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市实验高中 语文学科 编写人:毛磊 审稿人:陈红艳
《六国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 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
2、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
4.背诵本文。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
教学难点: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
四、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五、教学方法
1、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而是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学生转变观念后,可启发学生以一篇议论文的观点来分析文章,对不明确的问题适当适时点拨。
2、学案导学:见本课学案。
3、可适当运用一些多媒体辅助工具
4、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课内容,识记字词的音形义,熟读前三段。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学习小组。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导语: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第一课时:
1、文学常识积累:
(1)、走进作者: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2)、理解文章写作背景: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 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朗读(1—3段):学生自由朗颂;教师范读,正音辩形,明确句读;师生互相点评;学生齐读。
3、积累文言词语: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4、整体感知:
(1)、对课文进行整理把握。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一至三:对历史事实的描写与评论
四至五:对历史的总结与感慨
(2)、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3)、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4)、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5)、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6)、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7)、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二课时
1、朗读(3—6段):学生自由朗颂;教师范读,正音辩形,明确句读;师生互相点评;学生齐读。
2、词汇积累: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3、整体感知:
(1)、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提问: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3)、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4)、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5)、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6)、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7)、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8)、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1、练习背诵:
(1)、第一课时作业:熟读、背诵课文1—3段。
(2)、第二课时作业:熟读、背诵全文。
2、做导学案:
(1)、第一课时作业:完成本课学案的课后作业第1题。
(2)、第二课时作业:完成本课学案的课后作业第2题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1.总结:本文课文特点:
借古讽今,切中实弊。 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2.预习作业:
(1)、第一课时作业:完成本导学案预习部分6—9题。
(2)、第二课时作业:完成《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的预习部分。
九、板书设计:
《六国论》〈苏洵〉板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至于颠覆, 理固宜然(以韩魏楚为例)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战不善, 弊在赂秦。
苟以天下之大,
为国者无使为 齐:与嬴而不助五国
积威之所劫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燕: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是又在六国下矣!
赵: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革灭殆尽,智力孤危]
〔中心论点〕 〔分论点〕 〔论据〕 〔揭示实质〕 〔显现目的〕
十、教学反思:
丰富的知识储备是教师不可缺少的。本节课上学生的一个问题是我没有准备的,“《六国论》是史论,除了史论,还有什么论?”幸亏另一个学生找到相关资料,替我解围,否则我只能说“回去查查”——不能当场解答,毕竟是遗憾的事。所以,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学校:临清实验高级中学 学科:语文 编写人:由红贞 审稿人:陈红艳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学习本首词主要是进一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体会辛弃疾与苏轼豪放词风的异同。理解文中用典的作用,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出的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及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用人不当的愤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正字音,疏通文意
能力目标
找出文中用典词句,理解典故含义
情感目标
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出的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及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用人不当的愤概。
教学重难点
用典的作用,作者的心情
学情分析
因为高中生大多数对于诗词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所以这节课重点让学生了解用典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熟读课文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分小组,合作讨论和探究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赤壁的惊涛骇浪勾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与雄姿英发的周瑜相比,东坡自然会发限的感慨,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
要求学生找出词中的典故,并分析其作用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怀念英雄,表现收复失地的决心)
(2)人道寄奴曾住:(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 )
(3)烽火扬州路,佛狸祠下:(今者对照,不堪回首)
(4)元嘉草草,封猩居胥:(借古讽今,批评草率出兵)
(5)凭谁问,廉颇老矣:(自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
(这些典故的使用使诗文情思隽永,含蓄深刻)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典故,并推断作者的意图
探究二、引导学生找出词中的对比,并体会其作用
(1)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针对南宋的萎靡不振。)
(2)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对比:(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
(3)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雅社鼓”对比:(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
(这些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强烈,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词的鉴赏方法,除了用典,还要从对比方面来分析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念奴·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借咏怀历史抒发感情,讨论这两首词的异同。
(此题设计,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两首词内容的异同,还要领会苏辛这两位豪放派代表词人风格上的异同)
-
1、相同点: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
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
主旨上均为把古喻今
2、不同点:(1)《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中,用“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和“一时多少豪杰”从景中逐层托出人物,为下阕的议论作好铺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阕写景中就含有议论,下阕议论之中也有写景的地方。(2)议论涉及的问题不同,深度不同。苏轼词作纵横决荡,议论能上以形而上的层面,思索宇宙人生的终极意义;辛弃疾的词作扣紧现实,借咏史谈自己的战略见解,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
(3)苏词多铺叙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辛词用事多,层层转折,显得隐晦。
九、板书设计
孙权:英雄难觅
上阕 建功立业、令人仰慕
刘裕:寻常巷陌、金戈铁马
刘义隆:草草出师,仓皇北顾 警告当朝 咏史抒怀
下阕 烽火扬州路,神鸦社鼓 愤斥偏安 借古讽今
诗人: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壮志未酬
十、教学反思
诗词的魅力在于诵读,所以在授课的同时要注重对于词作本身的诵读才行,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个读、齐读、老师范读等。总之,要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词作的魅力。临清实验高中 语文学科 编写人:王文娜 审稿人:陈红艳
《念奴娇 赤壁怀古》导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预习探究答案见教学设计)
一、预习目标
了解本词背景及作者相关情况,准确诵读本词并能背诵,初步体会其中的景物描写和作者的情感。
二、预习内容
1、本词的写作背景
2、作者苏轼的相关情况
3、诵读并默写填空
《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写眼前江景,用以起兴的词句是: “ ”。
苏轼用“ ”的词句描绘赤壁壮丽的景色。
作者面对如此美景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 。
作者描绘周瑜的诗句: , , 。
, 、 。
作者最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 。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赏析词中的“穿”、“拍”、“卷”等关键词语,体会赤壁壮阔的场景。
2.通过分析词中的人物神态与战争场景,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感悟周瑜的儒将风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赏析词中壮阔的意境与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诗歌方法。
2、体会苏轼旷达豪放的胸襟,初步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培养学生乐观的情怀。
二、学习过程
探究点一:作者写赤壁怀古,肯定要写在赤壁所见之景,那么作者是怎样写景的,景物又有何特点。
思考下列问题
1、题为“赤壁怀古”,本首词描绘了哪些赤壁景观,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2、讨论:词的上片,你认为哪几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3、上片中那一句话承上启下?
探究点二: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并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
思考下列问题:
1、锦绣河山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的英雄人物,而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诸多的英雄人物中,作者为何要选择周瑜作为歌咏的对象?你认为周瑜的身上体现了哪些美的特质与人生价值?
2、你认为哪几个词语写出了周瑜的儒将风度与指挥才能?为什么?
3、离开朝廷被贬黄州的作者面对那滚滚东去的长江水,站在沧桑的赤壁矶前,会产生哪些情怀?整首词除了表达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还有无其他情感?你认为该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四)当堂检测
定风波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请你结合背景分析作者形象
作者借助于景色描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诗人由于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由于社会背景与生活环境的不同,都将产生不同的艺术风格。下面请同学们对生活于两个不同时代,不同人生境遇的作者,面对同一历史事件,同一历史人物的不同看法,对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与杜牧的《赤壁》进行比较阅读。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讨论:将杜牧的《赤壁》与本词比较,说说两首词都是凭吊三国古战场,缅怀三国历史英雄周瑜,选取的场景与评析人物的角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途经赤壁,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怀古咏史之作,他认为赤壁之战周瑜等人之所以取得胜利,关键在于老天爷赐予了东风,给周郎以方便,否则,胜败双方就要移位。而《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宋代诗人苏轼月夜泛舟赤壁、追怀三国往事时的即兴之作,他与杜牧的看法恰恰相反,极力称赞周瑜的指挥才能。这是因为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面对腐朽昏庸的唐王朝,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的诗人,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却不被采纳。杜牧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而苏轼是在被贬黄州,人生失意的情况下写成的,自然会抒发“年岁渐老,功业未成”的人生感伤。可见,面对同一历史事件,境遇不同,看法与情感也就不同。
二、背诵《三国演义》的“卷首词”和《定风波》 《三国演义》的“卷首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淡中。
两首词中作者都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试分析。
答案: 词的开首两句令人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的进程,用后浪推前浪来比喻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然而这一切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是非成败转头空”是对上两句历史现象的总结, 从中也可看出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 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和夕阳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长,尽管历代兴亡盛哀、循环往复,但青山和夕阳都不会随之改变,一种人生易逝的悲伤感悄然而生。下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白发渔樵的形象,任它惊骇涛浪、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而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渔樵,而是通晓古今的高士,就更见他淡泊超脱的襟怀,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