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07 13:1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2018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其中,坚持理论自信,就必须进一步夯实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人们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高中阶段是学生三观养成的关键时期,高中学生思维意识亦明显提高,他们既有必要也有能力理解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体系,虽然初中教材已经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标志及意义。不过,一般而言,初中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是浅尝辄止的,鉴于此,将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这一课进行了整理,通过引领学生共同研读经典著作,落实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课从总体上概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从理论付诸实践的历史。说明了社会主义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进一步了解,理解当代中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和为之奋斗的决心,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借鉴历史经验,服务当今社会的目的。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象上,脑子里只有些空洞的名词,他们希望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产生的原因,并对共产主义的实现提出疑问,所以对学习本节内容有一定的内在心理需求,这是本节教学策略的制定依据。但由于这节课理论性较强,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四【课标要求】
1、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
2、简述《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五【教学目标】




时空观念
1、准确理解和把握19世纪30-70年代存在相互影响或者因果关系的历史事件,
2、分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特定历史条件
史料实证
分析图片、史料,做的论从史出,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唯物史观
历史解释
1、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理解《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及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世界意义。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用唯物史观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依据资料,阐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相关革命活动的介绍,培养学生为人类革命事业不断探索的精神,教育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要批判性的吸收。通过介绍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事迹,帮助学生养成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基本原理及世界意义
难??点:?1、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联系与区别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结合中国近来重大事件引入:以中国嫦娥三号实现中国古代人民“嫦娥奔月”美好梦想为影子,从个人梦想到国家的梦想,再联想到全人类最向往的美好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进而引入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诞生。
讲授新课:
(1)分小组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1、分析研究材料组一:通过研究材料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归纳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材料组一:
知识链接: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任何思想的产生,绝对不是偶然的,它一定是某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诞生同样也如此。)
材料一:???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然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给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者带来的好处十分有限。(在工业革命中)虽然按人口平均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可是富人的收益要明显地大于穷人、、、、、、1825年英国爆发了历史上第一次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从此大约每隔十年将要发生一次;185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已变成资本主义世界性的危机,加剧了工人贫困和社会的动荡。
材料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只有那些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年。1830年,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成年男性拥有选举权。
材料三:???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是一部罪恶的历史,正如马克思所言,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头到脚都是用鲜血和血泪发展起来的,它是建立在对人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非洲黑人奴隶贩卖,对拉丁美洲人民的屠杀与掠夺、、、、、、所以的这一切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但是对世界人民来讲却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经济条件: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政治条件: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曝露。
2、分析研究材料组二:通过研究材料从阶级关系角度归纳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并分析19世纪初期的工人运动与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特点?
材料组二
知识链接:2、任何一种思想的背后代表的是某一阶级(阶层)的利益,因此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需要有一定的阶级(阶层)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诞生同样也如此)
材料一:???19世纪初,英国工人不满日益贫困的现状,纷纷提出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条件的要求,但他们错误地认为机器工业是贫困的原因,于是展开大规模捣毁工厂、破坏机器的运动。据说运动由一名叫卢德的工人发起,所以称“卢德运动”。不久被政府镇压。?
材料二:????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即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和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工人不仅要求改善生活待遇,还积极争取政治权利,这三次工人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打击了资产阶级,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表明广大工人已经觉醒。为此,他们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高中历史选修四》
阶级条件:19C30、40年代欧洲三大运动(标志世界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失败原因: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
19世纪初工人运动特点:自发性,以经济斗争为主,水平低
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特点:自觉性,以政治斗争为主,经济斗争为辅。水平较高。
3、分析研究材料组三:通过研究材料从思想层面两个方面归纳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材料组三
知识链接:任何一种思想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它都能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中找到其影子。(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诞生同样也如此)
材料一:???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期问,开始研究黑格尔哲学,参加了倾向进步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毕业后,马克思又接触了另一位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的著作,接受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
材料二:???1843年,马克思来到了巴黎。巴黎时期的生活是马克思一生的转折点。在这里,他深入研究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材料三:???1845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布鲁塞尔进行了第三次会晤,两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从此开始了共同的战斗历程。他们志同道合,患难与共,共同写作,对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些人类优秀思想成果加以科学的改造和吸收,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材料四:???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三大体系。
——《高中历史选修四》
思想条件?:三大理论来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主义政治经济学;
德意志的古典哲学→马克主义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4、分析研究材料组四:通过研究材料从马克思与恩格斯个人的角度分析他们对马克思主义诞生所起到的历史作用。让学生明白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的道理。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材料组四
知识链接: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也离不开杰出人物的突出贡献。(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诞生同样也如此)
材料一:???马克思生于1818年,在他31岁的时候(即1849年),他被迫迁居英国的伦敦.直到逝世(1883年3月),他都一直居住在英国,并从事他一生中许多重要的著述.所以,英国是他大部分时间生活之地.、、、、、
1842年,恩格斯来到英国纺织中心曼彻斯特,在这里,恩格斯获得了接触工人的大量机会。并以此写出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形成了共产主义世界观,从而转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人类友谊的典范。从184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会晤起,40年里,他们在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斗争中,团结作战,患难与共,建立了真挚的友谊。正如列宁所赞扬的,它“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博客:朱欣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
材料三:??“我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我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17岁时在中学毕业所写
材料四:???他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却债务缠身,大半生穷困潦倒;他出身于中产阶级上层,却热情捍卫工人的权益。他一生清苦,颠沛流离。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活着的时候受到各国政府无论是专制政府还是共和政府的驱逐。他忍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贫困、疾病、丧子、亡妻、嫉恨、诽谤的折磨,一生义无反顾地追求真理。????
????????????????????????????????????——英国《焦点》月刊
材料五:??1883年3月14日,精疲力竭的马克思坐在自已的书桌前与世长辞,书桌上还放着没未完成的《资本论》手稿。?????????????????
?——《高中历史选修四》
社会实践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高尚的人格魅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志向高远、意志坚强,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献身)
合作与团队精神
5、分析研究材料组五:结合教材内容阅读《共产党宣言》摘录,分别归纳其主要内容?并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材料组五
阅读提示:归纳、提炼观点是高考考查的方式之一,相信同学们能用最简洁的语言归纳、提炼《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结合教材内容阅读《共产党宣言》摘录,分别归纳其主要内容?并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1、资产阶级……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揭示社会客观规律: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2、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宣告无产阶级历史使命:争取民主,发展生产力。)
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昭示未来社会:人的自由发展。)
共产党人公开公布:他们的目的只能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4、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实现目标的手段:暴力革命;坚定革命必胜信念,号召世界无产者联合)
意义: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研究,让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动口、动脑,从而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的五大核心素养。
(二)分小组展示本小组研究成果
(三)教师针对小组研究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节、引导、讲解与小结?
(四)教师对小组研究的成果进行系统归纳,以知识体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并作适当的讲解。
(五)答疑解难:学生提出问题,先由学生解决,老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指导。特别注意本课难点: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结合材料组六相关材料去归纳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
材料组六
材料一:这些改革者肯定没有考虑过革命或阶级斗争的问题。实际上,他们几乎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被付诸实践。而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他们才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者。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没有认识到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材料二:空想社会主义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代社会的物质力量。所以只能在资本主义内部的体系中寻求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不敢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彻底的否定,更不敢去发动广大的无产阶级去推翻资本主义的暴力统治,还对资本主义抱有一定的幻想。
???????????????????????????????????????????——《百度文库》
(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伟大力量,是资产阶级的揭墓人。)
材料三:“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
相适应的。”????????????????????????????????????
——恩格斯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够,无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壮大,政治上还不成熟。)
联系与区别:
联系:
①都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②对未来社会有优秀的构想
③在社会历史观上有共同的思想
区别:
①对待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和态度不同
②在实现理想社会的历史道路上存在着区别(和平/无产阶级革命专政)。
③建立的理论基础不同(科社:唯心史观;空想:唯物史观)。
(六)再回到本课两个重要性人物马克思与恩格斯,让学生从伟人毛泽东、邓小平与江泽民的言行去感受伟大理论的力量,然后进入与伟人面对面,让学生结合自身学习与生活,说说自已的心里话,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七)课堂小结,出示视频《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描述,让学生闭上双眼去用心去感受未来美好社会景象。
八【教学评价设计】
由西方空想社会主义对人类理想社会的探索引入中国古代对人类理想社会的探索,出示视频(《礼运大同篇》还珠格格之燕儿翩翩飞
插曲),进行中西对比,让学生感受中国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比较思维的能力,通过分析中国古代“大同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与不可能实现的原因,让学生学会知识方法的迁移与运用,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材料组七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上段解释: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知识链接:人类对理想社会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不仅在近代西方产生了对乌托邦式理想王国的探索,其实在我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也出现了对人类美好社会的思想探索,如:庄子的“小国寡民”,孔子的“大同思想”,墨子的“兼爱、非攻、尚贤”。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遭受破坏。诸侯割据争霸,连年战争,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民不卿生。
——《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并逐步推广,加上兴修水利等措施,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手工业技术日益进步,冶铸、纺织、漆器工艺等都有新的成就,商业也日趋活跃。
?——《高中历史选修1》????????????????????????????????????????????????????????????????????????????????????
材料三:孔子出生于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家庭,家族的衰败,地位的下降,家境贫寒,使他更多了解了老百姓生活的凄凉,从而告诫奴隶主阶级对老百姓要“仁”,但奴隶主阶级太令他失望,于是转而思考美好的社会制度,进而提出了“大道之行也,与三代(尧、舜、禹时代)之英”的原始共产主义生存方式。???????
——【心路--读《岳阳楼记》】
材料四: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使这一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政治学术思想大融合的重要时期
——虞长生《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对思想解放、社会和谐的借鉴意义》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中国古代大同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可能实现的原因?
经济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的产生。
政治条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遭受破坏,诸侯割据争霸,社会动荡。
阶级条件:没落的奴隶主贵族。
思想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局限性;诸候争霸,社会动荡。通过统治者实行仁政与当时人民自觉遵守礼的规定来实现是不可能。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这课的教学目标是要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对于高一学生来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深奥的,难懂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实现教学目标,我从几方面去努力。
一、重组教材,为了把问题讲得清楚简单,使学生易懂,我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处理,对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组织整理了四组材料组,让学生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理论来源、个人贡献四个方面归纳其产生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二、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防止单独说教。对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我让学生根据材料去探讨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与协作的能力。
  三、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基本上课本的每一个观点,都让学生从史料中去寻找发现,用史料来论证课文中的观点。比如在讲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区别时,运用材料让学生得出结论。
四、注重历史的纵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课主要内容讲完之后,为了更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在教学评价这一块设计了一个材料题组,让学生运用学习归纳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的方法,以及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区别相关能力要求,去探究中国古代大同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以及不能实现的原因。
五、本课结合实际情况,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实践——巴黎公社未纳入本课研究学习,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等这类思想理论的理解较困难,所组织的材料较多,一节课40分钟时间有限,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未纳入。  
  总之,在教学中要始终抓住学生的思维,通过大量文字和图片资料的展示,让学生体会历史的鲜活,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创设情景,以情激情,找准诱思点,层层设问,以诱达思,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发言,适时点拨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理论性知识、突破疑难问题;同时,在教学中注重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同课章节目录