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构成和六数关系

文档属性

名称 原子的构成和六数关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2-13 20:4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原子的构成和六数关系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2、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其表示方法是:A ZX,其
中A代表质量数,Z代表质子数,X代表核素原子。
例如:12 6C代表质量数为12,质子数为6的碳原子。
3、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质子数的的不同原子的互称。例如:1 1H(H)、2 1H(D)、
3 1H(T)是氢元素的三种不同的氢原子,分别叫氕原子、氘原子、氚原子,它们互为同位素。
(1)不是所有的元素都有同位素。
(2)同位素之间,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3)天然存在的同一元素的各核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比相同。
(4)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原子质量实际上是各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加权平均值,是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可看成各种核素的质量数的加权平均值。
M=∑AiXi=A1X1+A2X2 其中,M代表近似平均相对原子质量,A代表质量数,X代表原子分数或原子百分数。
例如:氯天然有两种同位素,一种是37 17Cl、一种是35 17Cl,其中35 17Cl占75%,则氯的近似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M(Cl)=37×25%+35×75%=35.5
4、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而原子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是指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核素,是微观概念。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而原子既论种类,又论个数。同种元素可以存在不同的原子。
例如:H+、H-、H2、H、D、T都有氢元素,H、D、T是氢元素的三种不同的原子,H+是氢离子,H-是氢负离子,H2是氢分子。
二、六数的含义与关系
1、质子数:原子核内质子的个数。质子数决定核电荷数和原子序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中子数:原子核内中子的个数。与质子数一起决定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相对质量。
质量数: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的总和。
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
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外的电子个数。电子数决定电子排布,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原子序数:原子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排列形成的序数。
2、相互关系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在阴离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在阳离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例如:37 17Cl,质子数为17,质量数为37,中子数为18,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7,原子序数为17。
37 17Cl-,质子数为17,质量数为37,中子数为18,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原子序数为17。
23 11Na+,质子数为11,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核电荷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0,原子序数为11。
1 1H没有中子,H+没有电子。
三、强化练习
1、131 53I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131 53I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131 53I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 131 53I的化学性质与127 53I相同 B、 131 53I的原子序数为53
C、 131 53I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D、 131 53I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
2、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下列有关稀土元素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w.w.k.s.5.u.c.o.mA、 与互为同位素 B、 与的质量数相同
C、 与是同一种核素 D、与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
3、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 Ertl对金属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列关于Pt和Pt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Pt和Pt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B、 Pt和Pt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C、 Pt和Pt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
D、Pt和Pt的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
4、3 2He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下列关于3 2He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3 2He和3 1He互为同位素 B、3 2He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
C、3 2He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 D、3 2He代表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3个中子的氦原子
PAGE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