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 学科:语文 编写人:刘景荣 审稿人:陈红艳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选自苏教版(必修二)“和平的祈祷”专题的一篇文章,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本文是伯尔早期短篇小说中的优秀之作。写的是二战时一个德国伤兵的故事。伤兵躺在担架上,被抬到一个由艺术中学改成的临时战地医院。
背景: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抵抗强大的波斯军队,最后全部牺牲。希腊人为纪念这些阵亡的战士,在温泉关立碑纪念,碑上的铭文如下:“流浪人,你若到家乡,请报告斯巴达公民,我们在此地阵亡,至死忠于他们的命令。”这篇小说的标题是这段铭文的起句,小伤员在上美术课时曾按美术老师的要求用六种字体将这段铭文写到黑板上。斯巴达战士抛洒鲜血是为了保卫祖国,而伤员则充当了纳粹德国侵略战争的炮灰,最终变成了残废人。小说的标题令人深思,暗含着对纳粹德国军国主义的教育的嘲讽与抨击。标题本身就奠定了篇小说的批判和反思基调。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探究,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难点:对不同叙述风格小说的阅读分析。
四、学情分析
中华民族饱受战乱外祸;回顾20世纪,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在现阶段,各国的发展都需要和平环境,青年一代需要对战争有理性的思考。对此,学生的认识可以达到理性的高度:战争的起因和性质不一样,但是最终造成的苦难都要由人民来承受。但是,对于本文的叙事风格,有些学生可能感到困惑,教师应做好引导。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问题讨论。由于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叙述风格不同,为了把握情节,可以从小说的标题入手来分析。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评点阅读本文;故事情节复述。
2、教师:课前批改部分学生的学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1)听写词语
颤动 肃穆 粗犷 蹒跚 镶嵌
门楣 斑斓 威风凛凛 颠簸 目光炯炯
(2)标题是什么意思?
(二)情景导入 展示目标
1、导入:在上一个文本中我们形象地感触了一个为保家卫国而战的战士在二战中饱受战争创伤的痛苦经历,今天,我们再学一篇小说,它讲述了的是敌对阵营中的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的小伤兵的悲惨遭遇——战争不仅有害于人民,同样,也有害于战争发动者及其追随者……
(课本42页注释)
(三)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探究一:文本研习
1、弄清故事的基本要素
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2、试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按小说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开端: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2)、(“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发展: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3)、(“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高潮、结局:“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
探究二 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3、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文中“我”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给人造成的悬念是——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什么伤?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强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4、找出有关学校环境布置的描写,说明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
学校环境描写见教材P45-46
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5、文中主人公对于战争的认识是什么?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理解。
文中的“我”虽然因伤回到临时的战地医院接受手术,但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青史留名。通过这个人物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战争。
6、从人物的叙述中,你能感受到“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四)反思总结 当堂检测
小结:《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个小说,讲的是:“我”——三个月前还是德国一所文科中学的八年级学生——受了伤,被汽车运到一所学校(临时医院),在被抬往美术教室(那里是简易外科手术室)的路上,看到了很多熟悉的景象。虽然“我”发着高烧,浑身疼痛,最后,“我”还是认出了自己的字迹,由此证实,“我”所在的就是“我”的母校,同时“我”发现,“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当堂检测
《一个人的遭遇》与《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比较阅读:
1、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答:《一个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2、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了不幸,但有所不同,请作比较。
答:对参战目的的认识上——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能认清法西斯侵略的本质。
对遭遇战争不幸的态度上——索科洛夫是悲伤的,《流》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
在对生活幸福的珍视上——索科洛夫比《流》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
(五)发导学案 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作者及背景简介
二、基础识记:门楣 斑斓 威风凛凛 颠簸 目光炯炯
颤动 肃穆 粗犷 蹒跚 镶嵌
三、环境与人物性格关系分析
(环境) 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 (人物)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
十、教学反思。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是一篇意识流小说,篇幅较长,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但毕竟还是小说,于是我打算从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三方面来解读这篇课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篇课文的情节并不是很连贯,我把重点放在了人物和环境的分析上。通过让学生自己找到相关段落或语句以及学生合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对人物形象及环境描写的作用有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