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卷(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卷(二)(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5 19:0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统编版小学语文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卷(二)
一、书写(12分)
1.读拼音,写词语。
dú zì ōu zhōu bǎo cún zhì huì

liú shuǐ ér qiě shè huì ā yí

shí jiang lù yòng líng hún yì tóng

二、选择题(6分)
2.下列词语中,带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屠苏 (shū) 茱萸(yí) 朝鲜(xiān)
B.小摊(tān) 历史(shǐ) 智慧(zì)
C.便宜(pián) 面貌(mào) 毛驴(lǘ)
D.选择(zhé) 官吏(lì) 携手(xié)
3.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用麻来造粗糙的纸。
②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但那时候没 有纸。
③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改进了造纸术。
④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4.下列诗句中,不属于描写传统节日的一项是( )
A.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B.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三、填空题(20分)
5.比一比,再组词。
牧(______) 拱(______) 横(______) 欲(______)
枚(______) 供(______) 黄(______) 浴(______)
论(______) 佳(______) 酒(______) 设(______)
伦(______) 挂(______) 洒(______) 投(______)
6.根据提示写出四字词语。
(1)形容知识渊博的词语:学富五车、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有“龙”的词语:龙飞凤舞、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又×又×”式的词语:又蹦又跳、又快又准、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试着写出句中加点字的近义词。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______)(______)
这幅画已经有八九百年的历史,早已名扬中外,现在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______)(______)
造纸术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______)(______)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造出的纸价格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______)(______)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元日》中描写了有关_______________的习俗,其中描写张贴春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清明》中描写牧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千古流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______________时代,有个叫______________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______________是隋朝石匠______________设计并参加建造的。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名扬中外的画”指的是北宋画家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 。
四、信息匹配(15分)
9.找出下列加点字的错误读音,并在横线上改正过来。
1.断魂(hún) 牧童(mǔ) 旧符(fú)
2.保存(chún) 欧洲(zhōu) 栏杆(1án)
3.智慧(zhì) 摊贩(fàn) 咖啡(jiā)
4.石拱桥(gòng) 防疫(yì) 贸易(mào)
10.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举:①往上托,往上伸;②举动;③兴起,起;④提出;⑤推选,选举;⑥全。
1.老师通过举例子,给我讲清楚了这个问题。(________)
2.大家都推举他做学习委员。(________)
3.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________)
11.选词填空。
保存 保留
1.《清明上河图》现在还完整地(_________)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2.古镇虽然在不断发展变化,但还(_______)着往日的风貌。
只要……就…… 不是……而是…… 不但……而且……
3.这座桥(_____)坚固,(______)美观。
4.你(_____)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______)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5.蜜蜂靠的(_______)超常的记忆力,(_______)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五、语言表达(12分)
1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蔡伦做出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择端画的画十分传神。(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使《清明上河图》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石拱桥 世界闻名的 洨河上 有 一座 安济桥 叫(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围绕给出的句子,具体写几句话。
下课了,同学们的课间活动真是丰富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练笔。
过节时,总不会缺少美食。你能向大家推荐一种节日的美食吗?请写出制作的过程,注意用 上恰当的动词。
美食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制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15分)
春节
①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除了部分少数民族有自己的年历,各自过自己的年节外,其他各民族都同汉族一道过春节。
②“年”的最初含义来自农业,谷子一熟为一年。各个朝代过年的具体时间也不尽相同,夏朝以正月初一为年,商朝以十二月初一为年。到了西汉,汉武帝恢复了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年)。古时候称正月初一为“元旦”,而不叫“春节”,“元”就是开始,“旦”是指早晨,也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
③春节是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喜庆气氛的传统节日。每当节日来临,从城镇到乡村,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有卖年画春联的,有卖灯笼爆竹的,有卖窗花脸谱……这“年”从腊月二十三一直过到正月十五。特别是在农村,过年的气氛更热烈,大年三十要守岁,包饺子,贴春联,放爆竹;大年初一要走亲访友拜大年……
④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凶恶的怪兽,长着血盆大口,人们叫它“年”。每到腊月三十,它便出来吃人。一个腊月三十的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恰巧有两个牧童在比赛甩鞭子。“年”忽听半空响起啪啪响声,吓得望风逃窜。“年”窜到另一个村子,它朝门缝里一望,那亮闪闪的灯光,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得溜了。后来大家才知道“年”怕响、怕光。人们为了保护自己,想出了许多抵御“年”的方法,这些方法逐渐演化为过年的风俗。如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放爆竹,这大概是从牧童赛鞭子演变而来的。又如旧时把“对联”叫“桃符”,意思也是为了驱逐邪恶,后来才改叫“对联”或“春联”。再如,腊月三十全家人吃年夜饭,除了准备同猛兽搏斗外,还有庆祝丰收的意思。
14.第③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画出来。
15.第④段中出现“如”“又如”“再如”,下面对它们的作用分析正确的是( )
A.使读者更清楚春节习俗的演变 B.形象地写出了春节的特点
C.为了表达人们的美好祝愿 D.清楚地介绍“年”怕什么
16.为什么人们用“放爆竹”的方法抵御“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国各少数民族都同汉族一道过春节。(______)
(2)“年”的最初含义与农业有关,历史上各个朝代过年的具体时间不尽相同。(______)
(3)腊月三十全家人吃年夜饭,只是为了庆祝丰收。(______)
18.中国传统节日中有很多风俗,请你仿照例子,猜测你喜欢的风俗的来历。
例: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放爆竹,这大概是从牧童赛鞭子演变而来的。
_____________,这大概是从____________演变而来的。
七、书面表达(20分)
19.习作表达。
题目:难忘的
要求:在横线上填写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并围绕“难忘”来组织材料,写出为什么难忘。
参考答案
1.独自 欧洲 保存 智慧
流水 而且 社会 阿姨
石匠 录用 灵魂 异同
2.C
3.B
4.C
5.放牧 拱桥 横线 欲望 一枚 供述 黄色 沐浴 理论 佳期 酒吧 设计 人伦 悬挂 洒水 投降
6.学贯中西 学识渊博 画龙点睛 叶公好龙 又高又大 又酸又甜
7.创造 奉献 名满天下 保管 改进 感染 低廉 需求
8.春节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东汉 蔡伦 赵州桥 李春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9.1.牧童(mǔ)—mù
2.保存(chún)—cún
3.咖啡(jiā)—kā
4.石拱桥(gòng)—gǒng
10.④ ⑤ ②
11.保存 保留 不但 而且 只要 就 不是 而是
12.蔡伦做出纸。 张择端画的画可真传神啊! 因为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 有的打羽毛球,有的唱歌,有的踢足球……
13.煎饼 煎饼用的原料有多种多样,一般采用小米、玉米、高粱、大米等等,也可几种原料混合使用。共同之处是必须用煎饼鏊子,加火烧热,然后擦一层油,再做煎饼。
14.春节是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喜庆气氛的传统节日。
15.A
16.传说中“年”是个怪兽,每到腊月三十就出来吃人。有一次“年”被牧童甩鞭子的声音吓跑了,因此人们知道了“年”怕响,后来牧童赛鞭子就演变成了放爆竹。
17. × √ ×
18. 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守岁 一家人聚在一起壮胆,熬走趁着夜色出来吃人的“年”
19.范文:
难忘的春节
春节,一年只有一次,每次都值得我回忆,但前年的春节最让我难以忘怀!
前年的春节我是在姥姥家过的,姥姥家在安徽的一个小山村,那里过春节的感觉和在城里完全不一样。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还没到中午,家家门上都红彤彤的,好象告诉我明年的日子就象这春联一样红红火火!这里的风俗是,中午下饺子时必须放鞭炮,而且要在饺子刚刚下锅时点着。姥姥她们刚开始包饺子时,我和表哥就忙着把鞭炮挂在了树枝上,表哥紧张地拿着打火机,我又高兴又紧张地躲在表哥身后,大声喊:”姥姥,饺子下锅了吗?能开始放鞭炮了吗?“姥姥说:”再等一会,锅里的水还没烧开。“这一会,我觉得时间过得真慢。我正扭头朝屋里张望时,听到舅舅朝我们喊:“放鞭炮,饺子开始下锅了!”表哥把打火机伸向鞭炮,我捂着耳朵躲在墙角,“辟啪,辟啪!”炸开的红红纸屑在空中飞舞,我似乎闻到空气中有一股浓浓的年味!
我端着满满一碗饺子,和表哥站在满是鞭炮纸屑的地上,大口大口的吃,看着门上的春联,院子里跑来跑去的小羊羔,在我身旁摇着尾巴的大黄狗,一家人团聚的喜气,我真想再放一挂鞭炮。
这真是一个让人难忘的春节。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