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化学必修2一体化教学案( 22 )
主备人 执教者 班级 日期
课 题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解原理、电解和电镀的重要性
2、了解日常所用的手机、数码产品的充电、放电原理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电解原理与电解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电解原理以及铜的电解精炼中的非惰性电极作阳极时电解产物的判断
教学方法 实验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与学法
[知识梳理]一、实例实例被电解物质电解产物化学方程式二、电解原理1.电解定义: 2.电解池⑴定义: ⑵构造: 、 、 、 ⑶电极名称:阳极:与电源 相连,发生 反应 阴极:与电源 相连,发生 反应⑷电极反应:阳极:电极材料如果是惰性电极哪就是电解质溶液中的 离子 电子而被 ;如果电极材料是活性电极则是电极本身放电被氧化。阴极:一般情况下是电解质溶液中的 离子 电子而被 ⑸电极产物的判断:阳极产物:应是失电子能力强的优先反应,其失电子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一般为:活泼电极>S2->I->Br->Cl->OH->含氧酸根>F-阴极产物:直接根据阳离子放电顺序进行判断,阳离子的放电顺序一般为:Ag+>Fe3+>Cu2+>H+(浓度大时)>Pb2+>Sn2+>Fe2+>Zn2+>H+(浓度小时)>Al3+>Mg2+>Na+>Ca2+>K+说明:离子放电顺序和离子本性、离子浓度、电极材料、电压等很多因素有关,这里只是一般顺序。二、电解应用1.铜的电解精炼阳极:材料 ,电极反应 阴极:材料 ,电极反应 2.电镀铜阳极:材料 ,电极反应 阴极:材料 ,电极反应 总反应式: [典型例题](4+4+10)1. 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时,为使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设计了如图的装置,则对电源电极名称和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判断正确的是A a为正极,b为负极;NaClO和NaClB a为负极,b为正极;NaClO和NaClC a为阳极,b为阴极;HClO和NaClD a为阴极,b为阳极;HClO和NaCl2.电解CuSO4溶液时,若要达到如下三点要求:①阳极质量减小,阴极质量增加②电解液中Cu2+的浓度不变,则可选用的电极是( )A、纯铜作阳极,含Zn、Ag的铜合金作阴极 B、含Zn、Ag的铜合金作阳极,纯铜作阴极C、用纯铁作阳极,用纯铜作阴极 D、用石墨作阳极,用惰性电极(Pt)作阴极[课后练习]1. 右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 a为负极、b为正极 B a为阳极、b为阴极C 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D 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2. 右图中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处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a极析b极析X电极Z溶液A锌石墨负极CuSO4B石墨石墨负极NaOHC银铁正极AgNO 3D铜石墨负极CuCl23. 工业上处理含Cr2O72-酸性工业废水用以下方法:①往工业废水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搅拌均匀;②用铁作电极进行电解,经过一段时间后有Fe(OH)3和Cr(OH)3沉淀产生;③过滤回收沉淀,废水达到排放标准。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电解时的电极反应式。阳极 阴极 (2)写出Cr2O72-转变为Cr3+的离子方程式: (3)电解过程中Fe(OH)3和Cr(OH)3是怎样产生的? (4)能否将铁电极换成石墨电极?新教材化学必修2一体化教学案(19)
主备人 执教者 班级 日期
课 题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实质
2.通过生产生活的实例了解化学能和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合理利用化石燃料、开发高能清洁燃料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实质
教学难点 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角度,了解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实质
教学方法 投影、阅读、讨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与学法
引言:在原始社会,人类过的是茹毛饮血的生活,在发现了用火之后,人类以草木为燃料,利用燃烧放出的热量从事各项活动,人类的生活才逐步走向文明。当今社会使用的主要能源是 、 、 、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化石燃料: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 1、燃烧: 思考:为什么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不相等?燃料燃烧中释放的能量从何而来?讨论:完成课本第35页交流与讨论。 2、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实质 拆开化学键: 热量(吸收或放出) 形成化学键: 热量(吸收或放出)小结:燃料燃烧过程中放出热量的大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大小等于燃烧时断裂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与形成生成物分子中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之差。背景知识:键能 原子形成分子的过程中要释放热量。反之,要使气态分子中彼此结合的分子分开,使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断裂,则要吸收能量,拆开1mol气态物质中某种共价键需要的吸收的能量,就是该共价键的键能。形成共价化合物的原子半径越小,其共价键越短,键能越大,该共价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讲述: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些少一些,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利用的弊端?阅读课本第36页3、提高燃料的使用效率1)化石燃料的弊端 a b c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与学法
2)、提高燃料的使用效率 a b c d 例1、将煤进行气化的目的是 ( )A、提高煤的经济价值 B、提高煤的燃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C、主要为了长期保管 D、减少装卸过程的强度例2、依据下列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比较完全燃烧同体积下列气体需要的空气体积的大小: 天然气(CH4) 石油液化气(C4H10) 水煤气(CO、H2,1:1)课后练习:(共14分)1、(2分)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水煤气 D、天然气2、(2分)下列燃料的燃烧,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 )A、无铅汽油 B、含铅汽油 C、煤 D、氢气3、(2分)下列化学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铝片和稀盐酸反应B、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反应C、灼热的碳与CO2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燃烧。4、(2分)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时是 反应,生成物水的总能量一定 于反应物氢气和氧气的总能量。5、(6分)乙炔(C2H2)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形成高温火焰(氧炔焰),可以用于焊接或切割钢板。当焊接时,氧气只供乙炔燃烧。当用于切割钢板时,氧气的用量加大,除维持乙炔燃烧外,还可以使熔化的钢板氧化,把钢板切开。乙炔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C2H2(g)+5/2O2(g)======2CO2(g)+H2O(g) △H==—1298.3KJ/mol求:1Kg乙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热量?新教材化学必修2一体化教学案( 21 )
主备人 执教者 班级 日期
课 题 化学电源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化学电池的组成和应用
2、了解新型燃料电池有组成和工作原理
3、了解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常见化学电池、新型燃料电池的组成和应用
教学难点 新型燃料电池有组成和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 实验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与学法
[知识梳理]1.化学电源: 2.化学电源可分为 、 ;其中一次电源是指 ,二次电源是指: 。3.常见的电源的组成与反应原理⑴锌锰干电池负极( )反应为 正极( )反应为 总反应式: 特点及应用: ⑵银锌纽扣电池负极( )反应为 正极( )反应为 总反应式: 特点及应用: ⑶铅蓄电池负极( )反应为 正极( )反应为 总反应式: 特点及应用: ⑷镍氢电池负极( )反应为 正极( )反应为 总反应式: 特点及应用: ⑸氢氧燃料电池负极( )反应为 正极( )反应为 总反应式: 特点及应用: ⑹甲醇-空气燃料电池负极( )反应为 正极( )反应为 总反应式: 特点及应用: [典型例题]1.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O; Ag2O+H2O+2e-=2Ag+2OH-,总反应式:Ag2O+Zn=ZnO+2Ag根据上述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区溶液的pH减小;在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极流向Zn极;Zn是负极,Ag2O是正极;Zn极发生还原反应,而Ag2O极发生氧化反应。2. 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若该电池提供0.5C的电量,则消耗正极材料的质量约为(其它损耗不计): ( )A、35g B、7g C、4.52*10-4g D、43.5g3.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上通入乙烷和氧气,其电极反应式为:C2H6+18OH—14e-=2CO32-+12H2O 7H2O+7/2O2+14e-=14OH-,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 ( )A、通氧气的电极为负极; B、参加反应的氧气与C2H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2 C、放电一段时间后,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D、电解质溶液中,CO32-离子向正极移动。[课后练习]()1.市场出售的“热敷袋”其中的成分主要是铁粉、碳粉、木屑和少量氯化钠、水等。热敷袋用塑料袋密封,使用时从袋中取出轻轻揉搓就会放出热量,用完后袋内有大量铁锈生成,回答下列各问:(1)热敷袋放出的热是来自 。(2)碳粉和氯化钠的作用分别是 。(3)写出有关的电极反应式化学方程式 。2. 将洁净的金属片A、B、C、D分别放置在浸有盐溶液的滤纸上面并压紧(如右图所示)。在每次实验时,记录电压表指针的移动方向和电压表的读数如下;已知:构成两电极的金属其金属活泼性相差越大,电压表的读数越大。请依据表中数据判断: (1)____________金属可能是最强的还原剂;____________金属一定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2)若滤纸不用盐溶液浸润而改用NaOH溶液浸润,则在滤纸上能看到的蓝色沉淀析出的是________(填字母)金属。其对应的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
金属 电子流动方向 电压(V)
A A→Cu + 0. 78
B Cu→B -0.15
C C→Cu + 1.35
D D→Cu +0.30新教材化学必修2一体化教学案(24)
主备人 执教者 班级 日期
课 题 生物质能的利用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简单了解生物质能利用的现状、开发利用的前景和尚未攻克的一些技术难题认识开发、利用高能清洁能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教学重点 生物质能利用的现状、开发利用的前景和尚未攻克的一些技术难题
教学难点 生物质能利用利用原理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与学法
讲述:上节课我们讨论学习了太阳能的利用,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的洁净、高效的新能源吗? 在所有的可录用的能源中,有一种能源可以被描述成是一种古老而年轻的能源,那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来源: 生物质能包括: 等。这些物质中蕴含丰富的生物质能。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 1、 方程式: 2、 1)制沼气原料: 条件: 主要成分: 还包括 用途 2)制乙醇原料: 条件: 用途 方程式: 3、热化学转换过程: 小结:生物质能的优势 a b c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与学法
阅读课本47也拓展视野,讨论与传统的填埋方法相比,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垃圾,优点有哪些?a b c d 设问:刚才我们学习了生物质能的几种利用方式和它们的优势所在,但是,为什么目前生物质能利用不是很广泛呢?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前景1、目前主要停留在 阶段2、目前的技术难题: 课后练习:(共14分) 1、下列属于直接利用太阳能辐射能的方式是 ( ) ①光——热转换 ②光——电转换 ③光——化学能转换④光——生物能转换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下列对于城市废弃物中生物质能的利用不合理的是 ( )A、把废弃物拉到乡下找个地方埋掉B、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后焚烧,利用产生的热能供热和发电C、把废弃物进行生物化学转化获取甲烷D、让废弃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值较高的可燃性气体 3、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大气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 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4、地球上各种能源无不与太阳能密切相关,人类所使用的能源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能,捕获太阳能的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光合作用的总方程式是新教材化学必修2一体化教学案(23)
主备人 执教者 班级 日期
课 题 太阳能的利用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太阳能利用的现状、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广阔前景和尚未攻克的一些技术难题
教学重点 太阳能利用的现状、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广阔前景和尚未攻克的一些技术难题
教学难点 太阳能的利用原理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与学法
复习:化石能源的缺点,讲述:科学家对全球化石燃料何时用会被耗尽作了估计:其预测结果是——煤227年,石油40年,天然气61年。 为了解决全球的能源危机和燃烧化石燃料带来的污染问题,世界各国都在致力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比如,太阳能、生物能、氢能,而在所有的新能源中,最诱人的是太阳能。阅读课本,思考并讨论太阳能的资源特点太阳能的资源特点 1、 2、 3、 4、 5、 讨论:大家知道在日常生活有我们利用太阳能的实例?它们是将太阳能转化为什么能? 太阳能转化为 能 太阳能转化为 能 太阳能转化为 能 太阳能转化为 能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光——热转换原理: 运用:a b c d 2、光——电转换原理: 运用:a b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与学法
c 发电方式: 光——化学能转换运用: 光——生物能转换 原理: 方程式 小结:本课主要学习了太阳能利用的现状、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广阔前景和尚未攻克的一些技术难题。课后练习:(共12分)1、下列能源中,属于,无污染能源的是 ( )A、煤气 B、核能 C、太阳能 D、石油2、“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茎干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 A、就地焚烧 B、发酵后作农家肥C、加工成精饲料 D、制造沼气3、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使用的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化石燃料物质内部储存着能量 B、太阳能不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 C、物质的化学能可能在不同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为人类所用 D、绿色植物发生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4、汽车尾气CO、SO2、NO及某些有机物等,是城市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安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它的特点是CO和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的无毒气体(N的氧化物均为大气污染物),并促使有机物充分燃烧及SO2转化。 (1)写出CO和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控制城市污染源的方法可以是( ) A、开发氢能源 B、使用电动车 C、植树造林 D、戴上呼吸面具新教材化学必修2一体化教学案( 20)
主备人 执教者 班级 日期
课 题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2、利用伏打电池发明的事例,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欲望
教学重点 原电池的原理
教学难点 原电池原是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教学方法 实验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与学法
[知识梳理]一、原电池1.定义: 2.构成条件:⑴ ⑵ ⑶ 3.变化:正极(活泼性较 的): 负极(活泼性较 的): 电子在 电路沿导线从负极流向正极。Cu-Zn(H2SO4):正极材料是 ;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材料是 ;负极电极反应式是 ;原电池工作时总化学方程式为 ,离子方程式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溶液的pH逐渐 ,溶液总质量 。二、应用1.制造电源例2、试设计一个原电池,使其发生:Cu+2Ag+=2Ag+Cu2+。则该原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负极电极反应为 ,正极材料为 ,电极反应为 ,电解质溶液是 。2.金属的防腐例3、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 ) A.a > b > c > d B.a > c > d > b C.c > a > b .> d D.b > d > c > a 例4、下列哪些装置能产生电流,形成原电池?能形成的请判断正负极,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课后练习](6+4+4)1、请在图上标出电子的流动方向和电流方向,并判断正负极,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2、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置于稀硫酸溶液 中,下列各叙述正确性的是( ) A.锌片做负极,锌发生还原反应 B.铜片做正极,铜得电子 C.溶液中的PH值增大 D.锌片、铜片同时有气泡冒出,说明锌片不纯3、把a、b、c三种金属片浸泡在稀H2SO4中。 若a、b相连时,a为负极;b、c相连时,c 为负极;a、c相连时,c上有气泡冒出。 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A. a>b>c; B. a>c>b C. c>a>b; D.b>a>c4、下图每一方框中的字母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物质A跟B反应生成物质E、F和G;物质C跟D反应生成物质I,某温度下该反应起始和某时刻的反应混合物组成如右上表格所示。请填写下列空白:(1)物质H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须注明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H2SO4 (aq)
Zn
Fe
A
(4)
A
CuSO4 (aq)
Zn
Zn
(5)
A
CuSO4 (aq)
Zn
Cu
(6)
H2SO4 (aq)
Zn
C
A
(2)
酒精
Zn
Cu
A
(3)
Zn
Cu
CuSO4 (aq)
H2SO4 (aq)
A
Ag
Fe
Cu新教材化学必修2一体化教学案(18)
主备人 执教者 班级 日期
课 题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2)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使学生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应用。
3.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与学法
复习:化学反应的实质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讲述①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 ②化学反应中的热量问题,对于化工生产和尖端科学技术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例如:合成氨反应是放热的。如果不设法将这些热量移走,反应器内温度就会过高,这样不仅会烧坏催化剂,使产量降低,还可能发生爆炸事故。在制造水煤气反应中要吸收大量的热,如果不及时供应所需热量,反应就不能顺利进行,甚至停止。思考:已知断开1molH2中的H—H键需要吸收436.4KJ能量,断开1molCl2中的Cl—Cl键需要吸收242.7KJ能量,生成1molHCl中的H—Cl键放出431.8KJ能量。试说明反应2HCl====H2+Cl2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二、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 讨论:热化学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同学归纳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点。指导阅读:看课本P34,发现有什么补充吗?2.书写要点 ① 。 ② 。 ③ 。 ④ 。⑤ 。思考:为什么聚集状态不同,热量值不同?2H2(g)+O2(g)=2H2O(l) △H=—571.6KJ/mol2H2(g)+O2(g)=2H2O(g) △H=—483.6KJ/mol 设问:若反应物状态不同,而生成物状态相同,那么热量值相同吗?回答: 。
课堂练习:同温、同压下,比较Q1与Q2大小: S(气)+O2(气)=SO2(气) △H= Q1 S(固)+O2(气)=SO(气) △H= Q2 小结:强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规范。课后练习1、3mol甲烷燃烧时,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出2670.9kJ写热化学方程式的热。请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2.常温下14g一氧化碳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141.3kJ热量,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3.25℃1.01×105 Pa下,1g CH4气体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气体并放出55.6kJ热量,写出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1836年,俄国化学家盖斯指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仅与反应物的最初状态和生成物的最终状态有关,而与中间步骤无关。按此规律,结合下列热化学方程式:C(固、金刚石)+O2(气)=CO2(气)+395.41kJ C(固、石墨)+O2(气)=CO2(气)+393.51kJ回答有关问题:(1)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石墨和金刚石相比较,____的稳定性更大。5.在一定条件下,H2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气)+O2(气)==2H2O(液)+572kJCH4(气)+2O2(气)==CO2(气)+2H2O(液)+890kJ由1mol H2和3mol CH4组成的混合气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多少千焦耳?新教材化学必修2一体化教学案(17)
主备人 执教者 班级 日期
课 题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1)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3.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及环境保护等意识。
教学重点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与学法
讲述: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同时,必然发生能量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更好地利用化学反应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你知道在生产和生活中哪些应用能量转化的事例? 思考:为什么化学反应中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 演示实验1、2,根据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并根据实验现象说明能量变化情况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画出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示意图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例1、判断下列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镁条的燃烧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与学法
高温下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氧化钙与水的反应课后练习1.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燃料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可以发生C.反应条件是加热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D.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3.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H2SO4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碳与CO2反应 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6.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在放热反应中________低于________,是能量的________过程. 9.铁粉和硫粉混合后稍加热,反应即能自行进行下去,说明这个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新教材化学必修2一体化教学案(25)
主备人 执教者 班级 日期
课 题 氢能的开发与利用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简单了解氢能利用的现状、开发利用的前景和尚未攻克的一些技术难题认识开发、利用高能清洁能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教学重点 氢能利用的现状、开发利用的前景和尚未攻克的一些技术难题
教学难点 氢能利用利用原理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与学法
背景知识:当前人们谈论最多的是氢能和核能,他们被称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或永久能源。氢能是把氢及其同位素作为原料的能源,氢能的大规模利用与核聚变反应紧密联系。核聚变能是人类至今发现的最大规模的能源。早在1933年科学家就发现了核聚变现象,而工程技术可行性及商业可行性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解决,最乐观的估计是在21世纪中下叶,人类有望用上聚变能量。但是,开发氢能电池,将是最近10年有望实现商业化的事。氢能电池作为汽车动力,它不通过排放废气仅排放水,将十分有利于城市空气的净化。思考: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我们就知道了氢能是最好的洁净、高效的新型能源,为什么可以这样说? 一、 氢能的三大优点:1、 2、 3、 阅读课本48页,画出氢能产生与利用示意图思考:大家知道几种产生氢能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方式优点或缺点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与学法
二、氢能的产生方式: 1、 2、 3、 4、 5、 三、氢能利用的途径1、 2、 3、 阅读课本48页,讨论氢的储存有哪些方法。四、储氢材料氢的储存方法: 小结:课后练习(共8分)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而依靠其他能源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氢气是一种高效而又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制取,2H2O(l)===2H2(g)+O2(g)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电能是二级能源 B、水力是二级能源 C、煤、石油、天然气是一级能源 D、水煤气、干馏煤气是一级能源 (2)关于用水制取的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 ( )A、构成水的氢和氧是可以燃烧的能源,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是氢成为二级能源B、设法将太阳光聚集,产生高温,是水分解产生氢气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热量D、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获得氢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