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学制)(2001)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19 《杠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六三学制)(2001)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19 《杠杆》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06 23:1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杠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善于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能力;能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并用它采集整理和分析解读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意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乐于探究、大胆想象的意识。
科学知识:知道利用杠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探究杠杆的作用。
难点:分析实验数据,做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准备】
课件,尺子,大、小木块,杠杆尺,支架,钩码,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好不好?比一比,谁的力气大!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强壮的男生和小巧的女生)。先来猜一猜谁会赢?生说。
师:(出示铁皮饼干箱)那就比一比!
(男生用手很难打开,女生用小铁棍撬开盖子)。
师:哇,力气可真大。看来是女生赢了!
(学生有不赞同的声音)
师:(出示小棍)小小的棍子竟然这么神奇,能让人瞬间变成大力士。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根神奇的棍子。
二、认识杠杆,提出问题
1、出示课件:一根棍子,当我们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
——杠杆。(板书课题:杠杆)
师:关于杠杆,你有哪些问题想了解?(生说)
(预设:为什么用小棍就能打开盖子;为什么用了杠杆,力气就变大了;杠杆有什么用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杠杆等等)
师:看来大家都想了解杠杆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很有研究价值。
(板书:杠杆有什么作用?)
2、师:要研究杠杆,首先要知道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
画图展示:撬石头,并标出:支点、力点、重点。
(师讲解:支撑着杠杆,使杠杆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那点叫力点;承受重物的那点叫重点。)
三、动手体验,猜想假设
1、制作简易杠杆。
师:现在我们认识了杠杆,那大家想不想自己做一个杠杆呢?先来看老师的要求。(课件出示)
实验要求
1)找一找杠杆的支点、力点和重点。
2)先拿起重物感受一下,再用手按在尺子不同的位置撬重物,你有什么感觉和发现?
3)把你的猜想填写到记录单上。
记录单:猜测杠杆的作用(画√)
师:大家听清要求了吗?请打开1号材料袋,开始吧!
2、生活动组装,师巡视指导。
3、让学生指出杠杆中三个点。
师:通过刚才的体验,请同学们说说你的猜测,杠杆到底有什么作用?
生说,师分别板书:省力

费力

不省力不费力

师:这都是大家的猜想,那怎么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生:做实验。
师:今天我们就借助杠杆尺来研究。(组长收好一号材料)
四、制定方案,实施探究
(一)初步探究杠杆的作用。
1、出示杠杆尺,学生观察。
师:怎么用呢?谁知道?(生介绍,师补充)
2、探究性实验:???
师:现在我们就来研究重物为2个钩码时,有几种方法可以撬起重物。
师:请看大屏幕,谁来读?(课件出示)
温馨提示
(1)组装杠杆尺并调节平衡,实验时不要再动平衡螺母。
(2)为了研究方便,确定杠杆尺的左端是重点,右端是力点。
(3)小组同学分工合作。
(4)每次只在一个位置挂钩码,杠杆平衡后再做记录。
师:明确要求了吗?请打开2号材料袋,开始实验吧!
杠杆研究记录单1(见附页)
3、小组分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成果?(小组分别汇报)
课件展示三种不同的方法
:
师:第一次实验时,支点到重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省力。(师在黑板贴字条)
第二次实验时,支点到重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力点的距离,费力。(师贴字条)
第三次实验时,支点到重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力点的距离,不省力不费力。(师贴字条)
师:大家通过实验,不仅验证了我们的猜想:杠杆有省力、不省力不费力、费力这三种作用,还发现了它们的规律。真是厉害!
(二)深入探究杠杆的作用。
1、师:那这个结论是不是普遍的规律呢?刚才我们是规定了重点的位置和重物的重量,在这种特定情况下研究的杠杆。而科学需要严谨,科学问题需要严谨的实验来加以验证。所以我们还要继续......
生:做实验。
师:接下来你们打算怎么做?小组讨论一下。
2、小组交流,制定方案。
3、学生汇报。
师:就是说,我们可以改变钩码的数量和位置,同意吗?
师:那实验前,我们应该注意什么?生说。
(预设:要分工合作;要轻拿轻放,爱护仪器;杠杆尺平衡后再记录;每次只在一个位置挂钩码)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些提示,请看。谁来读?(课件出示)
实验要求
1)自由组合钩码数量与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尺平衡。
2)杠杆尺平衡一次,记录一次。
3)完成实验的小组,请立即将数据输入到电脑的表格中。
杠杆研究实验记录2
4、小组实验,完成后将结果输入电脑。
5、师生分析数据,验证第一次的实验结论。
师:其实这些结论就是我们科学中的杠杆原理。现在大家知道小棍为什么能打开罐子了吧?
(生:因为小棍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是距离,能省力,所以能撬开罐子。)
师:也就是用到了杠杆原理。你们同意吗?
师:生活中,你知道还有哪些工具也用到了杠杆原理?生说。
(跷跷板,钳子,剪刀,瓶盖起等。)
五、实践应用,拓展提升
?1、认识杠杆规律的应用
(1)师:因为杠杆的作用不同,我们把杠杆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等臂杠杆是什么意思?生说。
(课件图片:钳子、镊子、天平)
学生回答它们分别属于什么杠杆,为什么?
(2)考考你:找一找,图中哪些是省力杠杆,哪些是费力杠杆,哪些是等臂杠杆?
(课件图示:理发剪,铁皮剪,羊角锤,跷跷板,独轮车)
生思考、回答。(学生对羊角锤和独轮车可能有困难,师讲解)
1、师:下面请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些杠杆的小知识。
(播放小视频:人体中的杠杆以及杠杆的发展史)
六、交流总结,课外延伸
1、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在愉快的探索活动中,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生先说体会,师再结合板书小结)
2、课外延伸
师:(出示滑轮)看,这是生活中常用的滑轮,它是一种变形的杠杆,也是下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请同学们课下查阅相关的资料。
板书设计:
附页
杠杆研究记录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