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A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A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6 19:4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下第三单元综合测试A卷
考试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21分)
1.(本题2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絮说(xù)
伛偻(qū)
烦噪
惶恐不安
B.诘问(jié)
镶嵌(xiānɡ)
晌午
阿谀奉承
C.炙烤(zhì)
取缔(tì)
震悚
大庭广众
D.憎恶(è)
攥着(zuàn)
惧惮
心会神疑
2.(本题2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上下五千年》可是家喻户晓,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变化的见证。
B.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与时俱进。
C.要时时提醒自己的不足之处,忘乎所以是不对的。
D.兴见马忠是害父仇人,气冲斗牛,举青龙刀望忠便砍。
3.(本题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
4.(本题2分)结合语境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淡薄:(味道等)不浓。
B.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落伍:掉队。)
C.因此,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D.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5.(本题2分)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课文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思念和哀悼之情。
B.《老王》的作者是杨绛,本文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断,表达了作者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
C.《台阶》一文中,父亲为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而拼命苦干一生,表现了他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
D.《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
6.(本题5分)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3)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4)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题6分)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祟敬的名人。这些人,可能是伟人、专家、学者……当然,也可能是影视明星、体育明星、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等。最近,实验中学一(3)班的班主任打算在班上开展“名人故事大家讲”活动,并请你来作策划。
①你认为通过这次活动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②请你为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
③你打算怎么来开展这项活动?请设计一个你认为别开生面的活动方式。
第二部分(49分)
(本题5分)阅读下列的诗歌,回答问题。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8.(2分)解释诗中“赚得”和“错喜欢”的意思
赚得:________________错喜欢:_______________
9.(3分)这首诗以山为喻,蕴含了对困难的认识和态度,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本题14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卖油翁
(宋)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领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卖蒜叟
(清)袁枚
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忽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挪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老人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了!”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10.(4分)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公亦以此自矜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3)康肃忿然曰
(4)但见杨双膝跪地
11.(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公亦以此自矜
以拳打砖墙
B.睨之久而不去
旁睨而揶揄之
C.徐以杓酌油沥之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
D.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老人自缚于树
1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13.(4分)(甲)文中的陈尧咨和(乙)文中的杨二性格特征有什么相似之处?你从中吸取了什么教训?
(本题14分)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骆驼祥子》节选
老舍
正说到热闹中间,门忽然开了,进来一阵冷气。车夫们几乎都怒目地往外看,看谁这么不得人心,把门推开。
门外的人进来了,也是个拉车的。看样子已有五十多岁,
穿着件短不够短、长不够长的棉袄。两个耳朵冻得通红,红得像要落下来的果子;眉上、短须上都挂着些冰珠。一进来,摸住条板凳便坐下了,扎挣着说了句:“沏一壶。”
茶还没有沏来,老车夫的头慢慢地往下低,低着低着,全身都出溜下去。
(1)方言有味道。加点词“出溜”是北京方言,用在这里传神有味。请批注。
大家马上都立了起来:“怎啦?怎啦?”说着,都想往前跑。
“别动!”
茶馆掌柜的有经验,拦住了大家。他独自过去,把老车夫的脖领解开,就地扶起来,用把椅子戗在背后,用手勒着双肩:“白糖水,快!”
糖水刚放在老车夫的嘴边上,他哼哼了两声。“喝点水!”掌柜的对着他耳朵说。
“啊?”老车夫睁开了眼,看见自己是坐在地上,腿蜷了蜷,想立起来。
(2)设置有玄妙。茶馆掌柜处理老马忽然晕倒的事件很有经验,这里有玄妙。请批注。
“先喝点水,不用忙。”掌柜的说。大家几乎都跑了过来。
“哎!哎!”老车夫向四围看了一眼,双手捧定了茶碗,
一口口地吸糖水。
慢慢地把糖水喝完,他又看了大家一眼:“哎,劳诸位的驾!”
说得非常的温柔亲切,绝不像是由那个胡子拉碴的口中说出来的。说完,他又想往起立,过去三四个人忙着往起搀他。他脸上有了点笑意,又那么温和地说:“行,行,不碍!我是又冷又饿,一阵儿发晕!不要紧,不要紧!劳诸位哥儿们的驾!”这时候,老者的干草似的灰发,脸上的泥,炭条似的手,
那个破帽头与棉袄,都像发着点纯洁的光,如同破庙里的神像似的,虽然破碎,依然尊严。大家看着他,仿佛唯恐他走了。
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祥子猛地跑出去,飞也似地又跑回来,
手里用块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吃吧!”
“哎!”老者像是乐,又像是哭,向大家点着头。
(3)描写藏深意。画横线的句子写老马的动作和神态,作者如此描写有何用意?请批注。
“到底是哥儿们哪!拉座儿,给他卖多大的力气,临完多要一个子儿都怪难的!”说着,他立了起来,要往外走。
“吃呀!”大家几乎是一齐地喊出来。
“我叫小马儿去,我的小孙子,在外面看着车呢!”
一个中年的车夫开开了点门缝:“小马儿!小马儿!你爷爷叫你哪!”
老者用手摸了好几回包子,始终没往起拿。小马儿刚进门,
他拿起来一个:“小马儿,乖乖,给你!”
小马儿也就是十二三岁,脸上挺瘦,身上可是穿得很圆,
立在老者的身旁,右手接过包子来,左手又自动地拿起来一个,一个上咬了一口。
“哎!慢慢的!”老者一手扶在孙子的头上,一手拿起个包子,慢慢地往口中送,“爷爷吃两个就够,都是你的!吃完了,咱们再收车回家。”
小马儿对着包子点了点头,吸溜了一下鼻子:“爷爷吃三个吧,剩下都是我的。我回头把爷爷拉回家去!
“不用!”老者得意地向大家一笑,“回头咱们还是走着,
坐在车上冷啊。”
老者吃完自己的份儿,等着小马儿吃净了包子,立起来,绕着圈儿向大家说:“劳诸位哥儿们的驾啦!”伸手去拉小马儿。
祥子呆呆地立在门外,看着这一老一少和那辆破车,心中感到一种向来没有过的难受。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
(4)情节有起伏。请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5)插图巧渲染。编者在最后一段处插入的图片很合适,请批注。
14.(5分)请完成文中的五处读书笔记。
15.(3分)《骆驼祥子》改编成电影时,导演这样处理结尾:当祥子低着头,弯着背在地上找烟头时,他被一个年轻壮实的车夫撞倒了,然后电影画面切为这个年轻车夫的特定镜头。你认为这样的改编是否合理,谈谈你的理解。
16.(3分)从主题角度给《骆驼祥子》提炼一个共同的关键词,并结合小说内容阐述理由。
17.(3分)阅读《骆驼祥子》这类小说时,除了圈点批注法、比较阅读法之外,还有①快速阅读法②精读法。请选择一种,结合作品,向准备阅读《骆驼祥子》的同学阐述你的阅读建议。
(本题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淡淡的深情
(常跃强)
①母亲只有我一个儿子。
恢复高考的第2年,我考上了大学,在我那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是第一个。嗜酒如命的父亲,天天与乡亲喝到一醉方休。酒后吐真言:“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自豪里带着炫耀。只有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她多么喜。她戴了老花镜,在暖暖的秋阳里给我缝新被子。我走过去;她听见了我的脚步声,目光从老花镜上方探出来,淡淡地一笑。我说:“妈,我要上大学去了!”母亲说:“我知道了。”没有鼓励,连声音也是淡淡的。
②上学的那天是个好晴天,母亲提着提包送我出了大门。出大门也就是走了三五步,母亲就把提包递给我,说:“你走吧……”而后便是很决断地转身,硬朗朗地走回去,院里葡萄架的叶子遮住了她的身子,我只看见了一个淡淡的背影。
③在车站上,见一些同学的父母来送行,依依惜别,千叮咛万嘱咐。我孤零零的,便觉得很委屈。上了车,我赌气坐在一个角落里,谁也不理,埋头读书。车开动了,一些同学掏出手绢擦那红肿的眼睛。我反倒觉得赤条无牵挂,心里轻松。
④大学四年,花开花落。读书读烦了,每每对窗呆坐便想起母亲。小时候,母亲一眼看不见我就满街喊;喊不应,就往水井里看,到池塘边去找。我忽然猴一样从哪个旮旯里钻出来,母亲就笑骂一声,巴掌扬起来要打,但落下来却极轻,拍打掉沾了一身的泥土……温馨的回忆,常使一颗心阵阵发热,泪就在不知不觉中从腮边滑下来。
⑤我结婚以后,偕妻回老家探望父母。正值隆冬,又下了大雪,一家人围炉闲话。说到我当年上大学的事,母亲就说:“你上大学以后,我做了一个噩梦,梦见你死了,我一哭哭了个没气……”妻子抿着嘴笑,父亲笑得扭过脸去,连母亲也忍不住笑了。只有我笑不起来,甚感惊讶。联想我刚到家那天,母亲悄悄问我的那句话:“她也舍得炒一顿肉让你吃吗?”一霎时我恍然大悟。母亲在我去上大学的那些漫长的日子里,她该如何的牵挂和思念她的儿子呀!她知道她的儿子是个心浮气躁的人,这自然又给她添了一份担心。母亲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她不知道她儿子去上学的这个地方究竟有多大,是非多不多。日思夜想,坐卧难宁,思念伴着惊恐默默地郁结在她的心里。于某一夜,噩梦就扇动着黑色的翅膀朝她飞来了。试想,一个连媳妇舍不舍得让她的儿子吃一顿肉菜都挂念的母亲,这样的母亲,活得该有多累呀!
⑥母亲为什么对她的儿子总是淡淡的,以我当时的浮躁心境,很难体悟到。
⑦四年寒窗苦读,之后辛勤笔耕,终于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幼稚而浅薄的文字时。后来,母亲说了一件使我灵魂大为震惊的事情。她仍旧是以淡淡的语气对我说的-------“你父亲说:‘咱的儿子成才了,往后我再也不跟你生气了,咱好好过日子吧!’你为母亲争气,这也罢了!”我听了这句话,呆愣了大半天。
⑧文学的功能自古很小,不想竟起到了和睦家庭的作用,这令我惊喜,这比得一个什么文学奖更有意义,也更能长久的激动人心!写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
⑨尽管我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然而在母亲的眼里是金贵的。她最了解她的儿子,她知道她的儿子有一颗易于动情的心,怕儿子分心,不让我牵挂她,才总是淡淡的。要硬下这样的心肠,忍受这样痛苦的折磨,需要多么坚忍!
⑩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
(本文有删改)
18.(4分)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效果?
19.(4分)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将生活中平常事情串联在一起的?
(2)文中儿子对母爱的体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0.(4分)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两处,并作简要的分析。
21.(4分)文章结尾“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这句话饱含深意,其中“平静的水面”和“深处的激流”各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三部分(50分)
22.(本题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道路上,总有一个人像长妈妈一样伴你成长,总有一个人像老王一样让你感动,总有一个人像卖油翁一祥给你以教育……
请以“只是因为那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1.B
2.B
3.D
4.D
5.C
6.
明月来相照 
凭君传语报平安 
杨花榆荚无才思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7.(1)正确认识名人,培养健康情操。
(2)示例:任何一个历史前进的杰出人物,无一例外都是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的,从古到今,不胜枚举。如上下求索的屈原,精忠报国的岳飞,收复台湾的郑成功,驱除鞑虏的孙中山,一个好榜样,就是一杯香醇浓厚的美酒,读来总是令人回味无穷,一个好榜样,像一条内小溪,流淌着清澈的水,汩汩地流进我们的心田。今天,我们在这儿举行“名人故事大家讲”的活动,希望大家都能在聆听故事中有所收获。
(3)示例:举行“名人故事大家讲”的比赛,大家讲述名人大家的故事,并谈论自己从中学到了名人的哪些精神,接着进行故事评选,最后将活动过程和感受记录下来制作黑板报。
8.
骗得
空欢喜
9.“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告诉我们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克服困难,获得最后的成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视情况给分)
10.(1)夸耀
(2)放下
(3)气愤的样子
(4)只
11.A
12.①(卖油翁)看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命中八九支,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②杨二故意在十步外积蓄力量,奋力一拳打上了老人。
13.相似之处:两人都恃技骄横轻视别人,最终自讨苦吃。教训:一个人即使有长处也不要骄傲自满,要懂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要想真正学会一项技能,就得踏实认真,勤学苦练,才能真正学有所成。
14.(1)“出溜”是“滑”的意思,这里形象地写出了老马又冷又饿、不由自主晕倒的状态。(2)掌柜处理车夫晕倒的状况很有经验,说明了掌柜的善良,常常救助这样的车夫;也说明了车夫因冷、饿等晕倒的现象较常见,反映了底层人民生活的不易。(3)老马像是乐,是因为他晕倒后得到了大家的关心和帮助,感到很温暖;像是哭,是因为自己虽努力拉车却依然生活艰难贫苦,感到很无奈。(4)①老马喝糖水,谢众人
②老马把包子省给孙子吃(5)这幅图以老马和小马祖孙俩拉车为主体,整个画面有一种灰暗、凄凉的意境,和本语段中写到他们生活艰辛不易相吻合。放在最后一段,也让读者看到:老马和小马的出现,让祥子第一次看清了自己的拉车人生,使他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产生了动摇。
15.示例1:合理。这个年轻的车夫让人想起祥子刚入城时的模样,可是祥子此时却已经被旧社会毁灭了,令人深思,有力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
示例2:不合理。小说是以悲剧结尾的,可是年轻车夫的出现却增添了欣喜和希望的色彩,冲淡了悲剧的气氛,不利于表现小说的主题。
16.追求(或意志、磨难等)
示例:骆驼祥子起初的时候也有追求,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是,但是经历三起三落后,他渐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最后沦为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17.示例:同学,你好!如果这是你第一次阅读《骆驼祥子》,那么我建议你可以用“快速阅读法”。快速阅读法可以帮助你迅速把握小说主要情节,比如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也可以帮助你尽快了解小说主要人物的命运,比如祥子、虎妞、小福子等的命运。总之,快速阅读法可以帮助你尽快走进作品,对作品有个整体的了解。
18.本文在选材上最大的特点是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赋予那些普通的事情以深刻的含义,以小见大、平中见奇,为平淡的母亲抒写了一首朴素感人的赞歌。
19.(1)母亲对儿子的“淡淡的深情”为线索。
(2)①在送行时,儿子在委屈赌气,对母亲无牵无挂,心里轻松;②大学四年,回想母亲,常心里发热,泪水无意流下;③成家结婚后,母亲的询问,儿子恍然大悟;④取得一点成就,对母亲的爱感到震惊,心情激动,热泪盈眶。
20.①第一段“我”考上大学后,将父亲的到处炫耀、一醉方休和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多喜不见多愁进行对比,写出母亲的爱子深情不易被发觉。②第三段母亲为“我”入学送行,将其他父母的依依惜别、千叮万嘱与母亲淡淡的转身就走进行对比,以母亲的淡淡表现来反衬她隐藏在内心强烈的爱子之情。(③入学送行时,母亲是淡淡的;但作者走后,母亲作了一个噩梦,一哭哭了个没气。)
21.“平静水面”指母亲对儿子表现出的淡淡的行为,“深处的激流”指母亲内心隐藏着的强烈的爱子之情。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恰切地表达出母亲的淡淡的深情。既收束了全文,又照应了文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