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旧知
1.什么是中国梦?何时提出的?在哪提出的?中国梦的具体内涵?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2.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国家对第二个一百年做了什么战略规划?
4.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怎样的战略布局?这一战略布局的影响是什么?
5.新的发展理念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我们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民族政策。那么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又是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民族大团结》。
课堂导入
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教学课件
主题与课时: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中国历史》八年级
下册第四单元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1.识记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西部大开发的内容的基本史实;
2. 分析归纳我国实行民族区域政策的原因;识读《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说出我国设立的自治区域机构;列举我国古代汉、唐、清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典型事件,采取的民族政策,分析当今社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重点)
3. 归纳概括我国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难点)
依据教材和学情,对本课课程标准分解。
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分解为:目标1.识记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西部大开发的内容的基本史实;
目标2.分析归纳我国实行民族区域政策的原因;识读《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说出我国设立的自治区域机构;列举我国古代汉、唐、清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典型事件,采取的民族政策,分析当今社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难点) 将“共同繁荣发展”分解为:目标3归纳概括我国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重点)
设计意图:
1.完成任务一(检测目标2)
2.完成任务二(检测目标1)
3.完成任务三(检测目标2)
4.完成任务四(检测目标3)
5.完成任务五(检测目标3)
评价任务:
1.本课教学的逻辑顺序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繁荣发展”。
2.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及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是本课的重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通过任务一突出重点,通过任务二突破难点。
资源与建议:
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 共同繁荣发展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内容梳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原因
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任务一:阅读材料P60页,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原因、含义、确立过程、意义是什么? (指向目标2)
列举我国古代汉、唐、清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典型事件,采取的民族政策,并从历史传统、经济文化、政治方面归纳总结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指向目标2)
汉
武力
和亲
唐
和亲
设立机构
清
册封
设立机构
册封
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另一位为“班禅额尔德尼”,设驻藏大臣、伊犁将军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设立安西都护府等;册封怀仁可汗等
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设西域都护
设立机构
合作探究
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在根本利益上一致。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长期以来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形成了取长补短、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民族关系。
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现实特点:
政治:
经济文化:
历史传统:
合作探究
1
2
3
4
前提
核心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讲授新课
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1949年
《共同纲领》中,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1954年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的过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结合教材材料研读,分析当今社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研读
合作探究
任务二:将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写入法律说明了什么?宪法的哪一内容属于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
(指向目标1)
合作探究
①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一项政策和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②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 的部分。
任务三:识读《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说出我国设立的自治区域有哪些,三级机构分别是什么?(指向目标2)
新疆维吾尔族
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9年10月25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
自治区域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最晚的)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讲授新课
共同繁荣发展
讲授新课
任务四:阅读教材P62-63,分析归纳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什么民族政策?其原因、具体措施、表现及意义是什么?(指向目标三)
①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
②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
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
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云南地区
的佤族、
景颇族等
少数民族
仍保留着
原始时代
的生活方
式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四川
凉山
地区
的彝
族处
在奴
隶社
会阶
段
藏族
人民
生活
在农
奴制
的压
迫之
下
1.阅读教材说出我国为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采取了具体措施有哪些?
旧制度下的西藏农奴
1
改造: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少数民族人民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具体措施
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
处于封建农奴制
处于奴隶制
保留原始公社制度残余
有三十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
约400万人口
100万人口
当时有60万人口
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
讲授新课
新藏公路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
2
经济援助: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优惠政策
对西藏财政补贴;在税收上从轻从简;对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加大投资力度;外贸上放宽扩大开放;在国际援助方面对西藏实行倾斜;对农区实行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牧区实行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政策等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18岁参军,在部队干了7年,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到西藏工作。1993年,孔繁森进藏工作期满,但他继续留在西藏,担任了阿里地委书记。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他牺牲后,江总书记总书记于1995年4月29日亲笔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
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
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
是爱人民。
援藏干部——孔繁森
技术、资金、物资
工程援藏
青藏铁路
国家电网
安居工程
技术、资金、物资
教育援藏
技术、资金、物资
人才援藏
(2)各民族也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
西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旅游业、藏医药业、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和绿色食品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和民族手工业、矿业、建筑建材业,让高原经济雄起世界屋脊
(3)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3
文化保护: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表现
左上起蒙古字,藏文,维吾尔文,壮文
(1)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为这些民族的文化传承创造了条件。
(2)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表现
布达拉宫大修工程
工程总投资7亿元以上
工程期限:1989—2009年
表现
(3)国家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意义
这些措施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独龙江畔的独龙族新居
佤族木鼓舞
相关史事
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也取得了大批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出版了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它们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4
西部大开发
观看视频,说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原因?
任务五:阅读材料P63页,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原因、开发范围、意义、重点工程(指向目标3)
西部大开发范围
西部大开发战略覆盖了5个民族自治区、27个民族自治州和83个民族自治县,还有3个民族自治州参照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
观看视频,说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
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意义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重点工程
作用: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全线总里程达1142公里。
穿越冻土里程最长:
穿越连续冻土里程达550公里。
创高原铁路最高时速:
冻土地段时速将达到100公里。
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
风火山隧道海拔5010米
海拔最高的火车站:
唐古拉车站海拔达5068米
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
青藏铁路第一长桥达11.7公里。
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
昆仑山隧道全长1686米。
青藏铁路世界之
最
知识拓展
谈一谈作为中学生的你们如何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
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少数民族同学的生活习惯。
在民族节日时,向他们表示祝贺
合作探究
课堂总结
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共同繁荣的政策合乎国情,顺乎民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板书设计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
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其具体表现是( )
(检测目标一)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③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④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曾长期享有自治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A
达标训练
2.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进入了一个历史的 新时代,“新”的主要表现是( )(检测目标二)
①进行民主改革,废除剥削和压迫制度
②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③实现了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
④开始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D
3.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进入了一个历史的新时代,“新”的主要表现是( ) (检测目标二)
①进行民主改革,废除剥削和压迫制度
②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③实现了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
④开始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D
二、综合题
11.(历史解释)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定,并将继续加强。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检测目标1)
(1)据材料一回答,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新型民族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
答: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材料二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检测目标1)
(2)材料二中提到的“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你知道我国有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吗?
?
答: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材料三 “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西部地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有很大的潜力,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必须充分考虑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检测目标2、3)
(3)材料三中提到“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个战略通常被称为“什么战略”?实施这一战略说明什么问题?
答:“西部大开发战略”。 说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4)结合上述材料,你能简单说说“民族团结”的含义吗?
答: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民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国家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