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9《木兰诗》课件(5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9《木兰诗》课件(5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7 12:2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木 兰 诗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写作特色。
3、分析木兰人物形象,感受木兰优秀品质。
花木兰的故事源于《木兰诗》,《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请同学们讲讲花木兰的故事。
全班分两组,看那一组读得准
机杼
可汗
鞍鞯
辔头
燕山
胡骑
戎机
朔气
金柝
红妆
著我旧时裳
傍地走
zhù
kèhán
jiān
pèi
yān

bàng
zhuó
zhuāng
tuò
shuò
róng
小组讨论加点词意思
⒈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⒉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⒊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
⒋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⒍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⒎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⒏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⒐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⒑磨刀霍霍向猪羊。
⒒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⒓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⒈⒉⒊⒋⒌⒍⒎⒏⒐⒑⒒⒓
解析
小组讨论加点词意思
⒈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⒉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⒊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
⒋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⒍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⒎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⒏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⒐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⒑磨刀霍霍向猪羊。
⒒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⒓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解析
⒈⒉⒊⒋⒌⒍⒎⒏⒐⒑⒒⒓
唧唧:织机声,叹息声,虫鸣声。
小组讨论加点词意思
⒈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⒉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⒊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
⒋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⒍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⒎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⒏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⒐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⒑磨刀霍霍向猪羊。
⒒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⒓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解析
惟:只
⒈⒉⒊⒋⒌⒍⒎⒏⒐⒑⒒⒓
机杼声:织布梭子的声音。
小组讨论加点词意思
⒈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⒉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⒊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
⒋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⒍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⒎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⒏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⒐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⒑磨刀霍霍向猪羊。
⒒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⒓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解析
可汗:古代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号。
⒈⒉⒊⒋⒌⒍⒎⒏⒐⒑⒒⒓
小组讨论加点词意思
⒈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⒉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⒊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
⒋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⒍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⒎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⒏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⒐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⒑磨刀霍霍向猪羊。
⒒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⒓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解析
为:为此(指替父出征)。市:买。
⒈⒉⒊⒋⒌⒍⒎⒏⒐⒑⒒⒓
小组讨论加点词意思
⒈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⒉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⒊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
⒋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⒍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⒎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⒏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⒐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⒑磨刀霍霍向猪羊。
⒒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⒓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解析
旦:早晨。
暮:晚上
⒈⒉⒊⒋⒌⒍⒎⒏⒐⒑⒒⒓
小组讨论加点词意思
⒈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⒉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⒊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
⒋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⒍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⒎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⒏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⒐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⒑磨刀霍霍向猪羊。
⒒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⒓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解析
戎机:战争。
度:过。。
⒈⒉⒊⒋⒌⒍⒎⒏⒐⒑⒒⒓
小组讨论加点词意思
⒈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⒉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⒊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
⒋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⒍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⒎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⒏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⒐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⒑磨刀霍霍向猪羊。
⒒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⒓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解析
朔:北方。
金柝: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铁衣:铠甲。
⒈⒉⒊⒋⒌⒍⒎⒏⒐⒑⒒⒓
小组讨论加点词意思
⒈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⒉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⒊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
⒋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⒍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⒎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⒏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⒐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⒑磨刀霍霍向猪羊。
⒒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⒓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解析
策勋:记功。
转:次。
强:有余。
⒈⒉⒊⒋⒌⒍⒎⒏⒐⒑⒒⒓
小组讨论加点词意思
⒈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⒉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⒊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
⒋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⒍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⒎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⒏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⒐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⒑磨刀霍霍向猪羊。
⒒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⒓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解析
郭:外城。
扶将:扶持。
⒈⒉⒊⒋⒌⒍⒎⒏⒐⒑⒒⒓
小组讨论加点词意思
⒈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⒉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⒊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
⒋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⒍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⒎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⒏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⒐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⒑磨刀霍霍向猪羊。
⒒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⒓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解析
霍霍:磨刀的声音。
⒈⒉⒊⒋⒌⒍⒎⒏⒐⒑⒒⒓
小组讨论加点词意思
⒈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⒉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⒊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
⒋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⒍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⒎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⒏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⒐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⒑磨刀霍霍向猪羊。
⒒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⒓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解析
著:穿。
⒈⒉⒊⒋⒌⒍⒎⒏⒐⒑⒒⒓
小组讨论加点词意思
⒈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⒉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⒊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
⒋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⒍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⒎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⒏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⒐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⒑磨刀霍霍向猪羊。
⒒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⒓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解析
扑朔:动弹。
迷离:眯着眼。
傍:贴着。
安能:怎能。
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
⒈⒉⒊⒋⒌⒍⒎⒏⒐⒑⒒⒓
“互文”句子的翻译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的战具。
(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意思是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不是说将军都百战死了,壮士十年后回来了)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不是开了东阁的门而不进去,然后转到西阁的床上去坐着。)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意思是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不是只当着窗户理云鬓,只对着镜子贴花黄。)
句式特点
复沓句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顶真句
又称“联珠”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旦辞爷娘去……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句式特点
对偶句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句式特点
排比句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请概括本诗主要情节
决定代父从军,

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

还朝辞官

讴歌英雄
一、(1、2)
二、(3)
三、(4)
四、(5)
返回
征战生活
五、(6)
木兰还乡,亲人团聚
六、(7)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勤劳孝顺
诗句赏析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军情紧急
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愿”——
表现木兰勇敢、忠君和孝顺。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渲染战前准备
的紧张和忙碌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黄河流水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衬托思亲之情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征途之遥
生活之苦
战斗之多
时间之长
战况之烈
—表现木兰勇敢
坚强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
里足,送儿还故乡。
——不慕高官厚禄
热爱和平生活。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渲染归家的欢乐气氛
亲人团聚的喜悦心情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看出木兰的热爱生活,
表现木兰美丽可爱。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机智、谨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机趣智慧
充满自豪
返回
形象分析:请你说说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小组成员写在纸片上。
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言写得简略?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从军缘由
出征前的准备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
凯旋辞官
家人迎接
木兰改装
——详写
——略写
——详写
——略写
——详写
——详写
——详写
1(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
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2(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详写女儿情态
略写英雄气概
繁简安排有详有略
突出对木兰的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
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起到了突出人物特征
表现作者倾向的作用
你还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吗?
穆桂英挂帅破天门
梁红玉击鼓战金山
红娘子起义赴疆场
《水浒传》里的
母大虫顾大嫂
母夜叉孙二娘
一丈青扈三娘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改写《木兰诗》
一、《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看哪些地方叙述得详细,哪些地方简略。这样处理好在哪里?
思考探究
详处:如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准备行装时的活动,奔赴战场时的心态,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恢复女子装束时的欣喜等。
简处:如木兰从军征战多年,但诗中对木兰军旅生涯的描写,对战斗过程的描写,对战争残酷的描写。
这样处理的好处:突出对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另外,这种详略安排也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对战争的冷漠和厌恶。
二、《木兰诗》富有北方民歌特色,风格刚健质朴。如诗中多以口语化的问答刻画人物心理,以铺陈排比描述行为情态,最后以风趣的比喻收束全诗。从课文中找出一二例,说说你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注意体会其韵律、节奏。
例:“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等。
这些诗句口语色彩明显,朴素平实,亲切自然,读起
来朗朗上口,别有一番味道。
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准确生动,形象的特点。 一个字或一个句子适用得好,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品味诗词的语言是中考诗词赏析的重要考点之一。
赏析诗歌的语言
命题点
一、考点解说
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
2.诗歌的某句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赏析诗歌中的画线句或者是加点的词语。
从内容方面:该句主要描写了…… 表达了……的思想感情,……的寓意。
从形式方面:该句运用了……达技巧,有……作用。
二、考查形式
三、答题模式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中考真题)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词中的画线句。
真题演练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意思是“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句中的“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挽弓射箭要冲锋陷阵,可以看出爱国英雄的形象。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可以从人物形象、思想情感、修辞手法三个角度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三、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读完课文后,你认为原因是什么?木兰的哪些品格最让你感动?
原因:在木兰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关爱亲人又热爱国家,不慕高官厚禄又热爱家园生活,而且木兰身上还寄托了人们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
品格: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的品格最让我感动,木兰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关爱双亲、多愁善感的普通人,同时她又敢于担当,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立下赫赫战功,身上有一股英雄豪气。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这四句的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四、理解下列诗句,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相互交错、补充的。
积累拓展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战斗十年胜利归来。这两句的意思是将士们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人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打开我东屋的门,坐在我西屋的床上。这两句的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不是开了东阁的门而不进去,然后转到西阁的床上去坐着。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头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这两句的意思是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具体表现形式是: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即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地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使用互文可以使文辞简洁精练。
互 文
命题点
一、概念解说
1.翻译指定的句子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3.选出对句子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理解互文时,要瞻前顾后,不能偏执任何一端,把它割裂开来理解。
二、考查形式
三、答题要点
(中考真题)【甲】【乙】两文都是写边塞内容的。试结合具体语句品析(从修辞,炼字,表现手法等任意一个角度)两文在思想感情上的不同。
真题演练
【甲】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渔家傲?秋思》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或外貌描写),表达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愁苦之情。
《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苦闷之情。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