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6个小题,共42分.1~10小题各3分,11~16小题各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当前,“低头族”已成为热门话题之一,小颖为了解路边行人步行边低头看手机的情况,她应采用的收集数据的方式是(
)
A.
对学校的同学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B.
对在路边行走的学生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C.
对在路边行走的行人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D.
对在图书馆里看书的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2.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为了简明扼要的介绍空气的组成情况,较好的描述数据,最适合使用的统计图是( )
A.
扇形图
B.
条形图
C.
折线图
D.
直方图
3.某校为了了解学生对“白求恩同志事迹”的知晓情况,从全校2
4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在这次调查中,样本是(
)
A.
2
400名学生
B.
所抽取100名学生对“白求恩同志事迹”的知晓情况
C.
100名学生
D.
每一名学生对“白求恩同志事迹”知晓情况
4.
如图是某班学生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占总人数比例的统计图,则参加人数最多的课外兴趣小组是【
】
A.
棋类组
B.
演唱组
C.
书法组
D.
美术组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频数越小,频率越大
B.
频数大,频率也一定大
C.
频数一定时,频率越小,总次数越大
D.
频数很大时,频率可能超过1
6.株洲市展览馆某天四个时间段进出馆人数统计如下,则馆内人数变化最大时间段为()
9:00–10:00
10:00–11:00
14:00–15:00
15:00–16:00
进馆人数
50
24
55
32
出馆人数
30
65
28
45
A.
9:00–10:00
B.
10:00–11:00
C.
14:00–15:00
D.
15:00–16:00
7.统计得到的一组数据有80个,其中最大值为141,最小值为50,取组距为10,可以分成(
)
A.
10组
B.
9组
C.
8组
D.
7组
8.某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共有A,B,C,D,E五个小组,频数分别为10,15,25,35,10,则直方图中,长方形高的比为(
)
A.
2∶3∶5∶7∶2
B.
1∶3∶4∶5∶1
C.
2∶3∶5∶6∶2
D.
2∶4∶5∶4∶2
9.如图,某校八年级(6)班就上学方式做出调查后绘制了条形统计图,那么乘车上学的人数是(
)
A.
8
B.
16
C.
24
D.
48
10.体育老师对八年级(2)班学生“你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是什么?(只写一项)”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把所得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由图可知,最喜欢篮球的学生的频率是( )
A.
16%
B.
24%
C.
30%
D.
40%
11.
在某次考试中,某班级的数学成绩统计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得分在~80分之间的人数最多
B.
该班总人数为40人
C.
得分在90~100分之间的人数最少
D.
不低于60分为及格,该班的及格率为80%
12.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我国A市与B市在2017年4月份的日平均气温的情况,记该月A市和B市日平均气温是8
℃的天数分别为a天和b天,则a+b=(
)
A.
10
B.
12
C.
20
D.
15
13.为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某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项目,小明对某班同学参加锻炼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了下面的统计图(1)和图(2),则扇形统计图(2)中表示“足球”项目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
A.
45°
B.
60°
C.
72°
D.
108°
14.将某班女生的身高分成三组,情况如表所示,则表中a的值是(
)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频数
6
10
a
频率
b
c
20%
A.
2
B.
4
C.
6
D.
8
15.自来水公司调查了若干用户的月用水量x(单位:吨),按月用水量将用户分成A、B、C、D、E五组进行统计,并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除B组以外,参与调查的用户共64户,则所有参与调查的用户中月用水量在6吨以下的共有( )
A.
18户
B.
20户
C.
22户
D.
24户
16.下表为甲、乙两人比赛投篮球的记录,以命中率(投进球数与投球次数的比值)来比较投球成绩的好坏,得知他们的成绩一样好,则①a-b=5;②a+b=18;③a∶b=2∶1;④a∶18=2∶3.其中正确的有(
)
学生
投进球数
没投进球数
投球次数
甲
10
5
15
乙
a
b
18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3个小题,共12分.17~18小题各3分;19小题有2个空,每空3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
17.在一次数学测试中
,某班50名学生的成绩分为六组,第一组到第四组的频数分别为6,8,9,12,第五组的频率是0.2
,则第六组的频数是_______.
18.某校对学生上学方式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并根据此次调查结果绘制了一幅不完整的扇形统计图(如图),其中“其他”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是36°,则“步行”的学生所占百分比是______.
19.空气质量状况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某市统计了去年每月空气质量达到良好以上的天数,整理后制成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该市去年空气质量连续提升的月份范围是____;扇形统计图中扇形A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7个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0.下列调查中,哪些适合抽样调查?哪些适合全面调查?为什么?
(1)工厂准备对一批即将出厂的饮料中含有细菌总数的情况进行调查;
(2)小明准备对全班同学所喜爱球类运动的情况进行调查;
(3)了解全市九年级同学的视力情况;
(4)某农田保护区对区内的水稻秧苗的高度进行调查.
21.如图所示,图1表示的是某教育网站一周内连续7天日访问总量的情况,图2表示的是学生日访问量占访问总量的百分比情况,观察图1、图2,解答下列问题:
(1)若这7天的日访问总量一共约为10万人次,求星期三的日访问总量;
(2)求星期日学生日访问量.
22.在开展“经典阅读”活动中,某学校为了解全校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情况,学校团委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调查他们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表.根据图表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频率分布表
阅读时间(小时)
频数(人)
频率
1≤x<2
18
0.12
2≤x<3
a
m
3≤x<4
45
0.3
4≤x<5
36
n
5≤x<6
21
0.14
合计
b
1
(1)填空:a=
,b=
,m=
,n=
;
(2)将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画图后请标注相应的频数).
23.我市某化工厂从2015年开始节能减排,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如图分别是该厂2015~201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单位:吨)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求该厂2015~2018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2)把图中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
24.某中学对全校1
200名学生进行“校园安全知识”的教育活动,从1
2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测试,成绩评定按从高分到低分排列分为A,B,C,D四个等级,并绘制了图1、图2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结合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本次抽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2)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求扇形统计图中“A”所在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25.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某校举行了以“爱我黄石”为主题的图片制作比赛,评委会对200名同学的参赛作品打分发现,参赛者的成绩x均满足50≤x<100,并制作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若依据成绩,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参赛同学中抽40人参加图片制作比赛总结大会,则从成绩80≤x<90的选手中应抽多少人?
(3)比赛共设一、二、三等奖,若只有25%的参赛同学能拿到一等奖,则一等奖的分数线是多少?
26.下面是权威机构公布的一组反映世界人口的数据:1957年世界人口为30亿,17年后(即1974年)增加了10亿,即达到40亿;又过了13年达到50亿;到1999年全世界人口达到60亿.以此速度,人口学专家预测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而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超过90亿,其中亚洲人口最多,将达到52.68亿,北美洲3.92亿,欧洲8.28亿,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8.09亿,非洲17.68亿.有一位同学根据以上提供的数据制作了三幅统计图,请根据这些统计图回答问题.
(1)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了什么内容?
(2)从哪幅统计图中最能看出世界人口的总体变化情况?
(3)2050年非洲人口大约将达到多少亿?你是从哪幅统计图中得到这个数据的?
(4)2050年亚洲人口比其他各洲人口的总和还要多,你从哪幅统计图中可以明显地得到这个结论?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6个小题,共42分.1~10小题各3分,11~16小题各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当前,“低头族”已成为热门话题之一,小颖为了解路边行人步行边低头看手机的情况,她应采用的收集数据的方式是(
)
A.
对学校同学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B.
对在路边行走的学生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C.
对在路边行走的行人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D.
对在图书馆里看书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答案】C
【解析】
【详解】解:A、对学校的同学发放问卷进行调查不具代表性、广泛性,故A错误;
B、对在路边行走的学生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不具代表性、广泛性,故B错误;
C、对在路边行走的行人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具代表性、广泛性,故C正确;
D、对在图书馆里看书的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不具代表性、广泛性,故D错误;
故选C.
2.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为了简明扼要的介绍空气的组成情况,较好的描述数据,最适合使用的统计图是( )
A.
扇形图
B.
条形图
C.
折线图
D.
直方图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意,得
要求直观反映空气的组成情况,即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择扇形统计图.故选A.
3.某校为了了解学生对“白求恩同志事迹”的知晓情况,从全校2
4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在这次调查中,样本是(
)
A.
2
400名学生
B.
所抽取的100名学生对“白求恩同志事迹”的知晓情况
C.
100名学生
D.
每一名学生对“白求恩同志事迹”的知晓情况
【答案】B
【解析】
【分析】
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据此即可判断.
【详解】解:在这次调查中,样本是:所抽取的100名学生对“白求恩同志事迹”的知晓情况;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样本的定义,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
4.
如图是某班学生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占总人数比例的统计图,则参加人数最多的课外兴趣小组是【
】
A.
棋类组
B.
演唱组
C.
书法组
D.
美术组
【答案】B
【解析】
根据扇形统计图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则参加人数最多的课外兴趣小组即为所占百分比最大的部分.故选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频数越小,频率越大
B.
频数大,频率也一定大
C.
频数一定时,频率越小,总次数越大
D.
频数很大时,频率可能超过1
【答案】C
【解析】
A、总次数一定时,频数越小,频率越小,错误;B、总次数一定时,频数大,频率也一定大,错误;C、正确;D、频率之和等于1,错误,
故选C.
6.株洲市展览馆某天四个时间段进出馆人数统计如下,则馆内人数变化最大时间段为()
9:00–10:00
10:00–11:00
14:00–15:00
15:00–16:00
进馆人数
50
24
55
32
出馆人数
30
65
28
45
A.
9:00–10:00
B.
10:00–11:00
C.
14:00–15:00
D.
15:00–16:00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统计表可得:10:00﹣11:00,进馆24人,出馆65人,差之最大,
故选B.
考点:统计表.
7.统计得到的一组数据有80个,其中最大值为141,最小值为50,取组距为10,可以分成(
)
A.
10组
B.
9组
C.
8组
D.
7组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求组数,根据组数=(最大值-最小值)÷组距计算,注意小数部分要进位.
【详解】解:在样本数据中最大值为141,最小值为50,它们的差是141-50=91,已知组距为10,那么由于91÷10=9.1,
故可以分成10组.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组数的计算,属于基础题,掌握组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只要根据组数的定义“数据分成的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来解即可.
8.某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共有A,B,C,D,E五个小组,频数分别为10,15,25,35,10,则直方图中,长方形高的比为(
)
A.
2∶3∶5∶7∶2
B.
1∶3∶4∶5∶1
C.
2∶3∶5∶6∶2
D.
2∶4∶5∶4∶2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长方形高的比等于10:15:25:35:10=2:3:5:7:2.
故选A.
9.如图,某校八年级(6)班就上学方式做出调查后绘制了条形统计图,那么乘车上学的人数是(
)
A.
8
B.
16
C.
24
D.
48
【答案】C
【解析】
【分析】
从条形统计图中找到乘车人数条形图,读出数据即可.
【详解】解:由条形统计图可知,乘车上学的人数是24人.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的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
10.体育老师对八年级(2)班学生“你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是什么?(只写一项)”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把所得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由图可知,最喜欢篮球的学生的频率是( )
A.
16%
B.
24%
C.
30%
D.
40%
【答案】D
【解析】
解:读图可知:共有(4+12+6+20+8)=50人,其中最喜欢篮球的有20人,故频率最喜欢篮球的频率=20÷50=0.4.故选D.
11.
在某次考试中,某班级的数学成绩统计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得分在~80分之间的人数最多
B.
该班总人数为40人
C.
得分在90~100分之间的人数最少
D.
不低于60分为及格,该班的及格率为80%
【答案】D
【解析】
【分析】
A、根据条形统计图找出人数最多的分数段即可做出判断;B、各分数段人数相加求出总人数即可做出判断;C、根据条形统计图找出人数最少的分数段即可做出判断;D、找出不低于60分的人数,除以总人数求出及格率即可做出判断.
【详解】根据图形得:50~60分之间的人数为4人;60~70分之间的人数为12人;70~80分之间的人数为14人;
80~90分之间的人数为8人;90~100分之间的人数为2人,
则得分在70~80分之间的人数最多;得分在90~100分之间的人数最少;总人数为4+12+14+8+2=40人;
不低于60分为及格,该班的及格率为(12+14+8+2)÷40=90%,
故选D.
12.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我国A市与B市在2017年4月份的日平均气温的情况,记该月A市和B市日平均气温是8
℃的天数分别为a天和b天,则a+b=(
)
A.
10
B.
12
C.
20
D.
1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折线图即可求得a、b的值,从而求得代数式的值.
【详解】解:根据图表可看出气温是8
℃,A市为10天,B市为2天,得:a=10,b=2,
则a+b=10+2=12.
故答案为12.
【点睛】本题考查对折线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
13.为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某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项目,小明对某班同学参加锻炼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了下面的统计图(1)和图(2),则扇形统计图(2)中表示“足球”项目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
A.
45°
B.
60°
C.
72°
D.
108°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总人数是:20÷40%=50(人),
则足球的人数所占的比例是:×100%=20%,
则扇形统计图(2)中表示”足球”项目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360°×20%=72°.
故选C.
考点:1.条形统计图2.扇形统计图.
14.将某班女生的身高分成三组,情况如表所示,则表中a的值是(
)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频数
6
10
a
频率
b
c
20%
A.
2
B.
4
C.
6
D.
8
【答案】B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各小组的频率之和等于1得出第一组与第二组的频率和,然后用频数除频率求出数据总数,从而求出a的值.
【详解】解:∵第一组与第二组的频率和为1-20%=80%,
∴该班女生的总人数为(6+10)÷80%=20,
∴第三组的人数为20×20%=4.
∴a=4.
故选B.
【点睛】本题是对频率、频数灵活运用的综合考查.本题关键用频数除频率求出总数,注意:每个小组的频率之和等于1,频率=频数÷总数.
15.自来水公司调查了若干用户的月用水量x(单位:吨),按月用水量将用户分成A、B、C、D、E五组进行统计,并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除B组以外,参与调查的用户共64户,则所有参与调查的用户中月用水量在6吨以下的共有( )
A.
18户
B.
20户
C.
22户
D.
24户
【答案】D
【解析】
解:根据题意,参与调查的户数为:64÷(10%+35%+30%+5%)=80(户),其中B组用户数占被调查户数的百分比为:1﹣10%﹣35%﹣30%﹣5%=20%,则所有参与调查的用户中月用水量在6吨以下的共有:80×(10%+20%)=24(户),故选D.
16.下表为甲、乙两人比赛投篮球的记录,以命中率(投进球数与投球次数的比值)来比较投球成绩的好坏,得知他们的成绩一样好,则①a-b=5;②a+b=18;③a∶b=2∶1;④a∶18=2∶3.其中正确的有(
)
学生
投进球数
没投进球数
投球次数
甲
10
5
15
乙
a
b
18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甲乙的成绩一样好;故两人命中的比例相等,易得a+b=18,且a:b=2:1,解可得a=12,b=6;再依次判断每一项.
【详解】甲乙的成绩一样好;故两人命中的比例相等,甲进球:甲没进=10:5=2:1,则乙进球:乙没进=2:1即a:b=2:1,从图中看
a+b=18,可求得a=12,b=6.
以此判断下列项:
①a-b=6,原式a-b=5,故此项错误.
②a+b=18,此项正确.
③a∶b=2∶1,此项正确.
④a∶18=2∶3
,此项正确.
正确答案:②③④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统计表的理解与运用,根据题意找到a,b的关系,求出值是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3个小题,共12分.17~18小题各3分;19小题有2个空,每空3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
17.在一次数学测试中
,某班50名学生的成绩分为六组,第一组到第四组的频数分别为6,8,9,12,第五组的频率是0.2
,则第六组的频数是_______.
【答案】5
【解析】
试题分析: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把它分成6组,第一组到第四组的频数分别为6,8,9,12,根据第五组的频率是0.2,求出第五组的频数,用样本容量减去前五组的频数,得到第六组的频数是50-6-8-9-10-12=5.
考点:频数与频率
18.某校对学生上学方式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并根据此次调查结果绘制了一幅不完整的扇形统计图(如图),其中“其他”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是36°,则“步行”的学生所占百分比是______.
【答案】40%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其他”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是36°,算出“其他”所占的百分比,再计算“步行”部分所占百分比,即可解答.
【详解】解:∵“其他”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是36°,
∴“其他”部分所对应的百分比为:×100%=10%,
∴“步行”部分所占百分比为:100%-10%-15%-35%=40%,
故答案为40%.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扇形统计图,熟知从扇形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空气质量状况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某市统计了去年每月空气质量达到良好以上的天数,整理后制成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该市去年空气质量连续提升的月份范围是____;扇形统计图中扇形A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
【答案】
(1).
6~12
(2).
60°
【解析】
【分析】
(1)从折线统计图上可以看出该市去年空气质量持续上升的月份段即为答案.
(2)根据圆周角360°乘以A类所占的比例,可得答案,
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部分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的比.
【详解】(1)从折线统计图上可以看出该市去年空气质量连续提升的月份从6~12.
(2)扇形统计图中扇形A的圆心角的度数360°×=60°;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
能从折线统计图中读取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7个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0.下列调查中,哪些适合抽样调查?哪些适合全面调查?为什么?
(1)工厂准备对一批即将出厂的饮料中含有细菌总数的情况进行调查;
(2)小明准备对全班同学所喜爱的球类运动的情况进行调查;
(3)了解全市九年级同学的视力情况;
(4)某农田保护区对区内的水稻秧苗的高度进行调查.
【答案】(1)适合抽样调查,因为调查具有破坏性.(2)适合全面调查,因为考察对象数量适当,并且易于调查.(3)适合抽样调查,因为考察对象较多,且费时、费力.(4)适合抽样调查,因为考察对象的数量巨大,且费时.
【解析】
全面调查是指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调查,而抽样调查则是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来进行调查.全面调查的优点是能反映总体的真实情况,缺点是费时、费力,具有破坏性等;而抽样调查的优点是既省时省力又较为经济,缺点是抽查的结果与真实水平有一定的误差.本题中(1)(4)因为具有破坏性,且费时或数量太大等原因,所以适合抽样调查,而(3)中的调查因为工作量等原因也适合抽样调查;(2)中的调查因为数量不大,故可采取全面调查.
21.如图所示,图1表示的是某教育网站一周内连续7天日访问总量的情况,图2表示的是学生日访问量占访问总量的百分比情况,观察图1、图2,解答下列问题:
(1)若这7天的日访问总量一共约为10万人次,求星期三的日访问总量;
(2)求星期日学生日访问量.
【答案】(1)0.5;(2)0.9万人次
【解析】
【分析】
(1)由这7天日访问总量一共约为10万人次,结合条形统计图可得除星期三以外的其它天的日访问总量分别为:0.5万人次,1万人次,1万人次,1.5万人次,2.5万人次,3万人次,继而求得星期三的日访问总量;
(2)由星期日的日访问总量为3万人次,结合扇形统计图可得星期日学生日访问总量占日访问总量的百分比为30%,继而求得星期日学生日访问总量;
【详解】解:(1)10-0.5-1-1-1.5-2.5-3=0.5(万人次).
(2)3×30%=0.9(万人次).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综合运用.注意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22.在开展“经典阅读”活动中,某学校为了解全校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的情况,学校团委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调查他们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表.根据图表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频率分布表
阅读时间(小时)
频数(人)
频率
1≤x<2
18
0.12
2≤x<3
a
m
3≤x<4
45
0.3
4≤x<5
36
n
5≤x<6
21
0.14
合计
b
1
(1)填空:a=
,b=
,m=
,n=
;
(2)将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画图后请标注相应的频数).
【答案】(1)a=30,b=150,m=0.2,n=0.24;(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阅读时间为1≤x<2人数及所占百分比可得,求出总人数b=150,再根据频率、频数、总人数的关系即可求出m、n、a;
(2)根据数据将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即可;
【详解】解:(1)b=18÷0.12=150(人),
∴n=36÷150=0.24,
∴m=1-0.12-0.3-0.24-0.14=0.2,
∴a=0.2×150=30;
故答案为a=30,b=150,m=0.2,n=0.24;
(2)如图所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频数(率)分布表与条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方法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3.我市某化工厂从2015年开始节能减排,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如图分别是该厂2015~201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单位:吨)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求该厂2015~2018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2)把图中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
【答案】(1)100(吨);(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可求出该厂2015-2018年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然后分别求出这四年的排放量即可得出这四年平均每年二氧化硫排放量;
(2)根据求出的四年的排放量可补全折线图.
【详解】(1)解:(1)∵该厂2016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20吨,占2015-2018年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的20%.
∴该厂2015-2018年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是
20÷20%=100(吨).
(2)
【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及相关计算.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部分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的比.
24.某中学对全校1
200名学生进行“校园安全知识”的教育活动,从1
2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测试,成绩评定按从高分到低分排列分为A,B,C,D四个等级,并绘制了图1、图2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结合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本次抽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2)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求扇形统计图中“A”所在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答案】(1)60人;(2)见解析;(3)72°
【解析】
【分析】
(1)根据A等级有12人,占20%,即可求得抽查的总人数;
(2)根据百分比的定义求得B、D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解答;
(3)利用360°乘以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解.
【详解】解:(1)12÷20%=60(人).
(2)B所占的百分比是×100%=40%.
D所占的百分比是1-20%-40%-30%=10%.
C的人数是60×30%=18(人).
D的人数是60×10%=6(人).
如图所示.
(3)360°×20%=7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25.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某校举行了以“爱我黄石”为主题的图片制作比赛,评委会对200名同学的参赛作品打分发现,参赛者的成绩x均满足50≤x<100,并制作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若依据成绩,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参赛同学中抽40人参加图片制作比赛总结大会,则从成绩80≤x<90的选手中应抽多少人?
(3)比赛共设一、二、三等奖,若只有25%的参赛同学能拿到一等奖,则一等奖的分数线是多少?
【答案】(1)见解析;(2)8;(3)80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利用总人数200减去其它各组的人数即可求得第二组的人数,从而作出直方图;
(2)设抽了x人,根据各层抽取的人数的比例相等,即可列方程求解;
(3)利用总人数乘以一等奖的人数,据此即可判断.
解:(1)200﹣(35+40+70+10)=45,如下图:
(2)设抽了x人,则,解得x=8;
(3)依题意知获一等奖的人数为200×25%=50(人).
则一等奖的分数线是80分.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26.下面是权威机构公布的一组反映世界人口的数据:1957年世界人口为30亿,17年后(即1974年)增加了10亿,即达到40亿;又过了13年达到50亿;到1999年全世界人口达到60亿.以此速度,人口学专家预测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而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超过90亿,其中亚洲人口最多,将达到52.68亿,北美洲3.92亿,欧洲8.28亿,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8.09亿,非洲17.68亿.有一位同学根据以上提供的数据制作了三幅统计图,请根据这些统计图回答问题.
(1)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了什么内容?
(2)从哪幅统计图中最能看出世界人口的总体变化情况?
(3)2050年非洲人口大约将达到多少亿?你是从哪幅统计图中得到这个数据的?
(4)2050年亚洲人口比其他各洲人口的总和还要多,你从哪幅统计图中可以明显地得到这个结论?
【答案】(1)见解析;(2)世界人口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3)2050年非洲人口大约为17.68亿,从2050年世界人口分布预测条形统计图中得到这一数据的;(4)2050年世界人口分布预测扇形统计图
【解析】
【分析】
根据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结合图形直接回答题目中的4个问题即可.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
【详解】解:(1)世界人口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清楚地反映了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2050年世界人口分布预测扇形统计图反映了各洲在世界人口分布中所占的百分比;2050年世界人口分布预测条形统计图,反映了各洲2050年时的预测人口数.
(2)世界人口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
(3)2050年非洲人口大约为17.68亿,从2050年世界人口分布预测条形统计图中得到这一数据的.
(4)2050年世界人口分布预测扇形统计图.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