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统编版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卷(二)
一、书写(10分)
1.看拼音,写词语。
áo yóu qù wèi sōu suǒ kǎi mó yìn zhāng
mí yǔ xié yīn jiù cān lǎ ba xīn shǎng
二、选择题(12分)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祭祀(sì B.狩猎(shòu) C.造诣(yì) D.尧帝(ráo)
3.隶属和楷书发展起来的时期分别是( )
A.战国晚期 东汉末年 B.战国晚期 魏晋时代
C.战国晚期 商周时期 D.西周晚期 战国时期
4.下列歇后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一向身体很好的王老师生病住院了,同学们想选出两个人代表全班去看望他,大家问班长都选谁。班长说:“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这道作业把我难住了,我去请教妈妈,妈妈把方法教给了我,然后说:“你真是‘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奶奶的医术可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啦!连外省的人都辗转奔波来找她治病。
姥姥第一次来我家,做饭的时候找不到盐,我对她说:“这不是‘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吗?你怎么就看不到呢?”
5.下列关于形声字的形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其中形旁表意,声旁表音。
B.有的形声字是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出来的。
C.有的形声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创造出来的。
D.我们根据形声字“声旁表音”这一特点可以确定形声字的读音。
6.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甲骨文、小篆、楷书、隶书 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C.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 D.隶书、甲骨文、小篆、楷书
7.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王懿荣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甲骨文。
B.因这些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被称为“甲骨文”。
C.甲骨文是我国商周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字。
D.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是清代的王懿荣。
三、填空题(25分)
8.根据下面的图片猜测对应的形声字。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9.趣味语文。
星期天,姐姐穿着跑鞋准备去参加一个活动。弟弟问她参加什么活动,姐姐在纸上写了三个“云”字,笑着对弟弟说:“你在三个‘云’字上共加七笔,就是我今天要参加的活动。”请你帮弟弟想一想。
(____) (_____) (_____)
10.选择同音词填空。
功课 攻克 琵琶 枇杷
(1)军军说:“等我,______________了这个难题,我今天的____________就做完了。”
(2)小红多才多艺,她不仅会唱歌,还会弹______________。她最喜欢的水果是_____________。
11.猜字谜。
(1)高爷爷的头,李爷爷的脚,郑爷爷的耳朵。(______)
(2)一个游水,一个吃草,合在一起,味道真好。(______)
(3)有水可养鱼虾,有土可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马可跑天下。(______)
(4)两个幼童去砍柴,没有力气砍不来,归家又怕人笑话,躲在山中不出来。(______)
12.把歇后语补充完整,然后根据语境填空。(只填序号)
A.梁山泊军师——(___________) B.外甥打灯笼——(___________)
C.八仙过海——(_____________) D.小和尚念经——(____________)
E.丈二的和尚——(_____________)
(1)我今天放学回家,还没有放下书包,就被妈妈训了一顿,真叫(____________)。
(2)我是“(_____________)”,说错了话,您千万不要介意。
(3)我们要搬家了,很多旧东西都成(______________)的了。
(4)小明语文又考了59分,妈妈问他考了多少分,他很不好意思地说:“还是(_____________)。”
(5)在六一儿童节这天,同学们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真是“(___________)。”
13.按要求组成新字并组词。
加一笔
史——(_______)——(_______) 梢——(_______)——(_______)
侍——(_______)——(_______) 勿——(_______)——(_______)
减一笔
鸣——(_______)——(_______) 来——(_______)——(_______)
兵——(_______)——(_______) 幼——(_______)——(_______)
14.同音字组词。
lǐ (_____)由 (____)节 (_____)面 (_____)氏
yán(_____)色 (____)酸 语(_____) (_____) 肃
shū(_____)赢 (____)服 (_____)菜 (_____)本
四、信息匹配(13分)
15.给下面的形声字归类。
材 功 管 放 裁 架 偏 露 问 渠 固 园 案 闻 旗 栽
(1)左形右声(______)(2)右形左声(______)
(3)上形下声(______)(4)下形上声(______)
(5)外形内声(______) (6)内形外声(______)
(7)形占一角(______)(8)声占一角(______)
16.选词填空。
审订 审定
(1)目前,对应中国教育部(________)的教科书的每一课,都有一包专门的电影资源。
(2)这部词典正在(__________)之中。
(3)他负责(__________)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年度计划。
17.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②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③“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
④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
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选择合适的人物内心情感。
A.心疼、担忧 B.讽刺、不屑 C.伤心、哀痛 D.吃惊、疑惑
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_ ④____
五、语言表达(10分)
18.语文与生活
从前,一秀才托人将自家种的一种水果送给朋友,并写了一张便条:“琵琶结果,赠与仁兄共尝,”朋友笑他写了错别字,也写了一张便条给他,上面写着:“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这位秀才送给朋友的水果是________。
朋友写的便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则笑话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你调查街头出现的错别字,写一份调查报告。
关于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_________
调查方法 _________
调查结果(把街头发现的错别字一一整理出来) _________
调查分析(分析错别字出现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等) 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
最近一项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12座城市进行的调查显示,94.1%的人曾有过提笔忘字的经历,其中26.8%的人经常会提笔忘字。人们更多将此归因于“键盘时代”对汉字书写的冲击。人们天天敲击键盘,不习惯于手写,那要记住字形肯定是有难度的。
材料二:
过去语文老师教识字,都是从“字理的层面”教孩子这个字为什么会这么写,所以孩子日后写到这个字,往往就会联想起与这个字有关的历史和传统,这对于孩子属于“深层 记忆”。可是现在,老师教识字一般是将汉字作为一个符号,竖横撇捺让孩子死记硬背。这样的“浅层记忆”显然是不牢靠的。
材料三:
中国过去素有“一字师”的传统,如果写错了字,总会有人指出,人们对汉字怀着敬畏。然而可怕的是,现在这种对汉字的敬畏之心已荡然无存。网上那么多错别字,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不会再有人指出。还有一些名人写错字。在浮躁心态之下,人们对于汉字书写已相当草率。
20.阅读材料,探究出现汉字书写危机的三个原因。
原因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针对“汉字书写危机”,请你写一则宣传标语向全社会倡导书写汉字、保护汉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汉字之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走红,让不少选手和观众惊呼自己“不会写字”。例如:在这次“听写大会”中,“熨帖”一词只有1%的书写正确率,“癞蛤蟆”一词也只有2%的人能够写对。这也再次引发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断裂这一现象的忧虑。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说:“很多人说汉字有危机了,我觉得并不是汉字有危机,而是汉字的书写能力下降了,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现实之痛)汉字危机,并非危言耸听。用惯了电脑和手机,好多人常常会“提笔忘字”。不少中小学生在作文中滥用网络语言,狼牙山的壮士们英勇就义,也被他们恶搞为“挂了”。日常生活中,各种店铺的招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层出不穷。一些商家为了引人注意,把成语乱改为广告词更是家常便饭(见下面由某校五年级学生整理的图片)。
22.上面图片中的错字依次应改为( )
A.夹 倔 托 刻 鸣 贤
B.夹 崛 托 刻 名 贤
C.夹 崛 托 刻 鸣 贤
D.荚 崛 托 刻 鸣 贤
23.阅读“汉字之忧”,文中画“ ”的句子除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还运用了哪种说明 方法。( )
A.举例子 B.下定义 C.作比较 D.打比方
24.阅读“汉字之忧”,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认为,“汉字危机”其实是( )
A.汉字文化传承出现了断裂,让人忧虑。
B.汉字书写和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C.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失写症”。
D.汉字间架结构越来越复杂,不易书写。
25.细读“现实之痛”“提笔忘字”四个字加上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特殊称谓。 B.表示着重强调。
C.表示引用。 D.表示特殊含义。
26.细读“现实之痛”,下面选项中没有正确概括“汉字危机”的表现的一项是( )
A.许多人常常“提笔忘字”。
B.不少中小学生在作文中滥用网络语言。
C.店铺招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层出不穷。
D.人们接触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27.保护汉字,迫在眉睫。作为小学生,你认为可以为捍卫汉字做哪些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20分)
28.习作。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遨游了汉字王国,感受了汉字的乐趣,了解了汉字的文化。那么,我们身边有哪些使用汉字不规范的现象呢?请在同学当中开展一次调查,然后学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参考答案
1.邀游 趣味 搜索 楷模 印章
谜语 谐音 就餐 喇叭 欣赏
2.D
3.B
4.D
5.D
6.B
7.A
8.星 凤 蜀 祭
9.运 动 会
10.攻克 功课 琵琶 枇杷
11.郭 鲜 也 幽
12.无用 照旧 各显神通 有口无心 摸不着头脑 E D A B C
13.吏 吏官 稍 稍微 待 等待 匆 匆忙 呜 呜咽 米 大米 乒 乒乓 幻 幻想
14.理 礼 里 李 颜 盐 言 严 输 舒 蔬 书
15.材、偏 功、放 管、露 架、案 固、园 问、闻 裁、栽 渠、旗
16.审定 审订 审定
17.A C B D
18.枇杷 如果琵琶能结出果子来,那么竹箫和笛子之类的乐器都能开花了。 要理解同音不同义的汉字的意思,否则就会闹出笑话。
19.寻找街头错别字,并记录或者拍下来,并分析原因 调查街头招牌、广告等公共场所中的错别字、繁体字等不规范用字 我们在一家饭店门口发现 “抄”饭,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 ,零售店铺门口:“另”售,装潢店门口:装“璜” 等;还有一些是店主故意写错的,如:眼镜广告:一“明”惊人,药品广告:“咳”不容缓…… 汉字是我们的祖先一笔一画制造出来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把它们写好,绝对不能看到错字视而不见,更不能为了省事就把它们改造。写错别字不仅会使我们学生考试丢分,更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们误解、曲解汉字字义,写错别字还会令人瞧不起,让人觉得你很没文化。
20. “键盘时代”对汉字书写的冲击。 未能从“字理的层面”教孩子写字。 人民对汉字已无敬畏之心。
21.手写汉字,传承文明。
22.C
23.A
24.B
25.B
26.D
27.示例:①提高书写汉字的能力,做到不写错别字,把字写端正、美观。②在生活中勇于找出写错别字的人,并督促其改正。
28.例文:
关于汉字使用不规范情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xx年xx月xx日 星期xx
调查目的:调查了解现在街头汉字使用规范情况
调查人:万若澜
一、调查原因:中华汉字不但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而且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同音字,形近字混用、写错别字、写字潦草不规范以及滥改成语等情况屡见不鲜。所以我介于社会用字情况,展开实地调查。
二、调查内容
1.错别字
这幅图是我在实地调查中,在电脑城一个比较大的电脑店里拍到的,
“张扬个性”的“扬”写成了木字旁的杨树的“杨”
另外,我还在CBD中央大街与CBD商业城分别发现了这几个个错别字:一个包子摊的价格表上“烧麦”印成了“烧卖”,这是不规范的用法,并且稀饭的“稀”印成了“希望”的希,同一个价格表上竟出现两个错误,只能说这太不应该。
而我在商业城中发现的错误就更让人啼笑皆非了:一个卖十字绣的店铺中,招牌边闪烁的Led屏上有这样几个大字“十字绣专卖”, 可绣字却打成了铁锈的锈,这样的十字绣,估计没人敢买。
2.因写字不规范而造成的错误
这个错误是我在气象台小区发现的因为是手写字,所以有很多地方不规范:“画 ”字中间的“田”一竖出头了、“美化”一词中,“美”少了一横,“化”的一撇没有出头。还有一个缺胳膊少腿的'错字:“精神风貌”的貌少了一撇。这些虽然都是小错,但是这个布告栏是社区的窗口,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出一个社区的好坏,出现错字只能说明写这个布告栏的人本身文化水平不算高。
三、结论
通过实地观察、走访,我认为,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已经得到了改善,因为那些比较新的店铺基本上没有错别字,这说明人们的文化水平以及对用规范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过那些老一些、小一些的店铺中仍存在着用错汉字的现象。
四、呼吁
我希望我们在生活中杜绝错别字,从我做起,从每一个汉字写起,
使用正确、规范文字。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