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征。
2、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
4、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通过对比、交流,认识折线统计图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都参观过科技展吗?(展示科技展图片)。在科技展上,我们可以了解到最前沿的科技知识,看到各种科技小发明,甚至还能体验到外行走在外太空的感觉。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到科技馆参观。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分析每年前来科技馆参观的人数情况,北京科技馆的工作人员对近几年前来参观的人数整理了这样一张统计表。
(出示统计表)
如果想要更直观的看出每年参观人数的情况,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
生:条形统计图
(出示条形统计图)
师:谁能告诉大家这幅条形统计图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相关知识(横轴表示?纵轴表示?直条的长度表示?)师:通过条形统计图你能清楚地看到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探讨)
(生回答)
师:老师这里还为你们准备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相邻的两个年份中,从()年到()年参观人数增长最快?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生:(思考,计算)
师:你是通过什么方式看出来的?
生(各种答案)
师:有没有另外一种表示方法能让我们不通过计算,而很快的看出来每年的变化情况呢,我们看看科技馆的工作人员是怎么解决这一问题的(出示折线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强化技能
1、教师出示完整的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师:除了用条形统计图画以外,我们还可以这样画,看看和刚才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观察这幅折线统计图有哪些要素?
师:咱们先来认识认识,在这幅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单位是?
(学生观察后回答)
师:每年的参观人数 在这幅统计图中都能找到吗?谁来找一找,比如说2000年的参观人数(是哪个点呢)?
生:2000年参观人数是第一个点,参观人数是24万人。
师:你怎么知道这个点就是2000年的,它的参观人数就是24万人呢?
生回答(因为第一个点和横轴的2000年相对,有和纵轴的24万人相对)
师:非常好,我们接着找。
生依次回答
师:非常好,通过刚才几位同学找的过程,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这幅统计图是用什么来表示每年参观人数的?(点)
师:是的,是用点反映出数量多少的。(板书:点:数量多少)
师:现在看来,这幅图也只是反映了每年参观人数的多少,还是不能解决刚才的问题,你不计算,能直观的看出在相邻的两个年份中,从哪一年到哪一年参观的人数增加的最快吗?同桌之间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小组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看的?
生:(04-05年这条线最长,人数增长的最快)
师:还可以怎么看呢?
生:(……)
师:我发现04-05年这条线段倾斜的角度最大,人数增加最快。(黑板上用小棒摆一摆,使学生判断倾斜角度大小)
这让我想起我们生活中的爬山,我们还可以说,这条线段越陡,人数变化越快。
师小结:我们可以看出,折线统计图可以通过线来表示人数的增减变化。
刚我们只是关注了人数增长的情况,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这张图形中,还有一些线是这样的,它表示人数?(减少了)。还有一段线是这样的,它表示人数(不变)。
师:虽然有增、有减,还有不变的,但从整体上来看,参观人数是?(增加的)
那你能根据这幅图预测一下2012年参观人数大约是多少吗?
生:回答
师小结:从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每年参观的人数,还能清楚地看出参观人数的增减变化情况,这是折线统计图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科技馆工作人员选择它的原因。
3.绘制折线统计图。
师:既然折线统计图有这么明显的优点,那我们现在就动手画一个折线统计图吧。
(出示小明身高的表格)
师:妈妈记录了小明从0岁到10岁的身高数据,为了更直观的看到小明身高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把它制成折线统计图。想一想,你打算怎么画?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
生:回答
师:我们首先要确定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这里已经给出了横轴表示?纵轴表示?接下来要做什么?
生:找到一个一个的点
师:用专业用语叫描点(课件演示描点方法)
师:找到一个点,在旁边标上数据,把所有点都找到以后,再用线把他们连接起来就完成了折线统计图。请你们按照这个方法,在练习纸上完成小明身高的折线统计图。
生作图
(投影展示,回答问题)
4、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师:看来折线统计图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可真不少。小华学习了折线统计图后觉得它的优点很明显,就去文具店做了调查,并绘制了这样一幅统计图。(展示不合适的折线统计图)
师:仔细观察这幅折线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回答
师:把不同的事情混在一起,能表示出钢笔销售的变化情况吗?能表示出铅笔销售的变化情况吗?那要怎么表示才合适呢?
师:我们可以换一种统计图。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小结:你想说点什么?(折线统计图把相邻位置的数据连在一起,更能体现出数据间的增减变化状态,突出数量间的联系;条形统计图更突出反映每个数量的多与少。它们对表现数据来说各有各的长处。)
三、应用知识, 解决问题
一、填空
(1)我们已经学习了( )统计图和( )统计图2种统计图。
(2)从( )统计图可以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3)想了解一周内每天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应选 择( )统计图。
(4)要分析小明同学一个学期数学5个单元考试成绩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应该选择( )比较合适。
(5)如果要对小明一次期末考试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五科成绩制成统计图进行分析对比,应该选择( )比较合适。
二、火眼金睛
(1)把小华4-10岁的身高变化情况制成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 )
(2)我们从折线统计图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的情况。 ( )
(3)把某小学一至六年级人数制成统计图时,适合用折线统计图 ( )
三.活动体验
生活中很多数量也呈一定的上升与下降的变化情况。想体验这种变化的过程吗?好,请你用手势比划下面这些数量的变化过程。
(1)从春天到冬天,梧桐树上树叶数量的变化。
(2)我们的家乡一年四季的平均气温变化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