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_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_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07 13:1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课例设计
价值立意:人文关怀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马丁·路德
?一、[教学理念]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
2.确立“新时代价值立意”,
明确教学方向,有效地组织历史教学。
3.关注信息化时代的教育需要,引领学生胸怀天下,服务祖国和人民。
4.坚持科学求证,培养学生尊重史实、科学论证、求真务实、严谨规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欧洲历史地图,学生绘制欧洲思想解放运动思维导图,让学生了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发展递进的表现,涵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2.梳理具体史实,分析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社会影响,理解近代欧洲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对欧洲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意义;归纳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各运动历史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的关系,认识欧洲从“黑暗的”中世纪走向“光明的”近代社会的历史趋势。
3.依据历史史实,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思想解放与革命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时代进步从思想意识到革命实践的基本规律,人的解放、人文关怀、尤其是思想解放成为一切改革的核心动力。
三、[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一)价值立意
本课新时代价值立意:人文关怀。
围绕“人文关怀”,通过对欧洲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发展是循序渐进,人的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前进。
(二)内容结构
本课一共四目
一、文艺复兴:?主要讲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特别是早期“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和“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欧洲其他国家文艺复兴代表人物,讲到英国莎士比亚。
二、宗教改革:?主要讲了德国宗教改革;另外提到瑞士和英国宗教改革。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主要讲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和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四、启蒙运动:主要讲法国启蒙运动代表性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德国哲学家康德。
(三)最新课标要求
1.18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四)新旧课标对比
本单元的课程内容在旧课标里分散在多个章节、不同课中。
实验版课标(2003版)有这样一些:
必修3:
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3)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7.?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五)单元背景
中古时期晚期,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尤其是地中海沿岸意大利地区的佛罗伦萨成为欧洲工商业和金融中心,由此产生了新兴的市民阶层,他们的世俗活动和个人发展受到重视,生活丰富多彩,但天主教会的思想束缚、宗教裁判所的烈焰,时刻吞噬着每一个激荡的灵魂。
新兴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改变压抑的思想,但没有力量直接对抗天主教会,只有一条路:“借古文化发力”!他们借助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非常巧妙地挖掘出古典文化中人性的张扬与自由元素,率先在文学、艺术方面进行突破。而这一点点破土而出的“复兴”之芽,得以迅速成长。他们借创作文学、艺术之机,极力宣扬全新的思想:人文主义。他们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以神为中心,高举“人性”旗帜,从而在肯定人、赞美人、歌颂人、规范人的征程上越走越远。
这一系列观察和思考,适应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猛烈冲击了封建天主教会的利益,新兴资产阶级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一场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呼之欲出。
新兴资产阶级把人从封建教会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关注人的多种属性,人人平等、自由竞争、发财致富、积极创新的思想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进步作用,这是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使命;社会发展需要新规则,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六)问题探讨设计
充分研究课文、图片、史料等
,教材上的学习聚焦、学思之窗、思考点、历史纵横、史料阅读、问题探究、学习拓展等,给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和教学指导。
四、[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阶段通史的学习,有了历史知识基础,高中阶段应在此基础上有更高的提升和拓展。
但据我们对本校高一学生实际调查,发现他们来自不同的初中学校,历史基础知识有较大的差异,有些初中学校没有完全完成通史学习,而是中考考什么学习什么;有些学生偏重于理科知识学习,对历史知识仅停留在历史故事方面;有些学生有良好的阅读写作能力,有个别学生的作文在县市报刊发表过;这样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学生的实际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案。
五、[教学方法]
“历史学讲”、“分享学习”法。
经过长期的教育改革,我们形成“学讲计划”、分享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在课前有充分的预习,在课堂上有“学进去、讲出来”的新样态,同时,学生依据各自智能特点,选择不同的分享学习方式,极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利于课堂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目标完成,解决课堂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历史学习思维,涵养历史核心素养。
本课中,我们依然采用这一合理的教学模式,设计预习导学案、鼓励引导学生提前学习欧洲思想解放历史史实;课堂中的分享学习、历史研讨活动非常精彩。
六、[教学设计过程]
(一)课堂导入:
导入:展示世界名画,创设历史情境。
展示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失窃案。
教师出示新闻材料:
材料1:1911年8月20日曾经在法国卢浮宫当过一段时间油漆匠的佩鲁贾,在收工后并没有回家,而是在闭馆时偷偷的躲进了一间隐蔽的储藏室,偷走了名画《蒙娜丽莎》,引起世界各地的高度关注。
----搜弧网2019-01-06?https://www./a/286982442_588143
图一??《巴黎人报》1911年8月23日刊登《蒙娜丽莎》画作被盗
问题思考:
这是谁的画作?为何引起世界的关注?作者是哪里人?他生活的时代背景有什么特别之处?
[设计思路]
学生在“历史疑案”中进入本课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导入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重要信息:达.芬奇,14世纪左右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城市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等。
突出“人文关怀”。
人的思想解放,成为本课的教学主线。之后的全部教学活动、历史材料呈现、历史研讨活动均围绕这一主线展开。
(二)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梳理基础知识,涵养时空素养。
材料:“离地无人,离人无史。”
----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
请大家梳理欧洲近代思想解放运动四大事件的空间位置,并绘制出相应的思维导图。
图二???欧洲思想解放运动思维导图(另附)
[设计思路]
从导入的历史情境,引出历史地图,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地图;并让学生给制欧洲思想解放运动思维导图,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接。
教师概括:
文艺复兴,观察自己,着重关注人的情感属性,把人从教会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观察民族,着重关注人的民族属性,把民族国家从教会里解放;科学革命,观察自然,着重关注人的自然属性,把人的智慧从教会里解放出来,重视实验、探索;启蒙运动,观察社会,着重关注人的社会属性,把社会秩序从教会里解放出来,重新进行有效规范。
第二环节:课堂活动设计,分享学习成果。
活动设计一:神秘的“蒙娜丽莎”。
活动设计二:维登堡之辩。
活动设计三:牛顿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活动设计四: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
[设计思路]
从课堂导入的材料引到课堂活动中,顺理成章。
用活动方式呈现历史学习,让学生在活动研讨、合作探究中解决历史学习问题,获得人文关怀。
本课知识点较多,但是如果跳出知识点的教学,大家就会发现,这些知识点的逻辑联系非常紧密而有趣。我们采用“人文关怀”的价值立意为主线,引导学生在学习思想解放运动时,获得相应的历史情感体验。
分享学习是我们的省课题研究成果,我们关注不同智能特点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表现,鼓励他们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各自的学习成果,并在课堂上展示出来,肯定学生的学习努力。本课,我们鼓励学生用常规的历史史料研讨、历史模拟辩论、历史微剧、历史情境创设应用等。
例如:
【活动1】
活动主题
神秘的“蒙娜丽莎”。
活动目标
1.通过对达·芬奇名画的欣赏,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时的艺术家及艺术成就。
2.以考察历史名画为例,认识艺术的发展对文艺复兴的巨大影响,进而探讨文艺复兴的人文关怀。
活动过程
1.教师先展示名画《蒙娜丽莎》案例,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的艺术、文学成就。
2.学生解读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分组研讨文艺复兴时的艺术、文学及艺术家,查阅相关的历史素材,分析文艺复兴的背景、特点和影响等。
3.教师提供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价值和意义,为欧洲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提供了人文基础。
现场预设
当日耳曼人敲响西罗马帝国的丧钟,源于罗马的天主教会,却以另一种方式笼罩整个西欧,渗透进思想、经济、政治、文化等每一个社会细胞里。14世纪佛罗伦萨街上工坊的叮当声,打破了中世纪欧洲死一般沉寂,诗人但丁一支《神曲》如袅袅吹烟,弥漫在地中海上空,静听者、和唱者渐渐多起来。走出封建庄园的农户们、包买主,越来越渴望自我价值实现,渴望得到他人理解、赞美、欣赏。他们努力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里寻找,寻找那些赞美他们的文学和艺术。一股新的文艺复兴出现了。
引导学生思考:达·芬奇的画作为何被人们高度关注?
预设回答1:“蒙娜丽莎”的微笑非常漂亮啊。
预设回答2:人们有不同的解读,比如“谜一般的微笑”“神秘的微笑”“魅惑的微笑”“邪气的微笑”“怀孕的笑”等,都展现了人的美。
引导学生思考:为何这一时期人们会特别关注人的美?
预设回答:中世纪的欧洲受到天主教会的束缚,人性被压抑,人们不敢谈美啊。现在,这些艺术作品突破了天主教会的思想束缚,倡导个性自由、关注人的智慧。后人习惯称这一时期发生在意大利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文艺复兴。
材料2:“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都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引导学生思考:材料2给我们透露了什么信息?如何理解?
预设回答1:但丁的诗歌,既有中世纪的风格,又有新时代的气息,他的作品恰恰反映时代交替的社会现象。而他作为第一人,具有代表性,对新时代产生了示范作用。
预设回答2:恩格斯对但丁的称赞,代表他个人的看法。
预设回答3: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是历史的发展趋势。在这一变化中,一定会有转折事件或标志人物的出现。
引导学生思考:但丁的诗、达·芬奇的画,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预设回答:反映了人文主义精神,追求人性自由。
材料3:“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16世纪揭开了资本的现代生活史。”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材料4:“在14世纪30年代,佛罗伦萨从事毛织工业的人口为3万人,相当于该城总人口的1/3.14世纪以后,佛罗伦萨涌现出巴尔迪、美第奇等金融家族。”
――王乃耀 《文艺复兴早期的佛罗伦萨经济之考察》,《世界历史》2006年第1期。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都是意大利佛罗伦萨人,为何这一时期,在这一城市出现那么多新的变化?
预设回答1:地中海沿岸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与这一地区的商业活动密不可分。地租形式的改变,货币地租的应用,更多更频繁的海外商业活动出现,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他们不再听信教士对人贬低的信条。
预设回答2:13―15世纪,佛罗伦萨是欧洲主要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之一,市民生活丰富多彩,世俗活动和个人发展受到重视,为新文化、新思想的滋生和繁荣提供了沃土。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之一。
预设回答3:还有古罗马的文化遗存。
引导学生思考:文艺复兴运动是商品经济活动呼唤出来的新思潮,出现如美第奇家族等大的经济集团,他做他的生意,与文艺复兴有关吗?
预设回答:他们赞助人写诗、写小说啊。而这些文学作品恰恰反映了他们的思想精神需求。
引导学生思考:其实,柯西莫·美第奇作为佛罗伦萨工商业者的代表,但他也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啊。
预设回答:是的,他们这时候具有矛盾的心理。一方面相信上帝,另方面却又认为生活太压抑,因为商业活动的突出特点就是竞争,在竞争机制下,上帝的意旨、门第与血统的高贵都失去了作用,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对市场走向的观测,完全依靠人的才干。“于是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作用被提上了历史日程。”
引导学生思考:那他们直接表达出来不行吗?
预设回答:当时的社会发展还没有达到那样的程度,他们不仅不能直接表达心中郁闷,而且还必须借助他人、借助古典文化来倾诉,需要“借古文化发力”。在这里,他们找到了一根金条:人性。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里有大量这方面的素材。
引导学生认识:你可以概括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
预设回答: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根本原因;意大利拥有丰富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还凝聚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他们得到工商业者的赞助,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
引导学生思考:经过文艺复兴的宣传发动,他们可以革命了吗?
预设回答: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在文化领域的反映。这些文艺复兴时期的金融家、文学家、科学家们,希望把人从封建教会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但怎样解放?从哪里解放?解放出来干什么?他们说不清楚,更不可能革命,路还很长。
引导学生认识:天主教会的神秘地位撼动了。有人说这一时期是“人”和“自然”被发现的时代。
设计说明:
本活动从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失窃案导入活动课。分析文艺复兴的原因,剖析“借古文化发力”,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利于学生对历史问题深度探究。本活动,从“人文关怀”视角来解析历史现象,引导学生从关注个人到关心全人类的价值高度。探究活动,呈递进关系。
活动二:观察教材47页图片《马丁·路德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辩论的场景(绘画作品)》,结合相关史实,设计马丁·路德的辩论情景、撰写辩论词。要求:符合当时的历史实情,解析宗教改革前夕德意志地区人民的心理。
活动四:启蒙运动时,中国文化传播到欧洲,对近代欧洲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欧洲出现“中国热”,设计一个研究学习活动。请大家查阅相关资料,策划一个“中国热”简短的新闻发布会。要求有新闻主题、时间、地点、参与人等,时间6分钟。
第三环节:深化问题探究,发展学生思维。
问题思考一: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谁最受益?
问题思考二: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从何种意义上影响到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变革?
[设计思路]
从导入的历史情境中找到对“人的关怀”,引出受益者。这里,我们密切关注历史教学主线的应用和连贯,这样一来,既保证了课堂的延续性,更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不需要教师反复提供庞大的历史材料冲击,淡化学习效果。一堂有成效的历史课,一定要关注历史主线的连贯应用。
这两个问题有很大的延展性,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历史材料,结合教材上提供的素材,大胆思考、畅谈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思考一:学生答的较多的是资产阶级,但是理由集中到一起,就是最后的资本主义政权的建立。其实,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从思想解放的兴起、发展、传播、实践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思考二:引导学生分析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贡献,就是“人的解放”,即客观、真实地看人本身、看世界。人的解放是针对中世纪天主教会对人的束缚,资产阶级完成了民主革命、是对欧洲封建教会的革命;而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为工业革命的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教学巩固
第四环节:课后活动提示,加深历史理解。
问题思考三:思想解放是改革的先声,为何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历时四百多年才有成果?
[设计思路]
这个问题,作为课后延展学习,鼓励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继续探讨。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史料或思路,助力学生思维向更深层次发展。
问题提示:
结合欧洲中世纪、近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知识,客观认识人本身、世界、社会。
理论掌握群众,产生革命力量。
七、学习资源与学业评价
【新旧教材对比】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有较大的变化,突出了人文关怀、历史的时代感,强调同时代的思想、文化艺术、科学技术革命的进步和发展。
本课内容在人民版旧教材里,分在两章5节课里,
第一目文艺复兴。肯定“文学三杰”,新增“美术三杰”,新增1幅图片,突出“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至于文艺复兴后期的扩展,教材里只一句“15世纪后期,文艺复兴扩展到欧洲各地”,然后讲到“英国的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后期的杰出代表”。
第二目宗教改革。新增“马丁·路德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辩论的场景”模拟图。增加英国的国教。
第三目近代科学的兴起。新增内容。近代科学的兴起,削弱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新增哥白尼像、牛顿像。
第四目启蒙运动。新增加了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新增加德国康德是启蒙运动的集大成者;删除了霍布斯、洛克、狄德罗。
对本课基于人文关怀立意进行教学设计时,认识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宗教改革“民族主义”、自然科学“现实主义”到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历史发展浪潮。
【初中已有基础】
初中教材
高中教材
差异分析
九上单元标题: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初中九上教材对本课的内容有所阐述,对文艺复兴的文学成就、美术成就阐述较多;
启蒙运动是放在法国大革命里讲述;
科学革命放在九下的近代科学里,仅讲到牛顿,没有提及哥白尼。
宗教改革没有体现。可以推荐一、两本史书给学生阅读。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
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宗教改革
九下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牛顿物理学
科学革命
九上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
基于差异分析,我们发现初中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的学习是分散在各课里,而高中新教材则整合在一节课里。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了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近代科学家牛顿等知识,知道基督教的产生,对于近代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思想解放运动的需求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课基于人文关怀角度,分析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分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启蒙运动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思想解放,他们主张把人从封建的天主教会束缚压迫下解放出来,人是自然的、社会的,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等具有良好人文关怀的思想,成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对比高中新旧课标,我们发现,新教材对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简化了内容,这样的版面布局更为简洁,线索更为清晰,逻辑相对更为严谨。通过思想启蒙与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衔接,让这一历史体系更为完整、严密。
【主要参考文献】
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2版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
3.张顺洪著《西方新社会运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4.刘宗绪著《历史新知识 创新能力培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5.侯建新著《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6.刘祚昌等主编《世界通史·近代卷》上册,人民出版社,2017年修订版
7.陈乐民著《启蒙札记》,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8.季羡林、周一良、张芝联著《世界文化史知识》,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八、板书设计
导入:展示世界名画,创设历史情境。
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失窃案。
第一环节:梳理基础知识,涵养时空素养。
第二环节:课堂活动设计,分享学习成果。
活动设计一:神秘的“蒙娜丽莎”。
活动设计二:维登堡之辩。
活动设计三:牛顿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活动设计四: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
第三环节:深化问题探究,发展学生思维。
问题思考一: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谁最受益?
问题思考二: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从何种意义上影响到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变革?
第四环节:课后活动提示,加深历史理解。
问题思考三:思想解放是改革的先声,为何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历时四百多年才有成果?
九、教学评价设计
高中历史新教材,我们关注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的达成,在教学评价设计时,更多关注这方面的引导。
1.课前预习:导学完成,把握基础,条理清晰,知识精准。
2.问题探究:小组合作,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延伸。
3.自主学习:时空观念,绘制导图,问题设计,微剧设计。
4.分享学习:积极主动,智能特点,分享合理,新颖有趣。
5.活动设计:把握要领,形式多样,活泼真实,指向明确。
6.历史解释:观点正确,理解到位,价值主线,符合主旨。
十、教学反思
经过研讨实践,我们发现高中新教材的知识容量大,历史知识跨度大,历史时间长;思想史相对来说更难把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反复研究新教材,深刻理解、领会课程及教材。
本课涉及4次大的历史事件,但时间跨度却长达四百多年,涉及到的人物、事件非常多,历史资料庞杂,中外专家对其研究的成果很多,观点各异,其对社会的影响更是深远,要想在一节课里完成这样的教学任务,极其考验我们的历史教师功底。
为了完成这样的历史教学,需要我们有一条清晰的历史教学主线串连;需要有时代价值立意来引导;充分利用省课题“分享学习与历史教学改革应用研究”成果,及徐州市教育局开展的“学讲计划”教学改革成果。为此,我们确立“人文关怀”的时代价值立意,全课围绕这一立意展开;同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主线。只有明确了本课的价值立意、教学主线,才有可能科学有效地组织好本课的教学活动,才能够精选本课的历史材料,指导学生科学探究历史知识,减轻学生的历史学习负担,提高其学习效率,涵养其核心素养。
本课教学设计,从开始的“导入”到最后的研讨活动,都是围绕“人”展开。名画中的“人”,到作者的“人”,到作者“人”所处的时代,国家,延伸到整个欧洲,当时欧洲中世纪的“人”受到天主教会的束缚,怎样解放人?如何解放人?解放后如何规范人?人的创造力如何激发、如何保护等,最终完成时代的转折!
本课的活动设计,还可以精选精设计,以后可以在历史情境创设方面更多思考。
人文关怀,永久的时代声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