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 肥皂泡 》第一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 .《 肥皂泡 》第一课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7 22:2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
肥皂泡
【简案】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读:认读课后10个生字并组词,朗读课文至少3遍。划:在课文中划出生字所在的词语。标:给自然段表上序号,要求书写端正。
教学内容
谈话导入,了解作者。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围绕“肥皂泡”主要写了哪些内容。通过朗读第三自然段,知道吹肥皂泡的具体过程。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插图、随文复现等方法认识“廊、若”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会写“廊、皂”等12个字,会写“肥皂泡、种类”等1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关键词句,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3.从制作肥皂泡到吹肥皂泡,感受无限的快乐。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关键词句,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教学难点
能借助关键词句,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1.
谈话导入,相机出示肥皂泡图片。2.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指导观察“皂”字。3.
借助课后资料袋,了解作者
新授
探究一: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出示自读要求,划出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2.
检查自读情况。3.
认识多音字“和”。4.
交流、朗读划出的难读的词句。5.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相机指导正音。探究二:整体感知,梳理脉络。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肥皂泡”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完成填空,感知全文主要内容。齐读课文。探究三:品读做肥皂泡的过程。
1.朗读课文1-2自然段,画出“我”是在什么天气里吹肥皂泡的,为什么选择在这种天气里吹肥皂泡。2.
通过插图,理解“廊子”。3.
朗读第3自然段,找出描写“吹肥皂泡”过程的相关句子。4.找出“连接词”,体会用法。(相机板书)5.出示“吹肥皂泡”的步骤并排序。6.引导学生使用连接词完整地说出吹肥皂泡的过程。7.齐读第3自然段,读出做肥皂泡时有趣的语气。
练习
1.
指导书写2.
选题填空。
小结
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习方法,感受肥皂泡带来的乐趣。
作业
1.基础作业:(1)书写本课生字,并抄写课后词语。(2)熟读课文。2.拓展作业:自己试着做一做肥皂泡,并把吹肥皂泡的过程说给同学或者家长听。
【详案】
【课前预习】
1.读:认读课后10个生字并组词,朗读课文至少3遍。
2.划:在课文中划出生字所在的词语。
3.标:给自然段表上序号,要求书写端正。
【教学内容】
谈话导入,了解作者。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围绕“肥皂泡”主要写了哪些内容。通过朗读第三自然段,知道吹肥皂泡的具体过程。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插图、随文复现等方法认识“廊、若”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会写“廊、皂”等12个字,会写“肥皂泡、种类”等1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关键词句,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3.从制作肥皂泡到吹肥皂泡,感受无限的快乐。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关键词句,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教学难点】
能借助关键词句,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1、导入
1.
谈话导入,相机出示肥皂泡图片。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喜欢吹泡泡吗?自己试着做过泡泡水吗?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指导观察“皂”字。
3.
借助课后资料袋,了解作者。
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的作品,肥皂泡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项游戏,大部分孩子都见过或者玩过吹泡泡,通过图片能够迅速唤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激发孩子们的表达欲望,进入课文情境。
二、新授
探究一: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划出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
2.
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廊子
轻悠悠
若是
娇软
脆薄
颤巍巍
山巅
婴儿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注意读准:翘舌音“若
颤”,前鼻音“巅”,后鼻音“廊
婴”等。
(3)出示较难读的词语:轻清透明
蘸上
扇送
光影凌乱
3.
认识多音字“和”。
4.
交流、朗读划出的难读的词句。
5.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相机指导正音。
设计意图:
本环节重在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本文有许多非常个性化的词语,学生在朗读上存在困难,需要引导学生找出自己认为难读的词语和句子,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
探究二:整体感知,梳理脉络。
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肥皂泡”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1)同桌互相交流讨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交流讨论结果。
第一、二自然段: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小时候最喜欢的游戏是吹肥皂泡。
第三自然段:吹肥皂泡的过程。
第四自然段:肥皂泡的样子。
第五自然段:由肥皂泡产生的美好想象。
2.完成填空,感知全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吹
)肥皂泡、(?扇
)肥皂泡的过程,以及对肥皂泡的(美好想象),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作者围绕“肥皂泡”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大意。
探究三:品读做肥皂泡的过程。
1.朗读课文1-2自然段,画出“我”是在什么天气里吹肥皂泡的,为什么选择在这种天气里吹肥皂泡。
(1)指名发言。(时间:阴雨时节,原因: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
(2)通过找反义词,理解“潮湿”。
(3)齐读1-2自然段。
2.
通过插图,理解“廊子”。
3.
默读第3自然段,找出描写“吹肥皂泡”过程的相关句子。
(1)指名读一读找到的句子。
(2)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放、加、和弄、蘸、吹、提)
(3)看图理解“和弄和弄”,并联系生活中你还见过和弄什么?(面粉、水泥)
(4)做动作,理解“蘸上”、“轻轻地一提”。
(5)抓住“软悠悠”、“飘游”“网球大小”,理解“轻圆的小球”。
(6)师指导朗读,读出轻柔的语气。
4.
找出“连接词”,体会用法。(相机板书)
(1)出示文中的连接词:然后……再……
(2)补充更多的连接词:首先、再、接着、最后。
5.出示“吹肥皂泡”的步骤并排序。
6.引导学生使用连接词完整地说出吹肥皂泡的过程。
(1)同桌互相说一说,师巡视指导。
(2)指名说,师生共同点评。
7.齐读第3自然段,读出做肥皂泡时有趣的语气。
设计意图:
本环节重点学习第3自然段,该自然段描写的是作者吹肥皂泡的过程,语言细腻、优美,但学生对“和弄、软悠悠、蘸上、飘游”等词语在理解上有难度,可通过做动作、观察图片等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感知词语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是本课的重难点,可引导学生借助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和连接词,把过程说清楚。
三、练习
1.
指导书写
(1)指导半包围结构的字:“廊”、“透”。书写时强调“廊”是先外后里,广字头要舒展,“郎”要写紧凑。“透”是先里后外,“秀”的禾字头要写得宽而扁。
(2)指导左右结构的字: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宛”的宝盖头下面部分要写紧凑,左右两边相呼应。
(3)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4)反馈评价:出示优秀作品和有问题的作品,反馈后再次书写。
2.
选题填空。
设计意图:
中段的写字教学,书写的生字增多,这就要求教师应从扶到放,对难写的字进行要点提醒,对简单的字要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观察书写。本课比较难的字是“廊”、“透”,需要教师进行范写指导。
4、小结
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习方法,感受肥皂泡带来的乐趣。
五、作业
1.基础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并抄写课后词语。
(2)熟读课文。
2.拓展作业:自己试着做一做肥皂泡,并把吹肥皂泡的过程说给同学或者家长听。
设计意图:
肥皂泡不仅是文中作者最喜欢的游戏,也是每个孩子都会喜欢的一个游戏。课后让孩子们动手做一做肥皂泡,吹一吹肥皂泡,更能感受冰心笔下的“肥皂泡”,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