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课堂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课堂检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05 20:2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堂检测
选择题
1.黄仁宇写过一本书《万历十五年》,万历皇帝在位48年,竟然有20多年不上朝。这说明了(  )
A.万历皇帝的昏庸
B.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
C.明朝实现君主立宪制
D.官员结党营私
2.明末农民战争中,称“闯王”的是(  )
A.李自成
B.张献忠
C.吴三桂
D.戚继光
3.下列口号中由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提出的是(
)
A.伐无道,诛暴秦
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C.均田免赋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说螳螂正想要捕捉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如果把李自成比作螳螂,把明朝比作蝉,这里的“黄雀”应该指的是(

A.

B.

C.

D.

5.1644年,明朝崇祯皇帝自缢,明王朝灭亡。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努尔哈赤统一女真
B.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C.李自成攻入北京城
D.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6.他是明朝最后一个帝王,北京煤山的歪脖树见证了他的死亡,他是(
)
A.
明太祖    B.
明成祖  
C.
崇祯帝
D.
努尔哈赤
7.明朝灭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降清,引清军入关。这个将领是(
)
A.朱温
B.魏忠贤
C.吴三桂
D.黄巢
8.他放过羊,当过官军,后又投奔义军,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B.
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
C.
最终归顺清朝
D.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9.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种种社会矛盾却使其逐步走向灭亡。下列各项,与明朝灭亡无关的是(  )
A.皇帝沉迷享乐
B.大臣结党营私
C.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
D.朝廷不断加税
10.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下面关于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B.1644年,在西安建立政权
C.攻入北京城,推翻明王朝
D.统一女真各部后建立大金政权
11.小王同学从网上搜集了一些明末清初的相关史料,请你按时间先后顺序为他重新排列一下(
)
①崇祯自缢 ②李自成建立大顺 ③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④皇太极改族名
③④②①
B.③①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④②
12.1640
年,李自成率领五十骑人马到达河南。这时河南正闹饥荒,李自成攻破洛阳,杀死福王朱常洵,掘发福王府和富户金银窖藏赈济贫民。这一事件的直接后果是(

A.
得到广大饥民拥护,参军人数增多
B.
建立起大顺政权
C.
取得了推翻明朝的决定性胜利
D.
李自成被拥立为“新顺王”
13.明末农民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针对的是
(
C
)
A.宦官专权
B.官员贪赃枉法
C.土地兼并,赋税沉重
D.皇帝疏于朝政
14.“明朝昏主不仁,宠宦官,重科第,贪税敛,重刑罚,不能救民水火。”发布这份檄文的起义军最有可能是
(
B
)
A.张角起义军
B.李自成起义军
C.黄巢起义军
D.陈胜、吴广起义军
15.某历史读物写道:“明代引进的玉米、甘薯……崇祯年间……开始在中国种植。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20年,明朝没准儿就不会灭亡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由材料可以得出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D
)
A.官府赋税苛重
B.土地兼并导致农民破产逃亡
C.连年天灾
D.阶级矛盾的激化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自经安史之乱,财政困难,税法大坏,百姓本已苦极不堪了……僖宗即位的时候,还只有十二岁,一切政事,都交给宦官田令孜。
——吕思勉《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黑暗,黄河泛滥成灾,社会矛盾激化,江淮地区的红巾军起义沉重打击了元朝的统治。
——北师版七下历史教材
材料三 明朝末年,官府赋役苛重,土地兼并恶性发展,大量农民破产逃亡。陕西等地遭遇灾荒……对后金用兵以及连年天灾重压,更加激化了矛盾,1627年陕西等地的饥民相继揭竿而起,揭开了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
——北师版七下历史教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朝、元朝、明朝三代后期统治阶级是如何逼反百姓的。
请说出上面三个朝代后期农民起义的代表人物
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谏官,请写出一条谏言。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神宗在位48年,竟然有20年不上朝,不批奏疏,致使不少机构瘫痪,政事乏力。
材料二 明代《流民图》(局部)
材料三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明季北略》
材料四 金江山,银江山,闯王江山不纳绢。
——《明史》
材料五 在满洲贵族与明降将合力绞杀下,农民军损失惨重。由于新占领区立足未稳,农民军于1644年4月29日撤离北京。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三中的“闯王”指的是谁?结合材料四分析,他为什么受到人民的爱戴?
(3)联系所学知识指出,“闯王”领导的农民起义取得的重大成果有
哪些?
(4)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军”为什么会“损失惨重”且“撤离北京”?
答案
1-5BACDC
6-10CCACD
11-15AACBD
16(1)唐朝:唐朝后期,财政困难,税法大坏,皇帝年轻,统治腐败,宦官专权,导致农民起义爆发。元朝:元朝后期,政治腐败黑暗,黄河泛滥成灾,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爆发。明朝:明朝后期,官府赋役苛重,土地兼并恶性发展,对后金用兵以及连年天灾重压,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唐朝:黄巢。元朝:朱元璋、陈友谅、刘福通等。明朝:李自成、张献忠等。
爱护百姓,以民为本,国家方可长治久安等。
17、(1)明朝后期政治日益腐败;财政危机和土地兼并严重;连年灾荒导致大量流民流离失所,阶级矛盾尖锐。
(2)“闯王”:李自成。原因:提出“均田免赋”口号,符合广大贫苦农民的要求。
(3)建立大顺政权;推翻明朝。
(4)明将吴三桂降清并引清军入关,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导致农民军失利,被迫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