包括( )
A.后代可拥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B.后代可拥有较大的变异性和生活力C.使不遗传的变异转化为可遗传的变异D.可形成新的基因型组成,扩大变异类型
9.在下列的几种变异中,哪种情况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
A.父亲的血型为A型,母亲为B型,却生下了O型的儿子B.红花紫茉莉与白花紫茉莉传粉后,育出了粉花紫茉莉C.透明金鱼与不透明金鱼杂交,孵出了五花鱼(即有透明部分,也有不透明部分)D.路边的车前草长得很瘦小,而同种车前草在田边却长得很肥大
10.用射线对农作物的种子进行处理,再从中选择优质高产的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是因为射线改变了农作物的( )
A.性状 B.遗传物质 C.生活环境 D.生活习性
1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着__现象;“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着__现象。
12.人类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及人工选择育种,其中,普通甜椒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培育出太空椒属于____________,现代育种的杰出代表袁隆平院士培育的____________________享誉世界。
13.用高产易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选育出了纯种的高产抗倒伏小麦新品种,这标志新品种小麦含有成对的______基因和______基因。
14.生物性状的变异是______存在的,引起变异的原因首先决定于______的不同:其次与____也有关系。
15.变异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当环境变化引起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时,产生的是__________变异:仅仅由环境条件引起,但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是__________变异。
【课后练习】答案
1.D 2.B 3.B 4.C 5.A 6.D 7.A 8.C 9.D 10.B
11.遗传 变异
12.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 超级杂交水稻
13.高产 抗倒伏
14.普遍 遗传物质 环境
15.可遗传 不可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