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8.2.2金属活动性顺序》
人教版
初中化学
新课引入
说明:铁可以把铜从
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
来,说明铁比铜的金
属活动性强
我们已经知道: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会有紫红色的铜生成
这是比较铁与铜的金属
活动性强弱的依据之一
◆其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如何比较?有什么规律呢?
1
2
学习目标
记得常见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
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有关反应的发生,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自主学习
1.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1)实验及其现象与化学方程式。
实验
现象
化学方程式
铝丝浸入硫
酸铜溶液中
铝丝表面附有
色物质,溶液由?
色变为
色
铜片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铜片表面附有
色物质,溶液由?
色变为
色
铜片浸入硫酸铝溶液中
3CuSO4+2Al=3Cu+Al2(SO4)3
Cu+2AgNO3=2Ag+Cu(NO3)2
(2)实验结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自主学习
1.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Al
>
Cu
>
Ag
自主学习
(1)金属的位置越
,它的活动性越强。
(2)位于
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位于
的金属能把位于
的金属从它们的
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
2.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Al
Zn
Fe
Sn
Pb(H)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Mg
Cu
靠前
H前面
前面
后面
合作探究
[探究一]金属与另一种金属的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情况
实验1: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
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由
色变
为
色。
铝表面附有红色固体
蓝
无
铝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3CuSO4+2Al=3Cu+Al2(SO4)3
合作探究
[探究一]金属与另一种金属的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情况
实验2: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
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由
色
变为
色。
铜表面附有银白色固体
无
蓝
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Cu+2AgNO3=2Ag+Cu(NO3)2
合作探究
[探究一]金属与另一种金属的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情况
实验3: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
过一会儿取出,观察到的现象是
.
没有明显现象
Cu+Al2(SO4)3=
不反应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探究一]金属与另一种金属的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情况
[实验结论]1.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2.位于
的金属能把位于
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
[拓展反思]实验1中用砂纸打磨铝丝的目的是
。
Al
>
Cu
>
Ag
前面
后面
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
[探究二]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溶液反应的优先原则
①当把一种金属加入两种或多种金属化合物的混合溶液中,越不活泼的金属越容易被置换。(先置换不活泼的金属)
②当把两种或多种金属加入一种金属化合物溶液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先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活泼的金属先反应)
合作探究
例1:小东向盛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请回答:
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停止后过滤,所得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
,滤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合作探究
[探究二]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溶液反应的优先原则
Fe+2AgNO3=2Ag+Fe(NO3)2
Fe、Ag、Cu
Fe2+
合作探究
[探究三]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探究与验证
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一般采用“取中”原则,即用金属活动性居中的金属单质与另两种金属的可溶性化合物的溶液反应,或用金属活动性居中的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与另两种金属的单质反应。可简记为“两金夹一液”或“两液夹一金”。
合作探究
[探究三]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探究与验证
例2: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Fe丝、Cu丝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
B.将Fe丝、Cu丝、Ag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C.将Fe丝分别放入CuSO4、AgNO3溶液中
D.将Fe丝、Ag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D
[讨论]下列化学反应有什么共同点?
3CuSO4+2Al=3Cu+Al2(SO4)3
Fe+2AgNO3=2Ag+Fe(NO3)2
合作探究
Cu+2AgNO3=2Ag+Cu(NO3)2
CuSO4+Fe
=
Cu+FeSO4
都是置换反应
温馨提醒:铁与金属的化合物溶液(或盐、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物中铁的化合价显+2价(亚铁)
我的收获
1.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
H
)
Cu
Hg
Ag
Pt
Au
金
属
活
动
性
由
强
逐
渐
减
弱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注意:K、Ca、Na
活动性太强了,它们与酸或金属化合物溶液的
反应与上述不同
课堂演练
1.(2018年广西百色改编)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S+O2=SO2
B.H2SO4+Cu=CuSO4+H2↑
C.CuSO4+Fe
=
Cu+FeSO4
D.2Fe+6HCl=2FeCl3+3H2↑
中
考
链
接
C
2.
(2020年广西百色)探究铁、铜、镁的金属活动性时,下列现象、
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
A.
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B.
有镁片的试管外壁发烫
C.
铁片与盐酸反应速率最快
D.
它们的活动性:
Cu>Fe>
Mg
课堂演练
中
考
链
接
B
课堂演练
中
考
链
接
3.(广西北部湾)下列金属不能跟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是(
)。
A.银
B.
锡
C.铝
D.镁
A
4.(广西河池市)把X、Y、Z三种光亮的金属片分别插入稀盐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无变化;再把X插入Z的盐溶液中,X表面无变化。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Z、X、Y
B.Z、Y、X
C.X、Y、Z
D.X、Z、Y
中
考
链
接
A
课堂演练
中
考
链
接
5.(广西玉林市)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如果滤液显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没有Cu
B.如果滤渣中只含一种金属,滤液中的物质可能含有三种(除水外)
C.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液中的物质可能含有两种(除水外)
D.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一定含有Ag和Cu
课堂演练
B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2.2金属活动性顺序》同步练习
1.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钾?B.铁?C.?铜?D.金
2.有X、Y、Z三种金属,通过实验得到以下事实:①X和稀硫酸不反应;②Z+H2SO4=ZSO4+H2↑;③X+2YNO3=2Y+X(NO3)2。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
A.X、Y、Z?
B.Y、Z、X
C.Z、Y、X?
D.Z、X、Y
3.把一枚无锈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溶液蓝色变浅直至无色
B.铁钉表面析出红色物质
C.产生大量气泡
D.溶液质量增加
4.某同学用铁丝和硫酸铜溶液探究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铁丝要用砂纸打磨
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为Fe、Cu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5.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下列描述或判断错误的是(
)。
A.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常温下,金属镁在空气中要比铁容易氧化
C.与相同的盐酸反应时,锌片比铁片反应剧烈
D.铜的金属活动性不强,不能用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金属银
6.常见金属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AgNO3=3Ag+X(NO3)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X可能是铁
C.金属活动性X比Ag强
D.X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
7.将一定质量的锌粒加入含有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请任写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8.飞跃学习小组的同学想从含有Al2(SO4)3和CuSO4废液中回收金属铜,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流程图。
(1)过滤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2)步骤Ⅰ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溶液B中所含的溶质是
,固体A的成分是
。(均填化学式)
(4)步骤Ⅱ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
。
9.(广西北部湾)下列金属不能跟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是(
A
)。
A.银?B.?锡?C.铝?D.镁
10.(广西河池市)把X、Y、Z三种光亮的金属片分别插入稀盐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无变化;再把X插入Z的盐溶液中,X表面无变化。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Z、X、Y?
B.Z、Y、X
C.X、Y、Z?
D.X、Z、Y
11.(广西玉林市)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如果滤液显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没有CuB.如果滤渣中只含一种金属,滤液中的物质可能含有三种(除水外)
C.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液中的物质可能含有两种(除水外)
D.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一定含有Ag和Cu
12.(2018年广西百色改编)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S+O2=SO2
B.H2SO4+Cu=CuSO4+H2↑
C.CuSO4+Fe
=
Cu+FeSO4
D.2Fe+6HCl=2FeCl3+3H2↑
13.
(2020年广西百色)探究铁、铜、镁的金属活动性时,下列现象、
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
A.
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B.
有镁片的试管外壁发烫
C.
铁片与盐酸反应速率最快
D.
它们的活动性:
Cu>Fe>
Mg
《8.2.2金属活动性顺序》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
A.钾?B.铁?C.?铜?D.金
2.有X、Y、Z三种金属,通过实验得到以下事实:①X和稀硫酸不反应;②Z+H2SO4=ZSO4+H2↑;③X+2YNO3=2Y+X(NO3)2。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D?)。
A.X、Y、Z?
B.Y、Z、X
C.Z、Y、X?
D.Z、X、Y
3.把一枚无锈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B?)。
A.溶液蓝色变浅直至无色
B.铁钉表面析出红色物质
C.产生大量气泡
D.溶液质量增加
4.某同学用铁丝和硫酸铜溶液探究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铁丝要用砂纸打磨
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为Fe、Cu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5.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下列描述或判断错误的是(
D
)。
A.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常温下,金属镁在空气中要比铁容易氧化
C.与相同的盐酸反应时,锌片比铁片反应剧烈
D.铜的金属活动性不强,不能用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金属银
6.常见金属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AgNO3=3Ag+X(NO3)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B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X可能是铁
C.金属活动性X比Ag强
D.X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
7.将一定质量的锌粒加入含有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铜、铁
,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Zn(NO3)2
。请任写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NO3)2
+Zn
=
Zn(NO3)2
+
Cu
。
8.飞跃学习小组的同学想从含有Al2(SO4)3和CuSO4废液中回收金属铜,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流程图。
(1)过滤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漏斗、玻璃棒
。
(2)步骤Ⅰ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
+Fe
=
FeSO4
+
Cu
。
(3)溶液B中所含的溶质是
Al2(SO4)3、FeSO4
,固体A的成分是
Fe、Cu
。(均填化学式)
(4)步骤Ⅱ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
使铁完全反应
。
9.(广西北部湾)下列金属不能跟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是(
A
)。
A.银?B.?锡?C.铝?D.镁
10.(广西河池市)把X、Y、Z三种光亮的金属片分别插入稀盐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无变化;再把X插入Z的盐溶液中,X表面无变化。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
)。
A.Z、X、Y?
B.Z、Y、X
C.X、Y、Z?
D.X、Z、Y
11.(广西玉林市)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B
)。
A.如果滤液显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没有CuB.如果滤渣中只含一种金属,滤液中的物质可能含有三种(除水外)
C.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液中的物质可能含有两种(除水外)
D.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一定含有Ag和Cu
12.(2018年广西百色改编)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C
)
A.S+O2=SO2
B.H2SO4+Cu=CuSO4+H2↑
C.CuSO4+Fe
=
Cu+FeSO4
D.2Fe+6HCl=2FeCl3+3H2↑
13.
(2020年广西百色)探究铁、铜、镁的金属活动性时,下列现象、
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B
)。
A.
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B.
有镁片的试管外壁发烫
C.
铁片与盐酸反应速率最快
D.
它们的活动性:
Cu>Fe>
Mg
基础不倒翁
能力过山车
中考体验区
基础不倒翁
能力过山车
中考体验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2.2金属活动性顺序》导学案
1.记得常见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
2.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1.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实验
现象
化学方程式
铝丝浸入硫?
酸铜溶液中
铝丝表面覆盖一层
色物质,溶液由?色变为
色
铜片浸入硝?
酸银溶液中
铜片表面覆盖
色物质,溶液由?
色变为
色
铜片浸入硫?
酸铝溶液中
实验及其现象与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2.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
Al?Zn?Fe?Sn?Pb(H)
?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1)金属的位置越
,它的活动性越强。
(2)位于
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位于
的金属能把位于
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
[探究一]金属与另一种金属的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情况
实验1: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由?
色变为
色。
实验2: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由?
色变为
色。
实验3: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到的现象是
,
[实验结论]1.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位于
的金属能把位于
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
[拓展反思]实验1中用砂纸打磨铝丝的目的是
。
[探究二]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溶液反应的优先原则
①当把一种金属加入两种或多种金属化合物的混合溶液中,越不活泼的金属越容易被置换。(先置换不活泼的金属)
②当把两种或多种金属加入一种金属化合物溶液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先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活泼的金属先反应)
例1:小东向盛有硝酸锌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请回答:
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停止后过滤,所得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
,滤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探究三]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探究与验证
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一般采用“取中”原则,即用金属活动性居中的金属单质与另两种金属的可溶性化合物的溶液反应,或用金属活动性居中的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与另两种金属的单质反应。可简记为“两金夹一液”或“两液夹一金”。
例2: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Fe丝、Cu丝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
B.将Fe丝、Cu丝、Ag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C.将Fe丝分别放入CuSO4、AgNO3溶液中
D.将Fe丝、Ag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1.(2018年广西百色改编)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S+O2=SO2
B.H2SO4+Cu=CuSO4+H2↑
C.CuSO4+Fe
=
Cu+FeSO4
D.2Fe+6HCl=2FeCl3+3H2↑
2.
(2020年广西百色)探究铁、铜、镁的金属活动性时,下列现象、
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
A.
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B.
有镁片的试管外壁发烫
C.
铁片与盐酸反应速率最快
D.
它们的活动性:
Cu>Fe>
Mg
3.(广西北部湾)下列金属不能跟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是(
)。
A.银?B.?锡?C.铝?D.镁
4.(广西河池市)把X、Y、Z三种光亮的金属片分别插入稀盐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无变化;再把X插入Z的盐溶液中,X表面无变化。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Z、X、Y?
B.Z、Y、X
C.X、Y、Z?
D.X、Z、Y
5.(广西玉林市)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如果滤液显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没有CuB.如果滤渣中只含一种金属,滤液中的物质可能含有三种(除水外)
C.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液中的物质可能含有两种(除水外)
D.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一定含有Ag和Cu
[课堂演练参考答案]
1.C
2.B
3.A
4.A
5.B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课堂演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