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胯骨(
)
A.kuā
B.
kuà
镌刻(
)
A.juān
B.
xié
敞开(
)
A.piě
B.chǎng
擂鼓(
)
A.lèi
B.léi
擒拿(
)
A.qín
B.qíng
顽劣(
)
A.liè
B.niè
二、看拼音,写字词。(7分)
1.回头一看,红日渐渐地zhuì(
)下去了。
2.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chā(
)满了箭。
3.武松提了梢棒,大着步自过jǐng
yáng
gāng(
)来。
4.东吴与刘备联合抗曹,东吴大dū
du(
)周瑜命诸葛亮十日内制作十万支箭。
三、请给加点的词语换一种说法,保持句子意思不变。(8分)
1.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
)
2.有一天,周请诸葛亮商议军事。
(
)
3.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
)
4(石猴)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
词语搭配连一连。(5分)
高登
出汗
一座
大字
急得
王位
一架
风筝
遮闭
稀烂
一行
桥梁
跺个
门户
一把
石桥
绞断
籰子线
一个
剪子
五、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了什么描写手法?选一选,填序号。(4分)
A心理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环境描写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
(
)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
)
3.众人仰面说道:“有趣,有趣。”
(
)
4.武松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
)
六、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风筝都飘飘随风而去。(缩写句子)
2.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接着把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改为比喻句)
3.这时天快晚了,一轮红日慢慢落下山去。(改为拟人句)
4.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5.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加点的词语造句)
七、根据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正确的画“√”,错误的画“×”。(5分)
1.“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中的“大虫”是指一只狮子。
(
)
2.《红楼春趣》选自施耐庵的《红楼梦》,讲述了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荡秋千的故事。
(
)
3.《景阳冈》节选自古代著名长篇小说《水浒传》,讲的是李逵打虎的故事。(
)
4.《猴王出世》节选自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课文叙述了石猴出世,后来成了猴王的一段经历。
(
)
5.三国演义中有许多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等广为流传。
(
)
八、口语交际。(4分)
课本剧就是把课文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形式,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如果班级准备分组表演课本剧,你是你们组的小组长,你会选择哪一篇课文呢?说说你的理由。
九、阅读乐园。(21分)
(一)课内回放。(8分)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找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命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
写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
》中的一段改写的。(2分)
2.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是比喻句,把
比作
。(2分)
3.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的原因是(
)(2分)
A.使船两面受箭
B.江中浪大,这样便于船在江中停住受箭
C.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时
4.“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这句话说明了(
)(2分)
A.诸葛亮胆子很大
B.诸葛亮很喜欢喝酒
C.诸葛亮推断事情正确,他很了解曹操的为人性格
(二)课外阅读。(13分)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一天,唐僧带着他的徒弟来到一座高山前。山上有个白骨洞,洞里住着白骨精,专门残害百姓,而且诡计多端,善于变化。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变成一个村姑,穿着花衣服,提着一篮馒头,笑着向唐僧走来。孙悟空用鼻子一嗅,闻到一股妖气,再用火眼金睛凝视,一下子看出村姑是个妖怪。“大胆妖怪!”悟空一声吆喝,举起金箍棒,劈面便打。啪的一声,那村姑倒地死去。可是倒地的只是白骨精的化身,它的真身却化成一缕轻烟逃跑了。悟空识破妖计,正要追赶,却被唐僧一把拉住。唐僧责怪悟空不该错杀好人。
过了一会儿,只见从山后走来一个老婆子。那婆子拄着拐杖,口中喊着寻女儿。悟空看得仔细,认出那婆子也是那个妖怪变的。悟空飞步向前,大喝一声:“妖怪,你又来了,再吃我一棒!”全箍棒当头劈去,那婆子便应声倒下。这又是白骨精施的脱身之计,它的真身化作一股妖雾腾空而去。悟空正要追赶,又被唐僧拦住。唐僧怒喝道:“你接连打死母女两人,是何道理?”
白骨精两次被悟空识破真相,还羞点丢了性命。它知道有孙悟空在,是吃不到
唐僧肉的,决定再施诡计,让唐僧把孙悟空赶走。
白骨精又变成一个老头儿,手持拐杖,来找唐僧。悟空认出那老头又是白骨精的化身,上前喝道:“大胆妖精,你骗不了我老孙!”说着又要举棒打去。那老头大声呼喊:“救命啊,救命!”唐僧急忙喝住悟空,不准再打。那老头冲到悟空前面说:“你打死了我的老伴和女儿,我这条老命也不要了,索性跟你拼了!”语空气得毛发直竖,大道:“不管你千变万化,妖怪总是妖怪!说罢抡棒就打。唐僧上前护住老头,沉着脸说:人以慈悲为本,不准杀他。”悟空回答说:“妖怪吃人本性不变。你今天救了它,它却不会放过你。是妖就要打,哪能讲慈悲?”悟空撇开唐僧,一棒打去,把那老头儿打下深涧。悟空正要去追,又被唐僧拦住。白骨精趁机逃跑了。
唐僧不但认不出妖怪,最后还把敢于打妖怪的孙悟空赶回花果山去了。
1.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孙悟空的特点:
。(3分)
2.由“千变万化”可以看出白骨精
,这与上文的哪句话相呼应,用“
”画出来。(3分)
3.你认为唐僧说的“人以慈悲为本”用在白骨精身上行吗?为什么?(3分)
4.从“孙悟空”的身上你懂得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观点。(4分)
十、写作。(30分)
读完一篇文章,一本书,它们带给人的感受肯定不是唯一的,我们多多少少会有自己的感悟,一般读完一篇文章,哪些方面能引发你的感触?选择你喜爱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写一篇你的读后感。
参考答案
一、B
A
B
B
A
A
二、1.坠
2.插
3.景阳冈
4.都督
三、1.为何
2.商量
3.倘若
4.住所
四、高登——王位
急得——出汗
遮闭——门户
跺个——稀烂
铰断——籰子线
一座——桥梁
一架——石桥
一行——大字
一把——剪子
一个——风筝
五、1.B
2.D
3.B
C
4.A
六、1.风筝随风而去。
2.示例: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
3.示例:这时天快晚了,一轮红日害羞地慢慢落下山去。
4.十万支箭,三天造不成。
5.示例:看着我们的丰功伟绩,我们自是喜不自胜,更来劲了。
七、1.×
2.×
3.×
4.√
5.√
八、略
九、(一)1.罗贯中
三国演义
2.箭
雨
3.C
4.C
(二)1.火眼金晴
2.诡计多端
山上有个白骨洞,洞里住着白骨精,专门残害百姓,而且诡计多端,善于变化。
3.不行。因为白骨精铁了心要吃掉唐僧,对这样的妖精慈悲,就是对邪恶的纵容。
4.提示:做人要是非分明。
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