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进阶突破(原卷+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进阶突破(原卷+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4-05 22:12:24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进阶突破
1.如图所示,厚度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ab=10
cm,bc=5
cm.当将A与B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时,电流为1
A;若将C与D接入同一电路中,则电流为(  )
A.4
A   
  
B.2
A 
C.
A  
   
D.
A
【答案】A
【解析】设沿A、B方向的横截面积为S1,沿C、D方向的横截面积为S2,则=,A、B接入电路中时的电阻为R1,C、D接入电路中时的电阻为R2,则有==.两种情况下电压相等,电流之比为==,I2=4I1=4
A.故A正确.
2.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A.
  
B.
C.ρnev
   
D.
【答案】C
【解析】由电流定义可知I===neSv.由欧姆定律可得U=IR=neSv·ρ=ρneLv,又E=,故E=ρnev,C正确.
3.(多选)某同学研究白炽灯得到某白炽灯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图像上A点与原点的连线与横轴成α角,A点的切线与横轴成β角,则(  )
A.白炽灯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B.在A点,白炽灯的电阻可表示为tan
β
C.在A点,白炽灯的电功率可表示为U0I0
D.在A点,白炽灯的电阻可表示为
【答案】CD
【解析】白炽灯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A错误;在A点,白炽灯的电阻可表示为,不能表示为tan
β,B错误,D正确;在A点,白炽灯的功率可表示为U0I0,C正确.
4.在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S、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为n的金属导体两端加上电压,导体中就会产生匀强电场.导体内电荷量为e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先做加速运动,然后与做热运动的阳离子碰撞而减速,如此往复……,所以,我们通常将自由电子的这种运动简化成速率为v(不随时间变化)的定向运动.已知阻碍电子运动的阻力大小与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v成正比,即Ff=kv(k是常量),则该导体的电阻应该等于(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电子定向移动,由平衡条件得,kv=e,则U=,导体中的电流I=neSv,电阻R==,B正确.
5.将一内阻是3
kΩ电压表的量程由0~3
V扩大到0~15
V,需要给它(  )
A.并联12
kΩ电阻   
B.并联15
kΩ电阻
C.串联12
kΩ电阻   
D.串联15
kΩ电阻
【答案】C
【解析】把量程为3
V的电压表改装成15
V的电压表需要串联分压电阻,由串联电路特点可知,分压电阻分压为12
V,是电压表的4倍,串联电路两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由此可知,串联电阻阻值为电压表内阻的4倍,串联电阻阻值为3
kΩ×4=12
kΩ,故C正确,A、B、D错误.
6.某金属导线的电阻率为ρ,电阻为R,现将它均匀拉长到直径为原来的一半,那么该导线的电阻率和电阻分别变为(  )
A.4ρ和4R   
B.ρ和4R
C.ρ和16R   
D.16ρ和16R
【答案】C
【解析】因温度和材料不变,所以电阻率不变;将导线均匀拉长到直径为原来的一半,则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长度为原来的4倍,根据电阻定律公式R0=ρ=16·ρ=16R,C正确.
7.有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两导体为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柱体,柱体高均为h,大柱体截面边长为a,小柱体截面边长为b,则(  )
A.从图示电流方向看,大、小柱体电阻比为a∶b
B.从图示电流方向看,大、小柱体电阻比为1∶1
C.若电流方向竖直向下,大、小柱体电阻比为a∶b
D.若电流方向竖直向下,大、小柱体电阻比为a2∶b2
【答案】B
【解析】由电阻定律得R=ρ,所以大柱体的电阻为,小柱体的电阻为,所以大、小柱体的电阻之比为1∶1,A错误,B正确;若电流方向竖直向下,大、小柱体的电阻之比为b2∶a2,C、D错误.
8.关于电阻的计算式R=和决定式R=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B.导体的电阻仅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
C.导体的电阻不随工作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D.对一段确定的导体来说,在恒温下比值是恒定的,导体电阻不随U或I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D
【解析】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特性,与其两端电压和电流强度无关,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根据电阻定律R=ρ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电阻也随温度而变化,故B、C不符合题意;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特性,对一段确定的导体来说,在恒温下比值是恒定的,导体电阻不随U或I的变化而变化,故D符合题意.
9.(多选)将两截阻值均为R、长度均为L的均匀铜棒A和铝棒B沿中轴线对接后串联接入电路中,已知两棒的横截面积分别为SA和SB,忽略温度变化对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铜棒和铝棒的电流大小一定相同
B.铜棒两端的电压与铝棒两端电压之比为SB∶SA
C.铜和铝的电阻率之比为SA∶SB
D.电路稳定后两棒中电场强度均为零
【答案】AC
【解析】由串联电路的特点知,IA=IB=I,故A正确;铜棒和铝棒的电阻相等,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则根据U=IR得铜棒两端的电压与铝棒两端电压相等,故B错误;铜棒和铝棒的电阻相等,由R=ρ可知,铜和铝的电阻率之比为SA∶SB,故C正确;电路稳定后两棒中电场强度不为零,在电场力作用下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D错误.
10.如图所示,其中电流表A的量程为0.6
A,表盘均匀划分为30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0.02
A;R1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R2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2倍.若用电流表A的表盘刻度表示流过接线柱1的电流值,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4
A
B.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2
A
C.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6
A
D.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1
A
【答案】C
【解析】设电流表A的内阻为RA,用电流表A的表盘刻度表示流过接线柱1的电流值时,若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I1-IA)R1=IARA,解得I1=3IA,则每一小格表示0.06
A;若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则(I2-IA)R1=IARA,解得I2=3IA,则每一小格表示0.06
A,C正确.
11.在研究金属电阻阻值与温度的关系时,为了能够较准确地测出金属电阻的阻值,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除了金属电阻Rx外,还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学生电源E,灵敏电流计G,滑动变阻器R、R3,定值电阻R1、R2,电阻箱R0,开关S,控温装置,导线若干.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将R0调至适当数值,R的滑片调至最右端,R3的滑片调至最下端,闭合开关S;
②把R的滑片调至适当位置,调节R0,并逐步减小R3的阻值,直到R3为零时,电流计G指针不发生偏转,记录R0的阻值和Rx的温度;
③多次改变温度,重复实验;
④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②中,电流计G指针不发生偏转时,a点电势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点电势.
(2)某次测量时,R0的旋钮如图乙所示,则R0的读数为    Ω.
(3)用R0、R1、R2表示Rx,Rx=    .
(4)求出的阻值Rx和对应温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t/℃
35.0
40.0
45.0
50.0
55.0
阻值Rx/Ω
58.3
59.4
60.6
61.7
62.8
请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纸上描绘出Rx-t图线.
(5)本实验中R3的作用为    .
【答案】(1)等于 (2)40.0 (3)R0 (4)见解析图 (5)保护电流计
【解析】(1)上述②中,电流计G指针不发生偏转时,说明电流计中无电流,即a点电势等于b点电势.
(2)R0的读数为40.0
Ω.
(3)设上边支路的电流为I1,下边支路的电流为I2,当a点电势等于b点电势时I1Rx=I2R0;I1R1=I2R2;两式相除可知=,即Rx=R0.
(4)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Rx-t图线如图.
(5)本实验中R3的作用为保护电流计.
12.某同学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1)测量电阻阻值,正确使用欧姆表“×10”挡,指针偏转如图甲所示,该同学认为此时读数误差较大,应该将欧姆表量程调换为    (填“×1”或“×100”)挡,改变量程后应该    ,然后再进行电阻测量.
(2)利用图乙电路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观测到电压表指针发生偏转,而电流表指针不动,移动变阻器滑动片,电流表指针读数始终为零.在不断开电路的情况下,使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应将多用表旋钮拨到    挡(填“欧姆”“直流电流”“直流电压”或“交流电压”),在a、e间检测,当检查滑动变阻器时,应将红表笔与    (填“c”或“d”)接线柱接触,若此时多用表指针发生偏转,电路故障应是滑动变阻器    (填“短路”或“断路”).
(3)图丙所示黑盒子有三个接线柱,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探究其内部电路(其中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特点,即正向电阻忽略不计,反向电阻无穷大).当黑、红表笔分别接触1、2时电表指针发生瞬间偏转后又偏转消失;当黑、红表笔分别接触2、3时电表指针发生稳定的偏转角度;当红、黑表笔分别接触2、3时电表指针不发生偏转;则黑盒内电路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
【答案】(1)×1 重新欧姆调零 (2)直流电压 c 断路 (3)A
【解析】(1)指针偏转角度过大,说明电阻偏小,选择量程偏大,由于指针在刻度盘中央附近时读数误差较小,为了精确测量应换较小挡位“×1”测量,换挡后要进行重新欧姆调零,然后再进行电阻测量.
(2)根据题意可知图乙电路某处断路,由于不断开电路的情况下,使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所以不能使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检测,由于电源是直流,所以不能使用多用电表的交流电压挡检测,若使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流挡在a、e间检测,电路会短路,所以使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检测;根据“红进黑出”可知当检查滑动变阻器时,应将红表笔与c接线柱接触;若此时多用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多用表内有电流通过,与多用表并联部分之外无断路,所以电路故障应是滑动变阻器断路.
(3)当黑、红表笔分别接触1、2时电表指针发生瞬间偏转后又偏转消失,说明1、2之间有电容器;当黑、红表笔分别接触2、3时电表指针发生稳定的偏转角度,当红、黑表笔分别接触2、3时电表指针不发生偏转,说明2、3之间有二极管,且正极与2连接,则黑盒内电路可能是A.
PAGE第十一章 进阶突破
1.如图所示,厚度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ab=10
cm,bc=5
cm.当将A与B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时,电流为1
A;若将C与D接入同一电路中,则电流为(  )
A.4
A   
  
B.2
A 
C.
A  
   
D.
A
2.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A.
  
B.
C.ρnev
   
D.
3.(多选)某同学研究白炽灯得到某白炽灯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图像上A点与原点的连线与横轴成α角,A点的切线与横轴成β角,则(  )
A.白炽灯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B.在A点,白炽灯的电阻可表示为tan
β
C.在A点,白炽灯的电功率可表示为U0I0
D.在A点,白炽灯的电阻可表示为
4.在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S、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为n的金属导体两端加上电压,导体中就会产生匀强电场.导体内电荷量为e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先做加速运动,然后与做热运动的阳离子碰撞而减速,如此往复……,所以,我们通常将自由电子的这种运动简化成速率为v(不随时间变化)的定向运动.已知阻碍电子运动的阻力大小与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v成正比,即Ff=kv(k是常量),则该导体的电阻应该等于(  )
A. 
B. 
C. 
D.
5.将一内阻是3
kΩ电压表的量程由0~3
V扩大到0~15
V,需要给它(  )
A.并联12
kΩ电阻   
B.并联15
kΩ电阻
C.串联12
kΩ电阻   
D.串联15
kΩ电阻
6.某金属导线的电阻率为ρ,电阻为R,现将它均匀拉长到直径为原来的一半,那么该导线的电阻率和电阻分别变为(  )
A.4ρ和4R   
B.ρ和4R
C.ρ和16R   
D.16ρ和16R
7.有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两导体为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柱体,柱体高均为h,大柱体截面边长为a,小柱体截面边长为b,则(  )
A.从图示电流方向看,大、小柱体电阻比为a∶b
B.从图示电流方向看,大、小柱体电阻比为1∶1
C.若电流方向竖直向下,大、小柱体电阻比为a∶b
D.若电流方向竖直向下,大、小柱体电阻比为a2∶b2
8.关于电阻的计算式R=和决定式R=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B.导体的电阻仅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
C.导体的电阻不随工作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D.对一段确定的导体来说,在恒温下比值是恒定的,导体电阻不随U或I的变化而变化
9.(多选)将两截阻值均为R、长度均为L的均匀铜棒A和铝棒B沿中轴线对接后串联接入电路中,已知两棒的横截面积分别为SA和SB,忽略温度变化对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铜棒和铝棒的电流大小一定相同
B.铜棒两端的电压与铝棒两端电压之比为SB∶SA
C.铜和铝的电阻率之比为SA∶SB
D.电路稳定后两棒中电场强度均为零
10.如图所示,其中电流表A的量程为0.6
A,表盘均匀划分为30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0.02
A;R1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R2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2倍.若用电流表A的表盘刻度表示流过接线柱1的电流值,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4
A
B.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2
A
C.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6
A
D.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1
A
11.在研究金属电阻阻值与温度的关系时,为了能够较准确地测出金属电阻的阻值,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除了金属电阻Rx外,还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学生电源E,灵敏电流计G,滑动变阻器R、R3,定值电阻R1、R2,电阻箱R0,开关S,控温装置,导线若干.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将R0调至适当数值,R的滑片调至最右端,R3的滑片调至最下端,闭合开关S;
②把R的滑片调至适当位置,调节R0,并逐步减小R3的阻值,直到R3为零时,电流计G指针不发生偏转,记录R0的阻值和Rx的温度;
③多次改变温度,重复实验;
④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②中,电流计G指针不发生偏转时,a点电势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点电势.
(2)某次测量时,R0的旋钮如图乙所示,则R0的读数为    Ω.
(3)用R0、R1、R2表示Rx,Rx=    .
(4)求出的阻值Rx和对应温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t/℃
35.0
40.0
45.0
50.0
55.0
阻值Rx/Ω
58.3
59.4
60.6
61.7
62.8
请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纸上描绘出Rx-t图线.
(5)本实验中R3的作用为    .
12.某同学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1)测量电阻阻值,正确使用欧姆表“×10”挡,指针偏转如图甲所示,该同学认为此时读数误差较大,应该将欧姆表量程调换为    (填“×1”或“×100”)挡,改变量程后应该    ,然后再进行电阻测量.
(2)利用图乙电路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观测到电压表指针发生偏转,而电流表指针不动,移动变阻器滑动片,电流表指针读数始终为零.在不断开电路的情况下,使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应将多用表旋钮拨到    挡(填“欧姆”“直流电流”“直流电压”或“交流电压”),在a、e间检测,当检查滑动变阻器时,应将红表笔与    (填“c”或“d”)接线柱接触,若此时多用表指针发生偏转,电路故障应是滑动变阻器    (填“短路”或“断路”).
(3)图丙所示黑盒子有三个接线柱,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探究其内部电路(其中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特点,即正向电阻忽略不计,反向电阻无穷大).当黑、红表笔分别接触1、2时电表指针发生瞬间偏转后又偏转消失;当黑、红表笔分别接触2、3时电表指针发生稳定的偏转角度;当红、黑表笔分别接触2、3时电表指针不发生偏转;则黑盒内电路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