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和碱》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某学生测定的下列数据中,不合理的是
A.用10mL量筒取了7.4mL水
B.用托盘天平称得某小苏打样品的质量为16.7g
C.用测得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0.5%
D.用pH试纸测得某次酸雨的pH约为6.5
2.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期的纸张生产中,常常用纸表面涂敷某种物质的工艺,但存在副作用,该物质易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使纸张变脆易破损,该物质是( )
A.烧碱
B.明矾
C.草木灰
D.熟石灰
3.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下列植物在弱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 )
植物
花生
西瓜
苹果
甜菜
适宜的pH范围
5.0~6.0
6.0~7.0
5.0~6.5
7.0~7.5
A.花生
B.西瓜
C.苹果
D.甜菜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一般先在容器中装入固体药品,然后再检查该套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稀释浓硫酸时,先把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后沿器壁缓慢注入水,边加边搅拌
D.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集中在药品的部位加热
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
盐酸和氢氧化钠的酸碱中和反应,烧杯中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阴离子只有OH-
C.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HCl
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6.正常人的体液pH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否则人会生病。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唾液(pH:6.6-7.1)
B.血液(pH:7.35-7.45)
C.胆汁(pH:6.8-7.4)
D.胃酸(pH:0.8-1.5)
7.“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光D.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冒白烟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盐酸、浓硫酸都易挥发B.CH4、CO都能作燃料
C.CaO、NaOH溶液都能做干燥剂D.CO2、CO都是有毒气体
10.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NaOH溶液中的OH﹣能与酸中的H+反应,所以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11.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是(
)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证明
CO2
密度比空气的大
C.稀释浓硫酸
D.测定溶液的
pH
值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敞口放置的浓硫酸,放置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
B.通过相互刻划的方法,发现黄铜片的硬度比铜片大
C.鉴别碘和高锰酸钾,可分别取少量加入水中并振荡,然后观察现象
D.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因此有能量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二、填空题
1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现有①生石灰;②熟石灰;③固体二氧化碳;④金刚石;⑤盐酸;⑥活性炭,请按要求用序号填空:
(1)常用作干燥剂的物质是______;
(2)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是______;
(3)可以用于冰箱除异味的是______;
(4)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______;
(5)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______;
(6)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
1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下面三幅示意图分别表示生成氯化钠的不同化学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1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1可知元素化学性质主要是与原子的_______(选填下列字母序号)有密切关系。
A
最外层电子数B
核外电子数C
电子层数D
质子数
(2)图2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用符号表达式表示A+B→C的过程)________。
(3)图3表示反应中所涉及的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填化学式,并标出非氧元素的化合价)。
三、推断题
15.A、B、C、D、E
五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直线相连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若
A、C、D
均为氧化物,A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B
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
是无色无味气体,E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A
与
D
反应生成
E,同时放出大量热,则:
①物质
A
的化学式为___;
②写出
C
与
E
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
(2)若A、C、E均为氧化物,A是人体呼出的主要气体;在实验室中B能用来制取A,而D溶液可以用来检验A;C和E反应能生成D.则:
①E的化学式是___;
②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③B除了制取A之外的另一种用途是___。
16.下列字母A-H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由氢、碳、氧、钠、氯、钙中的2-3种元素组成。
(1)A俗称生石灰,则A是_____。A与B(胃液中含有的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B与C在溶液中发生的中和反应可表示为:B+C→D+E,其中D是食盐的主要成分,E是水。能证明B、C恰好完全反应,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石蕊溶液
B.酚酞溶液
C.酚酞溶液和锌粒
D.pH试纸
(3)F能与B反应,G能与C反应生成H,且F与G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写出F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7.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B表示反应一步实现,“一”可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D物质的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波尔多液,E俗称烧碱。则C的化学式为___,B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四、实验题
18.小军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没盖紧瓶盖,他想到了老师上课讲的氢氧化钠必须要密封保存。
(1)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小军猜想这瓶氢氧化钠已变质,于是小军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由此小军认为他的猜想正确,但小丽认为小军所用的方法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小丽也想探究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她设计了用三种不同类别的药品来验证: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1、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_______。
有气泡冒出
氢氧化钠已变质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_______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氢氧化钠已变质
3、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Ca(OH)2溶液。
___________
氢氧化钠已变质
19.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H编号后,做如下实验。
(1)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_____、_____,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_____、_____。
(2)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_____后,溶液变为蓝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_____。
(4)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则该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
(5)写出此实验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管C中_____,试管D中_____,试管H中_____。
五、计算题
20.某化工厂实验室用稀硫酸处理造纸厂产生的含有氢氧化钠的废水,现称取废水样品
80g
倒入烧杯中,
逐滴加入
10%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稀硫酸
98g.
(1)98g10%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是_____g;
(2)求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21.某学校组织社会调查,同学们考察了一家化工企业的污水处理情况。企业技术人员用氢氧化钙粉末对中和池内的296kg污水进行中和处理(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盐酸),测定处理后水样的pH等于7,请回答:
(1)技术人员称量9.0g氢氧化钙粉末,示意图如下所示。请你写出所选砝码的质量_____和游码的示数______。
(2)假设上述氢氧化钙与中和池内污水中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污水中的其他成分均不与氢氧化钙反应),计算污水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D
2.B
3.D
4.D
5.C
6.D
7.A
8.B
9.B
10.C
11.B
12.D
13.①
③
⑥
⑤
④
②
14.A
15.H2O
CO2+Ca(OH)2=CaCO3↓+H2O
CaO
CaO+H2O=Ca(OH)2
除铁锈(药物等,合理即可)
16.CaO
CaO+2HCl=CaCl2+H2O
ACD
Na2CO3+Ca(OH)2=2NaOH+CaCO3↓
17.Fe
除锈
CuSO4+2NaOH=Cu(OH)2↓+Na2SO4
18.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吸水潮解
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CO2+2NaOH==Na2CO3+H2O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足量稀盐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
CaCl2
有白色沉淀产生
19.B
D
G
H
Ca(OH)2+2HCl═CaCl2+2H2O
氢氧化钠溶液
紫色石蕊试液
氢氧化钠
碳酸钠
Fe2O3+6HCl═2FeCl3+3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Ca(OH)2+CO2═CaCO3↓+H2O
20.(1)9.8g;(2)10%
21.(1)5.0g;4.0g
(2)设污水中HCl的质量为x
x≈8.88g
污水中HCl的质量分数为×1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