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了解音序查字法,在故事情境中初步学会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学习独立识字,初步培养在学习中查字典的习惯。
3.正确朗读古诗《赠汪伦》,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背诵古诗。
4.和大人一起读《胖乎乎的小手》,巩固学过的汉字,知道要帮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背诵《赠汪伦》。
教学准备
教师:相关课件、字母卡片。
学生:字典。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音序查字法,在故事情境中初步学会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初步培养在学习中查字典的习惯。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和字典交朋友
1.翻一翻。学生拿出字典,自由翻看,说说字典这位新朋友哪里令人印象深刻。
提示:指导翻字典的方法,可以一页一页地翻,也可以一叠一叠地翻。
2.想一想。学习生活中,什么时候我们可以请教字典朋友?
预设: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字时,我们都可以向字典朋友请教。
3.聊一聊。学生说一个自己最想查的字。
小结:今天,我们就可以用上一种查字典的方法——音序查字法,去查查这些你们认识却不清楚意思的字。
板块二 学习音序查字法三步骤
1.音序对对碰。
(1)谁会背:按顺序背诵字母表。
(2)谁会找:出示大写字母表,指名两位学生上来找字母,根据其他学生的指令,比比谁先找到该字母。
(3)谁能连:出示部分大小写字母,请学生连一连。
(4)谁碰对:把写有大小写字母的卡片分别发给学生,请拿到小写字母的同学快速找到拿着相应大写字母的同学。全部找到后,两两起立,读出手中的字母。
提示:教师要提醒学生音序查字法中的音序,指的就是按照字母表先后次序排列的字词等的顺序。
2.查字典行动。
(1)学生自由读步骤,先试着按步骤做一做,提出疑问。
(2)学生再读步骤,教师按照学生所读,示范查找“厨”字。
(3)教师带着学生三读步骤,依次找到“厨”字的音序、音节,并找到字典中的“厨”字。学生读读“厨”字的解释。
(4)同桌互助,学生按步骤再查一遍“厨”字给同桌看。
3.学习“音序查字法口诀”。
(1)学生根据刚刚试查字典的经历,选词填。
课件出示:音序查字要记牢,先把________找。字母下面找________,看看它在________。
给出词语“音节、首个字母、第几页”。
(2)读读背背“音序查字法口诀”。
板块三 实践音序查字法
1.查找“池、首、漂、机”。
(1)写一写,写出“池、首、漂、机”的大写字母和音节。
(2)找一找,同桌合作查找生字“池、首”,两人各组一词。还不太会的同学可以向老师请教,也可以向同桌请教。
(3)比一比,看谁先查到“漂、机”,并组词。
2.用音序查字法查一个自己最想查的字给同桌看。
3.学生自选一个主题,借助字典解决问题。
预设一:你知道学校阅览室吗?让我们来查一查“阅”字和“览”字。
预设二:你会玩手指操吗?让我们来查一查“握”字,学学手指操。
课时目标
1.正确朗读古诗《赠汪伦》,并背诵。
2.通过看插图、反复诵读诗句,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
3.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知道要帮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日积月累
1.一听入境,播放《赠汪伦》(吟诵版)。
2.二读正音,学生先借助拼音自己读,教师再一句一句带读。
提示:注意“赠、乘、行、声、情”这五个后鼻音的字。
3.三看知意:看插图,结合诗句,猜猜这首古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1)出示课本插图,引导学生在图中找一找哪个是李白,哪个是汪伦。
①出示第一句“李白乘舟将欲行”,指名读。引导学生从这句诗中了解站在船头的是李白。
②出示第二句“忽闻岸上踏歌声”,指名读。引导学生从这句诗中得知岸边来送别的是汪伦。
(2)引导学生了解“踏歌”:踏歌是古代的一种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边歌边舞的歌舞形式。
(3)指名读第三、四句,简单讲解“桃花潭”。
①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同桌练说:此时此刻,李白与汪伦要分别了,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们会说些什么?
②指名交流,相机引导学生体会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
4.四诵知情:指名学生诵读,指导停顿。
提示:学生可按自己的理解诵读。
5.背诵挑战赛。
(1)填空背诵。
提示:课件出示古诗“李白乘舟__________,忽闻岸上__________。桃花潭水__________,不及汪伦__________”。
(2)学生看着插图背一背。
提示:依次出示该诗的两幅插图,先出示课本第40页左下角的图,再出示右边的图。
(3)配乐背诵,先指名背,再全班一起背。
板块二 和大人一起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交流难读的生字。
2.小组合作读。
(1)读一读,边读边圈出不明白的字。
(2)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查字典解决。
3.兰兰的小手替家人做过哪些事?结合插图并请教字典朋友发现“绢”字和“挠”字的意思。
4.看插图,分角色表演读。
提示:指名四位学生分别扮演兰兰、爸爸、妈妈、姥姥。
朗读指导:爸爸、妈妈、姥姥的话要读出高兴、自豪的语气。爸爸的声音可以粗一点,姥姥的语速可以慢一点,兰兰的话要读出高兴、自豪的语气。
5.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朗读短文,想一想:哪些人喜欢兰兰的画?兰兰的小手做了什么事?
(2)交流回答,读好句子:
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
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哪!
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
(3)仿说练习:你的小手帮家人、同学、老师做过些什么呢?
6.布置作业:回家和大人一起读这个故事,可以读给大人听;也可以请大人读旁白,你读对话;还可以请多个大人一起陪你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