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4第1讲 分离定律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4第1讲 分离定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2-13 21:00:27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1讲 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考纲要求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Ⅰ
2、细胞的有丝分裂 Ⅱ
考点1:
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长大?
(1)细胞的相对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细胞要通过它的表面不断地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小,
细胞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能力越小。
细胞核内所含的DNA是一定的,控制细胞活动也就有一定的限度,使细胞不可能太大。
(2)受细胞核控制细胞质的范围限制
考点2:
细胞周期
想一想:
下列四种人体细胞中,具有细胞周期的是( )
A、红细胞 B、神经元
C、生发层细胞 D、精子
C
(1)、具有细胞周期的条件
(2)、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方法2:直线图
方法4:柱形图
方法1:扇形图
方法3:曲线图
试一试:下面A图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了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 DNA 含量的变化曲线;B图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B图中的DNA含量为2C~4C之间的细胞,处在A图的 期。
(2)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B图中 DNA 含量为 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
(3)用秋水仙素处理,B图中DNA含量为 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
S
2
4
考点3:
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的主要特征
排一排:对以下分裂各时期的细胞进行排序,
并说明理由
考点3:
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的主要特征
思考:根据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归纳细胞周期中几种细胞结构的规律性变化:
纺锤体的变化
核仁、核膜的变化
染色体行为的变化
染色单体的变化
例.(2007年江苏,9)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
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人的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 c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答案 D
问题: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有中心体.
考点4: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练一练、(10海南卷)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
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
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C
考点5:有丝分裂中各时期的变化总结
(1)染色体形态的变化规律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一个染色体
上一个DNA
每个染色体上有两个姐
妹染色单体、两个DNA
一个染色体
上一个DNA
前 中 后 末
2
1
分裂间期
分裂期
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
画一画
2n
2n
2n
4n
4n→2n
2a→4a
4a
4a
4a
4a→2a
染色体数目:
一个核内DNA
含量的变化:
前 中 后 末
4n(a)
2n(a)
分裂间期
分裂期
(2)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变化规律
染色单体:
0 4N
4N
4N
0
0
间期
末期
后期
中期
前期
a表示染色体数,b表示染色单体数,c表示DNA分子数。请在甲坐标上画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三者数目的柱形图,请在乙坐标上画出有丝分裂后期的柱形图。
变一变:
例. 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答案 A
考点5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步骤
原理分析
实验成功的关键
38
资料一 一份“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
(一)解离:剪取洋葱根尖5 cm,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体积比为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 min。
(二)染色:把根尖放在盛有0.01 g/mL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 min。
(三)漂洗:将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 min?。
(四)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载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
资料二 全班20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汇总表
(注:各小组计数50个细胞,实验条件与观察计数方法相同)
细胞周期 间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和末期
实验小组1计数细胞个数 43 4 1 2
实验小组2计数细胞个数 44 3 0 3
…… …… …… …… ……
全班计数细胞个数 880 67 18 35
(3)有些因素会影响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短,实验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误差。因而对整个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有 。
①取材时间 ②根尖培养温度 ③解离时间长短 ④载玻片厚度 ⑤计数的细胞是否属于分生区细胞 ⑥细胞周期各时期区分是否准确
①②③⑤⑥
(1)图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 。
(2)图乙为细胞 分裂 期图像。该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
(3)若2号染色体的遗传信息来自父方,那么与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为   号,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
(4)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 段,图丙对应于图甲中的   段。
(5)请在图甲中画出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
下图为某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据图回答。
答案 (1)a~h (2)有丝 后 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
(3)6 它们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分离形成的
(4)e~f c~e (5)见下图
1、(2009天津)下列选项中,两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期性变化的是( )
A、蛙的红细胞与淋巴细胞
B、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杂交瘤细胞
C、人的胚胎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
D、牛的精细胞与精原细胞
高考真题训练
B
2、(10重庆卷)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
C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细胞质基质中加工
D质粒和线粒体是既有核酸又有外膜的细胞结构
A
3、(2008四川卷)
一般说来,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相比,持续时间短的时期是 ;动物细胞培养时,如果缺少氨基酸的供应,细胞一般会停留在细胞周期的 。假定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10,将体细胞放入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培养,请推测其中一个细胞进行一次DNA复制后,该细胞分裂后期将有 条染色体被标记。
分裂期
分裂间期
20(共24张PPT)
第1讲 分离定律
例: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长毛和卷毛
B.人的身高与体重
C.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D.豌豆的高茎与蚕豆的矮茎
C
遗传学上,通常把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豌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
性状 杂交亲本 F2代观察数
显性 隐性 显性 隐性
花色 紫色×白色 705 224
子叶的颜色 黄色×绿色 6022 2001
种子的形状 圆形×皱形 5474 1850
豆荚的颜色 绿色×黄色 428 152
豆荚的形状 饱满×皱缩 882 299
花的位置 腋生×顶生 651 207
植株的高度 高茎×矮茎 787 277
比例
3.15 : 1
3.01 : 1
2.96 : 1
2.82 : 1
2.95 : 1
3.14 : 1
2.84 : 1
分离现象解释的假设
性状是由 控制的
基因在体细胞内是 的
每个配子只含有 .
遗传因子(基因)
成对
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分离现象解释的假设
在F1的体细胞内两个不同的基因,各自独立,互不混杂
F1可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且数目相等,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时随机的。
分离现象解释的假设
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基因在体细胞内是成对的
每个配子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在F1的体细胞内有两个不同的基因,各自独立,互不混杂
F1可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且数目相等,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时随机的。
验证方法:
A、测交法
B、自交法
C、花粉鉴定法
基因的分离规律细胞学基础
实质:
①杂合子的细胞中,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随配子传递给后代。
(等位基因具独立性,分离的基础)
杂合子
表现型
基因
性状
显性基因
相对性状
隐性性状
等位基因
隐性基因
显性性状
性状分离
纯合子
基因型
基因分离规律的应用
1、育种方面的应用
2、医学上的应用
亲本 子代
(1)甜玉米×甜玉米
   甜玉米(140)
(2)非甜玉米×甜玉米
   非甜玉米:甜玉米=121:132
(3)非甜玉米×甜玉米
   非甜玉米(160)
(4)非甜玉米×非甜玉米
    非甜玉米:甜玉米=412:132
(1)在非甜和甜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2)根据哪个杂交组合可以判断出来?
非甜
组合3、组合4
例题分析1:显性性状的判断
某农场养了一群马,有栗色马和白色马,已知栗色基因(B)对白色基因(b)呈完全显性,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请你从毛色这一性状,鉴定它是纯种还是杂种
(1)要在一个繁殖季节完成鉴定,应该如何配种
(2)杂交后可能出现哪些结果 并对每一结果作相应的鉴定.
用该栗色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
如果杂交后代全是栗色马,该栗色公马可认为是纯种。
如果杂交后代有栗色马又有白色马,,该栗色公马是杂种;
如果杂交后代全是白马,该栗色公马是杂种;
例题分析2 :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
已知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若要鉴定一株高茎豌豆的基因型应该选用什么试验方法最简便 为什么?
自交
豚鼠黑色对白色为显性,现有两只杂合黑色豚鼠杂交,若产生4只小豚鼠。这4只小豚鼠的颜色是( )
A、3黑1白   B、3白1黑   
C、2黑2白   D、不能确定
D
例题分析3 :概率计算
在农业育种中通常为了获得稳定遗传的品种可以采取不断自交的方法。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子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是 ( )
B
下面为某家族白化病(皮肤中无黑色素)的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相关的遗传基因用A、a表示)
(1)决定白化病的基因呈___________性;第一代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
(2)Ⅲ10和Ⅲ11结婚(近亲结婚),他们的后代患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__。 


Aa、Aa
I/6
例题分析4 :综合应用
练习:
1、基因型为Aa的植物产生的配子( )
A. 雌∶雄=1∶1 B. 雌∶雄=1∶3
C. 雄配子比雌配子多
D. 雌配子A∶雄配子a=1∶1
C
2、正常的喜马拉雅兔是白毛黑爪,如果在兔背上剥去一块白毛,并在该处放上一块冰,结果长出黑毛,这说明 ( )
A.遗传对基因的表达起作用
B.显性基因被除去
C.环境改变了基因型
D.环境对基因表达有影响
D
F1
×

P
紫花
白花

正交
F1
P
全部为紫花
白花
紫花
紫花
白花
反交
×
F2
紫花
3
白花
1
全部紫花
×
F2
紫花
3
白花
1
全部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