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实验高中 语文学科 编写人:王文娜 审稿人:陈红艳
《安妮日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安妮日记》安排在专题“和平的祈祷”的第二板块,前面的板块是“遭遇战争”,通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有了较深的认识。《安妮日记》日记的角度来反映同一主题的内容。由于有了前文的铺垫,学生对日记背后蕴涵的意义就较容易理解,教师不必花大精力。但把日记作为文本,如何去阅读、分析日记,这些却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是他们感到新鲜的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所以笔者认为教学的重点应落在此处。这篇文章也为对后文的《图片两组》的理解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走进作者,了解作者基本情况
2、了解事件背景,体会安妮对人生的思考
(二)能力目标:
1、能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2、通过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经历与思考,感受战争对人的摧残。
(三)情感目标:
1、能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2、通过具体语句的分析,学习安妮在困境中的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与乐观向上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安妮在对战争的非凡的观察与思考,尤其是1944年5月3日的日记中的对战争的思考。
2.教学难点:认识法西斯的罪恶,学习安妮困境中积极向上的精神
四、学情分析
课文所讲的故事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学生对此不甚了解,要通过很多背景材料使学生明白战争都会使生灵涂炭,然面对强权侵略、国将不国之时,又怎能束手就擒坐以待毙?全民皆兵维护的是自己生存的家园,维护的是国家民族的尊严。这样的战争是不得以而进行的正义的战争,也正因如此才涌现出这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预习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了解背景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分小组,合作讨论和探究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设计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1、检查预习,了解背景
⑴.背景了解:1929年安妮生于法兰克福,在她4岁的时候,她就生活在排犹的阴影下。那一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国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浪潮。安妮的父亲奥托 弗兰克被迫带领全家迁居荷兰。德国的排犹是全民性的,虽然有许多德国人不同意驱逐犹太人,但是在全民一致的行动浪潮中,这种声音很微弱。安妮十三四岁,本当生活在阳光和歌唱中,但是为了躲避迫害和杀戮,她躲进了密室,失去了自由,能否活着走出密室,能否像普通姑娘一样获得幸福和爱情,安妮比一般女孩要考虑得更加迫切。她的性格,和她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思考要比同龄人更加深沉。
《安妮日记》从 1942年安妮13岁生日写起到1944年8月4日被纳粹党卫军发现时为止,是她13到15岁的心路历程。法西斯剥夺了她在阳光下散步的权利,但是无法剥夺她梦想和思考的权利。课本所选的9则日记,除第一则是有关日记的说明,其余8则或记叙事实,或抒发感想,除了描写苦难的生活,记录所见到的战争,更多的是发自肺腑的情感和思考。文中对战争造成的种种罪恶,安妮对自由、和平的渴望,全都不加修饰地直接抒发出来。简洁的叙述和恰当的议论相结合,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2)走近作者:
安妮是德国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安妮一家到荷兰避难。后来,中立的荷兰也被德军占领。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安妮等人一直躲藏在阿姆斯特丹一所房子的密室里。安妮以她14岁少女的眼光记述了这段苦难煎熬的岁月。
随着盟军捷报频传,安妮一家一度深信苦尽甘来的日子不远,熟料盖世太保却先一步得到密报,将他们抓进集中营。隔年安妮因伤寒在集中营里病逝,此时距离德军投降仅一个星期。 1947年,死里逃生的安妮父亲将她遗留的日记付梓出版。 这本日记已转译成54种文字,共印刷3000万册。 她避难的房子已辟为安妮故居博物馆,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缅怀那不堪回首的人类悲剧。
(3)日记内容概括:
第1则是有关日记的说明。
第2则――主要写了关于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和毒气室的情况,写了人们在纳粹占领下的恐惧。|提出的问题:我也是德国人,但是被希特勒剥夺了国籍。
第3则―― 写外面混乱的局面,人们妻离子散,生活在恐惧之中,每个小时都有成百成千的人送命。|提出的问题:“没有人能置身于冲突之外,整个世界都在战争,虽然同盟国比较顺利了,但结局还不知道在哪儿。”
第4则――写在飞机空袭时,由于自己是犹太人,不能暴露,跑向防空洞和躲在密室一样危险。|提出的问题:因为得知墨索里尼下台的消息,想到战争结束的希望,和平的希望。
第5则――写躲在密室的苦闷心情。|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星期天“是我心中真正悲惨的时候”?
第6则――写八个人躲在密室的感受。 |提出的问题:在黑暗和危险中,渴望得到自由。
第7则――听说战后要征集与战争有关的日记和书信,想到外人无法想象躲藏起来的犹太人的生活。|提出的问题:不是身临其境,以后的人们能了解战时犹太人所受的苦难吗?
第8则――这一天的思考最有深度。除了对战争的性质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在感受到解放即将到来时,还憧憬了自己的未来,向往乐观向上的人生。|提出的问题: “战争有什么意义?人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这一切破坏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
设计意图:阅读时可以先概括每一则日记的内容,找出值得品味的话语,准备探讨。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每位同学都处于花季雨季的年华,都正在书写着诗一般的日记,它记录着你青春成长的心路历程,幸福地享受着自己的快乐与忧伤,而就在上个世纪的二战期间,有这样一个十三岁的女孩,本应是个阳光女孩,可她不能沐浴阳光,本应是花季少女,可她不能在花季里“绽放”,十三岁的她就被德国法西斯剥夺了在阳光下散步的自由,这个女孩就是安妮·弗兰克。虽然她不能在阳光下散步,但她的心灵却仍可以自由飞翔,她的日记就是心灵的天空,在日记中她这样写道:没有了日记,也就没有了我。那么今天我们就通过她的日记来感受她在黑暗中的心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思考:在特殊的环境里,与常人不同,安妮把日记当作了自己的朋友,她曾这样说:“没有日记,也就无我。”并且,在日记中虚拟了一个“吉蒂”作为自己的倾诉对象。她为什么这样做?
明确: 寻找对话对象,战胜心灵上的独孤。
设计意图:了解安妮为何虚拟了交流的对象,有何作用。
探究点一:小组讨论,结合课下材料搜集,分析安妮身处特殊环境,有着常人无法达到的思考深度。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描述,她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她的苦闷和烦恼,都有点和十五岁左右的年龄不相称,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为什么会有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可以请学生查阅20世纪30年代前后德国社会政治方面的资料,除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还可以去请教历史教师。)
明确:1929年安妮生于法兰克福,在她4岁的时候,她就生活在排犹的阴影下。那一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国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浪潮。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被迫带领全家迁居荷兰。德国的排犹是全民性的,虽然有许多德国人不同意驱逐犹太人,但是在全民一致的行动浪潮中,这种声音很微弱。安妮十三四岁,本当生活在阳光和歌唱中,但是为了躲避迫害和杀戮,她躲进了密室,失去了自由,能否活着走出密室,能否像普通姑娘一样获得幸福和爱情,安妮比一般女孩要考虑得更加迫切。她的性格,和她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思考要比同龄人更加深沉。
设计意图:明确为什么小小的个人日记却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反思。从而体会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探究点二:遭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却没有想到过仇恨和报复,只希望人类永远不再有战争。她为什么这样想?她的日记里传达了怎样的情感?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明确:1、安妮知道自己所遭受的苦难都是战争造成的,而报复只会增加仇恨,让战争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安妮有自己的信仰和希望,她的日记传达了对战争的憎恨的对和平的向往。
2、在第8则日记中,安妮这样写道:“战争不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和他们的罪过一样大” 明确: 探讨时可以注意一下习惯说法。习惯说法一般是把战争说成“政客和资本家”的利益之争。我们也习惯上把战争作为一小撮政客资本家出于私欲而造成的罪恶,而忽视了人民应当负的责任。这在安妮那样具体的受害者看来,是难以接受的。把人直接赶进毒气室或是对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开枪,在一个城市制造几十万人的大屠杀,等等,都不是政客或是资本家亲手所为,而是各个国家普通的劳动者,以及来自民众的普通士兵做出的。安妮作为纳粹排犹的受害者,她的思考是深刻的。 如果仅仅把战争罪恶归咎于统治阶级,就无法实现民族的反省,人民没有反思,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制止战争的再次发生。
同样,在日本侵华期间的所有的烧杀奸掠,也都是普通日本人干的,日本人对那场战争不仅默许,而且积极地拥护并参与了侵略和屠杀。日本人民不是无辜的,他们也是施害者,对这场战争,他们也是有责任的。日本人民只看到自己民族经历了战争苦难,而没有深刻认识他们给中国和亚洲人民制造的苦难。
设计意图:通过文本语句分析,体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安妮深刻的思考。
磨,所以无论罪行大小,思想根源是一致的,不蜕变这种内在的思想根源,人类迟早还要受到战争狂魔的迫害。
探究点三、在所选的最后一则日记中,安妮写道:“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对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明确:如果安妮以自己的遭遇就此提出人的内心世界是邪恶的,那也不符合作者的思想逻辑。安妮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希望,她相信战争的罪恶必将终止,人民也将觉醒,从她的一家在逃亡前后所获得的帮助,从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她认为正义能够战胜邪恶,善良能够战胜野蛮,这是很正常的。
设计意图:体会安妮在困境中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安妮日记》见证着战争与迫害,见证着安妮两年来藏匿与充满了恐怖的日常生活,在平凡中深深打动着人心。在她的日记中写道:没有了日记,也就没有了我。日记是安妮的心灵唯一可以自由生长飞翔的地方。安妮在没有日记陪伴下孤独死去,是她的哀伤,但日记没有随她消逝,这确是我们的幸运。让我们珍惜这个幸运!
当堂检测
悲 伤 的 人 肉 ①
李 磊
天上的星星有几颗,最闪亮的是月亮。你是谁?你是谁家的闺女?你将是谁的新娘?你的兄弟姐妹有多少?你是神,你是嫦娥,你是中国传说中的美女,你是阿拉伯人心中的女神,你就是最美的那个!烟光一闪,哭声四起。你的纯洁,却成为他人的悲哀!
人类的矛盾刀光剑影,生命的冲突枪林弹雨;谁不会捍卫民族的尊严?谁不会维护国家的自主?谁不会保护家庭的独立?谁不会保卫自己的自由?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碎尸万段的少男少女四分五裂。他(她)们用死亡换取了更多的死亡,他(她)们用生命杀死了更多的生命。
当自由成为战争的奴隶,当民主成为战争的畜生,生命在人类自相残杀中血肉横飞,生命在人类弱肉强食里针锋相对。炮火连天哭河山,惊天动地泣鬼神。信仰是人类的一种勇气,信仰是生命的一种信心。信仰的最高的境界,就是人类生生世世难以企及的和平。信仰的最高要求,就是生命相互依存绝非互相排斥的真理。
一个少年或者一个少女,在人群中引爆了身体上的炸药。更多的少男少女,前仆后继,致使更多的人死亡。……不敢相信人类残暴的手段,竟然应用于人类自身。惊恐万状的生命啊,能不能留一颗悲悯之心挂在天上,能不能流几滴悲痛之泪长记心头。
谁没有亲人?谁没有骨肉?谁也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孙猴。……白发人送黑发人,天下谁人不惜君?你们的错误是单纯,你们的罪过是纯洁。当四分五裂的骨朵震天动地,当七零八碎的血花横飞四方,当天边传来哭爹喊娘的悲怆交响曲,我们能否熟视无睹人类的杰作?
我们等待的不是枪杀是和平,我们盼望的不是自杀是民主。……何苦的自相残杀?你死我亡的阴谋深处,一定会存在山迸地裂的世界末日;鱼死网破的波澜深处,一定会隐藏惊涛骇浪的地球灭绝。昏天暗地的杀戮过后,人类恍然发现,人类杀戮的本身,就是杀戮自己。……此刻,欢歌笑语无声无息,亭台搂阁灰飞烟灭。
甚至没有告别,甚至无法告别。她们早就准备好了,用死来证明一切。……这些蝴蝶一样翩翩起舞的少女,用她们脆弱的翅膀向天堂飞翔,破碎的空气里面流动着她们坚贞的歌声;这些圣女一样冷酷无情的杀手,用她们青春的胴体向地狱挺进,死伤的人群里面充满了她们愤怒的咒语。这是可怕而又无奈的铁血事实,这是矛盾而又对立的悲惨世界。现在,她们的灵魂可否安息?她们破坏的不单是自己的肉体,她们伤害的不单是别人的生命。
她们的悲剧,仿佛让我看到了,我们腥风血雨的过去;看到了,国人写在脸上的痛苦。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珍爱生命;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创造和平。壮烈牺牲的精神,就是让暴力灰飞烟灭,奋不顾身的行为,就是使恐怖烟消云散。
最好的办法就是化悲痛为力量,最佳的方式就是化干戈为玉帛。惟独和平能够成全人类的千秋大业,惟独和平能够保证生命的千秋万代。我们日以继夜地祈祷和平!死者已逝,生者尚存,我们的泪水将要被时间吹散,我们的鲜血将要被岁月风干。美丽的少女,漂亮的少年!你们给人类带来了什么?你们给地球留下了什么?生命能够挽救生命。灵魂能够拯救灵魂。但是,不幸的国家更不幸,无辜的人民更无辜。
①李磊,男,1965年出生于吉林长春,先锋诗人、前卫批判家。主要作品有:诗集《摇滚》(1995年),长诗《道德教科书》(1996年),长诗《现代汉语》(2000年),评论《当头棒喝》之伪民间诗歌批判书(2002年),评论《中国新诗,事在人为》(2002年),评论《蜕了皮我也能逮住你》(2003年)等等 。本文有删改。
1.本文题目中的“人肉”是指什么?
2.作者对少男少女的牺牲持什么态度?作者认为他们应该怎么做?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A.文中划线句子中的“杰作”是对少男少女勇敢赴死精神的颂扬。
B.与《安妮日记》相比,两篇文章的主题是一致的。
C.“灰飞烟灭”语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D.“谁也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孙猴”旨在强调人没有孙悟空的本领大。
E.“化干戈为玉帛”就是以恐怖来对抗恐怖。
明确:。1.指充当“人肉炸弹”的少男少女。 2.珍爱生命,创造和平,化悲痛为力量,化干戈为玉帛。3.BC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安妮日记》,那么,同样题材的图片两组写了什么内容呢?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它。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图片内容及表达意图。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
安妮日记
作者:荷兰籍犹太少女
内心独白 厌恶战争、向往和平 渴望自由、热爱生命
抒发情感 乐观自信、 执著理想 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