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期中测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期中测试卷(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06 23:3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下科学期中测试卷(二)
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有些物质会变化,而且变化速度有快也有慢,有些物质则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2.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  
  )
3.我们吃饭的时候觉得饭有点甜是因为里面有糖。
(  
 )
4.“把放大镜移到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是放大镜的观察方法之一。  
  (     ) 
5.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应该双眼睁开,左眼观察。
(     )
6.变形虫、草履虫没有进食、排泄、繁殖等生命活动。


7.我们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生物。


8.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反应迅速,产生大量热量。


9.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10.调味品和蔬菜混合的过程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细胞学说???
?B、动力学?????C、仿生学?
2.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A、相同??????????B、相反???????C、无关???
3.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越小。
A、放大倍数???
?B、焦距??????
?C、视野
4.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就能看到(
)。
A、产生大量气体
B、溶液颜色变深
C、铁钉上有红色物质(铜)附着
5.沙子和豆子混合后再分离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豆子上粘有沙子,豆子发生了变化
B.豆子和沙子都发生了变化
C.豆子和沙子都没有发生变化
6.古代用米汤写密信,再用碘酒来涂抹显字,其实是利用了淀粉遇到碘变成(  )的反应原理。
黑色
B.黄色
C.蓝紫色
7.把铁锈链接在电路中,接通电流,小灯泡(

A.不会亮
B.会亮
C.有时亮有时不亮?
8.下列选项中,不用显微镜来观察的是(
)。
A、洋葱表皮大液泡
B、河水中的微生物
C、味精的晶体
D、植物的叶子细胞
9.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的正确步骤是(
)。
①对光
②取镜安放
③收放
④放置玻片
⑤观察
⑥调焦
②①⑥④⑤③
B、②①⑥④③⑤
C、②①④⑥⑤③
10.建筑用的水泥,它的生产过程中包含一系列复杂的
(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和化学变化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
),那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2.制作晶体的方法有(
)和(
)。
3.放大镜的特点是(
)、(
),所以也叫(
)。
4.借助(
)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洋葱表皮是由(
)构成的。
5.蟋蟀的“耳朵”在(
)、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
)。
四、综合题(共60分)
1.探究铁生锈实验时,设计了以下四个不同的环境。(9分)
A.清水
B.盐水
C.清水
D.盐水
(1)若想研究有无空气的情况下哪个铁钉更容易生锈,应选择_______和_______试管进行比较。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不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至少两个)
(2)若选择B和C进行比较,应该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哪个生锈更快。
(3)铁生锈是一种__________变化,写出铁与铁锈的三个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台显微镜,目镜有两个,分别是10X,16X;物镜有三个,分别是4X,10X,40X。小明用这两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切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用目镜10X,物镜10X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这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____。如果想放得更大,可以将物镜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按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的正确步骤排序。(5分)

)滴
∶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吸

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盖
∶盖好盖玻片。

)展∶
用镊子把撕下的洋葱内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展平。

)染

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使标本染色。
(3)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显微镜调焦时应先将镜筒下降,眼睛观察物镜;后慢慢上升镜筒,眼睛看目镜。
B.为了保证观察的效果,撕取的洋葱鳞片叶应尽量大而厚。
C.小明已看到清晰的细胞物像了,小英坐在她旁边,也想看清楚细胞,将显微镜移动到自己的身前。
D.将做好的玻片标本安放在载物台后,再进行对光。
(4)小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选用目镜
10×,物镜
4×观察,第二次选用目镜
10×,物镜
40×观察。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与第一次相比(
)。(2分)
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个体变小
B.细胞数目减少,细胞个体增大、
(5)小明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碰到了两个难题,请你帮帮他!(8分)
他从目镜里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看清标本时,发现物体图像偏向左边,于是他就把标本往右移,可是越移图像越往左。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整完标本后从显微镜观察下如左图,请在右框中画出标本实际的情况。
某科技活动小组搞军事通讯游戏。“司令员”用米汤在信纸上写上“偷袭阵地”几个字。米汤干了以后,字就看不见了。“前沿阵地指挥员”收到信后,用棉花蘸了一种液体涂上去,信纸上就出现了蓝色的字。(4分)
(1)这种液体可能是什么?
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这种现象。
物质的变化真是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请将下列物质的变化的类别填入对应的方框内(只填序号)。(6分)
①钢铁生锈
②海水晒盐
③木材燃烧
④老干妈拌饭
⑤磁铁吸引小铁钉
⑥黄豆磨成豆粉
在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的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哪些现象?分别是什么变化?
(4分)
刚开始加热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一会儿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明在学完《物质的变化》后,自己设计制作了一个灭火器,如图一所示,灭火器外瓶装的是无色有酸味的液体A,内瓶装的是白色粉末B,灭火器使用时将瓶子倒转,如图二所示,打开开关,喷气口
C
就能喷出灭火气体。(14分)
(1)无色液体
A和白色粉末B均是课堂实验中用过的材料,则
A为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
(2)A和B混合,从喷气口C喷出能灭火的气体是____________(填气体名称)。因为这种气体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特点,我们可以用它来灭火。
(3)等到反应全部结束后,灭火器中残余的物质_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原来的A和B。
(4)综上分析,无色液体A和白色粉末B混合后发生了____________变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