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我们奇妙的世界
【简案】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根据课文进行展开合理想象,从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的发现。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结构美。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初步学会整合信息,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感知世界的奇妙,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教学目标
复习巩固“呈、雕、幻”等8个生字并积累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世界的奇妙。了解课文是从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含义。能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含义。2.能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教学难点
能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大张的生字卡片学生用具:书本
教学过程
导入
看图出示课题,说说为什么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复习生字词,学生朗读巩固。复习天空的奇妙。(1)复习天空中不同事物的变幻。复习文章写作顺序。
新授
探究一:品读感悟,讨论探究探究“大地”写作顺序。总结“春夏秋冬”不同景象师生共同概括春、夏景象合作探究秋冬景象①总结学习方法。②同桌互读,尝试概括。③学生汇报。④教师点评拓展。探究二:发现“变幻”,感悟奇妙发现文中的“变幻”发现颜色变幻小结事物的多种“变幻”。感悟世界的奇妙朗读读17-18自然段。(2)领悟道理(3)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对“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的理解。探究三:拓展运用,写作训练发现普通事物的奇妙。写作指导组内练笔。组织交流,互相点评。
练习
书写生字。
小结
回顾学习内容,激发学生探索欲。
作业
1.基础作业:抄写生字。完成课堂作业练习。2.拓展作业:(分层设计,选择其一,挑战星级)A.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对“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理解。★B.模仿课文,以“总分总”的结构,按照时间顺序,写一写奇妙的“草地”世界★★
【详案】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根据课文进行展开合理想象,从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的发现。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结构美。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初步学会整合信息,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感知世界的奇妙,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呈、雕、幻”等8个生字并积累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世界的奇妙。了解课文是从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含义。
3.
能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含义。
2.能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教学难点】
能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大张的生字卡片
学生用具:书本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
看图出示课题,说说为什么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
出示关键句: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2.
复习生字词,学生朗读巩固。
出示词语:
呈现
光辉
光芒
普通
雕饰
模型
颜色诱人
蜡烛发光
刀剑闪耀
树下乘凉
樱桃圆润
3.
复习天空的奇妙。
(1)复习天空中不同事物的变幻。
出示关键词“变幻”,天空中都有什么在不断变幻呢?
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内容:太阳升起、云彩飞行、雨点降落、水洼映脸、余晖变幻、群星闪烁。
(2)复习文章写作顺序。
师:作者在写这么多事物变幻的时候有什么规律吗?这些变幻都发生在什么时候?
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天空的珍藏,这些变幻从早到晚都发生在一天的时间里。
设计意图: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生口述为什么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为后续的学习铺垫思路,生字的复习则对上节课的基础性知识进行了巩固。同时,对于文章关键词“变幻”和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事物的写作规律复习,也为下文学习“大地”打下基础。
二、新授
探究一:品读感悟,讨论探究
1.
探究“大地”写作顺序。
(1)师:天空下面是大地,大地上草长莺飞,生机勃勃,也有很多奇妙的事物,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写大地的景象时,是以什么顺序描述的。
(2)引导学生发现大地上的景物也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介绍的。发现规律后,在9-16自然段中,分别找到对应“春鞋秋冬”不同季节的自然段。
(3)出示:春天——第10自然段;夏天——第12自然段;秋天——第13-15自然段;冬天——第16自然段。
2.
总结“春夏秋冬”不同景象
(1)感悟春天。
①出示第10自然段,观看开花过程动图,直观感受“植物生长的奇迹”。
②情感朗读第10自然段,声音由收到放,读出欣喜的感觉。
③引导学生概括春的景象:植物生长。
(2)感悟夏天。
①出示第12自然段,情感朗读,概括夏的景象:绿树成荫。
②相机出示大树叶子渐渐浓密的过程,感受变化。
(3)合作探究秋冬景象
①总结学习方法:先朗读,划出主要写了什么景物,再说说这些景物怎么样了。
②同桌互读描写秋、冬的第13-16自然段,运用上述方法尝试分别概括景象。
③学生汇报。
根据汇报出示:秋天——金黄的光辉、蝴蝶起舞、鸟儿衔土造房、秋风落叶;
冬天:冰柱锋利、冰雪消融
④教师点评拓展。
出示句子:“冬天,我们看到了冰雪,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教师相机拓展,出示冰柱以及冰雪消融的图片,理解“锋利”的意思。
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描写冬天时,前后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锋利的刀剑”和“一颗颗珍珠”强烈的表现出了冬天冰雪消融前后的对比感。
朗读16自然段,通过前后声音强弱以及情感对比,体会比喻句写法的精妙,理解文意。
设计意图: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对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读,给学生充分读的机会,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是培养语感、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方法。
探究二:发现“变幻”,感悟奇妙
1.
发现文中的“变幻”
(1)发现颜色变幻
师:大地除了随着季节发生改变,他还是五颜六色的,寻找大地上不同事物的颜色。
出示句子:我们能看到各种水果诱人的颜色,圆润的鲜红色的樱桃,深紫色的李子,浅黄色的梨。
出示图片,理解“诱人”“圆润”的意思,直观感受颜色多样。
(2)小结事物的“变幻”。
发现大地的奇妙在于四季的轮换、颜色的变幻、动态的改变等,十分奇妙。
2.
感悟世界的奇妙
(1)朗读读17-18自然段。
(2)发现此处照应开头,引导学生总结出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的道理。
(3)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说说对“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理解,发现世界的奇妙,生活处处有美好。
设计意图:
事物的不断变幻时这个世界充满活力,奇妙无比的原因。学习课文,抓住关键词、重点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
探究三:拓展运用,写作训练
1.
发现普通事物的奇妙。
师:说说整篇文章都写了哪些事物的奇妙?
生:太阳、云彩、星星、植物、燕子、冰柱……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奇妙的事物在生活中都很常见,只要善于观察,常见的事物也有很多奇妙之处等着我们发现。
2.
写作指导
出示句子: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
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
夏日,我们在大树下乘凉。
师:和书本上的例句做对比,说说例句写的好在哪里。
生1:运用比喻的手法,从水洼联想到镜子;从群星想到蜡烛。把普通的事物写的不普通。
生2:把人们的反应写进去,使句子有落点,描写更加具体详细,读来十分亲切。
3.
组内练笔。
出示草地上从早到晚各种动植物活动的图片,四人小组成员各选一个时间段里的景物,写一写,写完之后组内交流,按时间顺序组成一篇完整的小作文。
4.
组织交流,互相点评,说说谁笔下的草地最奇妙。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错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的发现,再进行创作。分步指导,从修辞手法、写作顺序上做指点;创设情境,给学生一定的素材提示,在具体情境中小组配合完成完整的作文,加深学生理解,升华文章了主题,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练习
生字书写
(1)观察交流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及占格情况,想一想哪些生字在书写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
(2)教师适时进行部分生字的范写指导,重点强调:
“剑”左半部分的第二笔是点,末笔为提;
“幻、蜡、烛、诱、润、模”等左右结构的生字要做到左窄右宽。
(3)学生自主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及时予以重点字的书写强调指导。
(4)师生评价,充分发挥班级中部分学生规范书写的榜样作用。
设计意图: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写字学习过程中,将需要书写的生字根据结构特点分类教学,并让三年级学生围绕生字自主的观察,发现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再书写,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描绘天地中各种事物不断的变幻,展现了世界的奇妙。生活中普通的事物,在作者眼中都有美的发现,启发我们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模仿文章写法,把你的发现写下来吧!
五、作业
1.基础作业:抄写生字。完成课堂作业练习。
2.拓展作业:(分层设计,选择其一,挑战星级)
A.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对“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理解。★
B.模仿课文,以“总分总”的结构,按照时间顺序,写一写奇妙的“草地”世界★★
设计意图:
“作业”是基于教学目标而设计,教师给出两个层次的要求,也是一个由易到难、从课内到课外、循序渐进的语言表述能力训练。
【板书设计】
我们奇妙的世界春
植物生长
夏
绿树成荫
变幻秋
金黄的光辉
冬
锋利的冰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