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年级上语文5七律·长征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六年级上语文5七律·长征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6 16:2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目录
1 创情境导新课
3 借积累绘画面
4 读诗歌感韵律
2 读诗歌谈感受
5 析语言探特色
6 拓诗境读类文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歌曲《十送红军》
 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
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笔下,长征是“前所未闻的故事”。
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
在毛泽东的笔下,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什么?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他是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读诗歌,谈感受
1.读诗题,你发现了什么?
2.自由朗读,谈谈你朗读后的感受或疑惑。
借积累,绘画面
诗歌为我们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雄壮图画,请结合你所积累的历史知识,用简洁的语言描绘每幅画面的内容。
读诗歌,感诗韵
观察这首诗每一联末尾最后一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读诗歌,感诗韵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读诗歌,感诗韵
an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读诗歌,感诗韵
读诗歌,感诗韵
温馨提示:
把握平声和缓,仄声短促的要领,
要抑扬顿挫,音韵和谐,读出气势。
读诗歌,感诗韵
朗读形式:范读、赛读、齐读
思考感悟: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
红军去迎接最后的胜利?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英勇豪迈的气概
析语言,探特色
1.品读诗歌,请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语言特色。
示例: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激动;
“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
析语言,探特色
2.本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体现了诗人的奇特想象、博大胸襟和英雄气魄。
体现了诗作的革命浪漫主义风格。
高度的概括性
巧用夸张对比
析语言,探特色
3.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途经十一个省,作者选择了哪些“山”?哪些“水”?为什么如此选择?
方法指导:细细地读,慢慢地找,静静地想,图片辅助。
突破四道封锁线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翻越大雪山
走过水草地
析语言,探特色
1.以“万水千山”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通过撷取典型场景和事例凸现长征精神。
2.依据生活的真实顺序叙述长征途中的典型场景和史实,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以地名推动景致转换向前
析语言,探特色
拓诗境,读类文
拓展探究:
像这样蕴藏着乐观积极,展现着王者之风的诗歌,在毛泽东主席的长征诗词中,俯首可拾。在毛泽东主席的《清平乐?六盘山》《忆秦娥?娄山关》这两首词里,又蕴含着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探索。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其间经过11个省,翻过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爬雪山,过草地,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其间他们历经无数次生死考验,由开始时的八万多人到长征胜利时,只剩下了六千多人。终于,1935年10月,长征即将胜利,毛主席回顾所经历的艰难险阻,激动地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创作背景
齐读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