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底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底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05 18:2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
历史试题(选修)
总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代的铁农具在我国东北、西北均有大量出土,陕西还有成批成组的铁农具出土,其种类有耕具、起土器、中耕器和收割器等,式样多,规格统一。这反映了汉代
A.官营手工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B.农具生产趋于标准化系列化
C.铁犁牛耕技术开始普遍推广
D.北方冶铁技术处于领先地位
2.汉武帝时,从事盐铁者由国家供给粮食费用及生产工具,但得由政府主持出卖。民间不得再私铸铁器及煮盐,如违将施以‘钛(脚镣)大趾’之刑。这一经济措施
A.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B.开创了古代中国的抑商政策
C.与其宣扬的儒家伦理相悖
D.完成了政府对手工业的垄断
3.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徽州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超过其它地区
B.徽州地区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推高了地价
D.徽商坚守“以末致富,以本守之”传统
4.清代俞森《荒政丛书》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B.农业税收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C.近代化的曙光已经显露
D.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交织
5.他们“在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打开了西下印度洋的门户……。1650年夺取好望角,1654年占领锡兰。当年的葡萄牙人由西向东蔓延而来,今日的他们由东往西席卷而去,控制马六甲海峡成为两个殖民帝国确立形成的终点和起点。”这里的“他们”指的应是
A.荷兰人
B.法国人
C.英国人
D.西班牙人
6.在近年编撰的《世界通史》中,不少著作突破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传统套路,从不同文明类型及其演变划分历史,注重描述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下列表述中与这种历史观相符的是
A.清朝厉行“海禁”政策旨在维护朝贡贸易
B.黑奴贸易破坏了非洲原有文明发展进程
C.英国《航海条例》打击了荷兰殖民势力
D.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7.17世纪和18世纪,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在棉织、采矿、冶金、制盐、玻璃等行业中迅速兴起。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也同时发展起来,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劳动工具日趋专门化。这些发展
A.反映了英国工场手工业领先世界
B.为工业革命准备物质技术条件
C.说明重化工业成为主要工业部门
D.推动了垄断组织的最终形成
8.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从1630年到1809年,英国总共批准了3241项专利,其中1750年以后占2639项,工业革命高峰期间的1800-1809年,有924项发明获得专利。这最能说明
A.珍妮纺纱机的使用推动发明不断涌现
B.工业革命期间英国涌现出许多科学家
C.英国政府的鼓励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D.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开始有了专利保护法
9.“洋泾浜英语”是指不讲语法,按中国话“字对字”地转成的英语。下表为某书中收录的一些示例。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英语
洋泾浜英语
词意
Cartoon
卡通片
动画片
Commission
康密兴
佣金
Motorcar
摩托卡
汽车
Sandwich
三明治
夹肉面包
Telephone
德律风
电话
A.适应了近代中国对外交往的需要
B.西学东渐已涉及文化生活领域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
D.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10.“……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材料反映了
A.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B.亚非拉开始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D.工业化国家生产的手工业品销往世界
11.19世纪末的学者吴汝纶在《深州风土记》中对河北一带有如下记载:“畿辅深冀诸州,布利甚饶,纺织皆女工。近来外国布来,尽夺吾国布利。间有织者,其纱仍购之外国,故利入甚微。”这则材料说明我国近代手工棉纺织业
A.在洋布冲击下最终破产
B.开始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C.出现纺纱与织布分离的趋势
D.以洋纱为主要原料迅速发展
12.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的稳健发展
13.下表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表中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
商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设厂数
外商企业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1872-1894年
53
4697
19
16196
103
28000
1895-1913年
463
90801
86
28469
136
103153
A.清政府政策的放宽与实业救国的影响
B.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已占主导地位
C.外商在中国商品销售和劳动力市场缩小
D.西方列强矛盾加剧减少了对华资本输出
14.《荣家企业史料》中记载:近年欧洲农产渐复其战前原状,我国洋庄销路早已绝迹,而美国、阿根廷、加拿大等处均庆丰收,所产面粉销路甚滞,美国次粉售价极廉……广东、汕头、福州、厦门等处华粉销路悉数被侵占。材料反映了
A.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甲午战争后,欧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
C.抗战胜利后,美国商品涌入了中国市场
D.一战结束后,民族面粉业陷入了萧条
15.据国民政府统计,1937年以前,沿海各省集中了全国大型工厂矿80%以上。及至1943年,后方工厂比1937年以前增加了18倍,这一时期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
A.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为实现国共合作创造条件
C.加剧了国民政府统治危机
D.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5分。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共55分。
16.(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大幅度通过海洋沟通了中国与世界,是中国人构建“海上中国”的重要一章。特别是中国与东南亚之间,郑和每到一处,在致力于发展商业关系的同时,还帮助当地肃清盗匪,建立秩序。明朝中国事实上扮演起了周围世界和平与秩序维护者的角色。而且需要指出的是,在郑和的海外航行中,虽然也多次使用武力,但与西方海外殖民的暴力方式相比较,明朝的海外事业却要相对和平得多,并不过分渲染武力,也不以殖民征服为主要目标。
——《传承文明走向世界和平发展》
材料二
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主要在其两大殖民地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进行。坚固、快速和装备精良的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运载大量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据研究,自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后的20年间,平均每年有150吨白银运到马尼拉,这些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中外历史纲要》(下)
(1)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郑和下西洋的条件。(8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的贸易往来对中国的影响。(7分)
1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张裕葡萄酒历史悠久。1892年,张弼士创立张裕酿酒公司,开创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之先河。1912年8月21日,孙中山参观了张裕公司,特地品尝了张裕葡萄酒,欣然挥笔题词“品重醴泉”以示嘉勉。
阅读材料,提取图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韦斯特《梭伦:残篇36》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贯。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以下图片是1956年,画家张友民仿照汉代画像石绘制的《废井田,开阡陌》和《奖励耕织》图。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和商鞅在打击贵族特权上采取的不同策略及其不同目的。(8分)
(2)从表现形式看,史料可分为文献、实物、口述、图像、音像、数字六类,指出材料三的史料类型。如果用材料三研究商鞅变法,请说明其史料价值(4分)
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青苗法实际上就是将政府变为对国民进行贷款的银行,抑制民间金融市场,变民间高利贷收入为国家财政收入;市易法实际上就是对商业贸易实行国家垄断经营,以便调控商品价格,防止商业垄断并实现政府资本增值;保甲法实际上就是治安联防制度,对农民进行半军事化管理,农闲习武、维持治安,战时入伍,充当兵丁。其他与经济有关的变法,其基本立法思想也大体来源于此。
——摘编自《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为改变北宋“积贫”局面所采取的措施,并概括这些措施的特点。(6分)
(2)据材料概括王安石变法对北宋社会的影响。(6分)
2020-2021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
历史试题(选修)
1.B
2.A
3.D
4.D
5.A
6.B
7.B
8.C
9.D
10.C
11.C
12.A
13.A
14.D
15.D
16.(15分)
(1)特点:致力于发展商业关系,构建稳定社会秩序;(2分)维护和平,不以殖民征服为目的。(2分)
条件:国家统一,政局稳定;政府的支持;封建经济的繁荣;造船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丰富,指南针早就应用于航海。(4分)
(2)影响:扩大了对外贸易,推动了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2分)推动了白银的货币化;(2分)促进了高产作物的引进和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1分)西方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传播;(1分)欧洲殖民者的在中国沿海活动日益频繁,最终导致了中国对外经济政策走向了封闭。(1分)
17.(16分)
信息
说明
19世纪九十年代张弼士创立张裕酿酒公司,开创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之先河(2分)
民族企业采用工业化生产技术进行生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19世纪末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的主张;(2分)
酿酒业属于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轻工业是民族资本家投资的主要方向。(2分)
孙中山参观张裕公司,品酒题词“品重醴泉”(2分)
题词一方面说明张裕公司产品品质高、质量好;(2分)另一方面也是对张裕公司的肯定和嘉勉,体现了孙中山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支持;(2分)
张裕公司可以借助名人效应发力,打造品牌意识,扩大市场份额。(2分)
书法作品为楷书,自右往左书写,并且使用繁体字(1分)
孙中山书法工整,楷书实用价值高;与当今的书写格式及使用的简化字不同。(任答1点得1分,不超过1分)
评分说明: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如能提取到其他合理信息,且言之成理,也可给分(总分不超过16分)
18.(12分)
(1)梭伦改革的策略:崇尚中庸,不偏不倚。(2分)目的:缓和贵族和平民的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2分)
商鞅变法的策略:不畏权贵,严刑峻法。(2分)目的: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专政。(2分)
(2)材料类型:图片史料(1分)。史料价值:《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是后世画家对历史的艺术表达,含有艺术加工的成分;属于间接史料;因此,两幅画作的史料价值不高,对其反映的历史信息应结合其他史料辨别正误。(3分)
(注:画中字体在战国时期尚未出现;画中文字的由左向右书写,不是战国时期的书法习惯;画中的牛耕方式是西汉以后才出现的很先进的牛耕方式。以上不作为评分要点,如有学生写出可酌情给分。)
19.(12分)
(1)措施:青苗法、市易法、均输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任一点得1分,4分)
特点:政府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加强了政府的权力和对社会控制。(2分)
(2)影响:打破了大商人垄断市场的局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的局面;(2分)国家对商业贸易的垄断经营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加强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社会治安;(1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弱的局面。(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