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新版《第4章
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从下列四个图形(如图)中选出一个独特的图形,应选( )
A.
B.
C.
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用一张像底片冲出来的10张五寸照片是全等形;
②我国国旗上的四颗小五角星是全等形;
③所有的正六边形是全等形
④面积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全等形.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已知△ABC≌△A′C′B′,∠B与∠C′,∠C与∠B′是对应角,那么下列说法中:①BC=C′B′;②∠C的平分线与∠B的平分线相等;③AC上的高与A′B′边上的高相等;④AB上的中线与A′B′边上的中线相等,其中正确的说法的个数(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在△ABC中,AD⊥BC,BE⊥AC,垂足分别为点D,E.若AC=BC=10,BE=6,则AD的长为( )
A.4
B.6
C.7
D.8
5.如图,用直尺和圆规作∠AOB的平分线OP的过程中,弧①是( )
A.以C为圆心,以CD长为半径的弧
B.以C为圆心,以大于CD长为半径的弧
C.以D为圆心,以CD长为半径的弧
D.以D为圆心,以大于CD长为半径的弧
6.若一个三角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一个不相邻的内角的2倍,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7.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不在这个三角形的内部,则这个三角形( )
A.必定是钝角三角形
B.必定是直角三角形
C.必定是锐角三角形
D.不可能是锐角三角形
8.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2,4
B.3,4,5
C.1,4,5
D.2,5,9
9.生活中,如图所示的情况,在电线杆上拉两条钢筋,来加固电线杆,这是利用了三角形的( )
A.稳定性
B.全等性
C.灵活性
D.对称性
10.如图,在△ABC中,∠B=∠C,点D,E都在边BC上,且BD=CE,若AD=3,则AE的长为( )
A.2
B.3
C.4
D.5
二.填空题
11.△ABC的一个外角等于110°,且∠A=∠B,则∠A=
.
12.将一几何图形放在平面镜前,则该图形与镜子里的图形全等,因为它们的
相同.
13.AD是△ABC的中线.△ABD的周长比△ADC的周长大4,则AB与AC的差为
.
14.如图,在8×8的方格纸中,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格点多边形的面积为
.
15.如图,Rt△ABC中,直角边是
,斜边是
.
16.伸拉铁门能自由伸拉主要是应用了四边形的
.
17.如图,小明要测量河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他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过点D作BF的垂线DE,使A,C,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你认为此时测量
的长度就等于AB的长,理由是依据
,可以证明
,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
18.若三角形的周长为13,且三边均为整数,则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有
种.
19.如图,直线a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A,点B、D到直线a的距离分别为1、3,则正方形的边长为
.
20.已知线段a,画一条线段AB=a的步骤是:
①
,
②
.
即AB就是所要画的线段.
三.解答题
21.找出下列图形中的全等图形.
22.如图,E为△ABC的边BC的延长线上一点,∠ABC的平分线与∠ACE的平分线交于点D.若∠A=48°,求∠D的度数.
23.如图六,在△ABC中,∠BAC是钝角,完成下列画图,并用适当的符号在图中表示;
(1)AC边上的高;
(2)BC边上的高.(在上图中直接画)
24.如图,已知∠A=25°,∠CBE=90°,∠C=30°,求∠D的度数.
25.画∠AOB=60°,画∠AOB的平分线OC,在OC上取一点D,使OD=4cm,过点D作边OA的平行线DE,过点D作OB的垂线DF,垂足为F,测量点D到OB的距离.(精确到0.1cm)
26.在△ABC中,∠ABC=60°,点D、E分别在AC、BC上,连接BD、DE和AE;并且有AB=BE,∠AED=∠C.
(1)求∠CDE的度数;
(2)求证:AD+DE=BD.
27.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且∠B=3∠BAD,求∠B的度数.
28.如图所示,要测水池中一荷花E距岸边A和岸边D的距离.作法如下:
(1)任作线段AB,取其中点O;
(2)连接DO并延长使DO=CO;
(3)连接BC;
(4)用仪器测得E,O在一条直线上,并交CB于点F.A、D、E共线,要测AE,DE,测量BF,CF即可,为什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以上四个图形中,A、B、C中的图形都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只有D选项中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故选:D.
2.解:①用一张像底片冲出来的10张五寸照片是全等形,正确;
②我国国旗上的四颗小五角星是全等形,正确;
③所有的正六边形是全等形,错误,正六边形的边长不一定相等;
④面积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全等形,错误.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①②共2个.
故选:B.
3.解:∵△ABC≌△A′C′B′
∴BC=C′B′,AC上的高与A′B′边上的高相等.
①、③项正确.
故选:B.
4.解:∵AD⊥BC,BE⊥AC,
∴=,
∴AC×BE=BC×AD,
∵AC=BC=10,BE=6,
∴AD=6.
故选:B.
5.解:由作图可知,弧①是以C为圆心,以大于CD长为半径的弧.
故选:B.
6.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若一个三角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一个不相邻的内角的2倍,则与之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相等,
∴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故选:D.
7.解: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不在这个三角形的内部,
则这个三角形不可能是锐角三角形.
故选:D.
8.解:A、2+2<4,不能够组成三角形;
B、3+4>5,能构成三角形;
C、1+4=5,不能构成三角形;
D、2+5<9,不能构成三角形.
故选:B.
9.解:这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故选:A.
10.解:∵∠B=∠C,
∴AB=AC,
在△ABD与△ACD中,
,
∴△ABD≌△ACD(SAS),
∴AD=AE=3,
故选:B.
二.填空题
11.解:当∠A的外角等于110°时,∠A=180°﹣110°=70°,
当∠C的外角等于110°时,∠A+∠B=110°
∵∠A=∠B,
∴∠A=×110°=55°.
故答案为70°或55°.
12.解:∵平面镜不改变图形的大小与形状,
∴答案为大小和形状.
故填“大小和形状”.
13.解:∵AD是BC边上的中线,
∴BD=CD,
∴△ABD的周长﹣△ADC的周长=(AB+AD+BD)﹣(AC+AD+CD)=AB﹣AC=4,(2分)
即AB﹣AC=4①,
又AB+AC=14②,
①+②得.2AB=18,
解得AB=9,
②﹣①得,2AC=10,
解得AC=5,
∴AB和AC的长分别为:AB=9,AC=5,
∴AB﹣AC=9﹣5=4,
故答案为:4.
14.解:如图,格点多边形的面积为:7×5﹣1×1﹣1×3﹣×1×3﹣×2×2﹣×1×2﹣×1×3﹣×1×3﹣×2×2×1×2=22.
故答案是:22.
15.解:Rt△ABC中,直角边是AC、BC,斜边是AB.
故答案为:AC、BC;AB.
16.解:伸拉铁门能自由伸拉主要是应用了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故空中填:不稳定性.
17.解:∵在△ABC和△EDC中
,
∴△ABC≌△EDC(ASA),
故AB=DE,
即此时测量DE的长度就等于AB的长,
故答案为:D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ABC≌△EDC.
18.解:设三边长分别为a≤b≤c,则a+b=13﹣c>c≥,
∴≤c<,故c=5,或6;分类讨论如下:
①当c=5时,b=4,a=4或b=3,a=5;
②当c=6时,b=5,a=2或b=4,a=3或b=6,a=1;
∴满足条件的三角形的个数为5.
故答案为:5.
19.解:在正方形ABCD中,AD=AB,
∵DF⊥AF,BE⊥AE,
∴∠AFD=∠AEB=90°,∠ADF+∠DAF=90°,
∵∠DAF+∠BAE=90°,
∴∠ADF=∠BAE,
在Rt△AFD和Rt△BEA中,
,
∴Rt△AFD≌Rt△BEA(AAS),
∴DF=AE=3,AF=BE=1,
在Rt△BEA中,由勾股定理得:
AB=.
故答案为:.
20.解:作法:
①作射线AP,
②在射线AP上,以A为圆心,以a为长为半径截取AB=a.
即AB就是所要画的线段.
三.解答题
21.解:由题意得:(1)和(10),(2)和(12),(4)和(8),(5)和(9)是全等图形.
22.解:∵∠ACE=∠A+∠ABC,
∴∠ACD+∠ECD=∠A+∠ABD+∠DBE,∠DCE=∠D+∠DBC,
又∵BD平分∠ABC,CD平分∠ACE,
∴∠ABD=∠DBE,∠ACD=∠ECD,
∴∠A=2(∠DCE﹣∠DBC),∠D=∠DCE﹣∠DBC,
∴∠A=2∠D,
∵∠A=48°,
∴∠D=24°.
故答案为:24°.
23.解:
24.解:∵∠A=25°,∠C=30°,
∴∠DFC=∠A+∠C=55°,
∵∠CBE=90°,
∴∠DBF=∠CBE=90°,
∴∠D=180°﹣∠DFC﹣∠DBF=180°﹣55°﹣90°=35°.
25.解:如图所示,量出点D到OB的距离是2.0cm.
26.解:(1)∵AB=BE,∠ABC=60°,
∴△ABE为等边三角形,
∴∠BAE=∠AEB=60°,
∵∠AEB=∠EAC+∠C,∠CDE=∠EAC+∠AED,
∵∠AED=∠C,
∴∠CDE=∠AEB=60°,
(2)如图,延长DA至F,使AF=DE,连接FB,
由(1)得△ABE为等边三角形,
∴∠AEB=∠ABE=60°,
∵∠BED=∠AEB+∠AED=60°+∠AED,
∵∠BAF=∠ABE+∠C=60°+∠C,且∠C=∠AED,
∴∠BED=∠BAF,
在△FBA和△DBE中,
,
∴△FBA≌△DBE(SAS),
∴DB=FB,∠DBE=∠FBA,
∴∠DBE+∠ABD=∠FBA+∠ABD,
∴∠ABE=∠FBD=60°,
∵DB=FB,
∴△FBD为等边三角形,
∴BD=FD,
∵FD=AF+AD,且AF=DE,
∴FD=DE+AD=BD.
27.解:∵AD平分∠BAC,
∴∠BAD=∠CAD,
∵∠C=90°,
∴∠B+∠BAD+∠CAD=90°,
∵∠B=3∠BAD,
∴5∠BAD=90°,
∴∠BAD=18°,
∴∠B=3×18°=54°.
28.解:∵O是AB的中点,
∴AO=BO,
在△AOD和△BOC中,,
∴△AOD≌△BOC(SAS),
∴∠A=∠B,
∵E,O在一条直线上,
∴∠AOE=∠BOF,
在△AOE和△BOF中,,
∴△AOE≌△BOF(ASA),
∴AE=BF,
同理可证DE=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