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4-05 21:5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溶液》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有一瓶配制好的
NaCl
稀溶液,在实验室里敞口放置数天后外观无明显变化,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B.瓶口附近的溶液较浓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瓶内的溶液中各部分浓度相同
2.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水鉴别蔗糖和硝酸铵
B.用看颜色的方法鉴别氧化铁和氧化铜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用燃烧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3.下列有关水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硬水与软水可以用肥皂水鉴别
B.水的电解和水的蒸发是不同类型的变化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
D.用量筒取50mL水配制溶液,若俯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时,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
C.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温度、减小压强
D.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5.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泥土
B.汽油
C.面粉
D.高锰酸钾
6.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是某学生对图表资料的使用,其中正确的是(

A.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该元素原子核中有几个中子
B.根据“各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通过蒸发或改变温度把混合溶液中某些溶质分离出来
C.根据密度数据判断液体物质挥发性的大小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表”判断每种元素原子中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是一种氧化物
B.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C.加入洗洁精清洗碗上的油污,是利用其乳化作用
D.生活中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区分硬水和软水
8.能证明硝酸钾溶液在20℃时已达到饱和状态的叙述是
A.取少量该溶液,升温后无硝酸钾晶体析出
B.向20℃的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后搅拌,加入的硝酸钾晶体不再溶解
C.取少量该溶液,降温到10℃时,有少量硝酸钾晶体析出
D.加入9g硝酸钾晶体,充分搅拌后溶液中有少量硝酸钾晶体未溶解
9.取四份20℃时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g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硝酸钾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g水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
D.降温至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
10.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t1℃时,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再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后,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将两支试管升温到t2℃。由t1℃到t2℃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溶液一定都成为饱和溶液
B.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甲溶液的质量一定比乙溶液大
11.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g
M和ag
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得到M的饱和溶液
B.A、B点比较,B点N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
C.温度降到t1时,M、N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都为不饱和溶液
D.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N的饱和溶液
12.有20℃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200g,下列操作一定能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是(

A.降温至10℃
B.温度不变,加入20g该物质
C.温度不变,蒸发掉20g水
D.温度不变,加入20g水
二、填空题
13.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2)在
t
3℃时,
向盛有
50g
A
物质的烧杯中加入
50g
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3)将t
3℃时C
的饱和溶液降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______(填“减小”
、“增大”或“不变”)

14.华雪同学想制取“叶脉书签”,需要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_________g.
(2)若用25%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需要25%的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g;蒸馏水__________g;配制时应选用________mL(选填“10”、“20”、“50”、“100”)的量筒量取蒸馏水.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在托盘天平的左右盘上垫滤纸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B、将准确称取的氢氧化钠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C、将配制好的NaOH溶液装入玻璃试剂瓶中,塞好橡胶塞并贴上标签
(4)在实验室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___________(填“要”或“不要”)用到玻璃棒.
三、推断题
15.同学们到实验室去进行“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请你填空。
(1)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
①滤液里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可能含有_____。
(2)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
(3)反应后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四、实验题
16.在实验室里配制100g10%的NaCl溶液,操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认真观察,指出图中错误的操作步骤__________(填序号)。
(2)配制该溶液需要固体NaCl________g,需要水__________mL,,需要用__________
mL的量筒(填“50mL”“100mL”或“200mL”)量取。
(3)①操作中玻璃棒作用是________。
(4)下列错误操作中,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装瓶时有溶液洒出
B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
称量时砝码和物体放反了
17.某同学用提取的精盐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7%的氯化钠溶液,请你参与完成:
①计算: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
g.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
③溶解: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________
(从下列中选用:10mL、25mL、50mL、100mL).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液体的______保持水平.
18.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和试剂的用量常常影响实验的结果。
(1)按操作的先后顺序填空(填序号)。
①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_____,后_____;
A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B均匀预热
②实验室制备气体时,先_____,后_____;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药品
(2)请仔细观察下面溶液的变化并回答问题。
①浓硫酸的颜色是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把水加入浓硫酸中;
②B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_____;
③把浓硫酸换成氢氧化钠固体_____(填“是”或“否”)出现图B中相同现象,把A中试管内试剂改为Mg和稀盐酸,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与上图相同的现象;
④在A、B、C中Ca(OH)2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用A、B、C和“>”、“<”、“=”表示)
⑤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
⑥向一定量澄清的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溶液立即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
A
原石灰水已经饱和,生石灰与水反应的产物不能继续溶解;
B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溶质的溶解度降低;
C
空气中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难溶物质;
D
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了水,溶剂减少,有溶质析出。
五、计算题
19.工业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欲对其组成进行探究。取一定量纯碱样品采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
根据实验过程和图像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准确到0.1%)。
20.有一瓶新制过氧化氢溶液,标签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用这瓶溶液来配制6%的过氧化氢溶液1500g,需用这种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
(2)取680g稀释后的稀溶液与MnO2混合制氧气,理论上能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
21.向182.5g一定浓度的盐酸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加入的锌粉的质量与溶液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加入锌粉的质量/g
7.0
14.0
21.0
28.0
35.0
42.0
溶液的质量/g
188.8
195.1
a
207.7
214.0
214.0
分析数据,试计算(第(2)问需要写出计算过程):
(1)a
=__________;
(2)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D
2.D
3.C
4.D
5.D
6.B
7.D
8.B
9.D
10.D
11.C
12.D
13.C>B>A
75
不变
14.5
20
30
50
C

15.Zn(NO3)2
Fe(NO3)2
Ag、Fe
Zn
Ag、Fe
小于
16.②
10
90
100
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B
17.11.7
100mL
凹液面最低处
18.B
A
A
B
无色
不能
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


A=C>B
H2SO4+BaCl2==BaSO4↓+2HCl
ABD
19.
(1)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6.1g+13.9g+84.4g-300g=4.4g,设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x=10.6g
(2)设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y=11.7g
纯碱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3.9g-10.6g=3.3g,
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1.7g+3.3g=15g
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答:(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
(2)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20.(1)300g(2)19.2g
21.(1)201.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