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中国在世界中
教学设计
课题
10
中国在世界中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1.回忆已学中国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获取新知。
2.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3.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能力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搜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及与他人交流能力。
德育目标:关注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情况,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
重点
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世界中求发展
难点
理解中国要在世界中做负责任的大国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请列举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的措施。
2、是哪些原因使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3、我国三江源地区的指的是哪里?
二、导入新课
新冠病毒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战胜病毒,最重要的是团结合作。只要抗疫斗争未结束,中国就将继续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努力为全球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因为中国在世界中……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复习旧知,准备新知。
倾听,思考。
检测上节课的重点问题,温故而知新。
引出主题,吸引学生思考。
讲授新课
明确目标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的发展成就。
2、认识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3、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了解我国是如何做负责任的超级大国的。
实施目标
目标导学一: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掌握本目知识点。
请同学们观看鞍山钢铁集团示意图,结合教材,分析以下问题:
请对鞍山钢铁集团进行简介。
教师总结:我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有“钢都”之称。建有采矿、选矿、炼焦、炼钢、轧钢及机械、化学、建材等工业。
(2)
请你举例说出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教师提示补充如:1957年,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
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南京长江大桥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连接津浦线与沪宁线两条铁路干线,是国家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也是南京的著名景点之一,以“天堑飞虹”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1978年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是国有特大型汽车生产企业,总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前身是第一汽车制造厂。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一汽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之一。
我国成功完成了无人和载人航天飞行,跻身于世界先进航天国家之列。
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
目标导学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掌握本目的知识。
2.出示与国际差距示意图,结合教材,分析以下问题:
上图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我国虽成为了制造业大国,但制造业水平还较低,与制造业强国相比仍有相当的差距。
请列举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教师提示补充如: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人工造林面积居世界第一。
能源危机,大气污染,水污染……
归纳总结:一、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
三、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3)如何协调发展?
教师总结:“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或称“永续发展”是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先诠释的观念。WCED在报告中,定义可持续发展为:能满足当代的需要,同时不损及未来世代满足其需要之发展。
(4)看图如何理解三北防护林的区域联系的意义?
(5)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你了解这些工程吗?这些工程的建设对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都产生了哪些影响?
教师总结:中国和世界紧密关联!
目标导学三:做负责任的大国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掌握本部分知识,分析问题: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有哪些表现?
教师提示补充如:
2012年11月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
中国维和部队海外执行任务;
参加印度洋海域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
中国科考队在南极进行科考活动;
教师总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学生齐读并理解学习目标。
学生朗读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本目的知识,初步勾画知识点。
学生列举如:1953年,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鞍山钢铁公司恢复并扩建;
1956年,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批喷气式飞机;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013年6月13日,搭乘3名宇航员的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在酒泉发射升空。
学生阅读教材,根据图示,回答如:我国虽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GDP仍然排在100名之后
学生列举如: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
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学生列举如:截止2011年底,我国已建立2
640个自然保护区。
协调人地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走科学发展之路。
学生阅读教材,列举如:百度搜索:郑浩:中国对外援助起到负责任大国作用;
2012年11月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
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
设计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使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知本目主要内容,便于下面的教学与学。
通过师生共同列举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使学生明确近代以来中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荣誉感和爱国热情。
通过图示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以及与世界的差距,从而正视我国的国情。
通过阅读教材,初步了解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力的表现,培养学生国际合作的意识。
复习巩固
1.喀什被誉为“中国的西大门”,与深圳、珠海特区相比,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独特优势有(???
)
A.工农业发达,海陆交通便利???
B.位于西北边陲,利于和中亚国家贸易往来
C.劳动力充足,科技力量雄厚???
D.毗邻海洋,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2.下列有关钓鱼岛的描述,正确是()
①位于东海
②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③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④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基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为发挥区域优势,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充分合作,形成了“前店后厂”合作模式,在该合作中,港澳地区主要扮演的角色是(???
)
A.提供土地、劳力和产品,扮演“店”的角色
B.进行产品加工、制造,扮演“厂”的角色
C.对产品进行市场推广和外销,扮演“店”的角色
D.从事样品制造和开发,扮演“厂”的角色
4.南海海域每年设一个休渔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度捕捞会导致渔业资源枯竭
B.为了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
C.鱼类是可再生资源,可不设休渔期
D.对鱼类的生长起到了很好保护作用
5.钓鱼岛在行政区上属于(???
)
A.福建省???
B.台湾省???
C.浙江省???
D.海南省
以组为单位,分析思考问题,并在全班交流汇报,共同完成检测练习。
通过复习巩固环节,检测本节课的教学与内的内容,检查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中国在世界中,知道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我们要懂得国际合作的意义。
学生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升华。
板
书
知识导图的方式,呈现本节课的知识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