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蟋蟀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个发育过程称为( )
A.不完全变态 B.完全变态
C.变态发育 D.不完全变态发育
2.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主要步骤可以依次简化为( )
A.擦片→滴水→取材→入水→观察 B.擦片→滴水→取材→盖片→观察
C.擦片→滴水→取材→入水→盖片 D.擦片→取材→入水→盖片→观察
3.植物细胞细胞质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结构是(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核糖体 D.内质网
4.人的皮肤外表面是哪种组织组成的( )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器官的是( )
A.洋葱表皮 B.杨树叶子 C.西瓜 D.月季花
6.将一段带叶的柳枝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茎的横切面被染红的结构是( )
A.木质部 B.导管 C.筛管 D.韧皮部
7.大自然是我们绝好的课堂。当你和同学们漫步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问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此时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
8.油松和向日葵的主要差别是( )
A.根、茎、叶是否发达 B.生长期的长短
C.种子有没有果皮包被 D.能否耐干旱和贫瘠
9.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家蚕的生殖过程的相同点是( )
①变态发育 ②不经过蛹期 ③将卵产在水中 ④有性生殖.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0.大肠杆菌是一种单细胞细菌,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特点是( )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没有细胞壁
C.没有细胞膜 D.没有细胞质
11.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生活在阴湿环境中,这两类植物间的主要区别是( )
A.苔藓类由孢子繁殖,而蕨类由种子繁殖
B.苔藓是自养生物,而蕨类是异养生物
C.苔藓类没有发育完善的输导组织,而蕨类具有真正的根、茎、叶
D.苔藓类主要生长在潮湿处,而蕨类则常生长在水中
12.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基因多样性 B.环境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13.产生克隆羊多利的融合细胞的细胞核来自于( )
A.体细胞 B.神经细胞 C.生殖细胞 D.其他细胞
14.下列各项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新生婴儿从母体获得抗体 B.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
C.白细胞吞噬进入人体的病菌 D.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
15.患关节炎时,可能引起积液或积脓的部位是( )
A.关节软骨 B.关节腔 C.关节窝 D.关节囊
16.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
A.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十分相似
B.遇到危险时,壁虎会自动断尾并逃走
C.两只羚羊争斗时,一只退却逃走
D.野兔发现天空中的鹰时,立即跑回洞穴
17.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阳光→草→兔→狐 B.草→兔→孤
C.狐→兔→草→细菌 D.狐→兔→草
18.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是( )
A.先有能量流动,后有物质循环
B.先有物质循环,后有能量流动
C.物质合成伴随能量储存,物质分解伴随能量释放
D.二者各自独立,同时进行
19.下列植物常利用扦插方式进行栽培的是( )
A.苹果 B.梨 C.葡萄 D.桃
20.有的花只开花不结果,如有的黄瓜花、南瓜花等,原因是( )
A.只有花萼 B.只有雌蕊 C.只有雄蕊 D.只有花瓣
二、填空(每空1分)共计10分
21.(10分)某学习小组对以下动物进行了调查和分类研究,请帮助他们完成下列问题:
A.海马 B.猕猴 C.蚯蚓 D.蝗虫 E.家鸽 F.青蛙
(1)学习小组将上述生物分为A、B、E、F和C、D两类,其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2)学习小组同学调查到海马有以下特征:身体侧扁,全身无鳞,有脊柱,在水中能以直立状前进,有鳍,用鳃呼吸,终生生活在水中.他们认为海马应该属于鱼类,因为海马具有两个能在水中生活的重要特点:
① ;② .
(3)E和F都是卵生,但受精方式不同,E、F的受精方式分别是 ,且F的受精受水的限制,而E则不受水的限制,因此E的分布范围更加广泛.
(4)C与D结构相同之处是身体都由许多体节构成,但它们的呼吸器官不同,分别是 .C和D相比,D的运动能力比较强,它有 ,因而能跳跃和飞行,而C则没有这些结构及相关的运动功能.C和A、B、E、F相比,C不能快速运动的重要原因是 .
(5)D和F都是变态发育,D的个体发育过程与家蚕相比少了 期,F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 → →成蛙.
(6)在上述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填序号),这种动物营群体生活,具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请写出社会行为的一种重要特征: .
2020-2021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2分)蟋蟀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个发育过程称为( )
A.不完全变态 B.完全变态
C.变态发育 D.不完全变态发育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蜜蜂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解答】解:蟋蟀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个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2.(2分)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主要步骤可以依次简化为( )
A.擦片→滴水→取材→入水→观察
B.擦片→滴水→取材→盖片→观察
C.擦片→滴水→取材→入水→盖片
D.擦片→取材→入水→盖片→观察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临时玻片标本制作的步骤,首先明确各步骤的含义,然后按先后顺序排列。
【解答】解:临时玻片标本制作的步骤,可概括为:擦片→滴水→取材→入水→盖片→染色等几步,
擦片﹣﹣擦净载玻片
滴水﹣﹣滴一滴生理盐水或清水于载玻片上
取材﹣﹣取样品
入水﹣﹣将样品展于滴了生理盐水或清水的载玻片上
盖片﹣﹣盖上盖玻片
染色﹣﹣将染液滴于盖玻片一侧,用滤纸从另一侧吸去染液
故选:C。
【点评】制作和观察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是较为重要的实验,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每一步骤和注意事项,做到熟能生巧。
3.(2分)植物细胞细胞质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结构是(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核糖体 D.内质网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据此解答.
【解答】解:光合作用的能量合成是通过叶绿体完成的。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故选:B。
【点评】关键点: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能量转换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4.(2分)人的皮肤外表面是哪种组织组成的( )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分析】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表皮位于皮肤的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表皮内没有血管和神经.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
【解答】解:A、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以及呼吸道粘膜、口腔上皮等。人的皮肤表皮属于上皮组织。A正确。
B、结缔组织由大量的细胞间质和散在于其中的细胞组成。人体的血液组织、骨和软骨组织均属结缔组织。B错误。
C、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组成。C错误。
D、肌组织由肌细胞或称肌纤维组成。按其存在部位、结构和功能不同,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有收缩舒张的功能。D错误。
故选:A。
【点评】熟练掌握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及功能是关键.
5.(2分)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器官的是( )
A.洋葱表皮 B.杨树叶子 C.西瓜 D.月季花
【分析】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器官是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解答】解:A、洋葱表皮属于保护组织,错误;
B、杨树叶子属于营养器官,正确。
C、西瓜属于生殖器官,正确。
D、月季花属于生殖器官,正确。
故选:A。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器官的概念.
6.(2分)将一段带叶的柳枝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茎的横切面被染红的结构是( )
A.木质部 B.导管 C.筛管 D.韧皮部
【分析】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茎是主要的输导器官,其中含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
【解答】解:茎中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促进蒸腾作用),过一段时间,将枝条纵切开来,可以看到染成红色的部分是木质部,正是因为木质部中含有导管,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
故选:B。
【点评】关键点:导管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管道.
7.(2分)大自然是我们绝好的课堂。当你和同学们漫步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问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此时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解答】解: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的湿度,使空气变得湿润;同时,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使大气变得清新,其次,树叶上面的绒毛、分泌的粘液和油脂等,对尘粒有很强的吸附和过滤作用。因此漫步在白塔公园的树丛中时,会感觉到空气特别的清新和湿润。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绿色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8.(2分)油松和向日葵的主要差别是( )
A.根、茎、叶是否发达 B.生长期的长短
C.种子有没有果皮包被 D.能否耐干旱和贫瘠
【分析】种子植物分为两类: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它们的根本区别是种子的外面有无果皮包被,据此答题.
【解答】解:油松是裸子植物,根、茎、叶发达,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没有花和果实,胚珠是裸露的,没有子房壁包被,由胚珠发育成的种子也是裸露的,无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用种子繁殖后代;向日葵是被子植物,根、茎、叶发达,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且有花、果实和种子,其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作用后,胚珠发育的种子外面有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包被着,形成果实,用种子繁殖后代。可见二者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两类种子植物的区别: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9.(2分)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家蚕的生殖过程的相同点是( )
①变态发育 ②不经过蛹期 ③将卵产在水中 ④有性生殖.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分析】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家蚕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解答】解:青蛙和家蚕二者的发育的起始点都是受精卵,都属于有性生殖。青蛙和家蚕的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都属于变态发育,其中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卵是产在水中,而家蚕的卵是产在植物的叶等无水的环境中。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熟练掌握青蛙和家蚕的发育过程,了解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10.(2分)大肠杆菌是一种单细胞细菌,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特点是( )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没有细胞壁
C.没有细胞膜 D.没有细胞质
【分析】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故选:A。
【点评】细菌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11.(2分)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生活在阴湿环境中,这两类植物间的主要区别是( )
A.苔藓类由孢子繁殖,而蕨类由种子繁殖
B.苔藓是自养生物,而蕨类是异养生物
C.苔藓类没有发育完善的输导组织,而蕨类具有真正的根、茎、叶
D.苔藓类主要生长在潮湿处,而蕨类则常生长在水中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据此答题.
【解答】解: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不能长得很高大。蕨类植物也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长的高大。
故选:C。
【点评】主要从根、茎、叶上区别,其次就是内部是否有输导组织.
12.(2分)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基因多样性 B.环境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
【解答】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不包括环境多样性。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13.(2分)产生克隆羊多利的融合细胞的细胞核来自于( )
A.体细胞 B.神经细胞 C.生殖细胞 D.其他细胞
【分析】“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如克隆绵羊“多利”就是用乳腺上皮细胞(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的,它利用了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的传统方式。
【解答】解:克隆羊的培育过程大致如下:科学家将供核母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供卵细胞母羊的去核的卵细胞中形成“融合细胞”,“融合细胞”发育成胚胎并移入代孕母羊的子宫中,最终代孕母羊产下了克隆羊多莉。因此产生克隆羊多利的卵细胞的细胞核来自于乳腺细胞即体细胞。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克隆技术的特点以及克隆的过程。
14.(2分)下列各项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新生婴儿从母体获得抗体
B.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
C.白细胞吞噬进入人体的病菌
D.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
【分析】(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
组成 功能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 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解答】解:ABD、“新生婴儿从母体获得抗体”“注射过麻疹疫苗的人不再患麻疹”、“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都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
C、“白细胞吞噬进入人体的病菌”属于第二道防线,因此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15.(2分)患关节炎时,可能引起积液或积脓的部位是( )
A.关节软骨 B.关节腔 C.关节窝 D.关节囊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关节炎的相关知识,可结合关节的结构及功能来解答。
【解答】解:关节的结构如下图
由图可知,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关节囊病变,分泌滑液过多,致使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熟练掌握关节的结构及功能,了解关节炎的相关知识,识记时注意图文结合。
16.(2分)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
A.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十分相似
B.遇到危险时,壁虎会自动断尾并逃走
C.两只羚羊争斗时,一只退却逃走
D.野兔发现天空中的鹰时,立即跑回洞穴
【分析】防御行为是指动物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
【解答】解:ABD、“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十分相似”、“遇到危险时,壁虎会自动断尾并逃走”、“野兔发现天空中的鹰时,立即跑回洞穴”,都属于防御行为;
C、“两只羚羊争斗时,一只退却逃走”是同种动物之间发生的攻击行为。
所以,不属于防御行为的是“两只羚羊争斗时,一只退却逃走”。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防御行为的概念和特点.
17.(2分)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阳光→草→兔→狐 B.草→兔→孤
C.狐→兔→草→细菌 D.狐→兔→草
【分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解: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所以,符合书写要求只有草→兔→狐。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
18.(2分)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是( )
A.先有能量流动,后有物质循环
B.先有物质循环,后有能量流动
C.物质合成伴随能量储存,物质分解伴随能量释放
D.二者各自独立,同时进行
【分析】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同时进行.
【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递减,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储存、转移和释放,因此,物质合成伴随能量储存,物质分解伴随能量释放。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同时进行.
19.(2分)下列植物常利用扦插方式进行栽培的是( )
A.苹果 B.梨 C.葡萄 D.桃
【分析】扦插是剪取一段带有芽的枝条,将其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一段时间后,枝条下部长出补丁根,上部发芽,从而发育成新个体,杨、柳、葡萄、月季、蔷薇等植物常用这种方式进行繁殖.
嫁接是直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果木换品种适合用嫁接.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苹果等果木换品种适合用嫁接。A错误。
B、梨等果木换品种适合用嫁接,B错误。
C、葡萄有枝蔓,适合用扦插。C正确。
D、桃等果木换品种适合用嫁接,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扦插的内容,掌握常见的适合扦插的植物,也要了解嫁接的知识.
20.(2分)有的花只开花不结果,如有的黄瓜花、南瓜花等,原因是( )
A.只有花萼 B.只有雌蕊 C.只有雄蕊 D.只有花瓣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花的类型,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花的类型。
【解答】解: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像桃花、百合花那样,在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做两性花;像黄瓜花、南瓜花、杨花、柳花那样,在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者只有雌蕊的花叫做单性花。单性花中,只有雌蕊的花,叫做雌花;只有雄蕊的花叫做雄花。像有的花,如黄瓜花、南瓜花只开花不结果,应是雄花。即平时所说的“谎花”。
故选:C。
【点评】花的类型是考查的重点,可根据具体的实例掌握,难度一般。
二、填空(每空1分)共计10分
21.(10分)某学习小组对以下动物进行了调查和分类研究,请帮助他们完成下列问题:
A.海马 B.猕猴 C.蚯蚓 D.蝗虫 E.家鸽 F.青蛙
(1)学习小组将上述生物分为A、B、E、F和C、D两类,其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体内有无脊柱 .
(2)学习小组同学调查到海马有以下特征:身体侧扁,全身无鳞,有脊柱,在水中能以直立状前进,有鳍,用鳃呼吸,终生生活在水中.他们认为海马应该属于鱼类,因为海马具有两个能在水中生活的重要特点:
① 用鳃呼吸 ;② 用鳍游泳 .
(3)E和F都是卵生,但受精方式不同,E、F的受精方式分别是 体内受精、体外受精 ,且F的受精受水的限制,而E则不受水的限制,因此E的分布范围更加广泛.
(4)C与D结构相同之处是身体都由许多体节构成,但它们的呼吸器官不同,分别是 体壁、气管 .C和D相比,D的运动能力比较强,它有 跳跃足和翅 ,因而能跳跃和飞行,而C则没有这些结构及相关的运动功能.C和A、B、E、F相比,C不能快速运动的重要原因是 身体没有骨骼 .
(5)D和F都是变态发育,D的个体发育过程与家蚕相比少了 蛹 期,F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 蝌蚪 → 幼蛙 →成蛙.
(6)在上述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B (填序号),这种动物营群体生活,具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请写出社会行为的一种重要特征: 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群体内部形成等级 .
【分析】(1)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如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2)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温不恒定;
(3)昆虫的发育方式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
(4)社群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群体内部形成等级;
(5)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部,足和触角都分节.
【解答】解:(1)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没有脊柱,鱼类、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体内有脊柱.A海马属于鱼类,B猕猴属于哺乳动物,C蚯蚓属于环节动物,D蝗虫属于节肢动物,E家鸽属于鸟类,F青蛙属于两栖类.
(2)海马属于鱼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这些特点利用水中生活.
(3)E家鸽是体内受精、卵生; F青蛙是体外受精、卵生;
(4)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都有许多的体节构成,C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D蝗虫通过气门用气管呼吸.蚯蚓通过腹部的刚毛蠕动;蝗虫有足,可以爬行和跳跃,有翅能飞,扩大了活动范围.脊椎动物体内由骨骼,运动更加灵活.
(5)家蚕的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蝗虫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青蛙的一生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蝌蚪和成蛙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明显的差别,属于变态发育.
(6)动物越高等,神经系统越复杂,学习能力就越强.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群体内部形成等级.
故答案为:(1)体内有无脊柱;
(2)用鳃呼吸;有鳍;
(3)体内受精、体外受精;
(4)体壁、气管;跳跃足和翅;身体没有骨骼;
(5)蛹;蝌蚪;幼蛙;
(6)B;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群体内部形成等级.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各种动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