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十三课 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 课件(45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十三课 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 课件(45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4-06 08:5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从真实观的改变看
《20世纪西方现代派绘画》
所谓西方现代派或现代主义美术是指20世纪西方现代美术的主要潮流。它包括许多流派,呈现出复杂而又光怪陆离的现象。
1905年巴黎的秋季沙龙展览,以马蒂斯为首的一批前卫艺术家展于同一层厅的作品,引起轩然大波。有人形象地将这些画称作“一罐颜料掼在公众的面前”。而那位后来创出“立体主义”名称的杂志记者路易·沃塞尔,则突发灵感地想到了这一恰当也合适的名称。他在那个被刺目的色彩弄得喧嚷不已的展厅中央,发现马尔凯所作的一件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小型铜像,不由得惊叫起来:“多那太罗被关在了野兽笼中!”。“野兽主义”的名称也很快被广泛地认同。翌年当“笼子”里的“野兽”倾巢而出,举行一个接一个惊人的展览时,野兽主义则已是影响巨增,势头高涨了。这一初含讽刺意味的名称,后来也逐渐失去了它的贬义。



马蒂斯
《红色的和谐》法国
——野兽派
“我所梦想的是一种平衡、单纯、宁静、不含有使人不安或令人沮丧的题材的艺术,对于一切脑力工作者,无论是商人或作家,它好象一种安慰,象一种镇定剂,或者象一把舒适的安乐椅,可以消除他的疲劳。”
《红色中的和谐》是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画中描绘了一个室内的场景,其中有精心布置的桌子、衣着整洁的女佣、鲜艳的桌布和墙纸、两把椅子和一扇窗户;通过窗户,画家还描绘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绿色的草地、黄色的花朵、几棵树和一所房子。然而马蒂斯并没有将这些物象,画得与它们在自然中实际的模样相符合。为什么要相符合呢?——“这是一幅画。”
蒙克自己曾叙述了这幅画的由来:
“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像血一样。
“我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像真的血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生命组画’中的这幅《呐喊》。”《爱德华·蒙克》
《呐喊》(挪威语:Skrik)英文名:The
Scream,原画尺寸91x73.5cm(35.8x28.9英尺)或译称《尖叫》,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1893年的作品。画面的主体是在血红色映衬下一个极其痛苦的表情,红色的背景源于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火山灰把天空染红了。画中的地点是从厄克贝里山上俯视的奥斯陆峡湾。这幅画是表现主义绘画著名的作品。2012年5月3日,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拍卖上,1895年版的《呐喊》以1.199亿美元拍卖成功,创造了拍卖的最高价格纪录。
立体主义
1908年始于法国。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
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迭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维空间错觉。
背景与画面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二维空间的绘画特色。
《内巴蒙的花园》
埃及
《内巴蒙花园》这是一个从空中俯视的花园,方形的池塘中荡漾着一波清水,池塘周围的树木却被画成了侧面的样子,而左边的三棵树干脆横放着,池塘中的白莲、鸭子和鱼也不是从顶部向下观望所能看到的模样,它们像被剪下来贴在了画面上。埃及人如此频繁地变换视角,把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东西统统组织在一幅画上,为的是使观者能够清晰地辨别出每一件东西的完整轮廓。只有这样,画中的事物才能成为现实世界的代替品,才能成为灵魂世界里不可或缺的—部分。
创作它的画师们首先关心的不是画面好不好看,而是如何尽可能全面地把自然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如实展现出来,因为这些作品的作用只在于能够使它的主人在陵墓里得到更好地生存。
毕加索
《小提琴和葡萄》
西班牙——立体主义
毕加索
《格尔尼卡》
西班牙
——立体主义
画中右边有一个妇女举手从着火的屋上掉下来,另一个妇女拖着畸形的腿冲向画中心;左边一个母亲与她已死的孩子;地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一只断了的手上握着断剑,剑旁是一朵正在生长着的鲜花。画面以站立仰首的牛和嘶吼
的马为构图中心。画家把具象的手法与立体主义的手法相结合,并借助几何线的组合,使作品获得严密的内在结构
紧密联系的形式,以激动人心的形象艺术语言,控诉了法西斯战争惨无人道的暴行。
1937年初,毕加索接受了西班牙共和国的委托,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一幅装饰壁画。构思期间,1937年4月26日,发生了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德军三个小时的轰炸,炸死炸伤了很多平民百姓,使格尔尼卡化为平地。德军的这一罪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谴责。毕加索义愤填膺,决定就以这一事件作为壁画创作的题材,以表达自己对战争罪犯的抗议和对这次事件中死去的人的哀悼。于是这幅被载入绘画史册的杰作《格尔尼卡》就此诞生了。
超现实主义
弗罗伊德以梦的解释开创了精神分析的新时代,受其影响,在1922年前后,在达达派艺术内部,产生了超现实主义,对整个欧美影响巨大的现代画派。超现实主义画家强调梦幻与现实的统一才是绝对的真实,因此,力图把生与死,梦境与现实统一起来,具有神秘、恐怖、怪诞等特点。
达利
《面部幻影和水果盘》
西班牙
——超现实主义
人们会从这幅作品中发现在上角的梦幻风景,那海湾和波浪,那座山和隧道,同时又呈现出一个狗头形状,狗头的颈圈又是跨海的铁路高架桥。这只狗翱翔在半空中——狗的躯体中部由一个盛着梨的水果盘构成,水果盘又融合在一个姑娘的面孔之中,姑娘的眼睛由海滩是一些奇异的海贝组成,海滩上充满了神秘莫测的怪形异象。正如在梦中一样,有些东西,像绳子和台布,意外清楚地显露出来,而另一些形状则朦胧难辨。
达利
《内战的预感》
西班牙
——超现实主义
1937年,法西斯空军对西班牙北部格尔尼卡进行轮番轰炸,是震惊世界的惨案。就在这前一年,达利已预感到西班牙内战的来临,便立即创作了这幅《内战的预感》。画家画出了被肢解的人体,用人体贯连构成框架式的结构,蓝天白云作背景表明这一罪行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的。画家以此象征战争的恐怖和血腥,就像一场血肉横飞、尸骨四迸、令人毛骨悚然的恶梦。
抽象主义
抽象绘画是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的出发点排斥任何具有象征性、文学性、说明性的表现手法,仅将造形和色彩加以综合、组织在画面上。因此抽象绘画呈现出来的纯粹形色,有类似于音乐之处。
抽象绘画的发展趋势,大致可分为:
﹝一﹞几何抽象﹝或称冷抽象﹞。这是以塞尚的理论为出发点,经立体主义、构成主义、新造形主义等发展出来。其特色为带有几何学的倾向。这个画派可以蒙德里安为代表。
﹝二﹞抒情抽象﹝或称热抽象﹞。这是以高更的艺术理念为出发点,经野兽派、表现主义发展出来带有浪漫的倾向。这个画派可以康丁斯基为代表。
A
B
C
D
蒙德里安
《红、黄、蓝三色构图》
荷兰
——风格派(冷抽象)
里特维德
《红色和蓝色的椅子》荷兰
——风格派
野兽派
表现主义
立体主义
超现实主义
抽象主义
马蒂斯(法国)
蒙克(挪威)
毕加索(西班牙)
达利(西班牙)
蒙德里安(荷兰)
毕加索(西班牙)

梦》
立体主义
马蒂斯(法国)
《舞蹈》
野兽派
达利
(西班牙)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____西班牙
蒙克(挪威)
《卡尔·约翰大街的傍晚大街》
表现主义
马蒂斯
(法国)
《红色的金鱼》
野兽派
蒙德里安(荷兰)
《红`黄`蓝构图》
____抽象主义(风格派)
达利
(西班牙)

超现实之公寓》
____
超现实主义
马蒂斯(法国)

含羞草》
野兽派
毕加索(西班牙)
《奥尔塔·德埃布罗的工厂》
立体主义
蒙克
(挪威)
《生命之舞》
表现主义
毕加索
(西班牙)
《吉他》
立体主义
蒙克
(挪威)

青春期》
表现主义
达利
《十字架上的基督》
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