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上语文课,每天都学语文,每天都在说语文,用语文,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那么,语文究竟代表着什么,它究竟有多么重要呢?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一个将要离开祖国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去倾听他的心灵故事,去感受他的语文情结。
别了,语文课
何紫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概括文章的中心,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选材和组织材料的。
2、梳理“我”的心理发展和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我”对母语的热爱和对祖国的依恋之情。
胡思乱想:没有根据或不切实际地瞎想。
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饶有趣味:指十分有趣。饶,丰富,多。
热泪盈眶: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眼眶。形容感动至极或非常悲伤。
记一记
华侨是指在国外定居的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华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依法享有中国公民应有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中国宪法明文规定,保护华侨在国外的正当权利和利益是中国政府的职责。
华侨不包括出国旅行、访问人员,政府派往他国协助建设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以及国家派驻外国的公务人员和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对于具有中国血统,但已经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人,也不能视为华侨。
读一读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划分一下文章的结构。
本文记叙了主人公“我”在即将离开祖国时对语文课产生的情感和态度变化,细腻而真实地传达出“我”或悲伤、或焦虑、或自责、或欣喜、或感动的情感状态,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母语的热爱,表达了对祖国的依依不舍之情。
文章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写一向不喜欢语文课的“我”忽然喜欢上了语文课。
第二部分(6-11段),记叙“我”在语文课上表现得越来越好,越来越难以割舍语文课。
第三部分(12-16段),描写了“我”最后一次上语文课与老师同学告别的情形。
一向不喜欢语文课的“我”为什么忽然喜欢上了语文课?
“我”即将离开祖国,也许将来没有机会继续学习母语。
“我”对语文课的情感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文章用了哪几个事例来表现我的变化?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1、语文课突然有意思起来。
2、放学后我一口气读完老师送我的书。
3、和父亲交谈得知以后可能无法学中文而感到恐慌。
4、我认真学习,课堂上取得优异成绩。
由不喜欢到喜欢
我发生变化的原因:
“我”有天然的爱国情怀,保留着中国人的文化归属感。当得知不能学母语时,感觉既遗憾又惊恐,对母语发自内心的热爱喷涌而出,激发了学习的强烈意愿。
当父亲告诉我将来可能无法继续学习语文时,“我”有什么反应?
这三个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得知移民后将无法再学习语文后的焦急和难过的心情,表达了“我”对语文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我听了吓了一跳。我拿起一张报纸,单是大字标题就有不少字不认识,不要说报纸的内文了。我现在念五年级,可是因为我过去不喜欢语文课,语文实在学得不好,实际上大约只有三四年级的程度。 我张皇地拿出语文书,急急温习今天教过的课文,觉得课文内容饶有趣味。我又拿出纸,用笔反复写新学的生字。 我想起自己顶多还有一个月学习语文的时间,心里就难过,真希望把整本语文书一下子全学会。
在离别前夕,“我”在语文课上的表现如何?
学习有了进步,默书得了一百分。
想到不能学语文了而哭泣。
临别时,张先生送给“我”一套小学六年级到中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本,如何理解张先生这份礼物的含义?
与人分别时送一份小礼物表达送别者的心情或者祝福,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人际礼仪。“我”要远离故土,到遥远的中美洲生活去了,作为老师,张先生有着不忍和惜别之情。她送给“我”的这套母语课本,承载着祖国的语言文字,代表着祖国的文化,是我”习惯了的文化符号的象征,也将继续标识“我”的文化身份。这是一份非常珍贵,非常厚重的礼物,好比当年人们离开故土时珍藏的故乡泥土一般,将永远陪伴着我,将我和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别了,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同学!我一定不会忘记母语,我会把我的默写簿一生一世留在身边,常常翻阅。我会激励自己把语文自修好,像这本默写簿上的成绩那样。”
看了这段话,你心中涌动的是怎样的感情呢?
那一声声“别了,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同学……”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在分别的时刻,是多么不忍心离去呀!离别的时刻,总会让人不舍,何况是远离了祖国和亲人,失去了继续学习母语的机会,那种不忍与伤感,会时时萦绕。
对于语文课,“我”由开始的“厌恶”到后来的“喜爱”,最后因为知道自己无法再学习语文而“热泪盈眶”,从这些心理变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最初只是单纯的讨厌语文课,在张先生的鼓励下,内心受到触动,喜欢上了语文。然而当我即将告别祖国移民到国外时,内心的那种对语文的喜爱,发展成了对母语,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之情,在我内心涌动着赤诚的爱国之情。这种心理的变化是一种感情的升华,是一种爱国情怀的流露。
“我”在语文课上的难过与不舍,只是因为要告别语文课吗?想象一下“我”离开祖国后的情况,“我”会不会真的就此远离祖国的语言文字和祖国的文化?
推荐阅读
都德《最后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