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04 18:1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史载:“郑和七下西洋,五经南澳。”明朝之所以能实现大规模航海,其主要原因是
(??
)
A.海上交通发达?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C.指南针用于航海??D.造船技术发达
2.某剧组以“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为主题拍摄一部历史片,准备了如下素材,你认为其中与主题不符的是(
)
A.雅克萨之战??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D.平定三藩叛乱
3.
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

A.民族平等?
B.恩威并重???
C.民族歧视政策???
D.严重镇压政策
4.
历史上曾经盘踞我国台湾达38年之久的殖民者是(????

A.葡萄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5.民族英雄是指为捍卫国家、民族利益和主权,在抗击外来侵略斗争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我们称郑成功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B.率军反击沙俄侵略?????
?C.抗击了东南沿海倭寇??????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6.小华正在学习“锦衣卫与东厂的设置”,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社会经济的发展
7.某校七年级学生准备撰写关于明代手工工场的历史小论文,请你给他们推荐一部相关的古代名著作为参考资料(  )
A.《红楼梦》
B.《开工天物》
C.《本草纲目》
D.《三国志通俗演义》
8.“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民族团结
B.反抗侵略
C.社会变革
D.和平交往
9.如果你到故宫参观,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10.有四位同学分别用一词组概括了1368—1840年的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总的历史特点。你认为哪一项概括的最准确(  )
A.繁荣与开放并存
B.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并存
二、材料题(1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郑和七次远航,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也有60多艘。其中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船。——摘自部编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教材
请完成:
(1)依据所学,请你说说郑和七次远航的起止时间?
最远到达哪里?
(2分)
(2)想一想,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2分)
(3)郑和远航有什么作用?
(4分)
(4)通过郑和下西洋,你有什么感悟?(2分)
三、简答题(8分)
1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历代中央政府为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
固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进行管辖。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清朝对西藏实行有效管理的具体措施。(3分)
(2)清朝时新疆发生什么叛乱?对该地实行了怎样的管辖?(2分)
(3)写出清朝对台湾实行管辖的措施。(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分析“民族关系和国家发展”之间的联系。(1分)
四、探究题(12分)
13.波涛汹涌的海洋,给明清两朝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恐慌。下面是某中学七年级的同学搜集到的一些图片,请你据此完成相关的探究活动。
【图片搜集】
【史实探究】
(1)请分别说出图(a)和图(b)反映的历史事件的领导人物并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事迹。
(2)图(c)中清朝实行只开放广州一地对外通商的政策叫什么?说一说清朝实行这一政策的危害。
【情感体验】
(3)结合明清时期不同的对外政策,说一说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B
2
.D
3.
B
4.
B
5.
A
6.
A
7.
B
8.
B
9.
B
10.
C
11.(1)1405--1433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2)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珍奇。(3)见教材P72页(4)中国自古是个开放的国家;时代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必须加强交流合作;(言之有理即可)
12.答案.(1)顺治帝册封西藏宗教首领“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另一个西藏宗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事务;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行使主权的制度化、法律化。
(2)大小和卓叛乱;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新疆事务。
(3)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
(4)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13.(1)图(a):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图(b):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先后7次率领船队下西洋,到达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闭关锁国政策。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3)闭关自守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只有实行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使国家昌盛;对外开放促进国家繁荣,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