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与学必读

文档属性

名称 作文教与学必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2-14 10:0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作文教与学必读:习作决胜九招
——指导学生作文考试所向披靡
写在前面的前面的话(流浪客):
《决胜九招》凝结着王小弘老师作文教学的真知灼见,虽说是针对高考应试而作,但却是阐释写作“原理”(作者已在文中敲明叫响)的经验之谈。文中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阐释,又有生动鲜活的写作实例,有些干脆就是作者本人的佳篇美什,——对于教师而言,潜心研读,可作作文教学之蓝本;对于学生而言,可为写作训练的之榜样。
本人虽已不在一线作战,但语文之心不死,且尝为一线语文教学之徒言曰:“语文教学之核心与旨归乃作文教学也,叶老之言可证之!”此言未出多时,即于中华语文网读到王小弘老师之《决胜九招》,且其所述之原则“与我心有戚戚焉”,一字一句读来,感慨之情生焉,——一则言理清澈若水,本真自然;二则举例不避“王婆卖瓜,自夸自卖”之嫌;三则文笔清丽,象理兼工,实乃作文教学之真榜样!语文教师即使不是作家,也应该是颇有素养之写手,然后可与学生言写作,——此乃作文教学颠扑不破之真理,愿广大语文教育同仁虚心接受!!
需要指出的是,《决胜九招》偏重叙述类、文学类文章之写作指导,至若议论文之写作,未尝言之,憾也!不知可否渴望王老师尽快补此憾?
感动之余,笔者不揣冒昧,写此绍介拙文置于前,并对原作做排版、删削、修改之小手术,祈望王小弘老师笑纳!
写在前面的话(原作者):
虽然我一直在教作文,但一直对考试不上心。从作文意义来讲,学校作文考试的要求的确是比较低的,哪怕是到了以后高考的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看图作文、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其要求也一是一,二是二,没有什么复杂的概念。所以我教学生,基本上不讲考试,我相信只要基本功打扎实了,作文能力形成了,考试就没有问题了。但是家长不这么看,家长们以为我一直在教考试,因为孩子们的考试成绩的确都蛮优秀。但我总是说,学习作文,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做人,作文可以培养逻辑、思辨、审美、文明、智慧,作文学得好,就是一种做人的修养。现在我还是这么认为的。
但考试也是个事儿,不做不行。有幸得到老师们的信任,我常常为老师分析课本上的单元习作,也常常指导考试作文和竞赛作文,参与考试作文命题和竞赛作文命题,有些经验。眼看又接近期末考试,有些老师对作文复习颇头疼,所以特开此专题,专门聊聊这档事儿,供老师们参考。我写东西多有感而发,少推敲,有不当之处,请多指正。
若你有什么作文应试教学上的困惑,也可以在论坛跟帖提出来,我会尽量助你一臂之力,与你一起探讨解惑之法。
目录:
1.眼到心到才开窍
──如何指导学生积累材料
2.信手拈来都是宝
──如何指导学生感悟生活
3.有的放矢效率高
──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考试标准
4.排兵布阵第一炮
──如何指导学生审题构思
5.千军万马循栈道
──如何指导学生做好选材立意
6.妙计制胜觅绝招
──如何指导学生创新突破
7.细微之处情思到
──如何指导学生形成细节意识
8.花红柳绿春意闹
──如何指导学生展现文采
9.临阵磨枪也有效
──如何指导学生考前准备
第一招 眼到心到才开窍
──如何指导学生积累材料
写出好作文的前提是有材料可写,特别是在考场上,短时间内要迅速做到审题构思书写,如果平时没有大量材料积累,考试时就发晕,自然也就免不了胡编乱造,于是或套路,或模式,陷入机械应试的悲剧。这是语文考试的巨大悲哀,好成绩就免谈了,而且还会因此而毁了语文学习的根基,悲剧甚至可能蔓延到人的整个成长过程。
材料怎么积累呢?都知道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但是,生活人人都有,可为什么有的人提笔就有材料,有的人搜肠刮肚也找不到习作素材呢?难道是有的人记忆力超强,将生活中的所有事物和经历的所有事情都记住了?恐怕谁也不敢吹这样的牛,生活的纷繁复杂,怕是没有人能说得全面,说得清楚。只是,有的人特别善于积累素材,聚沙成塔,从而达到了信手拈来皆文章的境界。
1.习作素材积累不同于知识积累
习作素材的积累与知识积累有很大的区别。知识积累是习作积累的基础,知识积累依靠记忆和经验,习作素材的积累依靠思考和感悟。没有知识,想写好习作是空想,有了知识,没有思考和感悟的习惯,想写好习作还是空想。因为习作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自己的情感表达、思想抒发,只有善于将知识转化为认识生活、感悟世界的能力的人,才能真正积累习作素材,写出好的习作来。
2.看见了与体会了的区别
生活中各种事情,各种现象,在身边发生的时候,一定会引起我们注意。比如走在路上,阳光投下的树荫,迎面吹来的凉风,有一个人在大声喊叫,一只白色塑料袋在风中翻滚,等等,是我们能看得见、感受得到的,但是事过之后,基本上就被忘记了。有些突发事件,让人吓了一大跳,或让人笑得肚子疼,总之是那些特别刺激的,就会给人留下一些印象,比如一个人走路摔了一跤,一条虫子突然掉在脖子上,等等。留下印象的事情,往往过一段时间还会想起来,但时间久了,也会忘记的。还有一些事情,别人好像没怎么留意,可是自己印象深刻,事情过后,还要跟自己的好朋友说起。这样的事情,往往印象更加深刻一些,保存在记忆里的时间更久一些,就是因为这样的事情自己留意了,有了真切的情感体验,并且思考过的缘故。
平时养成思考的好习惯,探求一些事情和现象的起因和发展方向,让各种事物和现象在自己的脑海里留下更深的印象,就可以说是在进行习作素材积累了。当然,如果勤于动笔,将自己思考的内容都记下来,就实现了更有效的积累。
不论知识的积累,还是习作素材的积累,都是一个逐渐聚积的过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积累不起来的。并且,人的脑袋瓜只有经过反复思考和感悟,才会越来越聪明,懒得思考的人,就会慢慢地变成笨蛋。
3.从神奇的名词开始
名词是一个事物的名称。每个名词后面都有一个神奇的世界,在直感中,这个世界是静态的,特别利于培养积累素材的好习惯。
直观感觉中的静态世界,是构成生活环境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孩子观察条理性与逻辑性的最佳内容。不论看图写话,还是现实场景,传统作文教学中讲究观察的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的顺序,都是对培养观察基本条理的积极探索,可惜只停留在顺序本身,生硬的观察方法让孩子们感觉索然无味,自然就无心观察,导致了只有培养形式,没有培养效果。需要扬长避短,融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将对世界的认识变成了一种紧密结合生活的快乐。
身边的静态世界,是一个无声的神奇世界,城市有城市的心事,乡村有乡村的想法,山有山的理想,湖有湖的愿望。身边的每一幢楼房,每一条街道,每一棵树,每一株草,它们静静地守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相望,共同感受着大地传递的信息。因为它们不会到处乱跑,以一种相对稳定的顺序构成我们的生活环境,甚至影响了人们很多生活习惯,到学校读书,到电影院看电影,到家里吃饭,到床上睡觉,等等,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生活习惯。可见,这个静态世界其实与生活融为了一体,聆听心跳,感受呼吸,偷听梦呓,陪伴成长,对我们的喜怒哀乐了然于心。这样的世界,怎么可以忽略?
不过静态世界虽然相对稳定,却是非常复杂的,不单构成的事物繁多,而且各有各的形状,各有各的颜色,谁也不会屈从于谁,所以乍眼一看,实在是乱得很。怎样从这看似乱糟糟的世界中整理出一些条理和逻辑来,是习作素材积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逻辑是一种思维上的规律,是合理的基本保障。
静态世界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世界。能否顺利建立完整的概念,决定了对静态世界的顺序与逻辑的把握程度。完整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认识,每个年龄段需要达到的要求不一样,是从身边生活和自身体验开始,最终达到可以容纳整个世界的胸怀。所以,完整不仅是习作素材积累的方法、习作表达的技巧,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培养和追求。
这种完整的意识,就是从一个一个简单的名词开始的。
4.围绕习惯去想象
生活习惯是在生活中长期养成的行为,有的是由生活规律决定的,有的是追求个人爱好形成的,有的是由生活环境影响的。吃饭、睡觉、上学、写作业、走路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习惯是自己最熟悉的行为,什么时候,到哪里,做什么事情,怎样做,会有哪些不同的结果,往往都因为熟悉而胸有成竹。从最基本的生活习惯去认识身边的静态世界,就找到了一个最基本的条理。在这些习惯性的行为中,会有很多情感体验,产生很多想法,这就有了一点最基本的逻辑。这些条理和逻辑是由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已经有了深刻的感受,在理解的时候就变得很容易了。比如写作业,有的同学就有这样的习惯:到自己的小房间写作业,要看一会儿无关紧要的书,再来写。写的时候,总是喜欢另一只手里攥个东西,橡皮、尺子或者废纸团什么的。每写完一题,喜欢起身去喝口水,找点东西吃吃,或者在书上、草稿纸上画点什么,或者看着窗外发一阵子呆。所有作业写完之后,把笔一扔,走人,总不爱收拾。当然这是一个不太好的习惯,我们写作业不能这样。这个习惯行为是在小房间里发生的,涉及的静态素材很多,也很乱。习作的时候,只把写作业的过程写下来,写得再细致,也不见得能吸引人。或者只把小房间作为写作业的地点介绍,也没有多少意思。但如果按这个习惯行为过程,将涉及到的静态素材做一些观察,用前面学习过的拟人化思考等方法思考一下,那么,小房间、无关紧要的书、笔、作业本、橡皮、尺子、废纸团、杯子、水、吃的东西、草稿纸、窗外等等乱七八糟的事物或现象,都会成为表现这个习惯行为的元素,并可以帮助表现出对这个习惯的认识和态度。这不仅丰富了习作的内容,还将自己的直观感受直接融入到了习惯行为的每一个环节中,使习作在有话可说的基础上,更多地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实施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对自己生活习惯的认识和理解,然后围绕这种认识和理解去观察、表现生活中的静态世界。
就是说,以一种习惯作为线索,可以把生活中各种常见的、却总是被我们忽略的事物串接起来,这样的观察既有利于积累材料的丰富,又有利于培养逻辑的秩序。
举个例子——
一个同学上课总是很认真,认真是他的一种习惯了。用上面的方法来积累材料后来再表现这个习惯:
只要上课预备铃一响,你看谭立的桌子,书本和文具盒就像准备出征的士兵一样,肯定已经排列得整整齐齐了。上课的时候,谭立坐得端端正正的,两手交叉着搭在桌子上,背挺得直直的,好像照在他背上那一片阳光是一块平展展的板子,把他固定住了。老师一讲课,他的目光就跟着老师走,不管教室里飞进一只苍蝇,正停在他面前的桌子上挑逗他,还是外面的梧桐树间突然传来两声鸟鸣,都不会吸引他一点点目光。老师一提问,他总是第一个举手,好像老师不是在提问题,而是在发布举手的指令。抄笔记的时候,他总是如饥似渴的样子,似乎黑板上的每一个字都变成了春天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芳香,他这只蜜蜂正在快活地采蜜呢。
看,写他认真的习惯,却写了很多他身边的事物:书本文具盒,阳光,苍蝇,黑板上的字。因为有了这么多“神奇的名词”,他的认真才被表现得这么生动。
6.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孩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是没错,但前提是这十年功还得使对地方。稍有心思花点时间去学习的老师,都知道观察是积累材料的基本方法,也都知道观察有直接观察、间接观察、无意观察、有意观察之类名堂,应该还知道作文观察中流传广泛的看、听、闻、尝、摸的观察手段,所谓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立体观察,但仍然不免满怀困惑:再怎么教孩子去观察,孩子依然没法突破作文时常见的瓶颈:1.没材料写。2.写得干巴巴,一看就像费劲地凑出来。3.胡编乱造,没有真情实感。这说明还是观察方法出了问题。
最大的问题,就是眼到了,心没到。心没到,孩子再怎么耐心去观察,也无非是完成了一个观察任务,写出来的文字,也就是完成了一篇作文任务。
孩子每天经历着的这个世界,是跟我们一样的丰富世界,但孩子看世界的眼光一定与我们不同,每一个孩子的眼光也彼此不同。只有发现这种不同,引导这种不同,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观察者,让他用自己的真心去与身边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沟通交流起来了,材料积累就成了一种生活习惯,这样的习惯,才是“信手拈来皆文章”的基础。有这样的习惯后,培养感悟生活的能力也就有基础了。
第二招 信手拈来都是宝
──如何指导学生感悟生活
生活中的材料,是以人、事物或现象的形式存在着,如果能够去研究、探索它们,从中看到或找到一些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这就发现了生活材料的独特之处,这些独特之处,可能会成为一篇习作耐人寻味的基础。这也是作者对生活的态度、见解和感悟,是一篇习作从平庸变成神奇的必经之路。
这样的发现,不是无意中的偶然发觉,而是有目标地思考感悟的过程,有意识地将身边的人、事物或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充分调动联想和想象,从情感、思想等各个角度挖掘,去发现平淡生活的不平凡之处。
有一句话说,熟悉的地方无风景。能被称作风景的地方总是美的,难道熟悉的地方就不美吗?显然不是,这只是说人们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生活景象熟悉到了忽略的程度,算是视觉疲劳引起的忽略,是一种常态。又有一句话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是说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好的事物和景象,可是我们没有发现的能力,这是从主观能动性上来说的,人自身的审美能力没有达到这个发现的程度,即使“美”就在眼前,也发现不了。把两句话综合起来看,不论熟悉还是陌生的地方,风景终归是有的,但没有审美的能力,对风景的美就感觉迟钝,城市的高楼和山野的绿树,似乎走到哪里都是一样的,眼里就没有风景了。从习作的角度来说,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其实都可以写成“美”的习作,但如果没有发现这种“美”的能力,就会对生活熟视无睹,习作难免要靠编造做作才可以完成了。
怎样才能拥有这种“发现”能力呢?校园抒情诗人王宜振的一首诗或许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一根羽毛
也许上帝安排得十分精妙
生活里掉进一根羽毛
我无法分辨它来自一只鹰还是一只燕
可这天堂的来客却使我吃惊不小
大自然不会忘记它的功劳
它曾托着苍鹰或鸿燕在天空盘绕
这根羽毛也不会忘记它的过去
它曾在蓝天上写下自豪写下骄傲
云层里撞碎的那一片天光
似乎还在这根羽毛上闪耀
可这根羽毛再也不能闯进云海了
它感到有点儿困惑,有点儿苦恼
可生活里这根羽毛并不多余
它会把每个日子挠得咯咯直笑
可生活里这根羽毛并不累赘
沉重的生活有它的托载会变得十分轻巧
小小的羽毛在大千世界里并不值得关注
它像一粒微尘,细小得微不足道
可它敢把自己的理想写在高远的蓝天
这精神足够我钦佩,并引发我的一串思考
其实,这一根羽毛一直停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里,我们都非常熟悉,却通常看不见。如果哪一天猛然看见了,就会给我们一种感觉:意外。意外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不过它在我们内心深处沉睡着,如果不激活它,它就会一直睡下去,睡到地老天荒,睡到入土为安。
就从这首诗开始我们感悟生活之旅吧。
1.把握直觉的灵感
不管在生活、自然中看见什么,直觉感受往往是心动的直接结果。这一份心动像花香一样无声弥漫,像闪电一样疾速易逝,抓住它,就抓住一份作文的灵感。
直觉感受与文化知识和情感体验的积累密切相关,喜与忧的感受,美与丑的判断,均取决于内心积累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做人的根本,是孩子在学习生活中为人处世的航标,是习作集中表达的秘密武器。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独特的价值观念,学习习作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丰富与提升价值观念的过程,直接影响着孩子对场景或景物的审美。
比如景物的表达,就不在于景物的多少,而在于直觉的把握。平常生活中所见的景物大多是又繁多,又杂乱,要理出一个头绪来并不容易。传统作文教学中,通常理想化地要求在习作中有一定的条理,比如按远近、上下、左右等顺序进行表达,以为这样就可以把景物写清楚,结果景物表达成了毫无生气的景物陈列,越写越死,到后期只得用大量“引用好词好句”的方式来解决描写问题,习作陷入了真与美自相矛盾的尴尬。景物表达当然需要条理,但并不意味着要依赖景物的排列顺序来实现。事实上这样的排列在习作中也几乎是没有意义的,它违背了习作最基本的原则:自我思想感情的抒发与表达。换句话说,写景的习作并不是罗列景物说明书,不论按什么顺序来排列,都没有实现习作最基本的意义。从孩子的心理特点来说,直觉才是实现顺序观念的前提,是实现习作集中表达的主要手段。
围绕直觉进行观察,是一个寻找事实证明直觉的过程。这种寻找有一定的目的,因此对景物就有了直观的选择,繁多的、杂乱的景物大多在这种选择中被剔除,只留下能够表达自己直觉的那一些,对于有限的景物内容,直观排序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这就像孩子之间起了冲突,受了委屈,老师来了,每个孩子都想在老师面前尽力将自己的委屈表达清楚,以求得老师的帮助。这种表达带着很强的目的性,更容易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得集中一些。
表达直觉不是平心静气的叙述。平心静气是思考的好习惯,但对于孩子的作文而言,表达的成功首先不是平心静气的思考,而是真情实感的冲动。表达直觉正需要这样一种冲动,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来观察和表达眼里的景,从而实现对景物的集中表达。另一方面,越是充分调动了主观感情,越是能够细腻地捕捉到景物的细微之处,将习作写得更加具体生动。当一个人想充分抒情的时候,生活、自然中各种熟悉的景象纷至沓来;当一个人茫然应对习作任务的时候,眼里、心里都是空空如也。当然,思考的时候是感情充沛的,动笔写的时候要安静下来,这是写作习惯问题,身体的安静与思想的热闹并不矛盾。
来看一个从直觉中发现灵感的具体例子——
早晨的菜市场特别热闹,热闹就是一种直觉,构成这种热闹的是嘈杂声,这也是通过直接可以捕获到了,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表达:
菜市场(一):
“鸡蛋特价!欢迎选购!鸡蛋特价!欢迎选购!”这是一个小扩音喇叭在喊,一个浑厚的男低音,像在念经一样,音调不高,却特别响亮。
“过来看一看!新鲜的黄瓜!刚摘下来的!”这是一个女高音,声音又尖又细,像一把锥子一样,直直地扎入人们的耳朵,引得人们纷纷朝那边张望。
“叫你切半斤怎么切了七两呢!”“唉哟大姐,少算你五毛钱吧,包不少秤。”这是卖肉的那边正在步步为营,力争改变顾客的半斤计划,将七两肉买回家。
“人家都卖九毛,你怎么卖一块?九毛,我称两斤。”“我这多新鲜啊,你跟别人比一比。”这是卖菠菜的这边正在讨价还价,想要改变菜贩子的一块钱定价,节省下两毛钱。
“咕咕咕。”这是鸡们对挤在铁笼子里的环境很不满意,正在不停地嘀咕。
“嘎嘎嘎。”这是鸭子对隔壁的鸡们大声训斥,说它们一点修养都没有。
“咚!咚!”这是卖卤菜那边,那个俊俏的女老板正在麻利地手起刀落。
“啪哒!”这是卖鲤鱼这边,离开水的鲤鱼正从秤台上蹦达下来,试图逃走。
……
我走出菜市场,耳朵里仍然嗡嗡一片,不知道装了多少声音在里面了。
在这段直觉表达中,对嘈杂声音有了具体的感受,嘈杂声具体成了一个个独特的声音,这样的表达,看上去就比较生动了。但这并不是很好的表达,还停留在“记录直感”的基础上。如果能够抓住直觉展开联想和想象,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就会有更奇妙的表达出现了。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菜市场(二):
生活在城市的我,每一次走进菜市场,都感觉到与土地又亲近了一次。
那又大又圆的西红柿排列得整整齐齐,脸庞红红,又饱满,又润泽,是不是土地乖巧的小女儿啊?进了城里,见了这么多人,害羞了呢。
那浑身带刺的黄瓜码成了一个小山坡,身子绿绿,这个躬着身子,那个扭着脖子,是不是土地调皮的小儿子啊?平时特别会爬藤攀架,这个时候也安分不下了。
或碧绿或火红的辣椒,那是土地的信使吧,它们曾经打着灯笼走了很久,就为了告诉我们,沉默的土地,内心也有火辣辣的热情。
白玉杆子翠绿叶子的小青菜,都是土地最优秀的学生,它们从不张扬自己的美丽,也未曾炫耀自己的内涵,选择一只灰不溜秋的扁扁的大竹筐,就可以在菜市场安顿下来了。
还有淡绿的细长的豆角,摆一个优雅的Poss,传递着土地的美丽愿望;灰褐的浑圆的土豆,抱一怀细腻的心思,散发着土地的无限热量。每一种蔬菜都在表达着土地的语言,只看你能不能听得到啊。
每一次走进喧闹的菜市场,我的心很静,很静。
看,都是在记录生活中真实的所见所闻,同样一个场景,却写出了这么大的差别,窍门就在于:1.从直觉入手,抓住不放。2.以直觉为基础,捕获灵感。
2.随手记下真实的感动
感动是习作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是基于正义、善良、真诚、友爱的基础上才可能激发出来的心灵颤动。接受文明洗礼的人类拥有一颗可以感动的心灵,观人间真情,为之仰慕;看伟大真爱,为之震憾。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市场经济如火如荼,生活压力加大,心灵中最柔软的地方正在被伤害,波及到孩子的教育,只顾埋头学习,不管抬头做人,造就了一批批高分低能的怪胎,感动成为纸上谈兵的情感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却显得苍白可笑,让人心痛。感动迷失在知识死板堆积和人性教育缺失的成长过程中,难以想象这样的人成为一个国家的主体力量后,会营造出一种怎样的社会文化氛围,会引领一个民族的精神战车驶向何方!
当然,这样沉重的责任并不是单单靠一门语文可以承担,那样太夸张了,但是,作为最基础的国文教育,作为社会、文化、艺术、哲学等综合能力体现的作文艺术教育,如果缺失这样的忧患意识和人生价值的引导,写作还有什么意义呢?
感动是感悟的基础,并不是要求孩子从小就去忧国忧民,这种价值观的培养,是贯穿在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孩子成长的过程好比盖一幢人生的大厦,从基础开始就要踏踏实实地运用正确的方法手段,所谓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在点滴的教育中都融合了对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的内容,才会真正实现教育的理想结果:作文与做人共同成长。
感动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内容,不是说些漂亮的大话就可是感受得到的。只有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自己最熟悉的人和现象,都能够抱着一种善意的眼光,倾注自己全部的热情和爱心,体味感动,才可能在习作中创造感动、表现感动。有些老师误导孩子,以为感动的事情,就是战火纷飞,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就是鞠躬尽粹,为国捐躯,殊不知这样的题材虽然是容易感动读者的,但离开了孩子们的生活体验,离开了现实的情感提炼,结果导致习作中逻辑混乱,漏洞百出,情感苍白,词不达意,小人说大话,习作变得不伦不类,成为形式主义的牺牲品。
从最熟悉的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开始,从最本真的情感体验入手,在最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真假判别的基础上,努力出体会自己的小小感动。每个人似乎都不自觉地生活在自我的圈子里,只有触动了自己的身体或心灵的人、事、物、景,才会引起关注,引发思考,这样的感动,才能引发真正的感悟。一个伟大的母亲,一定会让孩子幸福;一个伟大的老师,一定会让学生幸福。每一个行业中都有伟大的人,他们可能默默无闻,可能平平淡淡,但是,只有身边的人才知道,有他们的日子,生病了不用忍气吞声,夜里出门不用担惊受怕,交往中不用心存芥蒂,幸福就像阳光和空气一样伴随左右。去发现这样的伟大,就发现了最令人感动的材料。这种发现,也是成长过程中走出自我的标志,是独立人格、成熟人性发展的萌芽。感悟生活的美,就从这样的感动开始。
下面这个片段写的就是生活中的琐碎小事,表现了让人感动的伟大心灵。你觉得这份伟大是什么?文中通过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表现的?同时也可以感受一下语言与内容、情感之间的关系,看看作者在刻画的时候运用了怎样的语言表现手段——
我看见那个送蜂窝煤的高高大大的汉子,急急忙忙地扯起雨布,盖在装满煤球的板车上,又取出几段绳子,将雨布的边角系在了辕子上,这样风就掀不起来了。他在做着这一切的时候,从容不迫,身上一点儿也没有淋湿,他的头顶撑着一把大伞呢。举伞的一定是他的妻子,妻子又矮又瘦,还不到他的肩膀高,可是她努力地高举着那把大伞。真的是很大的一把伞,带钩的圆木柄粗粗壮壮的,黑布伞面展开来,罩住了一大片天空。瘦小妻子一手在下面紧握伞钩,另一手奋力向上伸直,抓住伞的直柄,尽量向丈夫的头顶靠近,以至于她的身体斜撑着,仿佛被风吹歪了一样。那伞也举得不是很稳当,摇摇晃晃的,看那瘦小女子的双手都在微微发颤,但总能罩住汉子头顶那一方天空,在细密的秋雨中撑出一块无雨的安全。
直到汉子取出雨衣穿上后,妻子才把伞降下来,好像是已经耗去了力气,无力再撑起这样一把大伞,只将它扛在肩上了。他们缓缓地从我身边走过,汉子在前面弓腰拉车,妻子在后面用力推着,他们一步一步走得很踏实。
雨一直细细密密地下着,雨中一车煤,一把伞,有节奏地起伏着的两个人,缓缓地向前去,宛如一支悠长、婉转的古曲,倾诉着一个美丽的故事。
这样的景象,很多人看到了都会忽略,因为他们与自己无关。熟视无睹,是扼杀感动的罪魁祸首。
说感动是感悟的基础,是因为心动了,才有进一步探究现象后面的本质的可能。
像上面这个例子中,如果这个情景已经打动我了,就不仅可以将它记录下来,成为优秀的作文材料,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推理,比如:这一对夫妇的家里有孩子吗?有老父老母吗?他们这样的生活能挣到很多钱吗?他们对客户是不是很负责任?他们每天回家后累吗?等等。这样的联想,是了解他们生活的前提,有了这样的联想后,以后就会更加关注他们以及像他们一样的人群,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就会进一步延伸到对这样一群人的思考:他们在城市中的地位?他们与这个城市中从事其它工作的人的对比?他们的幸福和希望来自于什么?来自于哪里?等等。这就一点一点进入了关注生活、关注他人、关注社会的思考,孩子在这种关注思考渐渐成长了。
或者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感动是感悟的基础,多管闲事是感动的基础。
3.找个角度看生活
习作是要试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这也是我们练习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我们的思想复杂,对善恶是非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我们的感情丰富,对喜怒哀乐有自己的体验和表达。这就决定了表达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生活中的事物本身是不是美的,与作文中是不是把它写得美,不是同一个概念。事物本身是一些具体的形象,它们的美更多地表现在直观上;作文则是通过作者的语言来表达的,作文中出现的事物,是经过作者的思想情感过滤之后重新组织出来的形象。事物本身的美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作文表达出来的美则给人一种心灵震颤。因此,作文中的美是作者感悟后的美,也是每一个读者内心的独特体验,是情感的共鸣,思想的升华。作文中感悟出来的美,可以是描绘事物本身的美,也可以是描绘事物本身的丑,其目的是为了让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强烈地感染读者。所以我们认知感悟生活美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体味作文的语言背后那种或豪迈、或婉约、或尖锐、或含蓄的思想感情的过程,美不在其表,而在其中。
生活中同样一种事物,在不同人的眼里会有不同的感受,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看它,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也许事物本身是没有多少变化的,可是人的思想感情变化了,于是眼里的事物就表现出了迥然不同的形象。
比如明月——
李白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下独酌》)
杜甫写:“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白居易写:“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吟》)
李贺写:“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马诗》)
他们看到的都是天上那同一个月亮,可是各人心情不同,“月之景”才会如此大相径庭。
再比如长江——
李白写:“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望天门山》);
白居易写:“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苏轼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杜甫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他们看到的也都是同一条长江,可是各人境遇不同,“江之景”才会如此变化多端。
这些是写自然景观的,景物本身美不美各有所见,但不论是悲是喜,是满怀豪情还是黯然伤神,都写出了语言的美。
我们再来试着比较一下下面这两段对一幢高楼的描写——
高楼(1):
那一幢高楼如此伟岸地矗立在我的眼前,完全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它拔地而起,直插云霄,黄色的皮肤映衬在蓝天之下,在早晨清新的阳光中闪烁着健康的光泽。看上去它跟太阳那么亲近,就像两个友好的巨人面对面站着,正在热烈地交谈。一群鸽子兴奋了,绕着它的腰身掠过去,又掠过来,就像被大人们宠着的孩子在欢快地嬉戏。整整齐齐的窗子,整整齐齐的空调,呼拉一下从天上垂下来,那是巨人放下的一架架天梯吧,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人,都可以沿着它们去追逐心中的太阳。
高楼(2):
那一幢高楼如此突兀地扑入了我的眼帘,简直就是一个蛮横无理的巨魔。它肥胖的身躯生生地封堵了眼前的蓝天,让我几乎窒息过去。太阳直射着它的脸,闪烁着诡异的光芒,就像一束不怀好意的眼光在冷冷地打量着我,似乎连空气中都充满了卑鄙的气息。它浑身上下长满了窗子,还有突起的空调,衬在黄不拉叽的皮肤上,就像一个个让人恶心的疮,似乎随时都可能从里面喷射出一股臭臭的脓液来。那一群鸽子是被吓着了,在空中惊慌失措地飞窜着,就想逃离这被巨魔掌控的地盘。
这是写的同一幢高楼,但是给我们的感觉差异非常大。高楼的外形上几乎是没有变化的,变化的就是内在的情感。
这变化的情感,就可以作为我们看待生活的不同角度。角度越多,感悟越多。
4.来点平中见奇的思考
平中见奇,就是能够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材料中选择出可以出奇制胜的作文材料来。这里的奇,不是为了表现奇特、奇幻的刻意猎奇,而是与“平”相对的生动、新颖、独创的意思。每个人在生活中衣食住行所接触的事物大同小异,可是在不同人的眼里就有不同的感受。一双鞋子,有人看作是虚荣的象征,有人看作是远足的装备,有人感受脚的温暖,有人感受心的舒适。一本发黄的旧书,或许是卖破烂的眼里的破烂垃圾,或许是倒腾旧书的眼里的一堆钞票,或许是老学究眼里的一份资料,或许是童话作家眼里的一篇童话。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这样的“生活材料”,所以每个人的感受是如此不同。这种需要,是发自内心的渴望,是生活习惯或精神追求的结果,有了这样的习惯或追求,就有了“奇”的基础。
法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莫泊桑曾拜福楼拜为师,他第一次向福楼拜请教时,福楼拜告诉他,先站在门口观察从门前经过的马车,把看到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莫泊桑真的站在家门口,对着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看了三天,一片茫然。他对老师说:“我看了几天马车了,那么单调,没有什么好写的。”福楼拜说:“怎么说没什么好写呢?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与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一样走法吗?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这一些你都能写清楚了吗?”莫泊桑豁然开朗,从此按照老师的方法,从看似平淡的生活中获取了丰富的写作材料,写出了许多有世界影响的名著。
福楼拜的方法如此简单,看上去似乎就是仔细观察,其实不然。仔细观察只是“平中见奇”的基础,是积累材料的基本方法之一。若想作文渐入“奇”境,还得结合形象思维、情感描绘、巧妙构思等系列修炼,以仔细观察为基石,以心灵体验为砖瓦,以创造出新为手段,用真情和智慧构筑起习作的大厦。习作的语言之奇、结构之奇、立意之奇,莫不以此展开。
对于习作的创造而言,并不需要煞有介事的形式框架,能够立足生活,关注细微,平中见奇,基本上就迈入了创造的大门。生活琐碎之事,每天看似单调重复,上学放学,吃饭睡觉,如果没有“见奇”的习惯,的确是平淡之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平中见奇呢?让我们
来看看平中见奇的两个实例——
平淡生活现象(一):
我每天早上起床时,总是睡意朦胧,即使醒了,也要闭着眼睛再赖一会,直到实在是不起来不行了,上学恐怕要迟到了,才恋恋不舍离开被窝。
情感体验: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每天的早晨就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人们会觉得精力充沛,精神集中,心情愉悦,可是我怎么觉得睡觉才是愉悦的事情,真希望长夜天不明,可以痛痛快快地睡一大觉啊。
思考体验:醒了以后再闭着眼睛赖在床上,其实并不能补充睡眠,之所以赖床,还是意志薄弱、自身懒惰造成的。不单是起床这件小事,我们的学习中也会遇见很多困难,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和勤奋的习惯,又如何去战胜困难、取得胜利呢?
想象体验:“懒虫起床!懒虫起床”!闹钟响了,应该是早晨六点整,天应该亮了,可是撑开眼皮看看,黑咕隆咚,一定是闹钟弄错了,管他呢,再接着睡。感觉自己结结实实又睡了一觉,猛然惊醒:该不会睡过头了吧!咦,还是黑咕隆咚的。这是怎么回事?该不会……天不会亮了?一直这样黑下去?哈哈!太好了!可以睡懒觉了!我才不去想什么心事,眼睛一闭,又呼噜呼噜地睡过去了。……天一直黑下去,我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平淡生活现象(二):
每天早上,爸爸都给我两块钱让我自己去买早点吃。热干面、豆皮、通心粉、包子、豆浆、油条……我都吃腻了,可是没有办法,早饭总得吃呀。
情感体验A:民以食为天。吃饭按说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可是每次我吃早饭时一点开心的感觉都找不到。反正知道不吃也不行,胡乱买点什么,基本上是看什么顺眼就买什么,塞进嘴里,下意识地嚼,下意识地咽,吃下去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鸡肋”?
思考体验A:记得第一次拿着爸爸给的两块钱自己去买早点吃的时候,兴奋得没法形容,好像外面卖的任何东西都比家里做的好吃,怎么不知不觉间这种兴奋就消失了呢?大约是熟悉的缘故吧。就像我们第一天背着书包迈进小学的时候,有多么兴奋啊,可是现在已经是小学毕业班的学生了,兴奋肯定是没有了,有的只是学习的紧张和考试的压力,还有一丝丝忧伤:过去的六年里,我做了什么呢?
想象体验A:如果这个世界变成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世界,那该有多好!我首先天天早上要啃两个大鸡腿,不,啃五个。然后再来一瓶可口可乐,是那种最大瓶的。还要吃一个生日蛋糕,上面都是新鲜草莓奶的,……唔,不过生日?那也没关系,反正我想吃就可以吃的。这是一个吃的天堂!我还要吃巧克力,吃糖果,吃火腿肠,哈哈,多爽!就这样过了六个月……
每一件生活中的琐碎之事,如果能够运用一点平中见奇的方法,都可能表现出奇妙的见解,如果以此基础写成习作,说不准就成了一篇别具一格的动人习作。
5.见微知著的窍门
习作的选材,关键在于如何善用身边的生活材料。文章的高下,取决于真情,也取决于立意,材真而意远,必是文中上品。刘勰在他的创作论开篇就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强调的便是“意”在文章中的重要。眼前所见,是作文的依托,也是作文中最主要的材料,如何通过这眼前之物、之景、之人,来做到“意”接千里万载,这便是感悟生活的能力。
世界再大,也是由一个个具体的物象组成;人心再深,也得由一个个生活的细节反映。习作中表现的“意远”,当然也得由一个个小小的具体的材料表现出来。任何一个材料都可以是习作的好材料,但并不是任何一个材料都可以写成好习作,能够根据习作的需要洞悉生活、剪裁生活、挖掘生活,才是巧妙选材的表现。这个对生活中事物进行提高和精炼的过程,就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这是一个需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身边熟悉的人、事物或现象开始,寻找巧妙的角度,由简单到复杂,从直观到抽象,将熟悉的生活表现得出人意料,把平淡的见解挖掘得意味深长。
在《淮南子 说山训》中有这么一个说法:“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后来衍生出一个成语“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意思是说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说明一个人非常善于观察和判断,这种观察和判断的能力,就是见微知著的能力。在作文的选材艺术中,眼前的生活是“微”,作者的思想是“著”;作文的材料是“微”,习作的立意是“著”。见微知著,既要培养“见”的眼光,还要训练“知”的心灵,我们的习作才能真正做到寸草感知春天的气息,滴水反映太阳的光辉。
见微知著,见是表象,知是本质;微是基础,著是目标。
生活中熟知的事物,大到蓝天大海,小到浮尘游蝇,都可以是作文中“微”的材料,关键在于我们怎样来看待它们,要如何从中看出“著”的思想感情来。
每一种具体事物的表象都是直观的,其形状、颜色、声音、气味、味道以及动态都可以通过我们的感知判断得以了解。有了这种了解,就有了见微知著的基础。同时,我们对生活琐碎其实有着大量丰富的体验,积累了很多最直接的感受。有了这些感受,就有了见微知著的可能。当我们的心灵与身边这个“微”的世界碰撞出了火花,灵感就会绽放出耀眼的光彩。所以,见微知著是将生活材料与心灵经历进行有效链接的具体方法,以此找到对作文主体进行独特、新颖、深刻地表现的微妙角度,用准确的材料表达深远的意义。
我们无法拥抱整个太阳,但是可以用双手捧起一缕阳光,品味它的温暖与博大;我们无法游历整个海洋,但是可以用指尖蘸上一点海水,感受它的苦涩与深沉;我们无法透视整个人生,但是可以用心灵触摸一次小小的成功或失败,体验它的快乐与忧伤;我们甚至无法深入一个人的内心,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一个角度,来表现出他的卑鄙与高尚。
见微知著,就是可以这样拥有作文的力量。
比如下面这一段——
对生活的直观体验
生活中熟悉的人,总能给我们留下一些印象,可是一到写作文的时候,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即便写身边熟悉的人,也是写那几个老掉牙的事例,甚至还要拼拼凑凑。
比如我的妈妈,记得她曾经在我生病的时候背过我,背了很长的一段路,妈妈很瘦小,背我背得很累;记得每一天她都骑着自行车送我上学,直到今年我升入六年级了,才给我买了月票,让我自己坐车上学;记得她总是在家里忙碌着,拖地洗衣服烧饭洗碗,没有一刻空闲的时候;记得到我出去玩的时候,她每次给我买一些好吃的,可她自己总是不买,在一边笑咪咪地看着我吃;记得她从来没有穿过什么特别靓丽的衣服,可是常常一个人对着镜子梳理她的头发,她是一头乌黑的长发……
妈妈给我的印象很多,每次老师一布置要写一个身边熟悉的人,我就最先想到我的妈妈,可是每次拿起笔来,总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写,只好将记忆中这些零碎的材料重新拼凑一下,老师的评语总是两个字:空洞。
这一段话,表达一位同学的苦恼,也是很多同学的共同感受,记忆中的事情不是没有,可怎么写都没有新意,这该怎么办呢?不妨用“见微知著”的方法来表现一下,看看有没有新的东西出现?
对生活见微知著的体验
见微知著一:退休的自行车
见微:这辆自行车的确已经很破旧了,原来粉红色的车身油漆剥落,露出大块大块的红褐色身体,脚踏只剩下半个,车铃铛扳不动了,车前面的篓子是一个扭曲的形状,也已经辨不出原来的颜色。它静静地靠在我们家的阳台上,像一位历经沧桑享受晚年的老人,安详地晒着太阳,听着雨声。也许每一缕阳光的抚摸,每一声雨点的吟唱,都会勾起它温馨的记忆吧。
知著:那阳光中的记忆是什么?那雨中的记忆又是什么?为什么是温馨的?是什么让这样的记忆久久不能忘却?
见微知著二:黑发
见微:其实我一直不喜欢黑色。我从小就害怕黑夜,害怕黑夜里会有恶魔,每天晚上都要求妈妈看着我上床盖好被子后才可以离开。可是我喜欢妈妈的黑发,有时瀑布一样倾泻下来,有时小山一样高高盘起。我喜欢站在妈妈身边,轻轻地抚摸妈妈的黑发,让那份柔软抚慰我怯懦的心灵。有时我甚至想,所有的恶魔看见我美丽的妈妈,都不会再来伤害我的。渐渐长大了,我才发现,妈妈用来打扮她的美丽的所有饰品,只有这一头黑发。
知著:为什么妈妈常常对着镜子梳头却不化妆?为什么妈妈没有多余的饰品却从来不吝啬为我买学习用品,还花钱让我学习钢琴?为什么只有一头黑发的妈妈看上去总是那么乐观?是什么仅有一头黑发就让我的妈妈如此美丽?
我们对生活的记忆是琐碎而零乱的,眼前这个可视的世界不也是这样?看高楼大厦与低矮平房,路边的香樟与广场的草地,到处整洁美丽的社区与堆满瓦砾断砖的工地,看西装革履的绅士与衣衫褴褛的乞丐,时尚前卫的少女与节俭朴素的老人,苦口婆心的老师与懵懂无知的孩子,看随地吐痰满嘴粗言的无礼与爱护环境恭谦礼让的修养,斤斤计较爱占便宜的自私与乐于助人乐善好施的美德……世界就是这样琐碎繁杂,让我们不能一眼洞穿。
不用着急!找到记忆的亮点,找到眼前的具象,运用见微知著的选材艺术,将它们进行微妙的链接,先从自己最熟悉的人或最熟悉的景开始吧。
有这样的方法看待生活,就多了很多巧妙的角度,每一个角度,都会促成一个新的思想。将这样的感受整合一下,按一定的条理写下来,一定是一篇角度新颖、思想独特的习作。
第三招:有的放矢效率高
──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考试标准
优秀的文章有没有标准?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特别是当某一篇文章引起评价上的巨大差异的时候。这是因为,对文章的评价,个人审美水平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审美这个东西比较虚,主要看个人修养。进一步说,修养这个东西也是无从辩说的,夏虫不可以语于冰,鸡对鸭讲讲不清。比如《哈利 波特》作者罗琳写出了这个系列的第一本书《哈利 波特与魔法石》后,遭到了12家出版社的退稿,最后只得到一个小印刷商“试一试”的结果,但现在谁会说这本书写得很糟糕呢?
但毫无疑问,作文还是有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标准的,涵盖了主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现等方面。从考试角度来说,这些基础的标准不仅应当建立,而且需要每一个阅卷老师都能够深入理解。从教学角度来说,我们如果也能够深入理解这些基础标准,至少在作文教学上有了一点头绪,不像现在,很多老师跟我聊天时总是诉苦:作文实在没法教,自以为想了很多办法,付出了很多努力,学生该怎样还怎样,看不见什么起色;即使有的学生作文进步了,也拿不准是不是自己教得好呢,还是这孩子突然自己开了窍?这样的糊涂教学,从根本上说,标准的缺失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考试作文的评价标准,以前只有高考才有。初中考高中的中考作文标准,一般都是参考高考的。小学的作文标准,从来就是一本糊涂账,但其实还是有的,不过没有人专门研究,也没有权威部门专门来发布,所以造成一片乱象。
高考作文的评价标准,一般从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层次来判断,基础等级一般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把握。内容指是否切题,是否能深化题意,材料是否恰当准确地表现主题,材料是否丰富,表达的主题是否有积极向上的倾向,等等。这最后的积极向上一说,从文学艺术的意义上来讲是不成立的,不过从高考角度来说,我觉得单独提出来应该也没错,毕竟,积极向上是一种美好的人生信条,对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良好的导向。表达的标准,一般指是否有明确的文体意识,是否语言流畅、逻辑清晰、结构严谨,句式的选择是否得当,书写是否规范,等等。发展等级是在基础等级上的一个延伸拓展,从内容上讲,就是主题能够深刻、鲜明、独创,能揭示事物的内在因果关系或者人性的内在精神特质,材料表现上能够丰富多彩,议论文的论据能充足准确,记叙文的人物形象能够丰满鲜活,抒情文章能够意境深远,耐人寻味,等等。从表达上来讲,就是语言要有文采,要有节奏美和形式美,修辞能够富有创造力和表现力,用词要能传神,推理、想象能有独到之处,行文表达有明显的个性特征,等等。
总体看起来,高考作文的评价标准应该还是有普遍意义的。当然,用这样的要求来对待小学考试肯定不行,但作为小学作文的教学,如果有这样一个有着普遍意义的标准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有积极意义的。
小学考试的作文评价,一般从这五个方面来把握:中心、结构、表达、标点、卷面。
1.中心
这是一个并不具备文学意义的词语,但对于理性逻辑思维尚在萌芽状态的小学生来说,这个提法却有着积极意义。我的意思是说:优秀的写作,不会有所谓中心的约束,但给一篇习作确立中心的思维,是有利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逻辑训练的。
中心也被称作中心思想,但就作文而言,作文的中心有时是一个思想,有时也可能是一种真情,比如表现对母亲的爱。所以,中心思想的提法比较僵。
小学作文中的中心明确,就是要求一篇习作中确定一个目标,不要太多太杂,也不能模糊不清。然后习作内容能够围绕这个中心组织材料,安排详略,就很好了。
如果参考高考作文标准,这个中心也包含了积极向上的含义,俗称“思想健康”。“思想健康”是一个很不科学的提法,一般来说,思想是客观世界在人的大脑里产生的主观反映,如果是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应该是正确的,反之就可以认为是错误的。但正确或者错误,都是发展的过程。纵观历史进程会发现,人类的思想一直在发展,在一定历史阶段被作为真理追捧的思想,都有可能被证明是不正确的。所以,给思想套上一个健康不健康的帽子,是对思想本身的一种侮辱。
但中心的积极向上还是应该倡导的。所谓积极向上,就是符合普世价值观中人性美好的倾向,比如真诚、善良、正义、诚信、尊重、仁爱、互助、勇敢等等,对于小学作文来说,就是在表现童真、童趣、童心的基础上,能够将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作为中心的附加评价。
所以在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的评价标准时,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技术上的,二是价值观上的。
2.结构
小学生作文也是要讲点基本结构的,因为结构是形成条理的基本形式之一,认识结构,把握结构,设计结构,运用结构,是逻辑能力的基础。这里把结构单独列出来,是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在以感性思维为主的阶段,理性思辩的训练尤为重要。理性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在感性基础上经过恰当的分析、判断、推理、论证的训练,才逐渐形成的。理性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思维基础。
文章的结构是指文章中各种材料的构成方式,是文章的框架,有很多已经成型的形式,什么横式、纵式、叠式、单线式、双线式、网状式、蒙太奇式等等,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一个不太好理解的概念,也没有必要去一一理解。
来简单理解一下:结构是指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比如一张普通的课桌,桌面、抽屉、四条桌腿,这个从上到下的排列契合就是桌子的结构。一篇习作,开头、中间的内容、结尾,这个从前到后的排列就是习作的结构。
生活中很多结构是看得见的,比如一棵树的结构,一朵花的结构,一幢楼房的结构,一辆汽车的结构,一个人的身体结构,等等。有的看上去很舒服,比如正在盛开的花朵,T型台上的时装模特;有的则觉得别扭,比如落了许多片花瓣的残花,一个断了一条腿的人,等等。当然,这里的舒服与别扭并不能和美与丑划上等号。但是,从这舒服与别扭中,可以联系感知到结构的一些初级原理:那些正常的、自然的、完整的,比那些怪异的、生硬的、残缺的,看上去要舒服一些。这样的结构原理,可以帮助理解作文的结构。
习作写一些生活中的事情,是用一些字,一些词,组成了一些句子;很多句子连在一起,形成一些段落,段落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就形成了一篇习作。这是习作表现出来的形式上的结构。这些段落按什么顺序来排列才显得美,这就涉及到了结构的安排问题。可以看出来,这种安排的关键是对习作的美的判断,有什么样的判断,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构出现。这种判断能力的形成也需要循序渐进,建立习作美的概念,要从真实、自然、快乐、想象的角度出发,以孩子自身的情感体验为契机,与认识生活美和自然美相融合,帮助孩子初步形成有明确目标的审美能力。
对准靶子射箭,这叫有的放矢,用来比喻言论、行动目标明确。在对习作结构的理解上,习作时如果能够形成明确的目标,习作结构就会逐步脱离“脚踩西瓜皮”的水准,渐渐形成比较清晰的结构,作者的思想也就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轨道了。需提醒的是,这里的“明确的目标”是正确的、直观的、浅显的和富有乐趣的。
习作的结构是由内容决定的,因此,对内容的把握和理解比习作结构本身更重要。因此,这里的结构也包含了对内容的要求,最基本的要求是完整和新颖,这就是针对结构内容整体而言的。
完整结构:习作的目标需清晰,并能够有序地组织材料来完成这个目标,争取能够组织丰富的材料。从五年级开始,还应该有意识地安排详略。
新颖结构:能够根据对题目的理解,创造性地设计不同的结构,使内容能更准确地表达题意,使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更动人的表现效果。
关于结构的评价标准,应该从习作内容上来把握,不能一味追求新颖而本末倒置。
3.表达
学生作文,提倡“我手写我心”,我觉得这个提倡很有价值,是引导孩子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作文表达的评价,也应该依此判断。
习作语言有最基本的要求:具体、生动、紧凑、完整、集中等,以后发展起来,还要求在形象、韵律、鲜明、深刻、个性等方面都有追求。这些要求看起来蛮多,其实并不难,如果真是心有所动,那么就会笔底生华,表达也就不是问题。很多孩子表达上出问题,基本功差到让人触目惊心,错别字连篇,句子写不连贯,辞不达意,胡说八道,大多是开始认字、开始握笔写字时的思想认识和习惯培养上就出问题了。如果能够欣赏、鼓励真心真言,基本表达应该都不会有太大问题,差异在表达是否更精彩。
习作的语言原本来自生活口语,然后在用笔表达的过程中慢慢修正,最终形成独具个性的语言风格。语言表达是生活的基本需要,在生活的磨炼下,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口语水平已经很优秀,这为习作的语言表达奠定了坚实基础。倘若无视这个基础,将习作语言完全以一种陌生的高姿态来强加给孩子,这是对孩子语言发展的一种拔苗助长,是本质上的摧残。
习作语言不同于口语,主要在表现形式上。实现口语向书面语的转化,是优秀语言风格形成的第一步。由于口语表达受时间局限,语言组织上随机性很强,有很多语法上的错误,有许多语气助词,跳跃性也很强,转化成书面语的时候,就要修正这些问题,使之符合书面语言的特点。这种修正,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调整,是语文基本功修炼的结果。
语言是依附在具体内容上的,这个内容是生活,以及对生活的感受和想象,因此语言的表达会受到具体生活事件、不同情感体验和习作情绪的影响。顺着内容去自然表达,语言与内容融为一体,才是尊重语言表达规律、顺理成章提升语言能力的最佳方法,生硬做作地编造语言,或者无可奈何地套用语言,对孩子来说都是很痛苦的事情。云顺风而行,水随势而流,行云流水用来形容文章时,是指自然不拘执,其实也道出了习作语言表达的规律。
语言的发展是一个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审美能力共同发展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只要习作初始阶段的语言表达方法正确,再按照写作发展的客观规律踏实前进,每一个人都可能步入个性鲜明、文采飞扬的语言殿堂。
按照这样的原理来做习作的表达评价,就找到窍门了。
表达的基本评价是准确、有条理。这两者是紧密相连的。要说什么,能够说清楚,不散乱,不堆砌,这就是作文的好语言。
表达的第二步评价是完整,就句子本身来说,一句话说完整,是说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完整了,这需要明确自己写的目的,理解自己写的内容。在习作中,争取将每一句话写完整,也是意思可以表达得更准确的基本要求。
表达的第三步评价是具体细致,这是一个相对的要求,是相对不同的内容而言的。并非只要具体细致就一定是好的语言。从习作的内容表现来看,语言的具体无非包括事物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动态,人物的外貌、表情、动作、神态、对话、心理活动等。不过在习作实践中,按照这些要求一点一点来写具体,不仅是一件乏味的事情,而且基本无法实现语言具体的目标,因为这些要求表面看起来比较简单,却是需要比较敏感的判断和相对理性的分析理解,对生活基本是非判断和情感的是非判断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才可能写出相对准确的具体,写出合情合理的具体。这样的具体已经是一种语言表现的艺术。
表达的进一步评价是生动,语言具有活力,能感动人。语言的活力来自真诚的写作态度和扎实的语言功底。习作的内容是生活,不是谎言,是坦然,不是掩盖,真诚地写作,才能写出最动人的文字;不过语言表达的基本功非常重要,倘若病句连篇,逻辑混乱,前后矛盾,必然看得人心烦意乱,再好的内容也难以打动人了。当然,如果在感悟生活的基础上,还能运用一些修辞方法,选择一些新奇的角度,那是更优秀的表达。
表达的紧凑与集中可以作为更高的评价要求,这是相对整篇习作来说的。做到语言集中,需要一点基本逻辑能力,能够清晰地判断出习作中的句子与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之间的关系,关系越密切,语言就越显紧凑、越集中。这个要求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高端的,可能只有少数小学生能做得到,所以在小学生考试中并不会有这个要求的,不过任课老师自己要了解,可以对作文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做点对应的辅导。
4.标点
在小学阶段,将标点符号的正确表达作为基本评价标准很有必要。因为汉语中的标点符号虽然不是文字,却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引用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标点符合的灵活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传神地表达思想感情,理解书面语言,这种基本功,在小学阶段就学扎实了,对于语言能力的发展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这个评价比较简单,只要能准确运用即可。如果有创造性地运用标点符号来传情达意的,也不能死抱标准不放,还是要结合内容来灵活判断。
平时教学中要重视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如果孩子本来基本功还可以,却因为标点符号的乱七八糟造成了表达的不流畅,就亏大了。
5.卷面
这是一个不需解释的评价标准,相信所有的老师都心中有数。不过实际评卷中会有这样的误区:有的孩子练过书法,字开始出现“体”的味道,可能会出现一点不规范的书写,但老师常常以“工整”为唯一评价标准,因此扣了孩子的分,这是很冤枉的。可以针对性地告诉孩子,考试时的书写要力求工整。到了高考,如果一手漂亮的硬笔书法展现在考卷上,还是很占便宜的。
以上这两个评价标准虽然不是考试作文的主要评价标准,但因为是评价标准的构成,所以这里也顺带提出。
补充一点:
小学考试中一般是命题作文,但也可能会出现半命题作文和自命题作文,这种时候的命题,一般应该努力表现出明确的作文目的,或能概括内容。比如要求写一件有趣的事,自由命题,如果只写成《一件有趣的事》,虽然是正确的,但因为没有明确所指,就不够精彩。如果写成《动物园历险记》《泡泡飞呀飞》之类题目,显然更能获得读者(阅卷老师)喜欢,同时也能促使自己的作文更加有的放矢地组织材料、安排结构。
第四招:排兵布阵第一炮
──如何指导学生审题构思
如果当做爱好,写作是一件随心随性的事情,但考试作文不是,得面对一个题目。小学一般面对命题或半命题,到了中学,题目的类型会多起来,有给幅图的,有给个材料的,有给个话题的。不管面对什么题目类型,既然出题了,就得扣题。在考场面对一个题目能扣题写作,应该是一种判断、分析、推理、提炼的综合能力反映,如果能够信手拈来皆文章,那么,面对什么题目都无所谓,但一些人把考试命题作文当做应试来批判,我估摸着是还没有达到这种作文能力的缘故。有很多人纯粹为了应试而学习,拼命地进行机械应试训练。想在作文上多拿点分,就背范文,找模式,考试时就是套路化、模式化,瞎猫碰死老鼠。碰上了,到处吹牛自己作文水平如何了得;碰不上,就做出满腔正义的模样对考题大肆批判,把考试戴上扼杀学生创造力的高帽,恨不得一棒子打死。跟这种德行的人说不通,做个不太恰当的联想:有人拿菜刀切菜切成大厨,就赞美菜刀之美,有人拿菜刀剁人了,就批判菜刀之恶,其实这跟菜刀有什么关系呢?
小学语文考试作文的命题,多是给一个字、一个词、一个短语,也有给一句话的,从根本上来说审题构思,就是考验学生几个方面的能力:一,汉语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二,生活的积累和认知能力。三,题目的拓展和设计能力。四,写作的基础和创新的能力。当然,有阅卷老师自身水平低下,对作文好坏不分的情况,可能对考什么能力一无所知,改作文随心所欲,这的确是让人头疼的事情。不过这是一个关于老师综合素质培养的话题,与我这里要讲的从能力角度训练审题构思技术的内容无关,另撰文。
有人讲审题,将题目划分成多少种类型,每种类型又规划为若干规律,试图表达这样一个意思:什么样的题目,比如写人的,写事的,写景的,状物的,都可以按规定动作去写,省事儿了。这看上去一套一套的,事实上是试图将作文这件鲜活的充满个性的需要创造的事情装进套子,很不合理。作文的审题构思,不应该有套子意识,而应该面对作文题尽量拓展思路,思考立意,创造出新。被套路所困,是属于四平八稳的机械应试思维,比如高考60分作文中的42分标准,几乎是所有平庸之作的追求目标。但这样拿到42分的后果是,美丽语文成为了平庸的推手,精彩人生从这里开始沦陷。
审题的功夫,只有从分析理解的能力以及创造力、想象力开始训练,才能在考场上找到真正的成功。
1.关注课本上的例子
先来说一个无需审题但需要看明白题意的例子。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四的习作是写观察日记。
课本上的习作要求是:你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日记里了吗?让我们先交流一下各自的日记,听听同学的意见,再写一则观察日记。要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要写自己最想写的。写好后读给同学听,看谁在观察中有新的发现。
教参中对这篇作文教学是这样的提示:这次习作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让学生交流已写的观察日记,二是在此基础上再写一则观察日记。低年级时,学生已经学写过日记,观察日记无非是日记的一种,并没有特别的格式要求,只是在内容方面侧重讲观察。本次写观察日记在《花钟》一课后面已有布置,可以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最想写的内容,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准备写哪些内容,提示学生讲评自己在观察中的新发现。如果有的学生还没有确定观察的事物,可以带着习作的任务去观察一种事物,再把观察过程中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写完后,要组织学生互相读一读、评一评,并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师要通过这次习作,继续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显然,从单纯习作来讲,这个单元习作的题意是,要求学生观察一个东西,把观察的过程和这个东西的模样写下来。这是三年级培养观察习惯、建立表述逻辑的基本训练,但日常教学中,最容易掉入两大陷阱:①写成一板一眼枯燥无味的介绍性说明文,无法培养孩子的作文兴趣;②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详略,无法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
这种观察训练,一般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培养科学的观察,二是培养人文的观察。科学观察是一板一眼的科学探究,对孩子来说,这当然是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但我以为应该是科学课的事儿,包括写观察日记,或者观察小论文,应该专门有这样以科学探究为训练目标的课程,否则,语文有点乱。人文观察是通过观察培养孩子留心生活、关注世界、培养人文素养的基础手段,是带有主观感彩的观察,可以不够严谨,但一定是有趣的。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看一个事物觉得有趣,是因为这个事物与孩子的内心发生了碰撞,这个碰撞是以游戏和想象为基础的。就是说,如果观察过程中注意引导游戏心理的融合、激发大胆想象的融合,再普通的事物,也会在孩子眼里趣味无穷。
孩子对一个事物发生兴趣,不会是对这个事物的方方面面都感兴趣。孩子的兴趣多集中在一点上。比如小男孩对一个球感兴趣,也许并不在意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质地的,而只在意它可以弹起来四处乱跳,淘气得很。抓住“趣点”,突出“趣点”来观察,不仅孩子乐意,习作时还可因此初具详略,达到训练“有意表达”的目的。
讲到语文课本,不妨多讲几句如何进行作文与阅读融合教学的话。
比如三年级上册“观察”这一组中的第一篇课文《花钟》,虽说是“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实则并不能说是一篇观察意义上的文章,文中第一段短短百余字,就列举了牵牛花、蔷薇、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夜来香、昙花等九种花卉,且不说日常生活中就找不到这么多花凑一块儿的场景,它们似乎是在不同季节开放的,就是这么多花名对应的花型也没几个人能说得明白,用这样的课文来对应说观察是会出问题的。
但这一段中几个句子着实值得学习并加以拓展,这对于将观察日记写精彩太有帮助了。比如,“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睡莲从梦中醒来”等等,这既是写了花开,又将花想象成了人,写出了一点有趣情态。可惜只写出了“一点”,我们可以借机拓展一下:牵牛花为什么事儿要吹喇叭?这个喇叭声音会是怎样的?周遭的植物们听了这喇叭什么反应?再结合环境想象一下这牵牛花吹喇叭时是什么表情神态?这个过程,恰恰融合了孩子的游戏心理和想象特征,表达出来就很有意思了。
这篇课文的详略安排也很值得学习,先是铺陈了很多种花,然后重点写了昙花。不过文中对昙花的详尽介绍,有现象后面的原理解读,一看就知道是查资料比较多而观察比较少的写法,因此,这算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不过试着去弄懂事物的原理,是着力于培养观察的态度,对孩子总是有好处的。这种详细叙述的写法,也可以引导孩子用到叙述自己的观察对象上,用来表达孩子眼中所见,心中所想,即便没有探究原理,一样可以精彩。
好了,话题转回来,来看一个观察作文的具体例子——
《张力的书包很出名》(三年级)
在我们班,你要是听到有人这样说:“你是张力的书包啊。”那就是说这个人很不讲卫生的意思。
张力是我同桌,他的书包能够这样出名,就是因为脏。你看他的书包,一眼看去,好像是蓝色的,再仔细一看,又有很多黑色的污斑。书包背上画着的蜡笔小新像个流浪的孩子,脸上尽是污垢。
张力的书包这样脏,都是作了“百变书包”的结果:gē(搁)在腿上当作小餐桌,垫在脚下当作垫脚石,liào(撂)在地上当作球门柱,抡在手里当作进攻的武器,顶在头顶当作避雨的工具,有时候还要用来擦汗、擦桌子、擦黑板上自己的名字、擦墙上自己划的铅笔印子、擦衣服上别人吐的唾沫星子。
有一次刚下课的时候,张力打了一个大喷嚏,有一些鼻涕飞到了课桌上,张力二话不说,提起书包就在课桌上蹭来蹭去,李老师见了,皱着眉头说:“你怎么这么不讲卫生啊,书包又不是抹布。”可是这个时候,另外一组的余雷雷又打了一个大喷嚏,他倒没有擦桌子,抬起袖子在鼻孔下一抹,李老师眉头皱得更紧了,说:“不讲卫生,你是张力的书包啊。”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以后我们只要见到有人不讲卫生,就对他说:“你是张力的书包啊。”
张力的书包就这样出名了。
这篇习作是观察了一个书包,很显然是围绕着习作要求中的“要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要写自己最想写的”要求来做的。所以这一节内容看起来与具体的审题无关,但课本上的“习作要求”难道不是题目内容吗?我是说,如果能够养成这样的审题习惯,总是可以围绕题目给出的任何一点提示去用心思考,这就为审题构思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培养对字词的敏感
小学阶段是语文积累的基础阶段,一辈子要用的绝大部分字词,都在小学阶段学过了。有人就以为,小学阶段只要把这些基础的字词认识了,就算是任务完成了,至于审美、思辨、拓展等语文素养的训练,太麻烦,太难,到中学再去做吧。这样的思维,就注定了无法在小学阶段学好作文,作文只能靠套、抄、编,对于这种作文方式,审题就成了一个毫无意义的话题。审题也是无法单独拿出来说的,必须在作文的正确观念下来研究。作文的正确观念就是:作文是孩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眼里的世界,有自己的真情和判断,有自己的审美和情趣。也就意味着,作文是一种创造。有种观点说,作文就是把事情说清楚。这就好比说,吃饭就是把肚子填饱,看起来没错,却是多么消极而无趣,绝不是生活的全部:能解决温饱之后,吃饭难道不讲究卫生、营养、美味、情趣?难道永远只满足于温饱、只把温饱当做终极追求?因此,把事情说清楚,应该是说话的基本功,不应是作文的终极目标。
要对题目出现的字、词、句有创造性的构思,就得有对字、词、句的敏感,这种敏感有一点点天赋,但绝大部分人都需经过训练才会出色。一般来说,训练这种敏感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知识积累由量变到质变,将知识内涵内化成自身素养。这不仅需要识记知识,还需要盘活知识,否则,知识不仅不能给人智慧,还把人变得迂腐。二,关注生活,善于对生活现象概括分析,充分挖掘出个人潜力。下面分别从这两方面解释一下。
对知识的盘活非常重要。汉字的字音、字型、字义、字意、字境等,决定了汉语是一种意味深长的语言,一个字,一个词,往往具有无限丰富的意味和情趣。在学习过程中,不单是要掌握字的读音和字型,更重要的是要领会其意味,这样才能充分感悟语言之美,用语言进行创造性表达。比如静这个字,有安静、宁静、平静、恬静、幽静、寂静等不同意味,这些意味看起来差不多,但细细体会,却有着很有意思的区别:安静中的安定之意,宁静中的安宁之意,平静中平稳之意,恬静中舒心之意,幽静中的曲折之意,寂静中的沉寂之意,折射到生活中显然就是不同的情境。能敏感地捕捉到它们之间的细微区别,再以静这个字为题去写作文,就会找出很多方面的特别有意思的材料来。相反,如果没有这份敏感,看到这样的题目,甚至会觉得没办法写,就只会抱怨出题人的怪异了。
关注生活,就是要扶持、培养孩子“多管闲事”的习惯。都知道“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是读书的好习惯,但有些老师以为,“闻窗外事”就是关心国家大事,这就有点狭窄了。窗外事嘛,就是窗外的事情,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就是眼睛所能看到的事情。孩子的眼睛能看到什么呢?大人眼里的世界,和孩子眼里的世界,是同一个世界,但又有很大不同,这个不同,就源于大人与孩子之间不同的观念、不同的审美、不同的智慧,大人比孩子心思复杂,所以也看出这个世界的更多复杂来了。但是,很多孩子睁着眼睛,却并不会看世界,他的眼里没有世界,只有自己的欲望,这是由孩子的心理特点决定的。孩子在小时候,尚不会关注他人,只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培养孩子关注身边这个世界,不仅是要培养这个习惯,还要教会他如何去关注,这样,孩子在关注世界的过程中,才会渐渐认识到自己是人群中的人、社会中的人、自然中的人,才慢慢地形成主动去了解这个人群、这个社会、这个自然的习惯。这个习惯一旦形成,思想就可以稳稳扎根在现实中,作文的创造就有了底气。对于作文审题来说,对题目的敏感有了可以折射的生活,当然有话可说了。就像上面说的“静”,可以写亲情,可以写友情,可以写自然的美,可以写生活的忧,题材太多了。
3.训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不唯是审题的需要、作文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需要,艺术创造的需要。
联想和想象是有区别的。简单地说,联想是联系起来想,这想到的东西,原本就存在着,现在用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了。想象是想出一个象,一个新的形象,一个新的思想,这个形象和思想,是原本生活中没有的,被想出来了,这是一种创造。这个简单区别可以看出来,联想应该是想象的基础,两者是紧密联系的。
弄明白这个区别,是为了训练的目标更加清晰。联想是一种思维习惯,并不需要特别的训练,每个思维健康发展的人都会联想,回忆就是联想的一种方式。但是将联想作为习作的手段,因为习作本身的特别属性,决定了要将自然联想方式经过整理、概括、提炼,为形成习作的创造性思维服务。习作中所谓的联想能力,其实并不是联想本身的问题,而是如何形成习作表现所需要的联想习惯,以及如何将自然联想升华到与主观判断分析相结合的层次。一些教作文的老师强调联想的时候,刻意用一些联想的花里胡哨的形式做宣传,甚至将联想与想象混淆起来,打着培养想象力的旗号四处招摇,而忽略了联想的本质,结果把学生迷糊得云里雾里,真正的联想和想象没有把握,倒是形成了胡思乱想的习惯,以后调整起来很是麻烦。
联想与想象虽然有密切联系,但是也有明确的区别。简单地说,它们都是以生活实际为基础延伸开去,联想的基本方法是联系,想象的基本方法是幻想,联想可以发展到想象创造,想象也可以促进联想习惯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联想习惯和想象能力都要共同发展,但是老师必须弄清楚联想与想象的异同,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清晰引导,帮助学生的各种能力能够有序、有效地发展。
联想的基本方式用最直观的概括大约三种:扩散联想、单线联想和树形联想。扩散联想是由一点进行发散联想,无限扩展;单线联想是就一点向某一方向单线发展,层层进入;树形联想是就某一点进行单线联想时,在进入每一层联想时横向展开,挖掘更多的生活内容。用这样基本方式来概括,只是为了更便于理解和形成习惯,在实际联想中,所有方式都是交叉在一起的,联想本来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非要弄个什么规则,按个什么方式来进行,不仅会把事情做得索然无味,还会落得邯郸学步的结果。教学过程一定要注意把握方式理解和生活运用之间的关系,不能死板照搬,落入窠臼。
这些联想的基本方式不单是理解联想的途径,也是习作表现的基本手段。本篇仅从材料剪辑艺术角度来理解,大千世界,万事万物,习作表现时选择什么,怎样组织,如何表现,都取决于对材料的理解。联想的基本方式可以成为这种理解的钥匙,因此,联想不能停留在想到即止,要耐心感受,认真分析,将每一种“想到”结合生活进行深入理解。“想到”的训练很容易,也很有趣,但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游戏中,热闹之后一无所获,这就违背了联想的初衷。
想象则是一个创造的心理过程,根据已经的知识经验和生活材料,经过新的配合,创造出一些新形象。也就是说,没有生活,就没有想象,凭空是想象不出来的。有人把幻想、胡思乱想、白日梦等心理过程称为凭空想象,倒是道出了它们与想象之间的区别:虽然都属于想象一类,但是想象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是一种需要经过锻炼才会越来越优秀的能力,幻想、胡思乱想、白日梦等只是停留在空想状态,想来想去还是一场空。换个角度看,这些空想其实是想象的基础,空想人人都会,但并不见得人人都拥有想象创造的能力,就是因为有的人在空想的基础上发展了想象力,有的人空想只是图个精神上的短暂快活。
想象的基础是生活,但并不是基于生活的思考都是想象。想象是要把感性联想和理性分析结合起来,把幻想和逻辑融合起来,进行独特的创造。想象的目标是创造。创造就要出新。新的形象,新的思想,新的方法,新的成绩,都需要创造出来。新是相对旧而言的,就是与现存的形象、思想、方法、成绩等相比较,有突破,有变化,有新意,并且是创造出来的,不是刻板的模仿加上一点似是而非的更换,更不是借助优秀的“旧”稍作粉饰来做功利性的炫耀。创造是一个全身心投入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心灵得到愉悦,智慧得到发展,人格得到升华,是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生命意义的一种表达。因为这样的目标,使想象与空想从本质上区别开来了。
在生活的大地上,洒下想象的春雨,新形象、新思想,就会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了。所以面对生活的各种事物、事情、现象,如果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将它们一一积累下来,就不用担心看到作文题目没东西写了。
4.审题主要审什么
面对一个作文题目,一要看懂题目的意思,二要能拓展题目的意味,三要能根据确定的立意找到合适的材料,四要能给材料们安排一种恰当而准确的表现形式,到这一步,审题这件事才算是完成,可以开始设计开头了。
很多孩子考试时,拿到题目就写,一边写一边想,作文就脚踩西瓜皮,最后勉强靠些生硬的句子收回来,怎么看都显得别扭。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没有弄明白审题到底审什么,也没有形成审题的习惯。当然,从文学写作来说,文学创作并不需要审题,审题能力的高下似乎也并不影响文学水平的高低。但我觉得,文学只是语文的一部分,作文与文学有着紧密联系,但作文考试中的审题首先考的是分析判断能力,审题是必要的。
我仍然拿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里的一个作文题目来做例子说明这个审题过程。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为方便讨论,现将习作要求和教参提示列出来——
课本上的习作要求是:本组课文,写的都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你长大以后,或许会离开家乡,想象一下,当某一天你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写一篇习作。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可以写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回忆,可以写与亲人或同学处面的情景,也可以写你想写的其他内容。回忆一下课文中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并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参上的教学提示是: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写《二十年后回故乡》,是本组专题学习的延续,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美好的想象,正是基于对家乡的爱和关注。
本次习作的教学重点,一是要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二是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本组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适当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
教参上具体的教学建议是:1.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想象家乡变化绝非易事,对小学生来说,世事变化、岁月沧桑并不容易体会,所以他们的想象可能就显得稚嫩,情感可能就显得肤浅,这就需要教师用情感去点燃情感,用变化去促成想象,开启思路。比如,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家乡二十年前的清况,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变化,或请学生通过采访家长来完成这一体验;再比如,教师可结合诗人贺知章写的《回乡偶书》,让学生体会又见家乡时感受到的人事的变化。(《回乡偶书》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诗人刚回到故乡时,儿童谁也不认识他.当他在故乡住下来后,发现离别家乡这么多年,什么都变了,跟记忆中的一点也不一样了,似乎只有家乡的镜湖没有变。以此来促使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路。2.学生有了表达欲望之后,要引导学生具体想象,从哪些方面来写。教材中只是一个提示,要让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充分交流,以达到互相启发的目的。在学生交流中,教师要结合一两个学生的发言,相机点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选择材料,起到示范作用。在学生写之前,提醒学生要注意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3.学生写完之后,要引导交流,相互欣赏。重点评价学生的想象角度和表达自己感情的方法。选取有突出特点的习作,全班集体评价,进一步进行习作的指导。在交流评价之后,要引导学生进行修改,并把修改过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在一线教学的老师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受:这篇习作的结果是学生写得大同小异,无非是二十年后回故乡,故乡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什么都先进了,发达了。再有一部分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故乡被污染了。绝大部分孩子的想象停留在“空想”状态,作文看起来比较乏味,能写出真情的凤毛麟角。
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可能是教参的影响,让老师误以为这个题目就是写故乡的变化,另一方面,应该是审题上没有掌握正确方法,并没有深入审题。
先说说死搬教参的教学建议来教为什么会效果不佳。教参中也预测到了小学生对世事变化、岁月沧桑不容易体会,于是启发老师,可以结合自己经验说说家乡二十年前的情况。老师的家乡与学生的家乡并不是同一个家乡,即便是同一个家乡,也不见得有同样的关注,所以即使老师这样引导,也无非是让孩子听了一个离自己生活很远的故事,对于“点燃情感”是效果不大的。教参又启发老师,可以用贺知章的诗来“促使孩子展开想象、激发学生表达兴趣”,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但很可惜的是,利用两首古诗怎么就能做到这些呢?教参中没有提示了,结果孩子真情没有调动起来,习作还可能变成了贺诗的改写。
但如果按照审题的正确方法来思考一下这个题目,效果会不一样了。《二十年后回故乡》,这是一个隐含了主语的短句,题目构成略复杂,我先分词解读。
先看故乡这个词,基本意思是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但这个词意味十分丰富:故,是过去的意思,与现在有了一定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了,而且这个词有一种怀念意味,这里一定曾有我熟悉的人事物景,曾包容过我的喜怒哀乐,曾是我的生活家园,也是精神家园。所以,故乡可以是一份怀念,也可以是一份牵挂、一份依托,可以是幸福,也可以是惆怅。从这些意味角度,可以推断出,对二十年后的想象,首先需要的是关注当下:此时我生活的地方(也就是我二十年要回来的地方),现在,我关注的是什么?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喜怒哀乐的有哪些事情?哪些人?哪些地方?哪些具体的事物?在这里,我最爱的是什么?最讨厌的是什么?最自豪的是什么?最想永远都不改变的是什么?不是老师说给孩子听,而是孩子说,老师通过孩子的说来引导孩子体会其中的真情,这份真情,不管是高兴还是忧伤,放到二十年后的怀念中,就是对故乡的爱。这是此文的重要材料,如果再加上想象,这些真情体验的人事物景,经过二十年时光的打磨,会是什么模样呢?想象创造就有了基础,不再是空想了。
再看故乡前面两个词。二十年后,是给出了一个时间限定,五年级的孩子,那时差不多就是自己爸爸妈妈眼下的年龄,这样在想象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具体参照,刻画人物外形和心态上有了依据。回,是确定了习作进入的一个点,预设了必须离开家乡,然后回来。怎样回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要回,这是成文的铺垫,可以结合前面对故乡的意味拓展分析,来确定这个回的理由,是弥补一段情?是纪念一份爱?是寻找失落?是兑现诺言?当然也可以什么理由都没有,就恰巧路过,回来看看。虽然这个为什么回并不是习作的重点,忽略也可成文,但如果稍加关注,习作就有了更加紧凑和集中的线索,更好写一些。
课本的习作要求,对这个题目隐含的主语用了第二人称,当然是对孩子说的,这个“你”应该是预设成写作文的孩子本人的,就是说作文中的主角是“我”。但如果有创新意识的孩子,其实可以将这个“我”转换成任何人或物的视角来写,比如“我”是小主人腕上的一块表,二十年后,被戴在小主人的孩子的腕上,回到了故乡。通过表的视角来看待二十年后的孩子的生活环境,与小主人当年的生活环境相比较,不是很有意思吗?就表现形式来说,还可以有更多的创新,比如以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或者用为家乡设计城市(乡村)名片的方式,来对故乡的面貌进行描绘,都是可以的。这当然就是审题的第四步,给确定的立意和内容来安排表现形式了。
第五招:千军万马循栈道
──如何指导学生做好选材立意
在考场上面对一个作文题目,要在短时间内审题构思选材立意,看起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过有句俗话说的好: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如果发现了作文成功的秘密,并在平时下了很多功夫来学习,练好了表达基本功,又有了勤于思辨的习惯,会了,就不难了。但如果平时的语文学习,除了抄抄写写背背,就没有好好琢磨过语文,作文的训练也没有正确的方法,直奔应试去,什么方法急功近利就用什么方法,总想一口吃成胖子,结果花了很多时间,写了很多套话、空话、假话,说到底还是不可能会作文的,当然考试的时候就难了。
选材与立意是结合在一起的。审题的时候,有时是冒出一些材料来,再根据材料来分析提炼表达的主题,有时是受了题目的启发,先冒出了一个特别的意味来,然后抓住这个意味去搜寻材料来构思。举个例子:《童年趣事》这个题目(这是一个老题目,但仍不失为一个好题目,因为它没有任何时间或空间的局限,也没有时代背景的局限),我一看见,可能脑海里先跳出来几件好玩的事,像什么在家里玩火啊,画一些钱冒充大款啊,玩弹笔大战啊等等。那我得想想,那件事情最好写,最能写得生动具体,选定一件,再来考虑如何写出点意味来。也可能脑海里先跳出来一个想法:童年因为趣而真实,趣才是童年的真相。这就可以顺着的想法,试着去找一个把严肃的事情做成了有趣的事情这样的材料,来表现出纯粹的童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想从如何正确有效地训练十年功说起。
1.提出问题
一般都说,选材是习作的基础,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实这种说法模糊了选材的“选”字,将选材混淆于找材料了。找材料是指面对习作题目时脑袋里一片空白,没有东西可写,这是对习作概念的最基本认识产生了偏差和最初的习作方法不正确的缘故。我在前面几招里讲了不少方法。选材则是“选”的功夫。“选”的对象是自己的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是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和瑰丽奇妙的自然环境。面对杂乱无章、零散琐碎的生活材料,我们往往熟视无睹,习作时或者喜欢写自己曾经写过的东西,或者喜欢胡乱编造,或者喜欢套用别人现成的文章,最主要的是无法选择可以准确诠释习作题意的材料,即使选了相关的材料,又无法写准确,写生动,写传神,这些问题,基本原因是在选材的“选”上没有找到好方法。
生活中的材料,是以人、事物或现象的形式存在着,如果能够去研究、探索它们,从中看到或找到一些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这就发现了生活材料的独特之处,这些独特之处,可能会成为一篇习作耐人寻味的基础。也就是说,选材的首要任务是,能够发现材料内含的独特之处,这是作者对生活的态度、见解和感悟,是一篇习作从平庸变成神奇的必经之路。
这样的发现,不是无意中的偶然发觉,而是有目标地思考感悟的过程,有意识地将身边的人、事物或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充分调动联想和想象,从情感、思想等各个角度挖掘,去发现平淡生活的不平凡之处。
在这里,“选”是一束眼光,一份灵感,一种思维,一门艺术。
对生活提出问题并努力去探究答案,是一个很好的训练这种选材能力的方法。试着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激起平淡生活的涟漪,并用孩子们自己的手段来寻找答案。所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疑是悟之本,悟是文之魂。没有疑,对生活就呆若木鸡,看不出生活事件的生动,辨不出自然景观的灵气,写习作就没有灵感,习作当然就不可能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