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下数学第十四章过关练习
一、选择题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
和
,那么第三边
的长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
和
,则它的周长为
A.
B.
C.
或
D.以上都不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等腰三角形的高与顶角的平分线相互重合;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线都是线段;
腰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A.
B.
C.
D.
如图,在
中,点
,
分别在边
,
上,
与
相交于点
,如果已知
,那么补充下列条件后,仍无法判定
的是
A.
B.
C.
D.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其中一边长为
,另两条边都是整数,则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有
A.
个
B.
个
C.
个
D.
个
已知
,点
为射线
上一点,且
,如果点
为射线
上一动点,那么使得以点
,,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的
点有
A.
个
B.
个
C.
个
D.
个
二、填空题
已知在
中,,那么
度.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
,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等于
度.
已知
,,,那么
.
在
中,,点
为
上的中点,,那么
.
如图,在
中,点
是
上一点,,,则
.
如果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为
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
.
如图,已知在
中,,将
绕点
旋转,使点
落在原
的点
处,此时点
落在点
处,延长线段
,交原
的边
的延长线于点
,那么
度.
已知支点
位于等臂跷跷板
的中点处,当
的一端点
碰到地面时(如图),
与地面的夹角为
,那么当
的另一端点
碰到地面时,
转过的角度为
.
如图,在四边形
中,,,,则
度.
如图,在
中,,
分别平分
和
,过点
作
,分别交边
,
于点
和点
,如果
,,那么
的周长为
.
如图,在
中,,
分别是边
和
上的点,将这个
纸片沿
折叠,点
落到点
的位置.如果
,,,那么
度.
如图,在
中,,,如果过点
的一条直线
把
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直线
与
交于点
,则
.
三、解答题
(1)
用尺规作图作出
的垂直平分线
,交
于点
,交
于点
.
(2)
连接
,如果
,,求
的度数.
已知线段
与
相交于点
,连接
,,
为
的中点,
为
的中点,连接
(如图所示).添加条件
,,试说明
.
如图,已知
,.试判断
与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如图,在
中,已知点
,,
分别在边
,,
上,且
,,,那么
和
的大小关系如何?为什么?
解:因为
(
),
即
.
又因为
(已知),
所以
.
在
和
中,
所以
(
).
因此
(
).
如图,已知
,,,且
,,
三点在一直线上,请说明
的理由.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2.
【答案】A
3.
【答案】D
4.
【答案】B
5.
【答案】A
6.
【答案】C
二、填空题
7.
【答案】
8.
【答案】
9.
【答案】
10.
【答案】
11.
【答案】
12.
【答案】
13.
【答案】
14.
【答案】
15.
【答案】
16.
【答案】
17.
【答案】
18.
【答案】
或
三、解答题
19.
【答案】
(1)
作图略.
(2)
.
20.
【答案】证明略(提示:利用等角对等边这一隐含条件,最终说明
).
21.
【答案】
,理由略(提示:说明
,通过
,最终说明
).
22.
【答案】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