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变色龙》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变色龙》说课稿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6 20:0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变色龙》说课稿
一、说教材
? (一)教材内容与地位
? 《变色龙》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也就是小说阅读训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小说是最能广泛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的内容最为丰富,讴歌美好、神圣、庄严,鞭挞丑陋、污秽、邪恶。阅读小说,可以更好的认识社会,品味生活,感悟人生。
??《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作者主要通过精彩的对话刻画了一个欺下媚上、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警察奥楚蔑洛夫的形象,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沙皇俄国的黑暗统治。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文学作品教学提出的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小说教学的要求,结合小说《变色龙》具体特点,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知目标:学习小说通过对话描写塑造人物性格的写法。
??2、能力目标:从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及作品的社会意义的入手,初步学会欣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作者通过人物对话所表现出来的对俄国沙皇走狗的讽刺。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导学目标和学生对小说所反映的俄国十九世纪社会现实缺乏了解的实际情况,本文导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对话中领会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分析奥楚蔑洛夫这一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则本文是导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本文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他们对小说的有一定的感知、欣赏能力,?能够自主梳理小说情节,理解小说所塑造的人物性格,并能依据文本评议小说中的人物。
??2.教学方法运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根据文章的特色和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在本课的导学过程中,我把课堂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议,尽情扮好学习主人这一角色。
??⑴充分地读: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因此,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读书思考。
??⑵自由地议: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充分展示各自给课文另拟的题目、分析奥楚蔑洛夫的形象、性格等环节中让他们充分交流,自由地议论,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互相沟通,互相启发,培养学生的求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⑶根据本文故事性强,语言描写生动的特点,我将在学生充分领会奥楚蔑洛夫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朱光潜说:鉴赏文章要“知人论世”,从而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领悟文章的主旨。
三、说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自然界中有一种蜥蜴,皮肤的颜色会随着环境颜色的改变而变化,今天,同学们也尝试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角色,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相信会有特别的收获。
(二)、作者简介:
本文的作者是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位伟大的作家,让学生认识他并激起学生对契诃夫作品的兴趣,那么简要介绍作者就显得尤为必要。简要的介绍既让学生认识了他,又给学生留下了进一步自主认识他的空间。
契诃夫,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在短篇小说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堪称俄国文学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艺术珍品。戏剧作品主要有《伊凡诺夫》《万尼亚舅舅》等。
(三)、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带问题自由默读课文。认真阅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是理解文章和分析文章的前提,所以我首先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阅读课文,同时带着问题能让学生有更明确的目的,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思考力。课件展示问题:随着案情的推进,奥楚蔑洛夫有了几次改变?并且用简要的话概括这几次变化。学生发言,说出自己的答案,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及时作出补充。
(四)、探究人物:
根据学习小说的必要要素,把握人物形象是尤为必要的一步。那么,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我设计了以下补全句子。这样做既能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熟悉明确描写手法的运用,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写作能力,一举两得。
文章对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描写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方法 。这些描写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性格?试完成以下句子:
我从( )中,看出他是一个( )的奥楚蔑洛夫。
(五)、探究主题:
因为本文情节比较容易理解,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所以在课堂是这部分比较省事,但要让学生从一个角色身上挖掘出社会内涵就比较吃力,因而我利用朱光潜先生的这句话作为引子,引导学生认识本文深层的内涵。本文深层内涵要得以把握必学首先知晓本文的写作背景,所以在“知人”后,我顺势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认识、理解本文的深层内涵。这样以来学生很容易把握,通俗易懂,当然难点也迎刃而解。
朱光潜说:鉴赏文章要“知人论世”
知人:奥楚蔑洛夫;
了解背景:《变色龙》写作于1884年,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强化反动统治,豢养了一批欺下媚上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而服务。他也制定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而干的却是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勾当。
论世:讽刺沙皇专制制度统治的黑暗腐败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本文情节清晰明了,人物形象鲜明,为了锻炼学生的创造力,也为今后学习第四单元打下一定基础,故而我设置了让学生变一幕短剧的课后作业。
试将本文小组合作改编成一幕短剧。
四、板书设计:
随着《变色龙》一文导读过程,概括小说情节,归纳出其媚上欺下、见风使舵、反复无常的性格特征,指出这一形象的走狗本质,为学生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这一人物的深远的社会意义提供了帮助。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变色龙
知人:奥楚蔑洛夫;
形象:趋炎附势、欺软怕硬、见风使舵
论世:讽刺沙皇专制制度统治的黑暗腐败
整个板书结构简洁美观,板面达意流畅,揭示了小说中的人物、情节、性格、本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