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学制)(2001)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 5.22课 探索宇宙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六三学制)(2001)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 5.22课 探索宇宙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06 23:1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探索宇宙?
一.课标分析
本课所在单元为青岛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本单元由《太阳家族》、《神秘星空》、《探索宇宙》、《未来家园》共4课组成。和前面的教材在设计上有所不同,这册教材的内容不是从科学知识的具体层面展开,而是对前面几个学期科学课学习的梳理和总结,在这个基础上力图打开学生新的视野,引起新的关注,激发他们对科学更大的兴趣,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和认识事物的窗口,进一步弄清原来前面科学课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疑惑,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以寻求新的探索和发展,为今后科学课的学习打基础。
本课是第22课,分为两大活动。第一是了解人类是怎样观察天体、认识宇宙的,认识其发展历程是: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空间望远镜。第二是了解、认识航天器的发展通过“电子展厅我来办”,训练小组合作,最后是全班的展示与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明显扩大,探究能力得以提高,资料的收集能力也在明显提升。
本课在组织活动时要关注三维目标。
科学探究: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交流与合作;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科学知识: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意识到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付出的艰辛;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
二.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共四课:《太阳家族》、《神秘星空》、《探索宇宙》和《未来家园》。《探索宇宙》主要是通过望远镜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两条主线,引领学生了解人类认识、探索宇宙空间的历程。
本课作为小学阶段最后一单元中的一课,很显然具有一定的总结性和拓展延伸性。本课的准备活动搜集并整理有关望远镜以及宇宙探索的进步、世界各国航天技术发展历程的相关资料。教科书背景图暗示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教学过程包括两个活动。
活动一:人类是怎样观察天体的?教材出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望远镜,并通过资料卡了解望远镜的发展及人类观察天体的发展历史。
活动二:走进航天展厅。展示了世界及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历史,使学生充分认识世界,特别是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及现状,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拓展活动提出进一步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提示学生课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宇宙的深远意义,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交流与合作;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科学知识: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意识到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付出的艰辛;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意识到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付出的艰辛;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是小学科学课程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在前面几个学期的地球与宇宙的学习中,经历了大量的观察、描述、提出问题、开展实验、交流等活动,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本册本单元和前面单元在设计上有所不同,内容不是从科学知识的具体层面展开,而是对前面多个学期科学课学习的梳理和总结,在这个基础上力图打开学生新的视野,引起新的关注,激发他们对科学更大的兴趣,进一步弄清原来前面科学课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疑惑,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以寻求新的探索和发展,为今后科学课的学习打基础。
对学情把握上,我采用了问卷法、访谈法。设计了10个小问题,了解孩子对航天知识的了解: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观测天体太空的天方望远镜说出两种等等等。
总起来说,学生经过学习对科学课己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普遍喜欢上科学课。有的孩子上课认真,发言积极;有的孩子知道该观察什么,怎样将自己观察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图片表达出来。
本课中学生应用一对一信息化学习终端,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学生在五年级己学习过PPT演示文稿模块,所以对于制作简单的PPT作业,对提供的PPT模板进行素材的充实、美化,形成电子展板,应该不是难点。
对“地球与宇宙”这一方面知识的综合、归纳与最后升华形成宇宙认知的体系的总结课,是在学生对宇宙有一定的了解基础上进行学习课堂学习中,学生利用观看媒体资料、图片、视频,通过学生“观看、阅读、倾听、思考、探究、联想”等方式教学,学生非常感兴趣。孩子们分组围绕专题,进行信息的搜集、讨论和整理,然后进行组间分享、展示活动,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四.教学过程
一、视频引入新课: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的世界,被称为“宇宙”。我们来看一个视频。
播放视频。
看完这个视频,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宇宙里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遨游太空,探索宇宙。
板书:22.探索宇宙
二、了解人类观察、探索宇宙的过程:
(一)活动一: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
1.谈话: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用肉眼观测宇宙,对于一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常常通过编撰神话、传说来表达他们对宇宙的好奇和向往。谁知道有哪些神话传说呢 ?
2.学生讲解神话故事,
譬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嫦娥奔月。
3.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讲解神话故事所揭示的对宇宙的思考:
盘古开天是古人对天地产生原因的解释
女娲补天是古人对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分布的解释
夸父逐日是古人对太阳东升西落的解释
嫦娥奔月是古人看到月亮上有阴暗相间的阴影而想到的
4.小结:古人对宇宙的探索主要靠肉眼来观察的,并常常为一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编纂神话寄托理想。
【通过神话故事,使学生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工具是简单的,收获也是较少的,也为后面讲解先进的观测工具做铺垫,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帮助。】
(二)活动二:了解宇宙探测工具的发展。
1.谈话: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开始借助工具来探索宇宙,观测宇宙的工具有哪些呢?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整理一下课前搜集的资料,讨论交流:
2.学生介绍望远镜:
(1)折射望远镜:最早的天文望远镜是折射望远镜,是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在1609年发明的,通过望远镜观测到了月球的高地和环形山投下的阴影,接着又发现了太阳黑子,此外还发现了木星的4个最大的卫星,土星光环、太阳的自转、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月球的周日和周月天平动,以及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
(2)反射望远镜:1672年牛顿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能更清晰的观测到比较暗的天体,获得卓越的行星外观,具有较好的月球和行星的观测性能,清楚地观测到了木星的8个较大卫星。
(3)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好比是天文学家的“顺风耳”,随着地球的运动,望远镜扫射天空,接受天体发来的无线电波,天文学家就是通过它捕捉来自宇宙的各种信息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类星体、脉冲星以及处在宇宙边缘的其它射电源。发现第一个射电脉冲双星系统,证实了引力波的存在,并首次发现的太阳系外的行星系统,
(4)空间望远镜:著名的哈勃望远镜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空间望远镜,人们把它的诞生看成是天文学走向空间时代的一座里程碑。通过哈勃望远镜对宇宙的扩张速率和年龄有更正确的认知,并且发现宇宙的膨胀也许实际上是在加速中。宇宙的年龄是137亿年。证实了黑洞的存在,被用来研究太阳系外围的天体。
3.其他学生简要补充其他望远镜
例如:叶凯士望远镜,海尔望远镜,胡克望远镜,中国天眼等。
4.了解其他观测工具。
从最早的折射望远镜到先进的射电望远镜和太空望远镜,科技的发展让我们观看宇宙的视野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但是,在地球上用望远镜观察宇宙,获得的信息毕竟是有限的,那么,在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中又利用了哪些工具呢?
学生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知道了探索宇宙的其他工具
如:运载工具: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
播放:航天飞机发射视频
探测工具:空间站,宇宙飞船,探测器,人造卫星。
播放:嫦娥四号探测器月背着陆瞬间视频
三、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探索宇宙所取得的成就。
谈话: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断前进着,我们中国在宇宙探索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课前同学们已经查阅资料了解了中国的航天发展史,为了检查同学们对中国航天的了解程度,我们将举行“中国航天”的新闻发布会,找两组同学来跟大家分享一下那些让中国人感到骄傲的航天大事。下面同学们准备2分钟。
两组同学展示“中国航天”的新闻发布会。
通过了解航天事故,让学生得到启示
谈话:通过刚才的新闻发布会,我们了解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我们为中国点赞!但是探索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视频。
播放航天事故视频。
看完这个视频,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谈看完航天事故后的感受。
五.学生写感受,总结本节
谈话:挫折和失败没有阻止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我们的航天事业蒸蒸日上,焕发着勃勃的生命力,下面我们看一个视频。
播放: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视频
谈话:看完了这让人振奋的一幕,我们的心情非常的激动,下面就请同学们以“中国梦,航天梦,我的梦”为主题,写一写学完这节课的感受。
学生写完展示。
谈话:让我们把自己的梦想贴在长征运载火箭上,共同助力中国的航天事业。
学生派代表将梦想贴在火箭上。
谈话: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搜集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进行交流。
愿长征火箭承载着我们的梦想继续遨游太空,探索宇宙。
【板书设计】:
22、探 索 宇 宙
?
观测 ──?????肉 眼??       ? 
?????????????? 望 远 镜       ?
运载 ──?????运载火箭
??航天飞机???
探测 ──?? ?宇宙飞船    ?????
? 探测器
       人造卫星
空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