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压之下的优雅
《老人与海》
海明威
学习目标
1.深入阅读文本,多维解读老人的形象,理解老人形象的丰富性。
2.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3.体悟老人的精神,学习如何在重压之下保持优雅。
一、作者海明威介绍
厄纳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杰出作家,通常称他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所创作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对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
《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
《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
《乞力马扎罗的雪》等。
硬汉海明威
青年时代的海明威
代表作品
青年时代的海明威
参战的海明威
捕获马林鱼
1899年出生在美国芝加哥一个医生的家庭,父亲酷爱打猎、钓鱼等户外活动,母亲喜爱文学。
1918年5月,海明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来到意大利战场。7月初海明威在战场上为拯救一个意大利士兵而被炮击伤,一个膝盖被打碎,身上中的炮弹片和机枪弹头多达237块。他一共做了13次手术,换上了一块白金做的膝盖骨。有些弹片没有取出来,到死都留在体内。 被授予十字军功勋章和勇敢勋章,这时他刚满19岁。
硬汉海明威
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中,海明威以记者身份活跃在欧亚战场。1941年海明威曾来中国采访,在重庆秘密会见过周恩来,并写过6篇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海明威立即将自己的游艇改装成巡艇,驾驶着它侦察德国潜艇的行动,为消灭敌人提供情报。时达两年。他还曾率领一支游击队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 1944年,海明威随同美军去欧洲采访,在一次飞机失事中受重伤,但痊愈后仍深入敌后采访。二战后他获得一枚铜质奖章。
硬汉海明威
他是一位出色的角斗士:海明威不畏惧死亡,自幼喜欢冒险。他是无畏的猎手和渔夫,经常出没于野兽成群的丛林和莽原;他还是拳击的爱好者、狂热的酒徒、身材魁梧的汉子;有一次汽车失事他深受重伤,头上缝了57针。他一生受了十几次脑震荡,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在飞机上,由于机舱着火,门被夹住,他用头把门撞开,在非洲养伤时读到了关于自己的讣告。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约翰·肯尼迪:“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硬汉海明威
“我站着写,而且是一只脚站着。我采取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
电报式风格
“冰山”原则: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海明威曾经以冰山来比喻创作,说创作要像海上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在上面,八分之七应该隐含在水下。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鲜明,感情越深沉含蓄。
二 、《老人与海》
故事梗概:
主角是一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这位风烛残年的渔夫一连84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几乎都快饿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认输,而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85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仍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而且左手又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三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栓在船边。但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船柄作为武器。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地拖回一副鱼骨架。他回家躺在床上休息。
预习检测
①文中老人一共进行了五次搏斗,和谁搏斗?搏斗的武器是什么?武器的结局如何?(填表)
②老人与鲨鱼的搏斗,都发生在海上,文中的“海”、“鲨鱼”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
老人作战工具
结 局
老人的状况
鲭鲨
铲鼻鲨
犁头鲨
铲鼻鲨
鲨鱼
鱼叉
绳子
绑着刀子的桨
绑着刀子的桨
短棍
短棍
舵把
杀死,鱼叉沉,鱼被吃掉四十磅
杀死,刀子钝,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杀死,刀子被折断
铲鼻鲨
受重伤,鱼剩一半
棍子丢,舵把折,鱼剩下残骸
手受伤
手痛
淌血
淌血
身体痛
发僵
喘不过气
极其疲乏
经历五次搏斗后老人的样子
捕鱼的工具损毁了
捕到的大鱼只剩下残骸
手受伤,痛僵,疲乏
大马林鱼
鲭鲨的齿吻
铲鼻鲨
精于思美于言,秀于心慧于口——
你说我说大家来辩
文章里说“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后面又说“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而且一点补救的办法也没有。”“是什么把你打败的呢?他又想。什么也不是,是我走得太远了。”那么,你认为老人失败了吗?
可是,是什么把你打败的呢?他又想。‘什么也不是,’他提高嗓子说。‘是我走的太远了。’”老人长睡第一次醒来之后,他第一句话是:“它们把我给打败了,曼诺林,”他说。“他们真的打败了我。”“它没有打败你。那条鱼没有打败你。”“是的。真的没有。可是后来鲨鱼打败了我。”
通常意义上,我们认为人去做一件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是失败。
“失败”这个词还有另外的含义,即是指人失去了继续斗争的信心,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通常意义上,我们认为实现了自己的预期目标,叫做成功。
成功可能还有另外的含义,即敢于挑战自我的限度,敢于战斗到最后一刻。
失败 成功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亮剑》中的李云龙:“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这叫亮剑,没有勇气你就别当剑客。倒在对手剑下不算丢脸,那叫虽败犹荣,要是不敢亮剑你以后就别在江湖上混啦。”
拿得起
小组合作 深入探究
1.“它不是一个吃腐烂东西的动物,也不像有些鲨鱼似的,只是一个活的胃口。它是美丽的,崇高的,什么也不害怕。”——如何理解老人对鲨鱼的赞美?
2.“他把毯子盖到肩上,又裹住脊背和两腿,就脸朝下躺在报纸上,手心朝上,两只胳膊伸得挺直的。”如何理解文章的结尾?
To be or not to be
为什么老人已经84天没有打到鱼了却还要出海;为什么明知鲨鱼会吃掉他的猎物却仍然不放弃;为什么回去之后还要反复梦见狮子,还想进行新一轮的战斗;为什么明知失败却仍然不放弃?——在海明威看来,这是人类的定命,就是受到这个规定制约的不得不为之的定命!
探究一.“它不是一个吃腐烂东西的动物,也不像有些鲨鱼似的,只是一个活的胃口。它是美丽的,崇高的,什么也不害怕。”——如何理解老人对鲨鱼的赞美?
“鲨鱼”是什么?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
“鲨鱼”——大海中的生物,和老人一样靠捕鱼为生;
又象征着大海(人生)中时刻存在着的厄运凶险
赞美“鲨鱼” ——表现了老人的仁慈;
也表现了老人的幽默、乐观
还表现了老人对大海、对生命的热爱
想得开
探究二.“他把毯子盖到肩上,又裹住脊背和两腿,就脸朝下躺在报纸上,手心朝上,两只胳膊伸得挺直的。”如何理解文章的结尾?
战斗到极致,筋疲力竭
战斗是常态,云淡风轻
战斗到失败,坦然豁达
“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而且一点补救的办法也没有,于是他走回船梢,发现舵把的断成有缺口的一头还可以安在舵的榫头上,让他凑合着掌舵。他又把麻袋围在肩膀上,然后按照原来的路线把船驶回去。现在他在轻松地驶着船了,他的脑子里不再去想什么,也没有感觉到什么。什么事都已过去,现在只要把船尽可能好好地、灵巧地开往他自己的港口去。夜里,鲨鱼又来咬死鱼的残骸,象一个人从饭桌子上捡面包屑似的。老头儿睬也不睬它们,除了掌舵,什么事儿都不睬。他只注意到他的船走得多么轻快,多么顺当,没有其重无比的东西在旁边拖累它了。”
放得下
海明威笔下的老人形象
拿得起
想得开
放得下
是一种勇气
是一种智慧
是一种胸怀
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伤口,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龙应台《目送·跌倒》
何谓重压之下的优雅风度?
是战斗后的舍弃,是磨难后的超脱。
老人——硬汉子形象
在“武器”简陋、孤立无援、鲨鱼轮番来袭的情况下,老人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勇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性格。他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是一个“硬汉子”形象。
瑞典诺贝尔授奖委员会的评价:
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
《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拓展:
恕我不能站起来。——海明威(墓碑上刻)
当堂检测
仿写:仿照例句的结构形式,按照“桑迪亚哥”、“苏轼”、“我”的顺序,完成一组排比句。
例句:
简·爱说,我没有财富和美貌,但我有灵魂与尊严;
桑迪亚哥说,
苏轼说,
我说,
我没有武器与伙伴,但我有勇气与信念;
我没有高官与厚禄,但我有清风与明月;
我没有才情和天分,但我有梦想和认真。
课堂寄语——
失败,是人生的修行。
悦纳生命,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