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与变化 
课时 
 第2课时 
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 
通过学习和设计和了解重复与变化,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重复与变化的基本构成形式及排列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重复构成的要素和构成形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和设计和了解重复与变化,学习和掌握重复与变化的方法设计副美术作品。认识平面构成的设计美感。 
2.通过学习让学生主动发现、体验生活中重复和变化图形的美感,提高对设计艺术的认识。感受设计的意义和乐趣。 
教学重点 
学习重复与变化的基本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 
恰当地运用重复与变化胡方法设计作品,设计有新意 
教学方法 
自主、讨论、探究、合作 
教师教具 
教学课件、教学示范作品等 
学生学具 
绘画课用具 
教学过程 
组织阶段:(1分钟) 
严格检查学生美术用具准备情况 
教学回顾(复案) 
2、学生起立,师生并相互示意问好 
引导阶段:(3分钟) 
导言:上一节美术课我们都学习了设计课重复与变化,部分学生都参与了设计重复与变化的设计草稿,那么接下来我们这节美术课就学习怎样来上色彩,请同学把书翻到第4页,第5页 
三、发展阶段:(7分钟) 
了解重复变化构成的定义及设计方法 
1、什么叫重复:把一个相同或相近胡基本形反复有次序地排列称为重复。在美术中叫重复构成。可以给人以整齐、统一、醒目,具有一种秩序的美感。 
2、在构成中又要加入一些变化的因素可以増强图案的视觉冲击力设计方法中可以在重复中加入(渐变)(形状)(大小)(色彩)(位置)(变异)等变化形式进行设计作品。 
3、教师額学生用撕纸的方法制作一件简单的重复变化作品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前收集的实物材料《例如一盒回形针、,一盒图钉、一包螺丝、一把红辣等),在想象让他们存在变化的方法,构想两三种不同的重复变化构成方案。 
4,教师示范作品 
四、实践阶段:(25分钟) 
1,教师布置作业: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组关于重复与变化的图片 
2.用色彩的形式案全部完成《重复与变化》的作品创作 
3、作业要求 
先用铅笔起幕起完稿在用匀边笔匀边,匀完边用橡皮把多余 
的铅笔印干净,在上色 
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阶段:(4分钟) 
这一节美术课通过老师讲授设计课《重复与变化》,使学生掌握了重复与变化的特征。同学们在课堂上都努力的进行发音,面且认真的去画去设计,先用铅笔起稿,然后根据不同特点上颜色,最后板书设计:教师讲解演示设计过程: 
1、先设计基本形 
2、确立骨式 
3,基本形的排列 
4,找到变化的形式 
5、完故作品。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和了解两节设计课重复与变化,使大多数的学生非常有兴趣的完成这 
节课所布置的任务,学生对于探索未知领域和设计的方法,是非常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