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傅雷家书》课件(幻灯片1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课件(幻灯片16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6 20:4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
内容简介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一共摘编了傅雷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家书》
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中国的典范父母。
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和国家有着无私的热爱,有良知,正直,
为人坦荡,秉性刚毅。
傅雷夫人(朱梅馥):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
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严谨,热爱音乐,同时
也是个热爱祖国的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默默无闻,不因有父亲和哥哥的光环而骄傲。
主要人物
人物简介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 中国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傅雷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人物简介
傅聪,1934年3月10日生于上海,8岁半开始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傅聪只身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获“钢琴诗人”之美名。
傅雷为何要坚持给儿子傅聪写信?
一、讨论艺术。
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
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954年-1957年):傅聪留学波兰时期,传达正确的处世态度,鼓励傅聪努力学习。
第二部分(1958年-1960年):傅聪移居英国时期, 关心傅聪的事业,为儿子排解苦闷。
第三部分(1961年-1966年):傅聪成家立业时期, 协助傅聪进步,关心对孙子的教育。
问题导学
欣赏:《傅雷家书》中有哪些精彩的语录?
精彩语录
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傅雷家书》)
精彩语录
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傅雷家书》)
精彩语录
人生本是没有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
(《傅雷家书》)
精彩语录
一个又一个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登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傅雷家书》)
精彩语录
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你可以孤军奋斗了。(《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傅雷一家学习、生活、艺术、精神及思想的交流实录,谈学习、谈生活中饱含作者(傅雷夫妇、傅聪)的真情实感,渗透着弥足珍贵的亲子之情。此外还有大量关于艺术、人生及哲学的民主交流。该书堪称中国近代史上文化格调最高的家书。
本课小结



学有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