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 课件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第15课货币的使用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课件(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 课件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第15课货币的使用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课件(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06 15:2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1

1
第十五课 货币的使用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标要求:了解中外历史上货币的发行和使用情况,以及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
选择性必修一
1、与财富、商业有关的汉字,许多都以“贝”为偏旁,间接反映了上古时期曾以海贝充当货币的事实。
2、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还有用骨头、石头做成的仿制贝。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3
中国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
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4
春秋战国时期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秦朝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5
材料: 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交换日益扩大,金属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大量出现。但由于当时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诸侯国各自为政自行铸币,货币的地域性十分明显,各诸侯国货币的形状、大小、轻重及制造工艺水平悬殊,计算单位也差异甚大,币制极为混乱。由于币制的极不统一严重阻碍了赋税征收、货币流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政权的巩固。秦朝在统一币制的过程中不仅对货币的形、质、量有明确规定,而且严禁私人铸钱。秦统一币制后,货币分为二等,以黄金为上币,以锰为单位;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尽管秦行基暴政短促而亡,但其统一货币之功,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张诚《秦汉币制改革略论》
(1)原因:战国时期货币混乱;秦朝完成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和赋税征收的需要;巩固政权的需要。特点:统一币制;严禁私人铸钱;通行金属货币;统一形状和质量。
(2)影响: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有利于赋税征收、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有利于加强各地区之间的联系。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6
材料: 汉初仍使用秦制半两钱(重12铢),由于民间私铸,以致出现荚钱(重3铢)。民间还出现剪边半两钱,也就是一些人将秦半两钱剪下钱上的一圈青铜,七到八个半两钱就可剪下12铢青铜,市场混乱物价飞涨。为此,汉武帝颁布了盗铸金钱者死罪令,诏令各郡国铸行“元狩五铢钱”,但各郡国所铸五铢钱都具有偷工减料、不够五铢重的现象,而且越晚越粗劣。本来汉武帝改铸五铢钱的目的是树立信誉,稳定金融,以彻底解决私铸问题。但各郡国官吏习惯难改,依旧中饱私囊。元鼎二年,汉武帝诏令收回各郡国的铸币权,中央政府安排在长安上林苑统一铸造。汉代五铢钱重量准确,钱文秀丽,是我国历史上铸行数量最多、使用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铜钱。
??????????????????????????????——整理自《汉武帝的六次货币改革》
(1)背景:货币制度混乱;私铸钱现象十分严重;通货膨胀影响民生;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2)内容:从重立法,私铸钱者死罪;收回地方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影响:统一了货币发行;有利于稳定社会金融秩序;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加中央政府的收入。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7
汉武帝时开始铸造“五铢”铜钱
唐初铸行“开元通宝”钱
从文书重量到通宝、元宝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8
?? 隋代民间私铸之风仍然很盛,隋文帝虽屡次严加打击,终未能完全禁止。到隋炀帝继位后,朝政紊乱,“天下盗起,私铸钱行……”隋朝在紊乱的通货中归于灭亡。
唐武德四年(621年),在唐朝初步稳定国内局势后,唐高祖李渊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钱的铸行,使五铢钱退出了货币流通的领域。
开元通宝钱制把货币的单位由金属重量的直接标示改为纯粹的货币符号,开创了中国货币史上以“通宝”、“元宝”等作为铸币标示的货币系统。其次,秦汉以来的衡量系统,以二十四铢为一两,而开无通宝钱十枚重量,恰为一两,约合三十七点三克,平均每枚钱重七三克,与出土开元钱的实测重量基本吻合。其“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开元通宝钱的大小轻重成为唐以后历代铸币的基本标准,由此,以十钱为一两的衡量单位逐步形成。……开元通宝是唐朝统治200多年的主要流通货币,而且影响了中国1000多年钱币的形制。
????????????????????????????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背景:隋朝钱币私铸盛行、钱币紊乱促使隋朝灭亡;唐朝建立,国内局势初步稳定。
(2)意义:对我国钱币形制发展有划时代的影响;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我国的钱币衡制改为十进位制发挥重要作用;“通宝”即“流通宝货”之意,反映了人们对货币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9
北宋交子
元朝宝钞
从金属货币到纸币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10
材料??交子的诞生,与经济繁荣有莫大的关系,可谓大时代与小地区的因缘巧合。最早的纸币诞生在四川,除了北宋本身的时代背景,也在于四川的特殊性。四川因为躲避隋唐战乱,经济相对独立,贸易繁荣,因缺铜而依赖铁钱,铁钱与铜钱的比价根据记载似乎在10:1,携带不便。最终,四川茶叶和马匹等贸易的发达以及四川的铁钱的笨重,导致交子在相对独立和特殊的四川诞生。
?????????????????????????????????????????——摘编自徐瑾《白银帝国》
背景:北宋封建经济繁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交易量巨大;流通金属货币量不足;四川地区的特殊贸易和货币环境;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11
材料?交子本由四川民间百姓发行,发行者不久财衰,交子不能兑现,就发生了诉讼。朝廷下令将百姓发行的交子收归官营,以朝廷财力支持交子的流通和价值的稳定,交子就形成了官方发行的纸币。初期交子的价值十分稳定,有效地支持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北宋末期,为了攻打西夏而大量增发交子,使交子的流通数量远远地超过了法定的限额,结果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于是,宋徽宗改交子为钱引,以增加百姓对纸币的信心。
——摘编自石俊志《中国货币法制史话》
影响:初期都产生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市场流通,促进了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后期都产生了消极影响,造成严重通货膨胀,引发信任危机,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12
(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七月,革除诸路行用钞法之弊,诏统一印造交钞,以丝为本。十月,又以银为本,印造发行元宝交钞,简称中统钞。面额分二贯文、一贯文、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五十文、三十文、二十文、十文,共10种,法定银钞比价为钞两贯同白银一两。中统钞为唯一法定通货,通行全国。各路旧钞可到指定地点换用新钞。至元十二年(1275年),又废止南宋铜钱,以1:50的比价收回南宋会子,换发中统钞,并发行“厘钞”二文、三文、五文作为辅币。1282年禁止金银私相交易,只可在各路官库兑换。……至元二十四年……印造发行“至元通行宝钞”(简称至元钞),从五文到二贯共11种面额,与中统钞并行,以中统钞五贯折至元钞一贯。——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13
(至正十年)下诏云:“以中统交钞壹贯文省权铜钱一千文,准至元宝钞二贯,仍铸至正通宝钱与历代铜钱并用,以实钞法。至元宝钞,通行如故。子母相权,新旧相济,上副世祖立法之初意。”十一年(1351年),置宝泉提举司,掌鼓铸至正通宝钱、印造交钞,令民间通用。行之未久,物价腾踊,价逾十倍。又值海内大乱,军储供给,赏赐犒劳,每日印造,不可数计。舟车装运,轴轳相接,交料之散满人间者,无处无之。昏软者不复行用。京师料钞十锭,易斗粟不可得。既而所在郡县,皆以物货相贸易,公私所积之钞,遂俱不行,人视之若弊楮,而国用由是遂乏矣。——《元史》卷九七《食货志》五
原因:币制混乱;社会动荡;以满足财政需求为目的;货币超发;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危害:通货膨胀;社会矛盾激化;金融秩序遭到破坏;商业发展受到限制;人民负担加重;财政紧张。认识:纸币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反映;纸币承担货币流通功能,其价值要与真正货币相适应;纸币的流通量要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14
明朝中期白银货币化
晚清光绪银元
民国银元
从铜铸币到白银货币化
从手工铸币到机器制币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15
材料 中国从宋代至元明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猛,长途贸易也随之发展起来。客观上需要易于携带且价值量大的货币。明朝建国初是以铜钱为法定货币,洪武八年,明太祖命中书省造大明宝钞,在发行时就以法律禁止民间不得以金银、实物交易,违者治罪。但由于明代宝钞的发行并无准备金,宝钞在发行之初便出现通货膨胀现象,导致了百姓对宝钞的极不信任并弃而不用,迫使明政府接纳和认可了这一趋势。万历年间实行“一条鞭法”,“计亩征银”,最终在制度上确立了白银法定货币的她位。明代银本位制的一个致命缺陷在于货币供给的不稳定,无法根本解决白银的供求矛盾,是历史的机遇促成了白银货币化切实可行。 ——摘编自陈昆《宝钞崩坏、白银需求与海外白银流入》等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16
1、变化:明朝货币从铜钱到宝钞,再到铜、钞、银兼行,最后白银升为主币(或白银货币化由非法到合法并普及全社会)。
2、特点:用银自民间开始,屡禁不绝;民间趋势促动与朝廷法令推动相结合(或自下而上的趋势与自上而下的展开并行);民间趋势促动为主
3、原因:明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政局较为稳定;农耕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发展迅猛;宝钞信用日益丧失;政府赋税制度改革推动;明朝中期以来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或明朝长期保持巨额对外贸易顺差);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大量白银涌入中国。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17
法币
金圆券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18
材料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的金融货币极为紊乱,严重阻碍了商品交换和贸易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英磅、美元、日元相继贬值,金贱银贵,我国贸易条件急剧恶化。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东北的掠夺和日本货的倾销,对中国经济发展是一个严重打击。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局势,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实施币制改革,废除银本位制并实行白银国有,把钞票发行权收归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大银行,统一发行法币,依附于英磅和美元,实行”汇兑本位”制。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原因:币制混乱,阻碍经济和贸易发展;经济危机,白银你外流;日本侵华,倾销上平等。积极:统一了全国货币,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消极:依附于英磅和美元,成为英美帝国主义的经济附庸;实行货币贬值刺激经济为日后的通货膨胀埋下了隐患。
人民币的产生与壮大
{3C2FFA5D-87B4-456A-9821-1D502468CF0F}背景
标志
过程
影响
19
解放战争顺利进行,形式发展急需一种统一货币来代替原来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货币。
194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
从最初发行到1999年10月1日启用新版,人民币先后共发行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人民币地位平稳,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民币发行原则:经济发行、计划发行、集中统一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20
材料 北京时间12月1日凌晨,国际货币基金(IMF)宣布,人民币将纳入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成为自由使用的货币。……成功纳入SDR的货币篮子,是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上的里程碑 ——腾讯财经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中国经济实力曾强,国际地位提高,社会环境良好、汇率制度稳定;
国际:国际合作加强等。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21
时空坐标
铜铸币

海贝
西周

春秋战国
多种样式铜铸币
圆形方孔半两钱

西汉

五铢钱
开元通宝

交子
宝钞
白银
银元
法币
人民币



民国
新中国
时空观念
从自然货币到人工铸币;
从形制杂乱到规范统一;
从重量计算到抽象化、符号化;
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
从金属货币到纸币;
从手工铸造到机器制造;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22
1. 概念
世界货币体系是调节各国货币关系的一整套国际性的规则、安排、惯例和组织形式。它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汇率制度的确定;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国际收支的调整方式。
2.发展演变
国际金本位制
(1816——第一次世界大战)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1971)
( 1976——至今)
牙买加体系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23
建立
原因
特点
影响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贸易的发展;英国经济实力强大
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利于英国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
崩溃
原因
影响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黄金集中于少数国家;1929年经济危机造成黄金挤兑。美国宣布停止兑换黄金,禁止黄金出口
失去统一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动荡和混乱,形成多个货币集团各自为阵,一片混乱加剧了世界矛盾冲突
金本位货币制度的建立与崩溃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24
二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1945年百废待新的德国
残破的英国
“现在的欧洲是是什么呢?它是瓦砾......”
“即使我们卖掉我们全部黄金和外国资产,也不能付清订货的一半贷款。”
——丘吉尔在1947年的讲话
材料:美国的经济在战争期间获得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1940年的1006亿美圆上升到1945年的2136亿美圆。……美国的黄金储备1945年已占到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59%,1948年更增至74.5%。美国已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①二战使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②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③美国企图建立自己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25
建立:1944年7月,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26
布雷顿森林体系最基本特征是什么?
美元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2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大楼
世界银行总部大楼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2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 界 银 行
IMF
WB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2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 界 银 行
都是1945年成立
都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都处在美国的掌控之下
侧重汇率
短期贷款
侧重复兴和发展
长期贷款
发展困难找世行
调节汇率找基金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30
材料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的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材料二 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时间
1948—1960
1960—1965
1965—1970
增长率
6.8%
7.9%
11%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31
材料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根据成员国认缴资金的数额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32
积极影响:
(1)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标准和基础。
(2)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消极影响:
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建立起了自己的国际经济霸主地位,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
1971年,在美元出现危机的情况下,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课后思考
33
课下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亚投行的成立对世界经济有什么影响?
课堂小结
34
中国货币的演进
海贝
金属货币
纸币
人民币(新中国)
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
国际金本位制
(英镑为中心)
布雷顿森林体系
(以美元为中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 界 银 行
人民币国际化
板书设计
35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中国货币的演变历程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由自然货币转向人工货币
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
从文书重量到通宝、元宝
从金属货币到纸币
从铜铸币到白银货币化从手工铸币到机器制币
人民币的产生与发展
背景
金本位制度的建立与崩溃
二战后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形成
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
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评价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36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