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5 20:5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综合性学习 中华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重难点
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课前准备
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演说节日
1.结合记录表,说说你眼中的传统节日。
(1)准备课前收集的传统节日记录表。
(2)每组采用抽签的形式随机抽取一名同学进行主题为“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的演讲,或讲述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民间传说或者神话故事。
要求:讲述过程吐字清晰,语言流利,声音洪亮;演讲内容主题清晰,条理清楚,贴近生活;故事选材新颖,内容生动,吸引人。
2.根据收集的资料,说出表格中哪些节日是传统节日。
节日名称及时间



春节 (正月初一) 元宵节
(正月十五) 清明节
(4月5日) 端午节
(五月初五) 七夕节
(七月初七)
中秋节 (八月十五) 重阳节
(九月初九) 腊八节
(十二月初八) 元旦
(1月1日) 劳动节
(5月1日)
儿童节 (6月1日) 教师节
(9月10日) 国庆节
(10月1日)

  3.细读表格中的日期,说出你的发现。
4.结合生活,说说你喜欢的节日。
瞧,我们一下子罗列了这么多的节日。我们都是中国人,作为炎黄子孙,你印象中过得最隆重的节日是什么?
板块二 练写节日
1.参与节日,说感受。
(1)汇报自己细致观察到的不同节日中的人、事、景、物,品出不同节日不同的氛围,展示各自在家过节的照片。(春节——喜庆、吉祥;元宵节——热闹、团圆;清明节——缅怀、激励;重阳节——敬老、感恩……)
(2)说说自己参与节日活动的独特感受。
说一说:我快乐吗?我收获了吗?我成长了吗?我为什么感到快乐?我是怎样得到收获的?
预设:亲手包饺子、元宵、粽子、月饼;亲自跟大人放鞭炮、做花灯;亲身体验看花灯、划龙舟、当啦啦队;大声诵读自己收集的古诗词;学过毛笔字的孩子表演写春联……
2.古诗文中的传统节日。
教师用PPT的形式在大屏幕上投影12句古诗,然后学生根据诗句判断节日。每组依次进行回答。每次每组只能由一名同学回答,如果答错或者答不出来则由下一组进行回答。
3.写一写自己在家过节的过程,或是节日中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1)用下面的句式概括地写一写自己家过节的场景。
端午节划龙舟真(   )啊!
除夕夜的烟花好(   )啊!
……
(2)围绕“端午节划龙舟真热闹啊”或者“除夕夜的烟花好漂亮啊”写一段话,写出节日的过程,也可以围绕自己的想法来写。
4.个性评价。
(1)欣赏点评。在学生完成习作后,组织学生相互点评,点评可以多样化、个性化。如可以点评体验过节的过程,可以点评过节中发生的相关趣事,也可以探讨习作的中心,特别是点评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元素的运用。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用赞赏的目光看待每一篇习作。
(2)多样展示。可以把学生的习作修改好后打印下来,附上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的照片,张贴在教室里的文化墙上,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份快乐。也可以把自己写好的习作,送给亲朋好友等,借以进一步了解和挖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感受浓浓的文化气氛。
课时目标
1.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2.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展示成果
1.交流汇报。
我们来开个展示会,比一比,看谁的展示内容最丰富、方法最新颖,同学们最感兴趣。
(1)小组汇报。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自己的资料。
(2)全班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其他小组成员有问题可以及时提出。
(鼓励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如文字资料、图片、录音、现场表演等)
①“端午节”小组展示:介绍端午节的渊源和习俗,大声吟诵与端午节有关的诗文,展示龙舟赛的照片,讲述自己学包粽子的经过,讲屈原的故事等。
②“中秋节”小组展示: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大声吟诵与中秋节有关的诗文,展示不同形状的月饼照片,讲述自己制作月饼的经过,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等。
③“清明节”小组展示:用图片、动画展示清明节常见的习俗(染鸡蛋、放风筝、祭祖等),朗诵与清明节有关的诗歌、谚语等。
④“春节”小组展示:结合贴春联、贴“福”字、收压岁钱、放鞭炮、吃团圆饭、拜年、挂中国结、看春晚等,展示过年时的风俗。
⑤其他小组交流其他传统节日。
2.质疑补充。
听了各小组的成果汇报,你们有什么感受或疑问?能不能再继续充实资料,或提点建议?
3.自主评价。
以鼓励为主,大家根据各小组的不同表现颁发各类奖状,如最佳表演奖、最新创意奖、同心协力奖、最佳制作奖等。
板块二 积累拓展
1.积累收获。
(1)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想不想把它永远留在记忆中呢?
(2)说说你还准备用哪些方法、形式积累传统节日的资料和风俗习惯。
图片音像:现场录音、拍照、绘画……
文字报告:手抄报、宣传标语、剪贴报……
演示:小品、课本剧表演、编儿歌……
2.拓展探究。
(1)你还打算继续调查哪些内容呢?(自由发言)
(2)你们个个都是爱动脑筋的“智多星”,愿你们在中华传统节日这座宝库里继续探索,愉快地遨游!
(3)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你想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吗?
在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兴趣,培养探索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