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运动和力
一、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2000年以前,古希腊思想家亚里斯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说明: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其运动状态是不变的,而且将永远运动下去。
(2)、在做“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每一次都要使小车从斜面的相同高度开始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相同。在粗糙的表面上,小车因为受到的阻力大,所以运动的距离短;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小,所以运动的距离长,越接近匀速直线运动;若表面光滑到没有阻力时,小车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永远地运动下去。
解读:在做“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一共做了三次实验,让小车分别滑过毛巾、棉布和木板的平面,以便归纳出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改变越慢,也就是小车滑行距离越远的结论。实验时必须保证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而只改变三次滑行表面的粗糙程度,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变量法),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来体现(转化法)。
例题1.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实验中不需要控制小车每次到达斜面底端速度相同B.小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原因C.如果小车到达水平面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小车停止运动时惯性也随之消失
限时练习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
(选填“a”、“b”或“c”).(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运动.(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
.(5)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
(“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6)上述所有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
(只要求写出一种即可).b;远;匀速直线;初速度相同;非平衡力,平衡力;控制变量法
2.某兴趣小组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上下滑的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让木块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最终静止在与斜面相接的水平木板或铺上棉布的板上.用刻度尺测量每次开始下滑时的高度h和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路面”材料
小车运动的路程(cm)
1
棉布
40
2[]
木板
70
3
玻璃
110
(1)分析1、2、3次实验可得: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水平距离s与在斜面上释放时的高度h的关系式为s=
;(2)比较1与4,2与5,3与6次实验可得:在斜面上释放的高度相同时,木块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与
有关;
(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练习3.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结合起来,如图是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让小球从斜面AO上某处静止释放,沿斜面滚下,经O点滚上斜面OB.有关他的理想实验程序内容如下:
(1)减小第二个斜面OB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能到达原来的高度,但这时它要运动得远些.
(2)两个对接的斜面中,使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的高度.
(4)继续减小斜面OB的倾角,小球到达同一高度时就会离得更远,最后使斜面OB处于水平位置,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直线运动.
有关理想实验程序先后顺序排列的正确选项是( C )
A.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
B.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
C.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
D.事实(2)→事实(1)→推论(4)→推论(3)
二、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2)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概括出来的,该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解读:牛顿第一定律揭示出:没有力的作用,物体仍可以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但推理过程是正确的。当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都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题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
牛顿第一定律是可以通过实验直接证明的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因此不能肯定这个定律是否正确C.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而获得的D.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牛顿第一定律
限时练习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B.它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C.它表明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D.它表明要维持物体的运动,必须对物体施加力
2.看足球比赛时某同学突发奇想,如果在空中飞行的足球所受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关于足球的运动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做匀速直线运动
B.停在空中静止不动C.飞行路径不受影响
D.竖直下落
3.小雨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石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它受到的力全都消失,则该石块将(A)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C.落到地面上
D.立即停止运动
三、
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一切物体指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无论物体质量大或小,无论静止还是运动,无论受不受力都具有惯性。
(3)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是否受力、受力的大小、是否运动、运动的速度等因素无关。
解读: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性质,是物体固有的属性,这种性质不随外界条件及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必定有两个物体存在联系,而某物体的惯性与其他的物体没有任何的关系,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的作用。
例题1.
一小车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撤去拉力F后,小车将( D )
A.继续做加速运动B.加速一段时间后再做匀速直线运动C.做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D.做匀速直线运动
限时练习1
.如图,把锤柄在固定的物体上撞几下,锤头就牢牢地套在锤柄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锤头能牢牢地套在锤柄上是因为锤头具有惯性B.该实验说明锤柄没有惯性C.当锤柄撞击到木头时,以锤柄为参照物锤头是运动的D.手握住锤柄静止不动时,增大手对锤柄的握力,摩擦力不变
2.司机和乘客都应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D
)
A.汽车车速太慢?B.汽车突然加速?C.汽车缓慢启动?D.汽车紧急刹车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会运动???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C.静止的物体一定是没有受到力的作用?D.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它将永远运动下去
四、惯性的利用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见到许许多多与惯性有关的现象。如斧子的手柄松了,用手柄的下端撞击石头或树墩,斧头由于惯性向下运动;坐在汽车中的乘客,在汽车突然启动时会向后倒,汽车突然停下时会向前倾等。
(2)在这些与惯性有关的现象中,有的对我们有害,我们应想办法防止它对我们造成的危害,有的对我们有利,我们可以加以利用。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带和安全气囊,防止汽车突然停车时,人由于惯性向前运动而造成对人的伤害。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拍打衣服可除尘。
例题1.暑假,小强和爸爸乘坐火车外出游玩的时候,爸爸给小强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中,如果竖直向上跳起,落地点会在哪里?小强带着这个问题,亲自试验了几次,发现每次都会落到起跳点的 (选填“前方”“后方”或“原地”).请你帮小强解释原因.原地
限时练习1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B
)
A.将水从桶中泼出
B.汽车驾驶员系上安全带C.骑车上坡前奋力蹬车
D.洗手后用力甩干
2.运动员跳运时总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再起跳,这是为了( A )
A.利用惯性
B.克服惯性
C.增大惯性
D.减小惯性
3.下列情景中利用惯性的是( D )A.驾驶员要系好安全带B.禁止汽车超载行驶
C.公交车启动时,提醒乘客抓好扶手D.将锤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击几下,就能套紧锤头.
五、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1.定义: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或二力平衡。
2.条件:(1)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大小相等;(3)方向相反;
(4)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
3.力和运动的关系:当一个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时,其运动状态要改变;当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即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4.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
解读:判断是否是平衡力的步骤(1)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判断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在同一物体上一定不是平衡力。(3)观察两个力是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
例题
1.如图所示,杯子静止在水面桌面上,下列所法正确的是( B )
A.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大于杯子受到的重力[来]B.杯子受到支持力与杯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杯子受到支持力与杯子对桌面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杯子对桌面压力与杯子受到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限时1.将重为G的物体挂于测力计下,使它们以大小为v1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以大小为v2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1>v2。已知前后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D
)
A.
F1可能大于G
B.
F2可能小于G
C.
F1一定大于F2
D.
F1一定等于F2
2.物理课本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D )
A.桌子受到的重力和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
C.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和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力
D.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支持力
3.如图所示,物体所受的两个力彼此平衡的是( C )
六、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解读:“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与实际运动方向不同。如人走路时,脚用力向后蹬地,脚相对地有向后的运动趋势。摩擦力阻碍脚向后运动,而成为脚向前运动的动力,因此地面给鞋底的摩擦力的方向是与人运动方向相同的,由此说明,摩擦力有时阻碍运动,有时有利于运动,但总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例题1.
下列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
)
A.自行车车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B.自行车脚踏板与鞋之间的摩擦????C.自行车刹车时,刹车闸与车轮间的摩擦??D.自行车把手与手之间的摩擦
限时练习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木块一定不受摩擦力的是( A )
A.木块静止
B.木块匀速运动
C.木块匀速下滑
D.木块静止
2.用下列笔写字时,不属于滑动摩擦的是(
B
)
A.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B.圆珠笔在作业本上写字C.钢笔在笔记本上写字
D.毛笔在纸张上写字
七、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3)测量摩擦力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控制变量法)。原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平衡)。
解读:(1)由于摩擦力的大小与多方面因素有关,所以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控制只有一个量变化,探究摩擦力大小与这个变化量之间的关系。(2)静摩檫力的大小不与压力成正比,只在同一直线上的受力情况有关,即静摩檫力大小等于与它平衡的力的大小。
例题
1.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情况进行实验,其中A、B、C为同一木块,D为重物,甲和乙两图中的木板接触面相同,丙图为较粗糙的木板接触面。(1)实验开始,该同学用较小的力拉木块,木块没动,此时摩擦力______拉力(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该同学要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他应该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___________运动;由甲、乙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有关。(2)但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恰恰是很难保证木块做这样的运动,若在甲装置中木块运动过程中速度突然变大,滑动摩擦力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生活中不仅有滑动摩擦,还有静摩擦等。如图丁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瓶子没有掉下来是手对瓶子的握力作用B.当增大手对瓶的握力时,手与瓶间的摩擦力变大C.当向瓶中装入水时,手与瓶间的摩擦力变大
【答案】
(1)等于
匀速直线
压力大小(或压力)
(2)不变
(3)C
限时练习1
.如上右图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
(1)为保证实验成功,每次都应用弹簧秤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作
???
运动,并在此过程中读出秤的示数.
(2)乙和甲相比,秤的示数
????,说明在
?
?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
?有关.
(3)丙与甲相比,秤的示数
?????,说明在
???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与
???
有关.
(1).匀速直线
(2).不同
接触面粗糙程度
压力大小(3)不同
压力大小
粗糙程度
2.在学习了滑动摩擦力知识后,小明和小华想用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探究运动鞋的鞋底防滑效果,他们各自带来了洗干净的运动鞋,又准备了一张练习立定跳远用的橡胶垫,一个弹簧测力计和细线.
(1)为了能准确地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小明认为应该让运动鞋沿水平方向做
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小明将自己的运动鞋放在水平桌面的橡胶垫上,按正确的方法拉动,读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
N;若实际拉动的过程中没有做到匀速直线运动,则鞋子受到的摩擦力是
(填“变化”或“不变”)的.
(3)小华经过思考改进了小明的实验,让弹簧测力计和鞋保持静止,拉动鞋下的橡胶垫进行测量(如图乙所示),这样做的好处是
.
(4)小华测出他的鞋滑动摩擦力比小明的大,但他的鞋却不一定是“防滑冠军”,这是因为
.
(1)匀速直线;使摩擦力与拉力相等;(2)2.8;不变;(3)不同的鞋子的质量不同,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同/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数;(4)不同的鞋子的质量不同,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同
限时练习3.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有关;猜想二: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为了验证上述三个猜想,同学们在水平台上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甲乙接触面都为相同木板、丙接触面为毛巾),请你补全下列实验过程:
(1)实验过程中,在水平面上沿水平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
(2)通过对比甲、乙两图,可知猜想
是正确的,其结论是:
.
(3)通过比较甲、丙两图得出“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结论,这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因为
.
(4)要想验证猜想三是否正确,在控制其它变量不变的基础上,需要改变
.
(1)匀速直线(2)一,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3)错误;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4)接触面积
八、摩擦的利用和防止
(1)在车辆及其他机械中,某些连接部分和转动部分产生的摩擦会使机器磨损,消耗动力,阻碍运动,因此,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来减小摩擦。而有些部分的摩擦是有益的,应设法增大这样的摩擦,比如传送带与货物之间的摩擦是有益的。
(2)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一是增大压力;二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一是减小压力;二是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三是使物体间脱离接触,如气垫船、磁悬浮列车等;四是用滚动代替滑动。
解读:若想判断某种摩擦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可以假设没有这种摩擦,看看会带来什么结果,来确定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或者分析存在这种摩擦,会带来什么影响,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
例题1.下列各种摩擦中应设法减小的是(
A
)
A.使用滑轮时,轮和轴之间的摩擦
B.跑步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C.拔河比赛时,手和绳之间的摩擦
D.自行车刹车时,闸皮与车圈之间的摩擦
限时练习
1.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运动,下列操作能使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增大的是( C )
A.增大木块的拉力
B.改变木块运动方向
C.在木块上加砝码
D.使木块的速度增大
2.图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D )
A.磁悬浮列车被轨道上的强磁场微微托起B.气垫船的船底与水面之间有一层空气垫C.在轴承中加滚珠
D.轮胎上制有花纹
3.在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抹些镁粉;而在单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单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A )
A、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B.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C.两者都是减小摩擦??D.两者都是增大摩擦
九、考点测试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1.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分别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滑到铺有毛巾、棉布、较光滑木板的平面上,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以下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和推理得出的实验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 C )
A.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B.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C.小车受到力的作用就运动,不受力的作用就不运动D.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多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CD )A.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取决于物体的初始运动状态B.若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必然静止C.要维持物体的运动,必须对物体施加力D.若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必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3.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B )A.自行车从斜坡冲下来时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物体不受力的情况下也能运动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也可能是平衡力D.只受一对平衡力匀速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其中一个力,则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增大
4.公交驾驶员进行驾驶技能比赛时,可通过“一杯水”来考验驾驶员的行车技术。将一杯水静置在公交车的置物台上(如图),司机突然刹车时,杯中水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B )
A.仍保持水平B.将向前溢出C.将向后溢出D.会溢出,但不能确定溢出方向
题4
5.如图所示,轮船在海上匀速航行,小明同学在甲板中央竖直向上跳起,则小明下落时(
A )A.仍在起跳点
B.在起跳点前C.在起跳点后
D.可能从船后部落水
6.质量为M的滑块甲和质量为m的滑块乙(M>m),先后从同一光滑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然后沿同一光滑水平面继续运动.假设水平面足够长,那么两个滑块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它们之间的距离将( C )
题5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C.保持不变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7.小强同学在踢足球时,用力踢向足球,足球受力后腾空而起,球离开脚后能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足球具有 惯性
,同时他也感到脚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题7
8.运输液体货物的槽车,液体上有气泡,如图右所示,当货车由静止向前开动时,气泡将相对货车
向前 运动(选填“前”或“后”);在行驶过程中,气泡出现相对货车向后运动时,说明货车是在减速 (选填“加速”或“减速”).
9.如图4所示,小球从斜面某一高度处滚下至P点时,假设小球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小球将沿轨迹_b
(选填“a”“b”“c”或“d”)运动,依据是_牛顿第一定律_。
10.在停车场,甲、乙两辆轿车由于驾驶员的疏忽大意而发生了碰撞,甲车司机感觉背部受到挤压,乙车司机身体向前倾斜,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B )
A.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尾撞击甲车尾B.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头撞击甲车尾
C.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头撞击乙车尾
D.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尾撞击乙车尾
题10
11.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上,一辆沿公路行驶的汽车上有水滴在路面上,路面上部分水滴的印迹如图所示(图中虚线为汽车的行驶路线)。由水滴印迹的特点知汽车行驶方向是由
西
向
东
,这是因为水滴离开汽车后,由于
惯性
,在水平方向仍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滴到地上后,最初接触地面呈圆形的部分很快停止,其余部分继续向前运动而向前抛洒,因此出现了先圆后不规则的印迹。
12.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木板、玻璃,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_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由图可知,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长,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小
,速度减小得越慢。
(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运动的小车将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只有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才能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3.刘伟同学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
(1)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刘伟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刘伟采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
(2)从甲、乙、丙三次实验小车所停位置情况看,甲
图中小车所受阻力最大.
(3)刘伟从实验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
运动.
(4)牛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处牛顿第一定律,它的内容是: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14.理想实验是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以大量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型,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规律.理想实验能深刻地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
牛顿曾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他发现人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
掷出方向落回地面,于是牛顿提出了一个“大炮”的设想,右图是他画的“大炮”草图──在地球的一座高山上架起一只水平大炮,以不同的速度将炮弹平射出去,射出速度越大,炮弹落地点就离山脚越远.他推想:当射出速度足够大时,炮弹将会如何运动呢?牛顿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著名的“牛顿大炮”的故事,故事中牛顿实际也用到了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
题14
(l)研究中牛顿基于的可靠事实是 人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掷出方向落回地面 .
(2)根据以上资料和牛顿的“大炮”草图,推测牛顿当年的重要结论是: 当抛出物体的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将离开地球,绕地球旋转,作圆周运动 .如今,牛顿当年的推测已变成了现实,人们应用他的推论,利用现代科技制成了人造卫星 .
(3)想想看,初中物理学习中,你在研究什么问题时用到过理想实验的方法?请举一例并说明你的研究过程.
15.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可靠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与此类似,人们为研究质量不同的物体在真空中的下落快慢,做过下面的理想实验:将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金、铅、木三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三种密度不同的介质中(ρ介质1>ρ介质2>ρ介质3),在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观察比较三个小球下落的情况,如图所示.由实验可知:
题15
(1)在同种介质中,下落速度最快的是
金
球(选填“金”、“铅”或“木”);
(2)介质密度越小,三个小球下落时的速度相差越小;
(3)进一步推理可得,当三个小球在真空中下落时,下落速度相等.
第二节
二力平衡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已经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下列关于小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汽车在水平公路上静止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汽车在水平公路上高速行驶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使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为了减小惯性
2.如图是用力F把一木块静止压在墙面上的示意图,以下受力分析的说法①手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②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④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手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上述表述中正确的是( D )
A.只有②正确
B.只有④正确
C.只有③④正确
D.只有①③正确
3.某次演练中,直升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在0~t1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B.在t1~t2内,伞兵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C.在t2~t3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D.在t2~t3内,伞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
4.如图所示,将B,A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面的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悬浮”在空中,设两磁环受到的重力相等,大小都为G,则磁环B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F与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 D ).
A、FB.
F=G?????C.
GD.
F=2G?????????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踢足球时,脚对足球的力和足球对脚的力是一对平衡力B.踢出去的足球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C.如果所有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在空中飞行的足球将保持静止状态D.当足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足球不再具有惯性
6.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离开枪膛的子弹向前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7.(多选)一块竖直悬挂的磁性黑板上吸着一块磁铁,磁铁静止不动,则?( AD ).
A.
黑板对磁铁的吸引力与磁铁对黑板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
黑板对磁铁的吸引力与黑板对磁铁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磁铁对黑板的吸引力与磁铁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
磁铁的重力与黑板对磁铁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8.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跳板被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
跳板被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
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
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和运动员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9.如图所示为某中学足球赛的精彩画面,脚把足球踢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同时脚感觉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10.如图(a)、(b)所示,某小组同学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是在做“探究
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按图(a)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在硬纸板处于 静止 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按图(b)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 相等 ,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 相反 。?
11.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 滑动变滚动减小摩擦力的影响 .
(2)书上选用 小纸板
代替小车的好处是,可以悬空做实验,既排除了摩擦力的影响,同时,还因为质量小从而忽略其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3)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2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 两个力应当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
题11
12.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1)图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 小车 ;
(2)某同学选择了图a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大小和 方向 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 同一直线 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4)图a所示的方案中,小卡片静止后,要探究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接下来的操作是 用剪刀将小卡片剪开 。
13.如图甲是王刚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题12
(1)王刚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相反 ,并通过调整 钩码的数量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 直线 (选填“物体”或“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王刚下一步的操作是把 把小卡片一剪成两半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刘强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王刚的实验优于刘强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
题13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14.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上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相反 ,并通过调整 钩码个数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题14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将卡片剪成两半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都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5)利用图丙装置 能 (选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5.小明利用图中的甲装置做“探究二力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的。小明再在左盘中增加一个很轻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仔细分析后他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木块和桌子的接触面太粗糙,产生较大的摩擦力 ,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 平衡 (填“平衡”或“不平衡”)
(3)于是小明改用乙装置进行实验。他在卡片的两端挂上数量相同的钩码后,小卡片才能处于静止状态,这说明二力平衡时路过力的大小 相等 。然后他把小卡片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是因为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在 同一条直线上 ,当小卡片静止后,他用剪刀把小卡片从中间剪开,发现两侧钩码落下,说明互相平衡的二力必须作用在 同一个物体上 。
(4)在对实验进行评估时,小明提出:“当卡片受力平衡时,处于静止状态,这时用力推一下,卡片会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他又换了一个同样的小卡片,利用乙装置进行实验。结果他没有看到这一现象,这是因为推出卡片后,卡片受力 不平衡 (填“平衡”或“不平衡”)
题15
摩擦力
1.在日常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少摩擦力,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力的是( B )
2.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有时要增大摩擦,有时要减小摩擦,下列做法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D )
A.足球守门员比赛时要戴防滑手套B.郊游爱好者远足时要穿上旅游鞋C.地面铺设带有凹凸花纹的地板砖
D.磁悬浮列车靠强磁场托起离开轨道
3.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间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B )
A.F1=0,F2=0
B.F1=0,F2≠0
C.F1≠0,F2=0
D.F1≠0,F2≠0
题3
4.如图甲所示,将双面吸盘小的一面紧贴在竖直玻璃上,挂上锅铲后静止;如图乙所示,将该吸盘大的一面紧贴在竖直玻璃上,挂上同一锅铲后静止。从甲图到乙图( B )
A.吸盘对玻璃的压力变大,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变大
B.吸盘对玻璃的压力变大,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不变
C.吸盘对玻璃的压力不变,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变大
D.吸盘对玻璃的压力不变,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不变
题4
5.一个人用力沿水平方向推一辆汽车,没有推动,这是因为( D )A.水平推力与车的重力相比很小,所以推不动B.水平推力小于车所受摩擦力,所以推不动
C.此人对汽车的推力小于汽车对他的作用力,所以推不动
D.汽车水平方向受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所以推不动
题6
6.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木块b放在木块a上面,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拉力F和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B.b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C.a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7.(多选)如图所示,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砝码放在木块上。现用2N的力F水平拉木块,木块、砝码、长木板均保持静止,此状态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题7
A.木块对砝码的摩擦力为2N
B.长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为2NC.桌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为2N
D.桌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为0
8.如图,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重30牛的物块在AB段受F=1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到B点时撤去水平拉力,物块仍继续运动,到C处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在
AB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
10
牛。B.在
AB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
20
牛。C.在
BC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
10
牛。D.在
C
点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
30
牛。
题8
9.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F=2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使A、B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A.A和B之间摩擦力为0
B.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0
C.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2N,方向水平向左
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2N,方向水平向右
10.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B )
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11.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物体,如图所示,甲物体用细线拴在左边竖直墙上,现用力把乙物体从右端匀速拉出来,所用力F=15N,则甲、乙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A )
A.F甲=F乙=15N,F甲向右,F乙向左B.F甲=F乙=15N,F甲向左,F乙向右C.F甲=F乙=15N,方向都向左D.F甲=0,F乙=15N,方向都向左
12.饮料厂生产的饮料装瓶后,要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用传递带传送.如图所示.
(1)一瓶饮料与传递带一起水平向左匀速运动,不让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饮料瓶受力的示意图.(图中的A点表示重心)
(2)若传送带突然加速,则饮料瓶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 水平向左 .
(3)若传送带突然减速,则饮料瓶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 水平向右 .
答案
13.小明用弹簧测力计、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桌面、砝码和木块等实验器材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1)小明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要想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该使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 匀速直线 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2.2 N。
(2)分析本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请写出其中1条: 很难完全做到匀速直线运动(或测力计是在运动中读数) 。
(3)根据图乙给出的数据点画出f~F压关系图象。依据f~F压关系图象,思考当F压=6N时如何确定滑动摩擦力的f大小,在图乙中纵坐标轴上用字母A标记f大小的位置并留下作图痕迹。
(4)自行车刹车时,捏手刹用的力越大,车子停的越快的原因是 捏手刹用的力越大,压力越大,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摩擦力越大,根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车子停的越快; 。
14.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英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 匀速直线 ,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等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拉力的大小。
(2)比较1、2两次实验,得出结论: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越来越大,摩擦力越大 。
(3)比较 2、3 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刚开始小英做第1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木块在第7s时的摩擦力为 3 N。
(5)小芳同学将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水平向右 ,大小为 2.8 N.这样改进的好处是 不需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 。
(6)小芳在作图丁实验时,拉动木板没有及时停下来,当木块有七分之一滑出木板表面的时候,摩擦力大小为 2.8 N。
15.小敏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分别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时,不管在何种表面上,弹簧测力计拉木块要做 匀速直线 运动,根据平衡力的知识,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在压力一定时, 接触面越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敏比较甲、丙两图得出结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你认为小敏的结论是否正确? 不正确 ,理由: 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第八章
运动和力
一、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2000年以前,古希腊思想家亚里斯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说明: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其运动状态是不变的,而且将永远运动下去。
(2)、在做“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每一次都要使小车从斜面的相同高度开始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相同。在粗糙的表面上,小车因为受到的阻力大,所以运动的距离短;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小,所以运动的距离长,越接近匀速直线运动;若表面光滑到没有阻力时,小车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永远地运动下去。
解读:在做“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一共做了三次实验,让小车分别滑过毛巾、棉布和木板的平面,以便归纳出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改变越慢,也就是小车滑行距离越远的结论。实验时必须保证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而只改变三次滑行表面的粗糙程度,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变量法),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来体现(转化法)。
例题1.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不需要控制小车每次到达斜面底端速度相同B.小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原因C.如果小车到达水平面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小车停止运动时惯性也随之消失
限时练习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
(选填“a”、“b”或“c”).(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运动.(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
.(5)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
(“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6)上述所有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
(只要求写出一种即可)
2.某兴趣小组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上下滑的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让木块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最终静止在与斜面相接的水平木板或铺上棉布的
板上.用刻度尺测量每次开始下滑时的高度h和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记录如下表:
(1)分析1、2、3次实验可得: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水平距离s与在斜面上释放时的高度h的关系式为s=
;(2)比较1与4,2与5,3与6次实验可得:在斜面上释放的高度相同时,木块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与
有关;(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练习3.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结合起来,如图是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让小球从斜面AO上某处静止释放,沿斜面滚下,经O点滚上斜面OB.有关他的理想实验程序内容如下:
实验序号
“路面”材料
小车运动的路程(cm)
1
棉布
40
2[]
木板
70
3
玻璃
110
(1)减小第二个斜面OB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能到达原来的高度,但这时它要运动得远些.
(2)两个对接的斜面中,使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的高度.
(4)继续减小斜面OB的倾角,小球到达同一高度时就会离得更远,最后使斜面OB处于水平位置,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直线运动.
有关理想实验程序先后顺序排列的正确选项是( )
A.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
B.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
C.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
D.事实(2)→事实(1)→推论(4)→推论(3)
二、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2)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概括出来的,该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解读:牛顿第一定律揭示出:没有力的作用,物体仍可以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但推理过程是正确的。当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都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题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牛顿第一定律是可以通过实验直接证明的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因此不能肯定这个定律是否正确C.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而获得的D.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牛顿第一定律
限时练习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B.它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C.它表明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D.它表明要维持物体的运动,必须对物体施加力
2.看足球比赛时某同学突发奇想,如果在空中飞行的足球所受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关于足球的运动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做匀速直线运动
B.停在空中静止不动C.飞行路径不受影响
D.竖直下落
3.小雨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石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它受到的力全都消失,则该石块将()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C.落到地面上
D.立即停止运动
三、
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一切物体指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无论物体质量大或小,无论静止还是运动,无论受不受力都具有惯性。
(3)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是否受力、受力的大小、是否运动、运动的速度等因素无关。
解读: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性质,是物体固有的属性,这种性质不随外界条件及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必定有两个物体存在联系,而某物体的惯性与其他的物体没有任何的关系,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的作用。
例题1.
一小车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撤去拉力F后,小车将( )
A.继续做加速运动B.加速一段时间后再做匀速直线运动C.做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D.做匀速直线运动
限时练习1
.如图,把锤柄在固定的物体上撞几下,锤头就牢牢地套在锤柄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锤头能牢牢地套在锤柄上是因为锤头具有惯性B.该实验说明锤柄没有惯性C.当锤柄撞击到木头时,以锤柄为参照物锤头是运动的D.手握住锤柄静止不动时,增大手对锤柄的握力,摩擦力不变
2.司机和乘客都应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
A.汽车车速太慢?B.汽车突然加速?C.汽车缓慢启动?D.汽车紧急刹车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会运动???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C.静止的物体一定是没有受到力的作用?D.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它将永远运动下去
四、惯性的利用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见到许许多多与惯性有关的现象。如斧子的手柄松了,用手柄的下端撞击石头或树墩,斧头由于惯性向下运动;坐在汽车中的乘客,在汽车突然启动时会向后倒,汽车突然停下时会向前倾等。
(2)在这些与惯性有关的现象中,有的对我们有害,我们应想办法防止它对我们造成的危害,有的对我们有利,我们可以加以利用。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带和安全气囊,防止汽车突然停车时,人由于惯性向前运动而造成对人的伤害。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拍打衣服可除尘。
例题1.暑假,小强和爸爸乘坐火车外出游玩的时候,爸爸给小强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中,如果竖直向上跳起,落地点会在哪里?小强带着这个问题,亲自试验了几次,发现每次都会落到起跳点的 (选填“前方”“后方”或“原地”).请你帮小强解释原因.
限时练习1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将水从桶中泼出
B.汽车驾驶员系上安全带C.骑车上坡前奋力蹬车
D.洗手后用力甩干
2.运动员跳运时总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再起跳,这是为了( )
A.利用惯性
B.克服惯性
C.增大惯性
D.减小惯性
3.下列情景中利用惯性的是( )A.驾驶员要系好安全带B.禁止汽车超载行驶
C.公交车启动时,提醒乘客抓好扶手D.将锤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击几下,就能套紧锤头.
五、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1.定义: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或二力平衡。
2.条件:(1)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大小相等;(3)方向相反;
(4)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
3.力和运动的关系:当一个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时,其运动状态要改变;当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即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4.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
解读:判断是否是平衡力的步骤(1)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判断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在同一物体上一定不是平衡力。(3)观察两个力是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
例题
1.如图所示,杯子静止在水面桌面上,下列所法正确的是( )
A.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大于杯子受到的重力[来]B.杯子受到支持力与杯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杯子受到支持力与杯子对桌面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杯子对桌面压力与杯子受到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限时1.将重为G的物体挂于测力计下,使它们以大小为v1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以大小为v2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1>v2。已知前后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F1可能大于G
B.
F2可能小于G
C.
F1一定大于F2
D.
F1一定等于F2
2.物理课本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桌子受到的重力和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
C.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和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力
D.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支持力
3.如图所示,物体所受的两个力彼此平衡的是( )
六、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解读:“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与实际运动方向不同。如人走路时,脚用力向后蹬地,脚相对地有向后的运动趋势。摩擦力阻碍脚向后运动,而成为脚向前运动的动力,因此地面给鞋底的摩擦力的方向是与人运动方向相同的,由此说明,摩擦力有时阻碍运动,有时有利于运动,但总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例题1.
下列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自行车车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B.自行车脚踏板与鞋之间的摩擦????C.自行车刹车时,刹车闸与车轮间的摩擦??D.自行车把手与手之间的摩擦
限时练习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木块一定不受摩擦力的是( )
A.木块静止
B.木块匀速运动
C.木块匀速下滑
D.木块静止
2.用下列笔写字时,不属于滑动摩擦的是(
)
A.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B.圆珠笔在作业本上写字C.钢笔在笔记本上写字
D.毛笔在纸张上写字
七、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3)测量摩擦力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控制变量法)。原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平衡)。
解读:(1)由于摩擦力的大小与多方面因素有关,所以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控制只有一个量变化,探究摩擦力大小与这个变化量之间的关系。(2)静摩檫力的大小不与压力成正比,只在同一直线上的受力情况有关,即静摩檫力大小等于与它平衡的力的大小。
例题
1.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情况进行实验,其中A、B、C为同一木块,D为重物,甲和乙两图中的木板接触面相同,丙图为较粗糙的木板接触面。(1)实验开始,该同学用较小的力拉木块,木块没动,此时摩擦力______拉力(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该同学要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他应该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___________运动;由甲、乙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有关。(2)但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恰恰是很难保证木块做这样的运动,若在甲装置中木块运动过程中速度突然变大,滑动摩擦力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生活中不仅有滑动摩擦,还有静摩擦等。如图丁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瓶子没有掉下来是手对瓶子的握力作用B.当增大手对瓶的握力时,手与瓶间的摩擦力变大C.当向瓶中装入水时,手与瓶间的摩擦力变大
限时练习1
.如上右图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
(1)为保证实验成功,每次都应用弹簧秤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作
???
运动,并在此过程中读出秤的示数.
(2)乙和甲相比,秤的示数
????,说明在
?
?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
?有关.
(3)丙与甲相比,秤的示数
?????,说明在
???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与
???
有关.
2.在学习了滑动摩擦力知识后,小明和小华想用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探究运动鞋的鞋底防滑效果,他们各自带来了洗干净的运动鞋,又准备了一张练习立定跳远用的橡胶垫,一个弹簧测力计和细线.
(1)为了能准确地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小明认为应该让运动鞋沿水平方向做
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小明将自己的运动鞋放在水平桌面的橡胶垫上,按正确的方法拉动,读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
N;若实际拉动的过程中没有做到匀速直线运动,则鞋子受到的摩擦力是
(填“变化”或“不变”)的.
(3)小华经过思考改进了小明的实验,让弹簧测力计和鞋保持静止,拉动鞋下的橡胶垫进行测量(如图乙所示),这样做的好处是
.
(4)小华测出他的鞋滑动摩擦力比小明的大,但他的鞋却不一定是“防滑冠军”,这是因为
.
限时练习3.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有关;猜想二: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为了验证上述三个猜想,同学们在水平台上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甲乙接触面都为相同木板、丙接触面为毛巾),请你补全下列实验过程:
(1)实验过程中,在水平面上沿水平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
(2)通过对比甲、乙两图,可知猜想
是正确的,其结论是:
.
(3)通过比较甲、丙两图得出“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结论,这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因为
.
(4)要想验证猜想三是否正确,在控制其它变量不变的基础上,需要改变
.
八、摩擦的利用和防止
(1)在车辆及其他机械中,某些连接部分和转动部分产生的摩擦会使机器磨损,消耗动力,阻碍运动,因此,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来减小摩擦。而有些部分的摩擦是有益的,应设法增大这样的摩擦,比如传送带与货物之间的摩擦是有益的。
(2)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一是增大压力;二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一是减小压力;二是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三是使物体间脱离接触,如气垫船、磁悬浮列车等;四是用滚动代替滑动。
解读:若想判断某种摩擦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可以假设没有这种摩擦,看看会带来什么结果,来确定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或者分析存在这种摩擦,会带来什么影响,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
例题1.下列各种摩擦中应设法减小的是(
A
)
A.使用滑轮时,轮和轴之间的摩擦
B.跑步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C.拔河比赛时,手和绳之间的摩擦
D.自行车刹车时,闸皮与车圈之间的摩擦
限时练习
1.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运动,下列操作能使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增大的是( )
A.增大木块的拉力
B.改变木块运动方向
C.在木块上加砝码
D.使木块的速度增大
2.图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磁悬浮列车被轨道上的强磁场微微托起B.气垫船的船底与水面之间有一层空气垫C.在轴承中加滚珠
D.轮胎上制有花纹
3.在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抹些镁粉;而在单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单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B.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C.两者都是减小摩擦??D.两者都是增大摩擦
九、考点测试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1.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分别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滑到铺有毛巾、棉布、较光滑木板的平面上,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以下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和推理得出的实验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 )
A.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B.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C.小车受到力的作用就运动,不受力的作用就不运动D.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多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取决于物体的初始运动状态B.若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必然静止C.要维持物体的运动,必须对物体施加力D.若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必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3.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自行车从斜坡冲下来时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物体不受力的情况下也能运动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也可能是平衡力D.只受一对平衡力匀速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其中一个力,则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增大
4.公交驾驶员进行驾驶技能比赛时,可通过“一杯水”来考验驾驶员的行车技术。将一杯水静置在公交车的置物台上(如图),司机突然刹车时,杯中水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仍保持水平B.将向前溢出C.将向后溢出D.会溢出,但不能确定溢出方向
题4
5.如图所示,轮船在海上匀速航行,小明同学在甲板中央竖直向上跳起,则小明下落时(
A )A.仍在起跳点
B.在起跳点前C.在起跳点后
D.可能从船后部落水
6.质量为M的滑块甲和质量为m的滑块乙(M>m),先后从同一光滑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然后沿同一光滑水平面继续运动.假设水平面足够长,那么两个滑块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它们之间的距离将( )
题5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C.保持不变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7.小强同学在踢足球时,用力踢向足球,足球受力后腾空而起,球离开脚后能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足球具有
,同时他也感到脚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题7
8.运输液体货物的槽车,液体上有气泡,如图右所示,当货车由静止向前开动时,气泡将相对货车
向前 运动(选填“前”或“后”);在行驶过程中,气泡出现相对货车向后运动时,说明货车是在减速 (选填“加速”或“减速”).
9.如图4所示,小球从斜面某一高度处滚下至P点时,假设小球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小球将沿轨迹_
(选填“a”“b”“c”或“d”)运动,依据是_
_。
10.在停车场,甲、乙两辆轿车由于驾驶员的疏忽大意而发生了碰撞,甲车司机感觉背部受到挤压,乙车司机身体向前倾斜,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尾撞击甲车尾B.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头撞击甲车尾
C.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头撞击乙车尾
D.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尾撞击乙车尾
题10
11.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上,一辆沿公路行驶的汽车上有水滴在路面上,路面上部分水滴的印迹如图所示(图中虚线为汽车的行驶路线)。由水滴印迹的特点知汽车行驶方向是由
,这是因为水滴离开汽车后,由于
,在水平方向仍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滴到地上后,最初接触地面呈圆形的部分很快停止,其余部分继续向前运动而向前抛洒,因此出现了先圆后不规则的印迹。
12.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木板、玻璃,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_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由图可知,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长,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慢。
(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运动的小车将一直保持
.
(4)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只有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才能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3.刘伟同学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
(1)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刘伟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刘伟采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
(2)从甲、乙、丙三次实验小车所停位置情况看,
图中小车所受阻力最大.
(3)刘伟从实验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
运动.
(4)牛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处牛顿第一定律,它的内容是:
.
14.理想实验是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以大量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型,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规律.理想实验能深刻地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
牛顿曾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他发现人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
掷出方向落回地面,于是牛顿提出了一个“大炮”的设想,右图是他画的“大炮”草图──在地球的一座高山上架起一只水平大炮,以不同的速度将炮弹平射出去,射出速度越大,炮弹落地点就离山脚越远.他推想:当射出速度足够大时,炮弹将会如何运动呢?牛顿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著名的“牛顿大炮”的故事,故事中牛顿实际也用到了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
题14
(l)研究中牛顿基于的可靠事实是
.
(2)根据以上资料和牛顿的“大炮”草图,推测牛顿当年的重要结论是:
.如今,牛顿当年的推测已变成了现实,人们应用他的推论,利用现代科技制成了
.
(3)想想看,初中物理学习中,你在研究什么问题时用到过理想实验的方法?请举一例并说明你的研究过程.
15.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可靠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与此类似,人们为研究质量不同的物体在真空中的下落快慢,做过下面的理想实验:将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金、铅、木三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三种密度不同的介质中(ρ介质1>ρ介质2>ρ介质3),在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观察比较三个小球下落的情况,如图所示.由实验可知:
题15
(1)在同种介质中,下落速度最快的是
金
球(选填“金”、“铅”或“木”);
(2)介质密度越小,三个小球下落时的
;
(3)进一步推理可得,当三个小球在真空中下落时,
.
第二节
二力平衡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已经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下列关于小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在水平公路上静止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汽车在水平公路上高速行驶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使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为了减小惯性
2.如图是用力F把一木块静止压在墙面上的示意图,以下受力分析的说法①手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②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④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手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上述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②正确
B.只有④正确
C.只有③④正确
D.只有①③正确
3.某次演练中,直升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在0~t1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B.在t1~t2内,伞兵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C.在t2~t3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D.在t2~t3内,伞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
4.如图所示,将B,A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面的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悬浮”在空中,设两磁环受到的重力相等,大小都为G,则磁环B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F与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 D ).
A、FB.
F=G?????C.
GD.
F=2G?????????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踢足球时,脚对足球的力和足球对脚的力是一对平衡力B.踢出去的足球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C.如果所有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在空中飞行的足球将保持静止状态D.当足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足球不再具有惯性
6.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离开枪膛的子弹向前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7.(多选)一块竖直悬挂的磁性黑板上吸着一块磁铁,磁铁静止不动,则?( ).
A.
黑板对磁铁的吸引力与磁铁对黑板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
黑板对磁铁的吸引力与黑板对磁铁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磁铁对黑板的吸引力与磁铁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
磁铁的重力与黑板对磁铁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8.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跳板被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
跳板被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
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
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和运动员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9.如图所示为某中学足球赛的精彩画面,脚把足球踢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同时脚感觉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
10.如图(a)、(b)所示,某小组同学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是在做“探究
实验”。按图(a)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在硬纸板处于
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按图(b)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
,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
。?
11.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
.
(2)书上选用
代替小车的好处是,可以悬空做实验,既排除了摩擦力的影响,同时,还因为质量小从而忽略其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3)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2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
.
题11
12.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1)图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
;
(2)某同学选择了图a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大小和
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
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4)图a所示的方案中,小卡片静止后,要探究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接下来的操作是
。
13.如图甲是王刚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题12
(1)王刚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
(选填“物体”或“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王刚下一步的操作是把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刘强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王刚的实验优于刘强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题13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14.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上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相反 ,并通过调整 钩码个数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
题14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都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5)利用图丙装置
(选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5.小明利用图中的甲装置做“探究二力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
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的。小明再在左盘中增加一个很轻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仔细分析后他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
(填“平衡”或“不平衡”)
(3)于是小明改用乙装置进行实验。他在卡片的两端挂上数量相同的钩码后,小卡片才能处于静止状态,这说明二力平衡时路过力的大小
。然后他把小卡片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是因为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在
,当小卡片静止后,他用剪刀把小卡片从中间剪开,发现两侧钩码落下,说明互相平衡的二力必须作用在
。
(4)在对实验进行评估时,小明提出:“当卡片受力平衡时,处于静止状态,这时用力推一下,卡片会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他又换了一个同样的小卡片,利用乙装置进行实验。结果他没有看到这一现象,这是因为推出卡片后,卡片受力
(填“平衡”或“不平衡”)
题15
摩擦力
1.在日常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少摩擦力,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力的是( )
2.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有时要增大摩擦,有时要减小摩擦,下列做法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足球守门员比赛时要戴防滑手套B.郊游爱好者远足时要穿上旅游鞋C.地面铺设带有凹凸花纹的地板砖
D.磁悬浮列车靠强磁场托起离开轨道
3.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间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F1=0,F2=0
B.F1=0,F2≠0
C.F1≠0,F2=0
D.F1≠0,F2≠0
题3
4.如图甲所示,将双面吸盘小的一面紧贴在竖直玻璃上,挂上锅铲后静止;如图乙所示,将该吸盘大的一面紧贴在竖直玻璃上,挂上同一锅铲后静止。从甲图到乙图( )
A.吸盘对玻璃的压力变大,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变大
B.吸盘对玻璃的压力变大,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不变
C.吸盘对玻璃的压力不变,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变大
D.吸盘对玻璃的压力不变,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不变
题4
5.一个人用力沿水平方向推一辆汽车,没有推动,这是因为( )A.水平推力与车的重力相比很小,所以推不动B.水平推力小于车所受摩擦力,所以推不动
C.此人对汽车的推力小于汽车对他的作用力,所以推不动
D.汽车水平方向受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所以推不动
题6
6.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木块b放在木块a上面,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拉力F和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B.b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C.a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7.(多选)如图所示,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砝码放在木块上。现用2N的力F水平拉木块,木块、砝码、长木板均保持静止,此状态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题7
A.木块对砝码的摩擦力为2N
B.长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为2NC.桌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为2N
D.桌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为0
8.如图,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重30牛的物块在AB段受F=1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到B点时撤去水平拉力,物块仍继续运动,到C处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AB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
10
牛。B.在
AB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
20
牛。C.在
BC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
10
牛。D.在
C
点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
30
牛。
题8
9.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F=2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使A、B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和B之间摩擦力为0
B.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0
C.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2N,方向水平向左
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2N,方向水平向右
10.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11.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物体,如图所示,甲物体用细线拴在左边竖直墙上,现用力把乙物体从右端匀速拉出来,所用力F=15N,则甲、乙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
A.F甲=F乙=15N,F甲向右,F乙向左B.F甲=F乙=15N,F甲向左,F乙向右C.F甲=F乙=15N,方向都向左D.F甲=0,F乙=15N,方向都向左
12.饮料厂生产的饮料装瓶后,要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用传递带传送.如图所示.
(1)一瓶饮料与传递带一起水平向左匀速运动,不让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饮料瓶受力的示意图.(图中的A点表示重心)
(2)若传送带突然加速,则饮料瓶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
.
(3)若传送带突然减速,则饮料瓶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
.
答案
13.小明用弹簧测力计、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桌面、砝码和木块等实验器材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1)小明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要想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该使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 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
(2)分析本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请写出其中1条:
。
(3)根据图乙给出的数据点画出f~F压关系图象。依据f~F压关系图象,思考当F压=6N时如何确定滑动摩擦力的f大小,在图乙中纵坐标轴上用字母A标记f大小的位置并留下作图痕迹。
(4)自行车刹车时,捏手刹用的力越大,车子停的越快的原是
。
14.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英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
,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拉力的大小。
(2)比较1、2两次实验,得出结论:
。
(3)比较 2、3 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刚开始小英做第1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木块在第7s时的摩擦力为
N。
(5)小芳同学将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大小为
N.这样改进的好处是
。
(6)小芳在作图丁实验时,拉动木板没有及时停下来,当木块有七分之一滑出木板表面的时候,摩擦力大小为
N。
15.小敏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分别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时,不管在何种表面上,弹簧测力计拉木块要做
运动,根据平衡力的知识,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在压力一定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敏比较甲、丙两图得出结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你认为小敏的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