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7 11:2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
海底世界
【简案】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熟读课文,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做上记号。
教学内容
复习导入,研读课文。合作学习,理解内容。指导朗读,体会写法。总结提高,交流收获。自主选择作业。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从而感受“窃窃私语”“免费的长途旅行”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2.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通过分析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海底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3.通过课文学习和图片欣赏,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萌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从而感受“窃窃私语”“免费的长途旅行”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
教学难点
研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了解总起分述的写作方法。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
新授
探究一:顺学而教,感受语言。1.黑中有光。抓住
“依然”、“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等词句想象“海底深处像布满星星的夜空”的奇异景象。2.静中有声。通过教学朗读、辨析、动作演示等方法理解“窃窃私语”,感受海底“静中有声”的奇景。探究二:研读课文,体会写法。1.动物活动方法。2.植物差异。3.矿产资源丰富。4.再读开头结尾,体会写法。探究三:感受奇异,指导朗读。1.图片欣赏,感受奇异。2.配乐朗读,表达情感。
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小结
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海底世界的几种小动物、几种植物和矿产资源。其实海底世界生物的种类还有很多很多,有的资源被发现了,却因为技术跟不上而不能合理的应用,更可惜的是还有更多的资源没被发现呢。


1.基础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2.拓展作业:照样子,写句子。
【详案】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熟读课文,不明白的词语和句子做上记号。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从而感受“窃窃私语”“免费的长途旅行”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
2.
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通过分析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海底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3.通过课文学习和图片欣赏,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萌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从而感受“窃窃私语”“免费的长途旅行”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
【教学难点】
研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了解总起分述的写作方法。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
海底世界这么丰富,那么就请同学们再一次朗读课文,把你感兴趣的地方画下来,多读几遍,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复习文章脉络,为本节课各段的学习做铺垫。
二、新授
探究一:顺学而教,感受语言。
1.黑中有光。
(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课堂讨论:“依然”是什么意思?(仍然)原来海底并不像海面那样波涛澎湃,也不像海面那样光线十足,越往下越黑。
(2)海底有光吗?你来读读相关句子。同学们,看,这就是深海里的光点,多么像布满星星的夜空啊。出示发光器官的鱼。播放发光水母。
师总结:同学们,深深的海底,宁静,黑暗,却有着点点星光,这多么神秘,多么奇异啊!让我们不由的发出赞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啊!
2.静中有声。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到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1)海底有什么声音?三个同学读。
(2)师顺势引导:“谁能够对他们的朗读提出评价?”感受“窃窃私语”。
预设1:应该轻声读,因为他们在窃窃私语。预设2
读的时候声音很轻,读出了窃窃私语的样子。
①什么是“窃窃私语”?
(“窃窃”形容声音细小。“窃窃私语”指背着人轻轻地交谈。本课是比喻海底动物发出轻微的声音。)
②让学生用动作演示“窃窃私语”。
③句子对比:海底的动物常常发出轻微的声音。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作者用这个词语赋予动物以人的行为,好像他们在说悄悄话,使它们更加可爱、动人。)
④是啊,小动物在“窃窃私语”呢?我想再读这句话,你会读的更好。
(3)海底的动物只有这几种声音吗?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
除了这几种声音,还会有什么声音?你能继续说一说吗?
师总结:同学们,深深的海底一片安静,而当我们带上水中听音器,却能感受到各种格样的声音,这多么奇妙啊,不得不说,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让我们陪着音乐一起来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吧!
设计意图:顺学而教,在理解
“窃窃私语”的基础上感受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在体会语言文字中感受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探究二:研读课文,体会写法。
1.动物活动方法
(1)思考这段写了什么?围绕哪句话写的?中心句。
(2)这段话围绕中心句写了哪几种动物的活动方法?
(3)他们的活动方法是什么样子的?
海参:慢,哪里看出来的?只能,4米,太慢了,真替她着急,你再来读读。
梭子鱼:快,几十公里,比火车还快,你来读读,把他速度快的特点表达出来。
章鱼与乌贼:利用反推力
贝类:“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地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抓住这句话,谈谈自己的体会。一个“巴”字,让我们仿佛看到这些贝类紧紧地抓住船底,生怕自己被落下,多么可爱啊!“
免费”字,形象生动写出了贝类的运动状态,感受贝类的聪明,怡然自得。
(4)你还知道海底哪些动物的活动方法吗?出示龙虾,吸盘鱼的图片。
师总结:说的真好,海底的动物种类上万种,他们的活动方式也是千姿百态,置身其中,我们不由得发出赞叹,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植物差异。
(1)思考这段写了什么?围绕哪句话写的?中心句。
(2)这段话围绕中心句写了海底植物的哪些差异?
写了颜色、大小两个方面的差异。
师总结:第3和第4自然段先总起后分述,写出了海底动植物的种类多、数量多。正如课文所说,海底真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
3.矿产资源。
出示段落。海底不仅动物植物,矿藏也多呢!读读课文找一找海底蕴藏着有哪些资源?
师:现在海上建立了很多石油钻井平台,而人类开采的资源却是海洋矿产中及其微小的一部分,我们不得不说,海底真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
4.再读开头结尾,体会写法。
自由读文章结尾,想一想:文章结尾与开头有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首尾照应,总结全文。
设计意图:抓住中心句,厘清段落结构,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词语的能力。
探究三:感受奇异,指导朗读。
1.图片欣赏,感受奇异。
师:海底世界,物产丰富,景色奇异,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海底图片吧。(出示图片)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畅说。)
2.配乐朗读,表达情感。
师:多么奇异的景色,多么有趣的海洋生物,在音乐声中,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对大海的喜爱之情吧!
设计意图: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感受到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图片欣赏能将这种感受具体化,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兴趣。
三、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2)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设计意图:
语文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该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加点字拟人化的表达可以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丰富学生的表达方式。
四、小结。
1.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结: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海底世界的几种小动物、几种植物和矿产资源。其实海底世界生物的种类还有很多很多,有的资源被发现了,却因为技术跟不上而不能合理的应用,更可惜的是还有更多的资源没被发现呢。
2.你们想探索海底世界吗?希望将来的海底世界能为人类做出更多的贡献。
五、学生自选作业。
1.基础作业:根据课文内容。
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
)。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
),。乌贼和章鱼(
)。还有些贝类(
)。
2.拓展作业:照样子,写句子。
例:海底植物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有……有……还有……
设计意图:
按课文填空,通过缺失词语的填写,了解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同时,通过整段话的读说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23海底世界
景色奇异
静中有声
物产丰富
动物活动方式多样
植物差异大
矿产资源丰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